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17.附圖為部分的元素週期表,玉芬和小嵐對圖中同一個
元素的敘述分別如下:
玉芬:此元素與 As 不同族、與 Ge 不同週期。
小嵐:此元素與 Te 不同族、與 Cl 不同週期。
根據兩人的敘述推測,此元素的原子序可能為多少?
(A)14 或15 (B)15 或16 (C)50 或51 (D)50 或53
18.關於三態物質熱的傳播方式,下列何者正確?
(A)傳導是所有物質的主要傳熱方式
(B)對流是流體的主要傳熱方式
(C)輻射熱無法藉由空氣傳遞出去
(D)因物質受熱膨脹,密度變小上升而傳播熱量的方式
,稱為傳導
19.下列關於化學式的敘述,何者錯誤?
(A)從硫酸的化學式 H2SO4可知,其組成的硫和氧原子
數比例為 0:4 (B)金屬元素是由許多金屬原子堆積
而成的,故其化學式以元素符號來表示 (C)已知氧和
鋁化合時的原子個數比為 3:2,可推測氧化鋁的化學
式為 Al2O3 (D)中文名稱順序與元素符號順序相反,
所以 NaCl 稱為氯化鈉
20.艷陽高照的正午,在濱海地區遊玩的人會發現哪一種
狀況?
(A)風由陸地吹向海邊
(B)陸地比熱小,吸熱較多
(C)陸地空氣受熱,體積膨脹、密度變小
(D)陸地上方空氣下沉,海面上方空氣上升
21.元素週期表中,「族」是運用各元素的何種性質相同
或相似而予以分類?
(A)物理性質 (B)化學性質
(C)中子數的多寡 (D)原子量的大小
22.將100 g、10℃的某固
體,置於穩定的熱源上
加熱,其溫度與加熱時
間的關係如附圖,則下
列敘述何者正確?
(A)此物體的熔點為 50℃
(B)此物體固體時比熱比液體時比熱為大
(C)此物體的凝結點為 50℃
(D)加熱 10 分鐘後,已完全變成液體
23.關於現行元素週期表的敘述,下列何者錯誤?
(A)週期表共有 7 個週期、18 族
(B)元素排列按原子量排列
(C)同一週期元素其性質呈現規律的改變
(D)週期表中的元素,大多數存在於自然界中
24.(甲)旅客進出機場海關時,因防疫需求常使用紅外線
測溫儀來測量體溫;(乙)固體、液體、氣體都可以是
製作溫度計的材料;(丙)物體吸收熱量,溫度不一定
會上升;(丁)熱量不同的二物體接觸時,熱量就會流
動;(戊)熱量的流動必須經過物質的傳遞;(己)冰塊
融化時,溫度不變,所以沒有吸放熱。
有關熱與溫度的描述,以上敘述哪些正確?
(A)甲乙丙 (B)乙丙丁 (C)乙丁己 (D)甲丙丁
25.夏天即將發生午後雷陣雨時,總是覺得特別悶熱,下
列何者是其可能的原因?
(A)水滴蒸發成空氣中的水氣時會放熱
(B)空氣中的水氣凝結成水滴時會放熱
(C)空氣中的水氣蒸發時會放熱
(D)降雨要吸熱,所以溫度高
26.有關非金屬元素在常溫常壓下的顏色與狀態,下列敘
述何者錯誤?
(A)溴是暗紅色液體 (B)硫是黃色固體
(C)氯是黃綠色氣體 (D)碘是黃褐色固體
27.下列敘述中,何者為「道耳頓原子說」中不符合目前
原子結構學說或化學反應理論的內容?
(A)物質由原子所組成,且原子不可再被分割
(B)不同元素的原子,能以特定比例結合成化合物
(C)物質發生化學反應時,不會產生新的原子
(D)物質發生化學反應時,原子會重新排列
28.附圖為物質的三態變化示意圖,甲
、乙和丙分別表示三種不同狀態,箭
頭表示進行放熱反應的方向。甲、乙
和丙三種狀態應為下列何者?
(A)甲為氣態,乙為固態,丙為液態
(B)甲為氣態,乙為液態,丙為固態
(C)甲為固態,乙為氣態,丙為液態
(D)甲為固態,乙為液態,丙為氣態
29.要製作溫度計材料的選擇,是要根據物質的哪一種特
性來選取較佳?
(A)比熱大 (B)體積會隨溫度增減而均勻膨脹收縮
(C)容易導熱 (D)受熱膨脹量比其他物質還小
30.已知甘油的比熱為 0.58 卡/克∙℃、密度為
1.26g/mL,今將 100mL 的甘油,由 25℃加熱到 55℃,
則甘油需吸收多少熱量?
(A)100×0.58×30 (B)100×1.26×30
(C)100×1.26×0.58×30 (D)100×0.58×55
31.宇涵做冷熱水混合的實驗,將 40 克、80℃的熱水,
與60 克、20℃的冷水混合,最後測得水溫達 38℃時
不再有變化,則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水放熱 1680 卡
(B)冷水吸熱 1080 卡
(C)冷、熱水最後沒有達到熱平衡
(D)混合的過程有熱量散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