縣立溪湖國中 八年級 110 下學期 自然科學領域 自然 第一次段考 期中考 南一 試卷

格式
pdf
大小
561.8 KB
頁數
4
作者
hung
收藏 ⬇️ 下載檔案
提示: 文件格式为 pdf,轉換可能會出現排版或格式的些許差異,請以實際檔案為準。
此檔案建立於 2022-03-11,离现在 3 228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
1
彰化縣立溪湖國中110學年度第二學期1次段考 二年級自然科試卷 號姓名:
一、選擇題
1.根據「質量守恆定律」,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化學反應若產生氣體,則不遵守質量守恆定律
(B)若為放熱的化學反應,則不遵守質量守恆定律
(C)質量守恆定律在一般的化學反應中皆能成立
(D)只有物理變化才會遵守質量守恆定律。
2.哈伯法製氨的化學反應式為:H2N2→NH3
(尚未平衡)。則下列哪一個圖形可用來說明此平衡
後的化學反應式?
(A) (B)
(C) (D)
3.下列哪一項是還原劑的特性?
(A)它一定含有氧原子
(B)在反應中,經常與氧作用產生氧化物
(C)它在氧化還原反應中,是被還原的
(D)活性通常都很小
4.化學變化發生前後,下列各粒子的變化如何?
(A)分子與原子總數均不改變
(B)原子總數不變。分子總數可能改
(C)分子總數不變,原子總數改變
(D)原子總數和分子總數均可能改變
5.關於化學反應式的寫法原則,以下何者正確?
(A)化學反應中」也可以用=」表示
(B)化學反應式即化學式
(C)反應式左、右的分子數目相同
(D)必須加上係數平衡才算完成
6.化學反應式中,反應物與產物之間的係數比,
可以代表何者的比例?
(A)分子數比 (B)分子量比
(C)質量比 (D)原子量比
7.在室溫時,體積 100 公升的真空密閉容器中,
通入 28 g N2氣體和 28 g O2氣體,加熱反應產生
NO2氣體,反應式如下:N2+ 2O2→ 2NO2,若反應
前後容器的體積及溫度不變,則反應後容器內
氣體的平均密度為多少公克/公升?
(A)0.42 (B)0.56 (C)0.60 (D)0.70
8.關於氧化還原反應的敘述,下列何者錯誤?
(A)氧化與還原反應必同時相伴發生
(B)進行氧化反應的物質成為還原劑
(C)在食品化學中,還原劑常被稱作抗氧化
(D) MgCuOMgOCu 中的 Cu 還原,
Cu 是氧化劑
9.歷史上,人類使用鐵器較銅器廣泛,但在
博物館所保存的古物中,往往銅器多於鐵器,
這可能與銅和鐵的什麼性質有關?
(A)銅器的活性低於鐵器
(B)銅器的密度大於鐵器
(C)銅器的熔點低於鐵器
(D)銅器的收藏價值大於鐵器
10.老師在課堂上提到:「銅與稀硝酸反應,
會產生無色的一氧化氮氣體;銅與濃硝酸反應,
會產生紅棕色的二氧化氮氣體。」小勳上網查詢
並在便條紙抄下此二種化學反應式,再次取出
便條紙時,卻發現紙條右端破損,如下圖所示。
已知甲、乙二反應式中缺少的產物各只有一種,
關於甲、乙二反應式應補上的部分,下列敘述
何者正確?
(A)甲反應式應補上 2 NO
(B)甲反應式應補上 2 NO2
(C)乙反應式應補上 1 NO2
(D)乙反應式應補上 1 NO
11.下列哪一項不是 CO2SO2兩者之共同性質?
(A)有刺激性臭味 (B)水溶液呈酸性
(C)常溫常壓呈氣 (D)可由元素在空氣中燃燒生成
12.實驗室的每個櫥櫃中都存放著不同藥品,
請問哪個藥品櫥櫃發生火警時,不能使用二氧化碳
滅火器來滅火?
(A)鎂粉 (B)鋅粉 (C)鐵粉 (D)鉛粉
13.將下列各組混合物隔絕空氣加熱,哪一組能
發生氧化還原反應?(鋁的活性大於銅)
(A) Al2O3Cu (B) Cu Al
(C) Al CuO (D)以上皆非
14. 某化合物與硫酸反應後產生硫酸鈉、水及
二氧化碳,該化合物最可能為下列何者?
(A) NaOH (B) NaHCO3 (C) CaSO4 (D) CaCO3
2
15. 製造硫酸的過程如下:
階段一:硫與氧氣燃燒產生二氧化
階段二:利用催化劑使二氧化硫與氧氣反應產生
三氧化硫 再經由後續反應生成硫酸。
上述兩階段反應中的還原劑分別為下列何者?
(A)階段一為 O2,階段二為 O2
(B)階段一為 S,階段二 SO2
(C)階段一為 SO2,階段二為 O2
(D)階段一為 SO2,階段二為 SO2
16. 在一個真空的密閉容器中放入甲、乙、丙
、丁四種物質,於適當的條件下使其充分反應,
經過一段時間後,測得相關資料如下表所示。
關於此反應的敘述,下列何者正確
(A)反應後,甲的質量為 1公克
(B)乙和丁的質量變化量之比為 34
(C)乙和丙可能是此化學反應的生成
(D)甲和丁可能是此化學反應的反應
17. 下列為生活中常見的一些現象或作用,
哪一個與氧化還原反應無關?
(A)食品中常添加胡蘿蔔素、維生素 C等,
延長保存期限
(B)若不小心使鹽酸碰觸大理石檯面,會產生
大量的氣
(C)生物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維持地球上
氧氣的循
(D)利用漂白水,讓衣物恢復顏色的潔白。
18.小暘取鈉、鋅、銅三種金屬元素任意標示為
甲、乙、丙並進行實驗,如下圖所示。根據小暘
實驗的流程及觀察的結果,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 甲為銅,乙為鈉,丙為鋅
(B) 甲為鋅,乙為銅,丙為鈉
(C) 甲為銅,乙為鋅,丙為鈉
(D) 甲為鋅,乙為鈉,丙為銅
19. 「真金不怕火煉」在字面上的意思是指純正
的黃金不怕被火烤,這是因為黃金不易與氧發生
反應。依上述對黃金性質的描述判斷,下列哪一類
元素對氧的活 性與黃金對氧的活性最接近?
(A)放入水中能與水反應而產生氫氣的元素
(B)在自然界中,多以氧化物狀態存在的元素
(C)在自然界中,多以元素狀態存在的金屬元素
(D)在煉鐵過程中,可使氧化鐵還原成鐵的元素
20.鋼鐵工廠將生產的鋼板鍍上一層鋅,以作為
防鏽之用,關於防鏽作用的敘述,何者正確?
(A)鋅對氧的活性比鐵小,不易被氧化,
所以能防鏽
(B)鋅的氧化物結構緊密,能隔離鐵與氧,
所以能防鏽
(C)鋅能與鐵結合成合金,降低鐵的活性,
故不易生鏽
(D)鋅對氧的活性比鐵小,氧化物易被還原
故不易生鏽
二、題組
【題組】取不同質量的鎂在空氣中燃燒產生氧化鎂,
分別測得鎂和氧氣反應的質量關係如下圖所示,
請根據圖回答下列問題:
1.0.9 公克的鎂完全燃燒,需要多少公克
氧氣參與反應
(A)0.9 (B)0.6 (C)0.4 (D)0.2
2.承上題,鎂和氧化鎂的質量比為多少?
(A)12 (B)23 (C)32 (D)35
3.需要鎂和氧氣各多少公克,才能燃燒生成
3公克的氧化鎂?
(A)0.6 公克、氧氣 1.8 公克
(B)0.8 克、氧氣 1.2 公克
(C)1.2 克、氧氣 0.8 公克
(D)1.8 公克、氧氣 1.2 公克。
3
【題組二】小蕙想測
試甲、乙、丙三種不
同金屬的活性,於是
設計了實驗,分別加
熱此三種金屬,其反
應情形如右表,
請回答下列問題:
4.根據與氧反應的難易程度,判斷甲、乙、丙
三種金屬對氧的活性大小關係應為下列何者?
(A)甲>乙>丙 (B)丙>乙>甲
(C)乙>丙>甲 (D)丙>甲>乙
5.若小蕙是利用鈉、鎂、銅三種金屬做實驗,
試判斷甲、乙、丙依序最可能為下列何者?
(A)銅、鈉、鎂 (B)鈉、鎂、銅
(C)鎂、銅、鈉 (D)鎂、、銅
6.這三種金屬所產生的氧化物何者
不安定? (A) (B) (C) (D)都很安定
7.承上題,這三種金屬所產生的氧化物加水後,
哪些可使石蕊試紙由紅色變成藍色?
(A)銅、鈉 (B)銅、鈉 (C)銅、鎂 (D)、鎂
三、填充題
1.依照下表,試求下列各分子的分子量:
(1)氧化鈉: (2)鹽酸: (3)亞硫酸:
2.根據上一題的表格,欲配製重量百分濃度為 2.34%
食鹽水 100g,應該取多少莫耳的食鹽(NaCl)?
NaCl 分子量=58.5
3.雙氧水(H2O2) 經由二氧化錳(MnO2)的催化,產生氧氣
(O2) 和水(H2O)。試回答下列問題(全對才給分):
(1)反應物為:
(2)產物為:
(3)請寫出完整的化學反應式,並且平衡
4.自製汽水
汽水又稱為碳酸飲料,在家也可簡易自製汽水喔!自
製柳橙汽水的主要原料有水、小蘇打、砂糖和柳橙汁
。讓我們由下圖來了解製作步驟,並回答以下問題:
(1) )根據上圖,請判斷下列哪一步驟有產生化學
反應?
(A)步驟加入砂糖後,水溶液的甜度增加
(B)步驟加入柳橙汁後,水溶液的顏色改變
(C)步驟加入小蘇打(NaHCO3)後產生大量氣泡
(D)步驟靜置後,氣泡不再生
(2)衛生福利部建議每天鈉攝取量最好不要超過
2400 毫克,約等於 0.104 莫耳,請問小軒喝了一瓶
用了 1.68 公克小蘇打(NaHCO3)的自製汽水,
相當於喝進多少莫耳的鈉?(NaHCO3分子量=84
(3)承上題,是否超過每天鈉攝取量(填是或否)
5.甲、乙、丙三種氣體分別由甲、乙、丙三種分子
所組成,如右圖所示,已知兩原子的質量比
3:2,試回答下列問題:
(1)甲、乙、丙三種分子的質量比為:
(2)若三種氣體所含原子個數相同,則甲、乙、丙
三種氣體的分子數比為:
(3)若三種氣體所含原子個數相同,則甲、乙、丙
三種氣體所含原子個數比為:
《答案請填在後面的答案欄中》
金屬
反應情形
燃燒時會發出白色強
較不易燃燒,遠離火
後,表面的燃燒即停
放入水中會發生反應
易燃燒並發出黃色光
元素
原子量
1
12
14
16
23
32
甲分子
乙分子
丙分子
4
110 學年度第二學期第 1次段考二年級自然科
姓名:
40 題,答對前 20 3分。
之後答對的題數,每題 2
一、 選擇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二、題組
題組一
1.
2.
3.
題組二
4.
5.
6.
7
、填充題
1.(1)
1.(2)
1.(3)
2.
3.(1)
3.(2)
3.(3)
4.(1)
4.(2)
4.(3)
5.(1)
5.(2)
5.(3)
版權說明: 檔案資源由用戶上傳,僅供學習交流使用,尊重著作權。 若您認為內容涉及侵權,請點擊「侵權舉報」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