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立溪湖國中 八年級 110 上學期 自然科學領域 自然 第一次段考 期中考 康軒 試卷

格式
pdf
大小
524.76 KB
頁數
3
作者
hung
收藏 ⬇️ 下載檔案
提示: 文件格式为 pdf,轉換可能會出現排版或格式的些許差異,請以實際檔案為準。
此檔案建立於 2021-09-24,离现在 4 31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
1
彰化縣立溪湖國中110學年度第一學期第一次段考 二年級自然科試卷 二年 號姓名:
【本份試卷共有三頁,請依題號將適合的答案統一
寫於第 3頁的答案欄。繳卷時,2張試卷一併繳回】
壹、是非題 以下陳述,正確的請打○;錯誤的請打╳
1.量筒用於測量液體體積,也可進行加熱和化學反應實驗。
2.試管用試管夾夾住,可以直接加熱,但加熱時應將管口朝
向無人之處。
3.找不到玻璃棒時,溫度計可以取代攪拌溶液。
貳、選擇題
4.若以一直尺測量一桌面長測量結果記錄 1.500 公尺
下列何者為直尺最小刻度為?
(A) 1 公尺 (B) 1公分 (C) 1 公厘。
5.阿蟬利用直尺測量十元硬幣之周長,所得結果分別為 83.4
公厘、82.2 公厘、80.4 公厘及 60.0 公厘,則硬幣的周
長應記錄下列何者較為合理?
(A) 74.5 公厘 (B) 81.0 公厘 (C) 82.0 公厘。
6.欲測量米粒的體積,先將米粒裝到量筒裡,發現量筒量出
的刻度為 110.0 mL,輕敲量筒後,使量筒內的米粒更加緊
密,這時顯示的刻度為 105.0 mL,最後再將 100.0 mL
水倒入量筒,結果水位的刻度為 198.0 mL,則米粒的體積
應為多少 cm3(A)98.0 cm3 (B) 93.0cm3 (C) 88.0cm3
7.下列何者是物理變化?
(A)鐵釘生鏽(B)水凝固結成冰塊 (C)烤出焦香的土司。
8.40 克黑糖加入 20 克水中,充分攪拌後仍有 10 克黑糖尚
未溶解試算此黑糖水溶液的重量百分濃度為多少
(A) 50 (B) 60 (C) 66.7
9.下列有關酒精燈的各項操作,哪些是正確的?
()酒精燈內的酒精量應以 1/32/3 為佳;
()熄滅酒精燈火焰時,應以酒精燈罩蓋熄;
()使用時,若不慎酒精溢出燃燒時,須立即潑水沖熄;
()燃燒中的酒精燈互相點火是危險又不正確的行為;
()添加酒精前,應先熄滅酒精燈上的火焰。
(A)甲乙丙戊 (B)甲乙丁戊 (C)乙丙丁戊。
10.附表為甲、乙二項使用上皿天平時的注意事項及其對應原
因,關於其對應原因是否合理,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注意事項
對應原因
測量物品前,應做好歸零動作
再測量
可減少測量質量時
的誤差
拿取砝碼時不可用手拿取,應
用砝碼夾拿取
可減少砝碼生鏽的
機會
(A)兩者皆合理(B)兩者皆不合理(C)甲不合理,乙合理
11.使用未歸零的等臂天平測量黃金的質量,當黃金放左盤,
20 g 砝碼放右盤時,指針指在 0刻度上。當取下黃金與砝
碼,發現指針偏右,如右圖所示,則:
(A)黃金的實際質量小於 20 g
(B)黃金的實際質量等於 20 g
(C)黃金的實際質量大於 20 g
12.定溫下甲、乙兩燒杯分別盛水 50 mL 100 mL,分別
放入食鹽 25 克、45 克,若充分攪拌後兩杯內尚有未溶的
食鹽,則兩杯溶液的濃度大小關係為何?
(A)甲>乙 (B)甲=乙 (C)甲<乙
13.ppm
2 ppm 指在 10溶質 ?
(A) 2 (B) 20 (C) 200 毫克
14.有一瓶 500 mL 的金門高梁酒,其酒精濃度標示為 60 %
若量取 300 mL 的高梁酒倒入杯中,此時杯中含有多少
mL 的酒精? (A) 150 (B) 180 (C) 300 mL
15.定溫下,有兩個容器,甲放入 100 mL 水,
乙放入 80mL 水,如右圖所示。
(A)甲杯中的水質量較大,密度也較大
(B)兩杯水的密度比為甲杯:乙杯=54
(C)甲杯中的水質量較大,但兩杯中的水密度相等。
16.如右圖之飽和食鹽水溶液,再加入同溫度的水並攪拌後
,發現杯中仍有食鹽固體沉澱,則關於加入水後此水溶
液的變化,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食鹽溶解的質量增加,但濃度不變
(B)食鹽溶解的質量不變,濃度增加
(C)食鹽溶解的質量及濃度均增加
17.分離食鹽和細砂混合物的實驗過程中,有關實驗操作的過
程涉及的現象、原理,下列何者錯誤?
(A)實驗操作加水溶解、過濾、加熱蒸發均為物理變化
(B)過濾時,漏斗頸要靠在燒杯內壁上的目的,可加速過
濾時濾液往下流的速率並避免濾液飛濺
(C)加熱蒸發時,食鹽最後將留於蒸發皿,是由於其熔點
較水高,不易熔化。
18.關於下列氣體的敘述,哪些是正確?
()氦氣的密度為所有氣體中最小;
()空氣中的二氧化碳與水蒸氣的含量固定;
()焊接時,可用氬氣避免金屬氧化;
()二氧化碳可用來滅火,與其不助燃的性質有關。
(A)甲乙 (B)甲丁 (C)丙丁
19.「在常溫常壓下,番茄紅素為紅色固體,是番茄、木瓜
等蔬果中富含的色素,為天然的抗氧化劑減緩食物變
質……」,上述畫底線所提到番茄紅素的性質,屬於下列
何者?(A)為化學性質、為物理性質 (B)均為化學性質
(C)為物理性質、為化學性質。
20.利用濾紙色層分析法觀察彩色筆及葉綠素的色素分離
有關此活動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若紅色彩色筆分離出多種色素,可知此顏料是混合物
(B)可以藉由分離出多種色素,得知葉綠素是混合物
(C)利用不同色素被濾紙吸附能力差異及在液體中移動速
度不同而分離屬於化學變化。
【本頁試題結束,請翻下一頁繼續作答】
2
21.參考附表,請比較質量大小相等的甲、乙和丙三個金屬
實心球的體積大小關係為何?
密度(g
cm3
7
9
11
(A)甲>乙>丙球
(B)乙>丙>甲球
(C)甲>丙>乙球。
22.取一質量 7 kg 材質均勻的合金,將其分成兩塊,其中一
塊製成一個邊長為 10 cm 的實心正立方體,另一塊製成一
個質量為 2 kg 的實心球,則此實心球的體積應接近多少?
(A) 200 cm3 (B) 400 cm3 (C) 1000 cm3
23.甲、乙、丙三種物質,其體積依序為 20 cm3 30 cm3
40 cm3,密度依序為 2.4 gcm32. gcm31.2 gcm3
,每次取兩種物質放在等臂天平兩端,可以平衡的是哪兩
種? (A) 甲丙 (B) 乙丙 (C) 甲乙
24.警方偵破一起「收購餐廳餿水,再製成食用油」案件。
不肖業者將回收的餿水,先利用加熱方式除去易蒸發的
物質,再過濾固體雜質,靜置殘存液體即為初步的餿水
食用油。試問:依據陳述,則下列選項何者是利用正確
的原理性質而將物質分離?
25.新聞報導:彰化今天的 AQI 值已達「紫爆」等級,提醒民
眾盡量待於室內,不要於室外活動,避免健康受損。
請問 AQI 值代表為何?
(A)空氣汙染指標
(B)空氣中雨水酸化程度指標
(C)空氣中 PM2.5 的量
26.附圖為地球地表附近乾燥空氣組
成比例的圓餅圖。在一般情況下,
地表附近的空氣組成以甲、乙兩氣
體為主。根據此圖,下列敘述何者
錯誤?
(A)為了能延長保存期限,一般都在填充食品的包裝中填
充甲氣體
(B)當我們深深吸入一口氣,以緩和考試緊張的情緒,這
一口氣中含量最多的氣體是乙氣體
(C)乙氣體為氧氣,在地表附近空氣中所占的比例幾乎固
定不變動。
參、綜合題組
一、下圖為甲、乙、丙三種液體的質量與體積關係圖,試回
27~28
27.某液體密度 0.8 gcm3,則此液體可能和甲、乙、
丙中的何者為同一種物質?(填甲、乙、或丙)
28.密度為 2.2 gcm3混合液體,則混合液體的質量與體積
關係線將會落在哪一區?(填 ABC D
二、老王生日時,全家為他慶生,點了蠟燭後,觀察到下述
現象:固態的蠟熔化成液態後,液體蠟隨燭芯上升,受熱
後再變為氣體蠟,最後燃燒產生光、熱及二氧化碳、水。
請回答下列的29~30
29.由此可知整個過程應為何種變化?
(A)只有物理變化 (B)先化學變化後物理變化
(C)只有化學變化 (D)先物理變化後化學變化
30.老王搜尋資料得知蠟蠋是由兩種以上的物質混合而成
,下列有關蠟燭的敘述何者正確?
(A)蠟燭的性質會隨物質混合比例將有所不同
(B)固體蠟燭具有固定的熔點
(C)液體蠟燭具有固定的沸點
(D)蠟燭具有固定的組成成分
三、小北在實驗室中,以二氧化錳與
34雙氧水製造氧氣,其裝置如
右圖所示,試根據此實驗的過程
與結果請回答下列31~35
31.甲、戊兩儀器的名稱分別為何?
(A)漏斗、廣口瓶 (B)漏斗、錐形瓶
(C)薊頭漏斗、廣口瓶 (D)薊頭漏斗、錐形瓶。
32.戊的實驗裝置主要是收集何種性質的氣體?且此收集法
名稱為何?
(A)難溶於水,向下排氣法(B)難溶於水,排水集氣法
(C)易溶於水,向下排氣法(D)易溶於水,排水集氣法。
33.若氧氣生成速率太快時,下列何種處理方法最適當?
(A)從甲添加蒸餾水 (B)拔開實驗器材甲
(C)加入更多的二氧化錳 (D)將導管移出水面。
34.關於本實驗的敘述,何者是描述物質的化學性質?
(A)氧氣具有助燃性 (B)氧氣難溶於水
(C)二氧化錳是黑色粉末 (D) 34雙氧水是混合物。
35.若使用此裝置,將藥品改為大理石及稀鹽酸反應而製備
氣體,則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此氣體不具有助燃性(B)點燃線香於此氣體中會熄滅
(C)此氣體將可與澄清石灰水產生白色混濁沉澱
(D)舞台白霧效果就是此氣體的固體懸浮微粒
【本頁試題結束,請翻下一頁繼續作答】
選項
過濾固體
的雜質
(A)
密度大小
(B)
顆粒大小
(C)
顆粒大小
3
四、有材質相同、大小不同的一些金屬。大雄於量筒中裝入
200 mL 的水,利用電子秤測量水與量筒的總質量後
依序再分別放入不與水反應並沉入水中的數量不等的金
屬後,依序秤其總質量測量結果如表,而過程中,水均
未滿出來。請回答下列36~37
步驟(1)
步驟(2)
步驟(3)
操作次序
裝入 200mL
,但尚未放入
金屬塊
放入 5
相同體積的
小金屬塊
再放入 2
相同體積的
大金屬塊
電子秤測得
的總質量
250 公克
350 公克
410 公克
36.若是量筒的最小刻度為 1mL,則裝入 200mL 水後,關於測
量結果的表示,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 測量結果應記錄為 200 mL
(B) 測量結果應記錄為 200.0mL
(C) 測量結果中,個位數的 0為估計數值
(D) 測量結果中,估計數值取越多位越準確。
37.大雄忘記紀錄金屬塊放入量筒後的水面刻度,則利用上述
水與量筒的總質量測量結果,則 1個小金屬塊與 1個大金
屬塊的體積比為多少?
五、30 公克的白糖倒入 90 公克水中,待完全溶解後,形
成糖水溶液。請回答下列38~39
38.下列關於此糖水溶液的敘述,何者正確?
(A)糖水溶液中的糖稱為溶劑
(B)糖水溶液中的水稱為溶質
(C)糖與水均勻混合成糖水,濃度不會變,所以是純物質
(D)糖與水均勻混合成糖水,沸點不固定,所以是混合物
39.關於此糖水溶液的濃度,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如果再加入糖,部分糖能再溶解,杯底有些許糖的沉
澱,則糖水溶液的濃度變大
(B)此糖水溶液的重量百分濃度為 25
(C)如果再加入水混合,糖水溶液濃度會變小
(D)如果將糖水溶液加熱使部分水蒸發,且過程中並沒有
糖析出沉澱於杯底,則糖水溶液濃度不變。
40.在室溫下,小方利用一個質量為 200.0g 的玻璃瓶,設計
可測量甲液體密度的實驗,其步驟如下:
步驟一:將玻璃瓶裝滿水,秤得總質量為 800.0 g
步驟二:倒掉瓶中的水,待玻璃瓶乾後,改裝滿甲液
體,稱得總質量為 1700.0g
由上述實驗步驟,可推算甲液體的密度為多少 gcm3
【試題結束】
二年 號姓名:
第一次段考,二年級自然科試卷答案欄
壹、是非題(填入○或╳)
題號
1
2
3
貳、選擇題 (填入 ABC)
題號
4
5
6
7
8
題號
9
10
11
12
13
題號
14
15
16
17
18
題號
19
20
21
22
23
題號
24
25
26
參、綜合題組
題號
27
28
29
30
題號
31
32
33
34
35
題號
36
37
38
39
40
計分方式100
答對 1~20 每題 3
答對 21~40 每題 2
版權說明: 檔案資源由用戶上傳,僅供學習交流使用,尊重著作權。 若您認為內容涉及侵權,請點擊「侵權舉報」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