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立溪湖國中 八年級 112 上學期 自然科學領域 自然 第一次段考 期中考 南一 試卷

格式
pdf
大小
539.04 KB
頁數
3
作者
hung
收藏 ⬇️ 下載檔案
提示: 文件格式为 pdf,轉換可能會出現排版或格式的些許差異,請以實際檔案為準。
此檔案建立於 2023-09-15,离现在 2 42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
1
彰化縣立溪湖國中112學年度第一學期第一次段考 二年級自然科試卷 二年 號姓名:
【本份試卷共有三頁,請依題號將適合的答案統一
寫於第 3頁的答案欄。繳卷時,2張試卷一併繳回】
壹、是非題 以下陳述,正確的請打○;錯誤的請打╳
1.玻璃棒用於攪拌以混合物質,也可以引導液體流入容器,
找不到玻璃棒時,可以溫度計取代攪拌溶液。
2.酒精燈可用於加熱,使用後熄滅火焰時應用燈蓋蓋上;酒精
殘餘量應維持在大約 1/3~2/3 之間。
貳、選擇題
3.小羽以同一把直尺,測量同一支鉛筆的長度,測量結果如
圖(由刻度 0 cm 處對齊),則哪一次測量結果的紀錄是正
確的?
(A)
(B)
(C)
4.小生以一直尺測量一桌面長測量結果記錄 1.5000 公尺
則下列何者為此直尺的最小刻度?
(A) 1 公尺 (B) 1公分 (C) 1 公厘。
5.小結利用直尺測量十元硬幣之周長,所得結果分別為 72.8
公厘、72.2 公厘、71.0 公厘及 60.0 公厘,則硬幣的周
長應如何記錄為較為合理?
(A) 69.0 公厘 (B) 70.0 公厘 (C) 72.0 公厘。
6.小弦一聽到老師要測物體質量,馬上就將物體放在上皿天
平左盤上,並在右盤放置 10 克的砝碼四個,2克的砝碼兩
個時,此時天平呈水平,他便很高興的把結果記錄在實驗
紀錄簿上。當老師公布物體真正質量為 42.0 克時,小弦頓
時不知如何是好。試問小弦應注意如何操作上皿天平才能
得到正確的測量數值?
(A)使用天平前,應先歸零
(B)把物體與砝碼左右互換
(C)可將右端的校準螺絲向右旋轉使數值增加。
7.羽生結弦泡了甲乙兩杯體積及溫度相同的鹽水,發現甲杯
比乙杯鹹且甲杯有未溶解的鹽沉澱,之後把甲、乙兩杯
混合成丙杯,但發現丙杯中仍有少部分未溶解的鹽。請
問:甲、乙、丙之濃度大小關係為何?
(A)甲>乙=丙 (B)甲=丙>乙 (C)甲=乙=丙。
8.使用「未歸零」的上皿天平測量黃金的質量,當黃金放左
盤,3 g 砝碼放右盤時,指針指在 0刻度上。當取下黃金
與砝碼,發現指針偏左,如圖所示,則:
(A)黃金的實際質量小於 3 g
(B)黃金的實際質量等於 3 g
(C)黃金的實際質量大於 3 g
9.將裝有 6 mL 水的試管放入冰箱冷凍庫中凝固成冰。下列
關於水結成冰的描述何者正確?
(A)體積不變(B)質量不變 (C)密度不變。
10.有一瓶 500 mL 的金門高梁酒,其酒精濃度標示為 30
若是取 200 mL 的高梁酒倒入杯中,此時杯中含有多少 mL
的酒精? (A) 60 (B) 90 (C) 150 mL
11.已知 ppm 是濃度的表示方法之一,稱為百萬分點濃度。依
據其定義,試問 4 ppm 是指在 5公斤的水溶液中,含有
多少毫克的溶質 ? (A) 1 (B) 4 (C) 20 毫克。
12.量筒內裝有水 100 cc,投入一軟木,水位升至 125 cc
但軟木浮在水面,則 軟木體積為何?
(A)小於 25 cm3 (B)剛好 25 cm3 (C)大於 25 cm3
13.羽生今日收到一份關於物質三態的情報表格,如表所
示,試判斷這份情報何項出現錯誤?
固態粒子
液態粒子
氣態粒子
(A)移動性
緊緊擠在一起
幾乎無法移動
彼此靠得很近
較能自由移動
彼此相隔較遠
能快速移動
(B)體積
固定
不固定
不固定
(C)形狀
固定
不固定
不固定
14.結弦測量一物質的密度,他將多次
所測得的數據,標示在座標紙上,
並做出如圖的實驗關係,則由圖中
可知該物質密度為多少?g/cm3
(A) 1/3 (B) 1.0 (C) 3.0 g/cm3
15.定溫下,有兩個容器,甲放入 100 mL 水,
乙放入 80mL 水,如右圖所示。下列敘述
何者正確?(A)甲杯水質量較大,密度也較大
(B)兩杯水的密度比為甲杯:乙杯=54
(C)甲杯中的水質量較大,但兩杯中的水密度相等。
16.如右圖之飽和食鹽水溶液,定溫下,再加入同溫度的水並
攪拌後,發現杯中仍有食鹽固體沉澱,則關於加入水後
此水溶液的變化,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食鹽溶解的質量增加,但濃度不變
(B)食鹽溶解的質量不變,濃度增加
(C)食鹽溶解的質量及濃度均增加
17 附圖為對兩塊銅塊分別
進行甲和乙兩種操作的
示意圖,關於這兩種操
作造成外觀上的改變是
否為化學變化,下列判
斷何者正確?
(A)兩種都不是(B)甲是化學變化(C)乙是化學變化
18.羽生結弦在飲料店買了一杯
450c.c.珍珠奶茶,想知道珍
珠占了多少體積,於是將奶茶
倒入數個量筒中,直到液體全
部倒完,結果如圖所示,請問
珍珠的體積共多少 cm3
(A) 350 (B) 190 (C) 150 cm3
19.利用濾紙色層分析法,觀察彩色筆及葉綠素的色素分離,
有關此活動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若紅色彩色筆分離出多種色素,可知此顏料是混合物
(B)可以藉由分離出多種色素,得知葉綠素是混合物
(C)利用不同色素被濾紙吸附能力差異及在液體中移動速
度不同而分離,屬於化學變化。
20 附表為甲、乙二項使用上皿天平時的注意事項及其對應原
因,關於其對應原因是否合理,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兩者皆合理(B)兩者皆不合理(C)甲不合理,乙合理
注意事項
測量物品前,應做好歸
零動作再測量
拿取砝碼時不可用手拿
取,應用砝碼夾拿取
【本頁試題結束,請翻下一頁繼續作答】
2
21.取一質量 7 kg 材質均勻的合金,將其分成兩塊,其中一
塊製成一個邊長為 10 cm 的實心正立方體,另一塊製成一
個質量為 2 kg 的實心球,則此實心球體積應為多少?cm3
(A) 200 cm3 (B) 400 cm3 (C) 1000 cm3
22.參考附表,請比較質量大小相等的甲、乙和丙三個金屬
實心球的體積大小關係為何?
密度(g
cm3
3.5
5.5
7.4
(A)甲>乙>丙球 (B)乙>丙>甲球 (C)甲>丙>乙球。
23.某液體在定壓下加熱至沸騰,並繼續加熱,發現溫度仍在
上升,由此可判斷該液體為下列何者?
(A)純水 (B)酒精 (C)食鹽水
24.甲、乙、丙三種物質,其體積、密度數值如下表,每次取
兩種物質放在上皿天平兩端,可使天平平衡的是哪兩種?
(A) 甲丙 (B) 乙丙 (C) 甲乙
25.茶葉的成分包含茶多酚、維生素、醣類等,茶葉以濾紙包
裝如右圖所示,可溶於水中而形成芬芳的茶湯。下列敘述
何者錯誤?
(A)清澈的茶湯屬於純物質
(B)茶多酚在水中溶解屬於物理變化
(C)取得茶湯的過程,包含溶解及過濾。
26.10g 混有鐵粉、小沙粒和食鹽三種物質的混合物,依序
進行下列實驗步驟:
一、先利用磁鐵磁性分離物質
二、倒入含有 50mL 純水的燒杯,充分攪拌
三、以濾紙過濾燒杯中液體,收集到透明無色澄清濾液
四、濾液倒入蒸發皿,加熱使蒸發皿的水蒸發,蒸發皿
內殘留白色固體,檢測得知為食鹽。
以上實驗無法證明下列哪一項敘述?
(A)食鹽的沸點比水的沸點高
(B)混合物可嘗試用過濾方法分離
(C)鐵粉的溶解度比小沙粒的溶解度好
27.有材質相同、大小不同的一些金屬。羽生結弦於量筒中
100 mL 的水,利用電子秤測量水與量筒的總質量後
依序分別放入不與水反應並沉入水中的金屬數個後,依序
秤其總質量測量結果如表,而過程中,水均未滿出來。
但是羽生結弦忘記紀錄金屬塊放入量筒後的水面刻度,則
利用上述水與量筒的總質量測量結果,則 1個小金屬塊與
1 個大金屬塊的「體積比」為何 ?
(A) 3 : 5 (B) 1 : 2 (C) 3 : 10
步驟(1)
步驟(2)
步驟(3)
操作
次序
裝入 100mL
水但尚未放
入金屬塊
放入 5個相同
體積的小金屬
再放入 2個相同
體積的大金屬塊
電子秤測得
總質量
150 公克
300 公克
500 公克
參、綜合題組
一、羽生結弦想要製作蛋糕幫親愛的老婆慶生,他需要 200
克的麵粉,但是他只有 1 600 克的麵粉、1 個鐵鍋與
電子天平及其他材料。製作蛋糕時,常會在白色的鮮奶油
中加入些許色素混合,使其顏色變化增加美觀,而鮮奶油
仍維持原本的性質,然而做好的蛋糕需妥善冷藏,以防止
鮮奶油腐壞變質。之後羽生結弦與老婆開始慶生,點了插
在蛋糕上的蠟燭後,觀察到下述現象:固態的蠟熔化成液
態後,液體蠟隨燭芯上升,受熱後再變為氣體蠟,最後燃
燒產生光、熱及二氧化碳、水。請回答下列28~30
28.下列哪一種做法可以讓他快速又方便的量取所需的麵粉?
(A)麵粉直接倒在電子天平上,直到讀數為 200
(B)整袋麵粉放在電子天平上,取出麵粉直到讀數為 200
(C)先將鐵鍋放在電子天平上,按下歸零鈕後,再將麵粉倒
入鐵鍋,直到讀數為 200 克。
(D)將麵粉直接倒在電子天平上,直到讀數為 40 公克,
重複量取 5 次。
29.試問點燃蠟燭後,整個過程應為何種變化?
(A)只有物理變化 (B)先化學變化後物理變化
(C)只有化學變化 (D)先物理變化後化學變化
30.文中鮮奶油「加入些許色素混合」和鮮奶油「需妥善冷藏
防止腐壞變質」兩者的說明,下列何者最合理?
(A)兩者都是物理變化 (B)兩者都不是物理變化
(C)只有後者是物理變化 (D)只有前者是物理變化
二、羽生進行測量密度的實驗,若將測量甲液體所得到的數
值畫成關係圖,請依據圖示的資料,試回答31~32 題:
31.由關係圖可知量筒的質量為多少 g
(A) 12 (B) 15 (C) 17 (D) 27 g
32.若在量筒中裝入 100 cm3 的甲液體,則將此量筒
放到天平上,測得的總質量為下列何者?
(A) 120 (B) 127 (C) 135 (D) 270 g
三、結弦利用簡單方法(溶解、過濾、加熱蒸發)將食鹽與細
砂混合物分離,試回答33~35
33.利用漏斗過濾溶液時,下列何種操作方式才是正確的?
(A) (B) (C) (D)
34.利用濾紙過濾食鹽水與細砂的原理為何?
(A)細砂的附著力較大(B)濾紙具有磁性可以吸附細砂
(C)細砂的顆粒大無法通過濾紙(D)細砂的溶解度較大。
35.實驗過程中,有關實驗操作過程所涉及現象、原理,下
列何者錯誤?
(A)實驗操作加水溶解、過濾、加熱蒸發均為物理變化
(B)過濾時,漏斗頸要靠在燒杯內壁上的目的,可加速過
濾時濾液往下流的速率,並避免濾液飛濺
(C)加熱蒸發時,食鹽最後將留於蒸發皿,是由於其熔點
較水高,不易熔化
(D)蒸發後產生的水滴可取乾燥的藍色氯化亞鈷試紙檢測
【本頁試題結束,請翻下一頁繼續作答】
體積(cm3)
20
30
40
密度(gcm3)
3
6
1.5
3
四、依據下列短文,試回答36~37
36.若想測量 CD 的直徑,使用下列哪一種方式量測最合適?
(A)直接拿尺測量(B)利用兩塊三角板夾住 CD 片測量長度
(C)放入燒杯中利用排水法測量 (D)放在天平上測量。
37.若想測量 1CD 的厚度,可利用 20 CD 垂直疊在一
起,捏緊邊緣後測量厚度,再將所得測量值除以 20,可
得到較佳的測量結果。下列相關敘述何者錯誤?
(A)與直接測量 1CD 厚度相比,此方法誤差相對較小
(B)若想測量 1滴水的體積也適用此方法
(C)捏緊邊緣後再測量厚度,是為了降低 20 CD 之間空
隙對測量結果的影響
(D)重複上述操作過程,多次測量後取平均值,對提高準確
性是無效的。
五、定溫下,將 30 公克的白糖倒入 75 公克水中,經攪拌後
後,杯底尚有 5 公克的白糖未溶解而沉澱。請回答下列
38~39
38.下列關於此糖水溶液的敘述,何者正確?
(A)糖水溶液中被溶解的糖稱為溶劑
(B)糖水溶液中的水稱為溶質
(C)糖與水均勻混合成糖水,濃度不會變,所以是純物質
(D)糖與水均勻混合成糖水,沸點不固定,所以是混合物
39.關於此糖水溶液的濃度,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如果再加入水,部分糖能再被溶解,但杯底仍有些許
糖的沉澱,則此糖水溶液的濃度變大
(B)此糖水溶液的重量百分濃度為 25
(C)此糖水溶液已達飽和
(D)若要讓沉澱的 5公克白糖完全溶解,至少需加入 15
克同溫度的水量。
六、羽生結弦若要配製某種濃度的 NaOH 水溶液 100 mL,需
加入 NaOH 16.0 g,下圖的步驟一至步驟四為在室溫下進
行此濃度溶液配製,以及溶液密度測量的步驟示意圖。步
驟四完成後,經專家提醒,才知道燒杯上的刻度標示僅為
參考之用,誤差較大,所以羽生結弦待溶液溫度回到室溫
後,再以量筒測量溶液的總體積如步驟五所示。請回答下
40 :羽生結弦實際配製出的溶液密度最接近下列
何者? (A) 0.86 (B) 1.16 (C) 1.63 gcm3
【試題結束
【試題全部結束】
計分方式,共 100 分,
不計題號次序
答對累積 1~20 題,每題 3
答對累積 21~40 題,每題 2
二年 姓名:
第一次段考,二年級自然科試卷答案欄
壹、是非題(填入○或╳)
題號
1
2
貳、選擇題 (填入 ABC)
題號
3
4
5
6
7
題號
8
9
10
11
12
題號
13
14
15
16
17
題號
18
19
20
21
22
題號
23
24
25
26
27
參、綜合題組(填入 ABCD)
題號
28
29
30
31
32
題號
33
34
35
36
37
題號
38
39
40
雷射唱片(Compact Disc,縮寫:CD)是一種讀寫面具有螺
旋狀軌道,可用來存放數位音訊等資訊的光學碟片。CD
規格由來也很有趣,原本設計的飛利浦公司,預設一張 CD
的可播放長度是 60 分鐘,但當時擔任索尼副社長認為「要
讓一張光碟就可以容納貝多芬第九號交響曲 74 分鐘以上」,
而最終成為 120 毫米光碟,是雷射唱片的基本規格了。
得分
版權說明: 檔案資源由用戶上傳,僅供學習交流使用,尊重著作權。 若您認為內容涉及侵權,請點擊「侵權舉報」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