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立溪湖國中 八年級 111 下學期 自然科學領域 自然 第三次段考 期末考 南一 試卷

格式
pdf
大小
747.37 KB
頁數
4
作者
Hu
收藏 ⬇️ 下載檔案
提示: 文件格式为 pdf,轉換可能會出現排版或格式的些許差異,請以實際檔案為準。
此檔案建立於 2023-06-14,离现在 2 133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
彰化縣立溪湖國中 111 學年度第二學期第 3次段考 二年級自然科試卷 二年___班___號 姓名:__________
1-20
3
題數
21-40
,每
2
40
滿
100
均為選題
1. 下列物質中,何者是有機化合物?
()食鹽 ()酒精 ()塑膠袋 ()()尿素
()醋酸 ()鑽石。
(A) 甲丙庚
(B) 甲丁庚
(C) 乙戊己
(D) 乙丙庚。
2. 下列有關有機化合物的敘述,何者正確?
(A) 大多的有機化合物可溶於水,且水溶液可導電
(B) 有機化合物一定含碳元素,但含碳元素不一定
是有機化合物
(C) 有機化合物一定要靠有生命的細胞才能產生
(D) 有機化合物不可由人工合成製造
3. 小英用四個蒸發皿分別裝 1 克的砂糖、麵粉、食
鹽、小蘇打粉,分別以酒精燈加熱,下列何者會呈
焦黑狀?
(A) 小蘇打粉、食
(B) 砂糖、小蘇打
(C) 砂糖、小蘇打
(D) 砂糖、麵粉
4. 關於液化石油氣與天然氣的比較,下列敘述何者
?
(A) 都是常用、方便的能源
(B) 兩者成分相同
(C) 燃燒不完全時,都會產生一氧化
(D) 完全燃燒時,都會產生二氧化碳
5. 關於醇類的敘述,下列何者?
(A) 醇類含有OH 原子團
(B) 酒精濃度 75% 的消毒效果較好
(C) 醇類一般難溶於水
(D) 甘油也是醇類的一種
6. 關於酯化反應的敘述,下列何者正確?
(A) 反應生成酯類不易溶於水,且密度比水小
(B) 由丙酸和戊醇所製得的酯類稱為戊酸丙酯
(C) 酯化反應會添加氫氧化鈉當催化劑,以加快反
應速率
(D) 烷類與醇類反應會產生酯類。
7. 在廚房中將米酒和白醋混合加熱,覺得香味濃郁,
是因為產生了什麼物質?
(A) 有機酸類
(B) 醣類
(C) 酯類
(D) 醇類。
8. 下列物質中,何不是聚合物?
(A) 澱粉
(B) 甘油
(C) 保麗龍
(D) 塑膠袋。
9. 關於清潔劑的去汙原理,下列何者敘述?
(A) 清潔劑的親水端會把油汙帶入水中,使油汙和
衣物分離
(B) 清潔劑的親油端會深入到油汙內,使油汙被肥
皂分子包圍
(C) 有些清潔劑的構造只有親油端,沒有親水端
(D) 洗衣粉和肥皂的去汙原理相同。
10. 下列物質中,何者屬於天然聚合物?
(A) 尼龍
(B) 葡萄糖
(C) 肥皂
(D) 蛋白質。
11. 有關熱塑性聚合物與熱固性聚合物的比較,下列敘
述何者正確?
(A) 前者由單一種分子所構成,後者由兩種或兩種
以上分子所構成
(B) 前者加熱可軟化塑造,是塑膠;後者加熱無法
軟化,不是塑膠
(C) 兩者的性質雖然不同,但都是天然聚合物
(D) 前者的分子結構是鏈狀,後者的分子結構是網
狀。
12. 有關於衣料纖維的敘述,下列何者正?
(A) 嫘縈的原料為石化工業產品
(B) 尼龍布料是屬於動物纖維的一種
(C) 動物纖維燃燒時未端會捲曲成不易碎裂的堅硬
球狀物
(D) 純棉布料燃燒時會有類似紙張燃燒的氣味。
13. 下表為四位學生對於有機化合物、無機化合物中組
成元素的說明,哪一位學生的說明最合理?
學生 有機化合物 無機化合物
艾斯 必含 C 必不含 C
泰羅 必含 C 可以含 C
雷杰多 必含 CO 必不含 CO
蓋亞 必含 CHO 可以含 CH
O
(A)艾斯
(B)泰羅
(C)雷杰多
(D)蓋亞
背面尚有試題
14. 下圖為賽羅進行實驗的步驟示意圖;關於此實驗,
下列說明何者正?
(A) 步驟一蒸發皿中的物質均為反應
(B) 步驟二的目的可以避免反應速率過快
(C) 步驟三所加入的水是催化劑
(D) 步驟四的目的是為了分離不同的生成物。
15. 蘋果酸是蘋果等水果中含有的成分,化學式為
C4H6O5,分子中含有兩個—COOH 原子團,是蘋
果的酸味來源,常作為食品添加劑。關於蘋果酸的
說明,下列何者正確?
(A) 屬於有機化合物,也是電解質
(B) 屬於有機化合物,也是非電解質
(C) 屬於無機化合物,也是電解質
(D) 屬於無機化合物,也是非電解質
16. 取甲、乙兩種化合物,分別在足量的氧氣中燃燒,
反應式分別如下所示;關於甲、乙兩種化合物的比
較與說明,下列何者正確?
+ 3O2 2CO2 + 3H2O
+ 3O2 → 2CO2 + 2H2O
(A) 甲的分子量大於乙,且甲可能為醇類
(B) 甲的分子量大於乙,且甲可能為烴類
(C) 乙的分子量大於甲,且乙可能為醇類
(D) 乙的分子量大於甲,且乙可能為烴類。
17. 為避免攝取過量咖啡因,可先降低咖啡豆中的咖啡
因含量。將咖啡豆浸泡在有機溶劑中,咖啡因會溶
於溶劑中,之後取出咖啡豆加熱,使溶劑揮發掉。
二氯甲烷是過往常用的有機溶劑,去除咖啡因效果
好又易揮發,但後來因安全疑慮而棄用,並改用乙
酸乙酯。因為酯類_______,所以較無安全性疑
慮,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許可使用乙酸乙酯來去除
咖啡因,且無明定殘留許可標準。依據上述資訊,
畫線處最適合填入下列何者?
(A) 只由碳和氫兩種原子所組成
(B) 是香蕉、柳丁等水果就含有的物
(C) 沸點比二氯甲烷高,而不易揮發去除
(D) 是油脂與鹼性物質進行皂化反應後的產物。
18. 在彈性限度內受到外力作用的彈簧,外力(F)與伸
長量(L)、彈簧全長(L)的關係,哪一個正確?
(A) (B)
(C) (D)
19. 下列何者為力的單位?
(A) 公克重 (B) (C) kg (D) mL
20. 靜置於書桌上的書本,其受力的力圖可能是下列何
?
(A) (B) (C) (D)
21. 施水平作用力推一靜置於桌面的木塊,若木塊重量
200 gw
示,當推力為 110 gw 時,木塊開始移動後,木塊
與桌面間的摩擦力為何?
(A) 靜摩擦力,100 gw
(B) 動摩擦力,80 gw
(C) 動摩擦力,100gw
(D) 靜摩擦力,80gw
22. 若想證明「接觸面積與最大靜摩擦力無關」,應進
行附表中哪兩次實驗?
實驗 木塊
重量
(gw)
接觸面
性質 接觸面積
(cm2) 拉動木塊所需
的最小施力
(gw)
60 光滑平
100 160
40 光滑平
100 100
40 粗糙 100 160
40 光滑平
80 100
(A)甲丁
(B)乙丁
(C)丙丁
(D)乙丙。
請接下一張試卷
23. 如附圖所示,底面積比 21的甲、乙兩圓柱形
容器,甲、乙分別裝有深度相等的油及水,則甲、
乙兩容器內,底面所承受液體的壓力比(:)
?(已知油密度 0.8g/cm3)
(A) 4:5
(B) 1:2
(C) 2:1
(D) 1:1
24. 雨後未乾的泥濘地上出現兩組凹陷的狗腳印,其大
小、深淺均不相同,下列敘述何者正?
(A) 的狗腳印泥濘地上到的較小
的體重無法判斷
(B) 小的狗腳印是由體重比較重的狗所留下的
(C) 淺的狗腳印是由小型犬所留下的
(D) 深的狗腳印是由腳比較小的狗所留下的。
25. 下圖為一裝有水的杯子,放入質量 100 g、體積
110 cm3 的冰塊後,杯子底部受到的水壓力變化?
(A) 因為冰塊是浮體,杯底壓力不變
(B) 因為冰塊沒有碰觸杯底,杯底壓力不變
(C) 水面上升,杯底壓力變大
(D) 水面高度不變,但總重量增加,杯底壓力變大
26. 一大氣壓下以水銀操作托里切利實驗,結果如圖所
示,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 ab 長度為 76cm
(B) 改變 θ角度,cd 長度也會改變
(C) 改變 θ角度,ab 長度也會改變
(D) 在高山上做此實驗,cd 長度仍不變。
27. 高山上食物不易煮熟,原因為何?
(A) 高山上氣壓低,水不易吸熱
(B) 高山上氣壓低,水沸騰時未達 100
(C) 高山上氣壓高,水沸點上升
(D) 高山上氣溫低,水不易沸騰。
28. 下列有關大氣壓力的敘述,何者正確?
(A) 大氣壓力是因大氣的重量所產生
(B) 由重量產生的大氣壓力,其方向一律向下
(C) 托里切利實驗中,若改用水柱,則大氣能支撐
的水柱高度仍然是 76 cm
(D) 海拔愈高,大氣壓力愈大。
29. 如右圖所示,甲、乙、丙、丁四根管子底部相連,
注水後管內水面皆相同,今在甲管上的活塞施壓,
乙、丙、丁三根管子內水面如何變化?
(A) 丁上升最多
(B) 丙上升最少
(C) 維持與甲管同高度
(D) 乙、丙、丁水面都上升且三者高度相同。
30. 在一燒杯中裝水 250 mL,如圖(),再將一木塊置
入水中,此時水面位置在 300 mL如圖()。下列
敘述何者正確?
(A) 木塊的體積 50 cm3
(B) 木塊的密度比水大
(C) 木塊的質量等 50 gw
(D) 木塊所受的浮力等於 50 gw
31. 將一裝有水的杯子,放入質量 250 g、體 275 cm3
的冰塊後,此時冰塊受到的浮力大小為多少?冰塊
融化後液面變化為何?
(A)等於 250gw液面不變
(B)等於 250gw液面上升
(C)小於 250gw液面上升
(D)大於 250gw液面不變。
32. 如圖所示,取一個不鏽鋼碗與一個金屬球置於水槽
中,甲圖是將球置於碗內,乙圖是用繩將球掛於碗
的下方(不考慮繩的質量與體積),下列敘述何者正
?
(A) 甲圖中,碗與金屬球受到的浮力比較大
(B) 甲、乙圖中碗的吃水線相同
(C) 將乙圖中繩子剪斷,碗與金屬球受到的浮力比
甲圖中小
(D) 將乙圖中繩子剪斷,金屬球下沉,碗受到的浮
力不變。
33. 水底一個氣泡往上升時,其體積與所受到的水壓
力、浮力大小如何變化?
(A) 水壓力變小,浮力變大
(B) 體積不變,水壓力變小
(C) 體積變大,水壓力不變
(D) 體積不變,浮力不變
34. 同一艘船分別在海水中及在淡水中航行,其吃水線
(水面在船身的位置)及所受浮力大小的比較,下列
敘述何者正確?
(A) 在海水中的吃水線較低,因為在海水中所受浮
力較大
(B) 在海水中的吃水線較低,但是在海水中或淡水
中所受浮力一樣
(C) 在淡水中的吃水線較低,因此在淡水中所受浮
力較小
(D) 在淡水中的吃水線較低,但是在海水中或淡水
中所受浮力一樣大。
35. 近年來,坊間興起一股自製手工皂的風潮,手工皂
標榜較為天然、溫和、不傷肌膚。手工皂製造的基
本原理就是皂化反應,製作時可以選用自己喜歡的
油脂、精油等,並可用反應後剩下的油脂來護膚。
雖然自製手工皂比較耗時,但既能客製化,成分也
相當清楚,因此仍深受許多人的喜愛。有些手工皂
在製造過程中,並不加入酒精,也不使用飽和食鹽
水鹽析,而是皂化後長時間放置,繼續進行更完全
的皂化,這種手工皂和一般肥皂相比時,其甘油的
含量如何?洗淨效果又有何差異?
(A) 手工皂含甘油較多,洗後感覺會有油膩的感覺
(B) 手工皂含甘油較多,洗淨效果和一般肥皂相同
(C) 手工皂含甘油較少,洗淨效果和一般肥皂相同
(D) 手工皂含甘油較少,洗淨效果比一般肥皂更好
36. 體驗潛水時,裝備包含氣瓶約有 20 公斤重左右,
但在水中一點都不會感覺到它很沉重。若使用同樣
的裝備,改到室內淡水池潛水,潛水裝備會感覺比
在海水中輕還是?
(A) 水的密度較海水小,故浮力變大,感覺潛水裝
備變輕
(B) 水的密度較海水小,故浮力變小,感覺潛水裝
備變重
(C) 潛水裝備的體積一樣,因此潛水裝備重量不變
(D) 要看下潛的深度,潛入愈深,重量愈重。
37. 一個均勻的正立方體木塊,其密度為 0.5 g/cm3
且任一面的面積皆為 A cm2 ,將此木塊置於密度為
1.0 g/cm3 的純水中,待平衡後,木塊底部距離水
面的深度為 h cm,如圖所示。再於木塊上方正中
央處放置一個質量為 300g 的砝碼,平衡後木塊底
部距離水面的深度變為(h3) cm,且木塊底面與
水面仍保持平行,則此木塊任一面的面積 A cm2
為多少?
(A) 100 cm2
(B) 150 cm2
(C) 200 cm2
(D) 600 cm2
38. 如圖一所示,在原長 10 cm 的彈簧下,吊掛一個
重量為 600 gw 的金屬塊,靜止平衡時彈簧的全長
15 cm。如圖二所示,改將此彈簧與金屬塊置於
水平桌面上,彈簧一端連接牆壁,另一端連接金屬
塊,對金屬塊施予一個大小為 600 gw,水平向左
的拉力,靜止平衡時彈簧全長為 14 cm。已知彈簧
在實驗後皆能恢復原長,若忽略彈簧質量的影響,
則此金屬塊所受桌面摩擦力的大小及方向,應為下
列何者?
(A) 40 gw,方向向左
(B) 40 gw,方向向左
(C) 120 gw,方向向左
(D) 120 gw,方向向右
39. 在水平桌面上,放置一個從左至右,管口口徑依序
變大的 盛水連通管。今在三管管口上各放置與管
口口徑相同的甲、乙、丙三活塞,活塞與管壁、水
面完全密合且可以在管壁上自由滑動,忽略活塞與
管壁間的摩擦力,當三活塞達到靜止平衡時,三管
內的水面齊高,如圖所示,則關於活塞甲、乙、丙
的重量大小關係,下列何者正確?
(A) 甲=乙=丙
(B) 乙>甲=丙
(C) 甲>乙>丙
(D) 丙>乙>甲。
40. 一個實驗裝置如圖所示,在兩個彈簧秤下方分別吊
掛重物甲、乙,再將重物浸入純水中,待重物靜止
後,兩個彈簧秤的讀數皆為 100gw已知甲、乙的
質量分別為 300g400g,若甲、乙的密度分別為
D1D2,則 D1D2最接近下列何者?(兩彈簧秤
可測量至 500gw)
(A) 1:1 (B) 1:2 (C) 9:8 (D) 8:9
試題結束
111 學年度第二學期第 3次段考二年級自然科試卷
版權說明: 檔案資源由用戶上傳,僅供學習交流使用,尊重著作權。 若您認為內容涉及侵權,請點擊「侵權舉報」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