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立溪湖國中 八年級 112 上學期 自然科學領域 自然 第二次段考 期中考 南一 試卷

格式
pdf
大小
2.05 MB
頁數
3
收藏 ⬇️ 下載檔案
提示: 文件格式为 pdf,轉換可能會出現排版或格式的些許差異,請以實際檔案為準。
此檔案建立於 2023-11-15,离现在 1 346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
1
彰化縣立溪湖國中 112 學年度第一學期第二次段考二年級自然科試卷 二年___班 座號___姓名_____
總題數 40 題,答案請寫在第三頁的答案欄。繳卷時,
兩張試卷一並繳回。
一、單選題:
1. 下列關於橫波性質的描述,何者正確?
(A)又稱為疏密波 (B)介質振動方向與波前進方向垂
(C)聲波就是一種橫波 (D)相鄰兩波風與波谷間
的距離稱為橫波的波長
2. 下列為同一條繩子在相同時間的條件下所振動產生的
繩波波形,請問哪個週期最大?
(A) (B)
(C) (D)
3. 一繩波原先如附圖(甲)所示穩定向前傳送 0.4 秒
後波形如附圖(乙),有關此週期波的敘述,何者錯誤?
(A)頻率5
(B)波長30公分 (C)週期0.2 (D)
波速 100 公分/秒
4. 下列有關聲音的敘述,何者錯誤?
(A)聲波在深海中亦能傳播 (B)只要物體震動聽力正
常的人就能聽到聲音 (C)空氣中聲音速度會受濕度影
(D)聲波在水中與在空氣中的傳播速率不相等
5. 有艘海底探測船等速向西行駛每隔一段時間利用聲納
探測海底深度一次,聲納回聲接收時間依序為 15 秒、6
15 6 、15 則海底地形可能為下列何者?
(A) (B)
(C) (D)
6. (甲)波長、(乙)頻率、(丙)振幅、(丁)傳播方向、(戊)
傳播速度。蝙蝠在飛行時,透過聲納偵測障礙物,當聲
納遇到障礙物而發生反射時上列哪一些因素有幾項會
改變? (A)2 (B)3 (C)4 (D)5
7. 阿哲在兩峭壁之間大喊兩峭壁間的距離為 1360 公尺
2 秒後聽到第一聲回聲則再經幾秒會聽到第二聲回
聲?(聲速=340 公尺
秒)
(A)2 (B)4 (C)6 (D)8
8. 下列有關聲音的敘述,何者正確?
(A)聲波頻率固定時,振幅愈大,響度愈小 (B) 將吉
他弦線拉緊,撥弦時聲波每次振動的秒數會減少 (C)
小提琴的音色是由演奏者演奏功力決定 (D) 超聲波
的聲速超過一般的聲波
9. 關於大氣與氣體的敘述,正確的選項有幾個?(甲)大氣
層可防隕石撞擊地球(乙)氮氣可用於食品包裝以防變
質(丙)氬氣是空氣中含量最多的鈍氣(丁)氖氣通電後
會發出紅光常使用於霓虹燈(戊)氦氣為氣體中密度最
小,常用為充填氣球(A)2 (B)3 (C)4 (D)5
10. 博物館的貴重畫冊常會保存在充滿氮氣的密閉容器
中,以防止畫冊氧化上述使用氮氣的原因,主要是考
量氮氣具有下列何種性質?
(A)密度較大 (B)密度較小 (C)沸點較高 (D)活性
較小
11. 附圖為子潔以排水集氣法進行兩組氣體製備實驗的示
意圖,她在實驗一和實驗二開始反應後,就立即以廣口
(廣口瓶規格都相同)收集從橡皮軟管冒出的所有氣
體,且實驗一先以甲廣口瓶收集,再以乙廣口瓶收集,
實驗二先以丙廣口瓶收集,再以丁廣口瓶收集。完成實
驗後,甲~丁這四個廣口瓶中的氧氣含量多寡關係,
為下列何者?
(A)丙>丁>乙>甲 (B)丙>丁>甲>乙 (C)丁>丙>
乙>甲 (D)丁>丙>甲>乙
12. 一條輕繩的一端固定於水平桌面的桌緣上拉直此繩使
其呈水平後,再以固定頻率鉛直上下振動,產生相同頻
率的繩波繩波上一點 P 與桌面水平線的鉛直高度與時
間的關係如附表所示依據此表推論下列何者最可能是
此繩波的週期?
時間
(10
2
s) 0 0.5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P
點的鉛直
高度
(cm) 5.0
2.5
2.5
5.0
2.5 2.5 5.0 2.5
2.5
5.0
(A)1.0×10-2 s (B)1.5×10-2 s (C)2.0×10-2 s (D)3.0×10
-2 s
13. 附表為兩種動物所能聽見聲音的頻率範圍在空氣中聲
波波速為 340 m
s 的環境下,若發出波長為 100 cm,且
音量足夠大的聲波,則參閱表中的資訊,下列有關此兩
種動物是否能聽到此聲波的敘述何者最合理?
動物
聽覺頻率範圍
Hz
大象
16
12000
兔子
360
42000
(A)都聽得到此聲波 (B)都聽不到此聲波 (C)大象聽得
到,而兔子聽不到 (D)兔子聽得到,而大象聽不到
14. 我們在音樂課本的樂譜上,常用
f
p
等力度記號來表
示樂曲在此處的音量大小的變化此類力度記號與聲波
的下列何種特性最相關?
(A)波長(B)波速(C)頻率(D)振幅
2
15. 如圖,小珍拿了四個相同的水杯,加水後用玻璃棒輕敲
四水杯,請問音調由高至低為何?
(A)a→b→c→d (B)d→c→b→a (C)a→c→b→d
(D)d→b→c→a
16. 「白噪音」為一種人類可聽見的聲波,此聲波在各頻率
的響度大致相同家中電風扇所製造出的聲音也與白噪
音相似。科學家研究發現,嬰兒處在有此種白噪音的環
境下,會比較容易入睡。根據上述,下列響度與頻率的
關係圖何者最適合用來表示此種幫助入睡的白噪音?
(A) (B)
(C) (D)
17. 手執細繩連續甩動,使其產生連續向右傳播的繩波,
形如附圖所示,繩子在一週期時間內,其繩子上介質的
路徑為何?
(A) a-b-c-d-e (B) a-f-c-e (C) f-b-f-
g-f (D) b-f-g
18. 下列何者不是”超聲波”的應用?
(A)醫生使用的聽診器 (B)蝙蝠傳聲定位 (C)珠寶、
眼鏡鏡片的清洗機(D)檢查孕婦體內的胎兒發育是否健
19. 關於光在不同介質中傳播速率的快慢由快至慢依序應
為下列何者?
(A)空氣>水>玻璃 (B)空氣>玻璃>水 (C)玻璃>
水>空氣 (D)水>空氣>玻璃
20. 附圖為針孔成像的實驗裝置,當燭火向右移時,則紙屏
上的像將產生何種變化?
(A)放大 (B)縮小 (C)不變 (D)正立
21. 天氣晴朗時有時可以看到地面上的樹影有許多明亮的
小圓點,是太陽經針孔成像形成的,此現象是光的何種
性質造成的?
(A)光的折射 (B)光的直線傳播 (C)太陽光很遠 (D)
光的反射
22. 有關凹面鏡、凸面鏡的成像性質敘述,下列何者正確?
(A)所形成的像都是虛像 (B)所形成的像都遵守反射
定律 (C)所形成的像都是正立的 (D)只有凸面鏡所
形成的像較原物小
23. 下列有關平面鏡成像性質的敘述,何者錯誤?
(A)在鏡中為一正立的像 (B)成像與原物體的左右方
向相反 (C)遠離平面鏡則鏡中的像會越來越小 (D)
成像距鏡面的距離與原物體距鏡面的距離相等
24. 小語以一道雷射光入射一個平面鏡,進行反射的實驗,
如附圖所示。她改變三次入射角,並記錄入射角θ及反
射光與平面鏡的夾角 X。她發現各次實驗數據的θ與 X
符合下列哪一個關係式?
(A)X=θ (B)X+θ=90°
(C)X=90°-2θ (D)X=180°-2θ
25. 光在 A、B、C 三種介質中進行的路徑如附圖所示,請問
光在這三種介質的速率大小關係為何?
(A)A>B>C (B)B>C>A (C)B>A>C (D)C>B>A
26. 以一焦距為 10 公分的凹透鏡觀察紙上一數字「7」如附
圖甲,已知凹透鏡距紙 15 公分,試問附圖中何者為凹
透鏡觀察結果?
(A)甲 (B)乙 (C)丙 (D)丁
27. 附圖是四個人眼睛的成像情形下列何者的眼睛可能為
老花眼?
(A) (B)
(C) (D)
28. 小銘坐在教室最後一排,看桌上的課本很清楚,但最近
看黑板一直覺得很模糊。去眼科診所做檢查,檢查出來
的結果,下列何者有誤?(A)眼球前後徑距離可能過長
(B)水晶體焦距可能過長 (C)看桌上的課本時成像在
視網膜上 (D)可能是近視眼
29. 如圖示部分救護車車頭的 字樣會以
方式印製,目的是當前方車輛的駕駛透過後視鏡(平面
鏡)觀看時,可以看到正確的 字樣,此現象
主要與下列何者最相關?
(A)光的折射 (B)光的反射 (C)光的色散(D)光可在真
空中傳播
30. 下列選項中的四個活動,光線經過「」中的裝置後,
一個不會改變光的傳播方向?
(A)利用「針孔」成像觀察日食 (B)利用「放大鏡」
察樹葉 (C)利用「汽車後照鏡」觀察後方的交通狀況
(D)陽光入射「三稜鏡」的色散現象
3
31. 舞臺劇演出時,通常會讓周遭的環境昏暗,再用聚光燈
來照射演員,讓觀眾能看見演員的表演。有關觀眾能看
見演員表演的敘述,下列何者最合理?
(A) 觀眾眼睛發出的光線照射在演員上演員折射這些
光線,因此觀眾能看見演員 (B)聚光燈發出的光線照
射在演員上,演員折射這些光線,因此觀眾能看見演員
(C)聚光燈發出的光線照射在演員上,演員反射這些光
因此觀眾能看見演員 (D) 聚光燈發出的光線照射
在演員上,演員吸收這些光線,因此觀眾能看見演員
32. 如附圖的圓形彩色色紙,小慈在上面塗有四種顏色,
紅藍黑面積各佔 25%,以紅色光的照射下,呈現紅色的
部分佔全部的百分比為多少?
(A)25% (B)50% (C)75% (D)100%
33. 如附圖國賓在暗室中做光學實驗將一張紅色玻璃紙與
一張綠色玻璃紙部分重疊,然後置於一白色紙板之上,
以綠光照射,請問在白色紙板的甲、乙、丙三個區域主
要呈現出何種顏色?
(A)黃、黑、綠 (B)黑、黃、 (C)黑、黑、綠 (D)
紅、黑、綠
二、題組題:
【題組一】
小秉使用同一條繩子進行繩波的實驗他利用機器週期性的
甩動,所產生的甲、乙波形如附圖,請回答 34-36 問題:
34. 甲、乙的波長比是多少?(A)2:3 (B)3:2 (C)1:1
(D)2:1
35. 甲、乙的波速比是多少?(A)2:3 (B)3:2 (C)1:1
(D)2:1
36. 甲、乙的頻率比是多少?(A)2:3 (B)3:2 (C)1:1
(D)2:1
【題組二】
阿哲進行凸透鏡的實驗,他分別將蠟燭置於透鏡左側甲、
乙、丙、丁、戊五個位置,另置一屏幕於凸透鏡右側,如右
圖,試回答 37-40 問題:(圖中 f1、f2 為透鏡的焦點,A
B 點為焦距的 2 倍)
37. 若將原本擺放在甲區的蠟燭,移至戊的位置,若想觀察
移動位置後蠟燭所成的像,則以下列哪一個方式進行最
可能達成目的?(A)將屏幕移動至 O~ f2 找尋蠟燭所
成的像 (B)將屏幕移動至 f2~B 間,找尋蠟燭所成的像
(C)將屏幕移動至甲區或丙區,找尋蠟燭所成的像 (D)
移除紙屏,由凸透鏡右側以眼睛透過透鏡觀察蠟燭所成
的像
38. 當蠟燭放在下列的哪一點時可以得到比蠟燭還大的倒
立實像? (A)甲 (B)乙 (C)丙 (D)丁
39. 若燭火由丁處往甲處移動,愈來愈遠離透鏡,成像將會
有何變化? (A)愈來愈左 (B)愈來愈右 (C)
倒愈來愈大 (D)正立變倒立
40. 若要讓物體經透鏡成像在 A 點左側物體應該放在何位
置較合適? (A)O~f2點之間 (B)f2點上(C)f2~B
(D)B 點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欄 二年級自然科
二年____班 ____號 姓名: _________
答對題數累積 1-20 題,每題 3 分。21 題以上,
每題 2 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得分
版權說明: 檔案資源由用戶上傳,僅供學習交流使用,尊重著作權。 若您認為內容涉及侵權,請點擊「侵權舉報」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