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立溪湖國中 八年級 109 下學期 自然科學領域 自然 第二次段考 期中考 康軒 試卷

格式
pdf
大小
1.13 MB
頁數
3
作者
hung
收藏 ⬇️ 下載檔案
提示: 文件格式为 pdf,轉換可能會出現排版或格式的些許差異,請以實際檔案為準。
此檔案建立於 2021-05-05,离现在 4 173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
彰化縣立溪湖國中110學年度第二學期第二次段考 二年級自然科試卷 二年 號姓名:
一、選擇題
( )1. ()C2H5OH ()氫氧化鈣 Ca(OH)2 ()食鹽 NaCl
()葡萄糖 C6H12O6 ()氨氣 NH3
有關上述 5種物質的敘述下列何者正確?
(A)上述物質的水溶液呈電中性的有 5
(B)上述物質的水溶液酸鹼性為中性的有 2
(C)上述物質有 4種的水溶液可導電
(D) 述物質的水溶液為鹼性的有 3
( )2..臺灣人常喝的茶葉沖泡方式是將茶葉浸泡在高溫熱水
中,浸泡初期茶多酚等酸性物質溶出。若是長時間浸
泡時,茶葉中茶鹼類的物質會開始溶出,請問茶葉長
時間浸泡時,茶水中﹝H+﹞與 pH 值變化為何?
(A)H+﹞漸增,pH 漸減 (B)H+﹞漸減,pH 漸增
(C)H+﹞漸增,pH 漸增 (D)H+﹞漸減,pH 漸減
( )3.口含吸管對著試管內的氫氧化鈉溶液吹氣,下列敘述
何者錯誤
(A)試管中溶液溫度上升 (B)試管中溶液變白色混濁
(C)試管中溶液[OH]會變小 (D)試管中溶液的 pH 值變小
( )4.在古埃及文物中,法老王的金製面具經歷了數千年
,至今仍然色澤鮮豔。這與黃金的哪項性質有關?
(A)延展性 (B)導熱性、導電性 (C)軟硬度 (D)活性
( )5.以粒子碰撞的觀點來看化學反應,反應物粒子互相
碰撞的機會愈多,反應速率愈快,則下列何項操作無
法使反應速率變快?
(A)將反應物顆粒磨成粉末 (B)加入更多溶劑
(C)提高反應時的溫度 (D)將可溶性固體反應物配成溶液
( )6.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氫氧化鈉水溶液為鹼性,因為水溶液中解離出 OH
,沒有 H的存在
(B)水中加入食鹽,對於 pH 值沒有影響
(C)鹽酸加水中後,[H][OH]
(D)pH7時,其 pH 值愈高,表示水溶液酸性愈弱
( )7.有一強電解質 A3Bx,溶於水完全解離產生 150 A+2
100 B粒子,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 B 粒子帶正電,為陽離子 (B) B 粒子為 B-3
(C) x=3 (D)溶液帶負電
( )8.平平到實驗室準備藥品,他發現實驗桌上有四瓶藥品
,標籤均已脫落。為了辨別藥品,他做了一些測試,
附表為他測試的結果,甲~丁應分別標上何種藥品?
測試
取甲液滴在方糖上,發現方糖變黑了
乙液會冒出刺鼻味的氣體,該氣體極易溶於水中
丙藥品為白色顆粒,置於空氣中會發生潮解而變質
丁粉配成的溶液置於空氣中會產生白色沉澱
(A)濃硫酸、濃鹽酸、氫氧化鈉、氧化鈣
(B)濃硝酸、濃硫酸、氫氧化鈉、氫氧化鈣
(C)濃鹽酸、濃硫酸、氨水、氫氧化鈉
(D)濃硫酸、濃鹽酸、氫氧化鈣、氨水
( )9.下列有關氨(NH3)的性質,何者正確?
(A)化學式中含 H,是一種酸 (B) 氨氣是鹼性的
(C) 氨氣外洩時可大量噴水以減少危險 (D)氨氣易溶
於水,比空氣輕,可用排水集氣法收集
( )10.取等莫耳數的兩種鹼 AOHBOH,分別加水配成等
體積的甲、乙兩溶液,AOHBOH 解離後的示意圖
如下圖一,則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1
(A) AOH 屬於強鹼,BOH 屬於弱鹼
(B)溶液的 OH-1 濃度:甲=乙
(C)溶液的 pH 值:甲>乙
(D)兩溶液均能使石蕊試紙呈藍色。
( )11.承上題,在室溫下,將一杯固定濃度乙水溶液加水
稀釋,哪一圖形表示其 pH 值與溶液體積 V關係圖
(A) (B) (C) (D)
( )12.若要探討濃度對反應速率的影響,則必須選擇下
表的哪幾組實驗?(A)甲乙 (B)甲丙 (C)乙丙 (D)丙丁
( )13.有關實驗室濃硫酸的稀釋敘述,何者錯誤
(A)水量要夠多才不至於使水急遽沸騰,造成爆炸式濺射
(B)濃硫酸稀釋會放出大量熱,使水溫升高
(C)濃硫酸比熱比水大,沸點又比水低,故以酸加入水中
稀釋較安全
(D)濃硫酸密度大於水會沉入水中放熱
( )14.某類食品乾燥劑成分標示為 CaCl2,將此乾燥劑倒
入裝水燒杯中,再插入電極通電,如圖,
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燈泡亮表氯化鈣是一種電解質
(B)通電時鈣離子游向負極,氯離子游向正極
(C)溶液中鈣離子及氯離子的離子數相等
(D)溶液中鈣離子所帶總電量和氯離子所帶總電量相等
( )15.()Mg+2 ()F-1 ()Na+1 ()Cl-1
上述四種粒子的電子數相同者為何?
(A)甲乙 (B)甲乙丙 (C)甲乙丙丁 (D)都不相同
(Mg=12F=9Na=1 1Cl=17 )
( )16.生產大量乾燥粉狀物的場所,如麵粉和奶粉工廠等
,必須嚴禁吸煙和點火等行為,也須小心靜電,以避
免發生粉塵起火爆炸造成火災。八仙樂園新聞事件即
是如此。粉塵瀰漫在乾燥空氣的場所易發生燃燒與下
列哪一項因素最無關?
(A) 溫度 (B)濃度 (C)接觸總面積 (D)催化劑。
( )17.將醋酸溶於水中,形成醋酸溶液所含粒子數何者
(A) CH3COOH (B) CH3COO (C) H (D) OH
溫度
濃度
顆粒大小
25
10
粉狀
25
10
粒狀
25
5
粉狀
20
5
粉狀
( )18.甲、乙、丙三試管中裝有等體積 pH 值分別為 53
2的鹽酸溶液,當三個試管中加入顆粒大小相同且
等重的碳酸鈣,則三支試管的反應速率關係為何?
(A)甲>丙>乙 (B)甲>乙>丙
(C)丙>乙>甲 (D)乙>丙>甲。
( )19.18 題,若三支試管中的鹽酸均過量,且碳酸鈣皆
完全反應。則三支試管中 CO2氣體的最終產量大小關
係為何? (A) 甲=乙=丙 (B) 甲>乙>丙
(C) 乙>丙>甲 (D) 乙>甲>丙。
( )20.下列甲~戊有關催化劑的敘述,錯誤者有幾項?
()又稱為觸媒,生物體中稱為酶或酵素
()可改變反應速率,亦可破壞可逆反應的平衡
()唾液中的澱粉酶可將蛋白質分解成胺基酸。
()既不是反應物也不是生成物,所以沒有參與反應
()反應後,催化劑的重量會變少。
(A) 1 (B) 2 (C) 3 (D) 4
( )21. ()反應物的本性 ()表面積大小 ()反應物濃度
()溫度高低 ()催化劑。
上述Ⅰ~Ⅴ為影響反應速率的 5種因素,
對於事件狀況敘述(因素代號)有關敘述何者正確?
(A)夏天食物容易腐敗,放入冰箱則能延長保存期限()
(B)烤肉時常把木炭打碎利用()
(C)硫代硫酸鈉溶液加濃鹽酸後的反應速率,比加稀鹽酸
更快()
(D)肉類利用木瓜或鳳梨醃製過後,口感較原本軟嫩()
( )22.已知硫酸鈉在水中會解離出鈉離子(Na+1)與硫酸根
離子(SO4
2-),對於硫酸鈉的解離方程式何者正確?
(A)NaSO4→ Na+1 + SO42- (B)NaSO4 → 2Na+1 + SO42-
(C)Na(SO4)2 → Na+1 + 2SO42- (D)Na2SO4 → 2Na+1 + SO42-
( )23. AB2Y為三種相異物質,混合後產生下列兩步
驟反應:()YB2→YB2()AYB2→YAB2
若總反應式為 () AB2→AB2,則可推論此反應之
催化劑可能是何者? (A) A (B) B2 (C)Y (D)AB2
( )24.對一個已達到平衡的化學反應而言,下列敘述何者
正確?(A)反應物與生成物的濃度維持不變 (B)反應
物與生成物的總莫耳數相等 (C)正反應速率大於逆反
應速率 (D)正反應與逆反應均已經停止
( )25. 雙氧水製氧的實驗中,若採用不同的實驗條件如下
,則關於實驗結果的敘述何者錯誤
(A)完全反應後所得的氧氣:甲==
(B)甲的溫度最低,每一秒氧氣產量最少
(C)丙的溫度最高又有催化劑,所以反應最快
(D)甲沒有催化劑,根本不會反應。
( )26.以平衡「A B C D +熱量」而論,
下列四種方法中,何者為增加 B產量的最適當方法?
(A)增加 A (B)除去 C (C)除去 D (D)加熱反應系統
( )27.有關「碳酸鈉」與「碳酸氫鈉」敘述,何者錯誤
(A)碳酸鈉可作為清潔劑的成分,又稱洗滌鹼;而麵包
發粉中含有碳酸氫鈉,故碳酸氫鈉又稱焙用鹼
(B)兩者皆為白色固體,且碳酸氫鈉俗稱「小蘇打」,而
碳酸鈉俗稱「大蘇打」
(C)乾粉滅火器中裝有碳酸氫鈉乾粉及氮氣鋼筒,利用
碳酸氫鈉遇熱會分解產生二氧化碳達到滅火目的
(D)碳酸鈉與碳酸氫鈉化學式分別為 Na2CO3NaHCO3
,水溶液皆呈鹼性
( )28.下列何種狀況不會改變
Br2H2O H+Br-HBrO 反應的平衡?
(A)加二氧化錳 (B)加鹽酸 (C)加溴 (D)加氫氧化鈉。
( )29.2K2CrO4H2SO4K2Cr2O7H2OK2SO4
(黃色) (橙色)
的反應達到平衡時,再加入濃氫氧化鈉溶液後,溶
液有何變化?
(A)溶液顏色沒有改變 (B)溶液顏色漸漸變成橙色
(C)溶液顏色漸漸變成黃色(D)溶液顏色漸漸變成無色
( )30.雨水 pH 小於 5.0 時,即形成「酸雨」
下列甲~戊有關酸雨敘述,正確有幾項?
()若測得某次降雨的[H+]10-5M,此雨水即是酸雨
()若將雨水加水稀釋,則 PH 值會降低
()人類使用化石燃料產生硫氧化物及汽機車產生的
氮氧化物等氣體,加劇空氣中酸類物質的濃度,
致使雨水易侵蝕石灰岩地形
()農民利用稻草灰燼中的鹼性鹼類碳酸鉀(K2CO3
中和酸化土壤
()短程的路程可自行車代步或是徒步方式替代可減
少人為因素產生的硫氧化物與氮氧化物的排放
(A)4 (B) 3 (C) 2 (D) 1
二、題組
. 五支試管內裝有
不同溶液,如圖所示。
(回答 31~33 )
( )31.分別以玻璃棒沾少許試管中的溶液滴於廣用試紙上
,下列哪一組最可能是甲、戊兩試管溶液在廣用試紙上
呈現的顏色? (A)紅色、紫色 (B)綠色、藍色
(C)紅色、黃色 (D)紅色、綠色
( )32.31 題,各取一小塊鋅分別放入試管中,哪幾支試
管內會有氣泡產生?
(A)甲、乙 (B)乙、丙 (C)丙、丁 (D)丁、戊
( )33.若鋅塊與鹽酸的反應速率和鋅塊的接觸面積成正比
,今有一大正立方體的鋅塊分割成 8個大小相同的小
立方體,如下圖甲、乙,則前者的反應速率為後者的
多少倍? (A) 1
2 (B) 1
3 (C) 2 (D) 3
(甲)20時,5%H2O2水溶 200g
(乙)40時,10%H2O2水溶液 100gMnO2 1
(丙)60時,20%H2O2水溶液 50gMnO2 3
. 實驗室裡有三個沒有標示的玻璃瓶,瓶子中都裝著白色的
固體。老師說它們分別為 NaOHCaCO3Na2CO3,並要同
學們用實驗方法確認這些藥品後,再貼上標籤。A~D 四位同
學將此三瓶分別編號為甲、乙、丙,然後進行下列實驗操作
,並將觀察到的結果記錄如下表:(回答 34~35 )
實驗操作
觀察到的結
1克藥品置於試管﹐加水 10 mL 搖盪試管
不溶
溶解
溶解
滴兩滴酚酞指示劑於水溶液中
----
紅色
紅色
1克藥品置於試管中﹐分別加入稀鹽
產氣泡
產氣泡
無氣泡
( )34.根據實驗所觀察的結果,哪一位同學的標示正確?
A
CaCO3
Na2CO3
NaOH
B
CaCO3
NaOH
Na2CO3
C
Na2CO3
CaCO3
NaOH
D
Na2CO3
NaOH
CaCO3
( )35.甲和乙兩者與稀鹽酸反應均產生氣泡,可知組成甲
和乙所含的共同粒子為下列何者?
(A) Ca2 (B) Na (C) OH (D) CO32
. 於燒杯中分別裝入不同濃度的硫代硫酸鈉溶液,再把各
燒杯放在畫有「+」的白紙上,在室溫下,將定量的鹽酸溶
液分別倒入燒杯中,並開始計時,直到溶液顏色恰可遮住紙
上的「+」時才停止。(回答 36~38 )
實驗結果如表,附圖是將時間的倒數對溫度所繪成的曲線圖
( )36.四次實驗在停止計時瞬間,遮住十字的產物的量哪
一次實驗最多?(A) 4 (B) 3 (C) 2 (D)一樣多
( )37.在此實驗中,遮蓋「+」字記號的物質是下列何者
(A) Na2S2O3 (B) HCl (C) NaCl (D) S
( )38.由溫度與反應速率的實驗可知,溫度與反應速率有
何關係? (A)正比 (B)反比 (C)溫度越高,反應速
率越快 (D)溫度越高,反應速率越慢。
Ⅳ. 阿偉配製好兩燒杯溶液(如圖 2 )進行酸鹼滴定的實驗,以
濃度 1 M 鹽酸滴定濃度 1M 20 mL 的氫氧化鈉溶液並以酚酞作
為指示劑,實驗裝置如附圖 3 回答 39~45
( H=1O=16Na=23Cl=35.5)
2 3
( )39.指示劑應置於圖 3中何處?且如何變色代表氫氧化
鈉與鹽酸已完全中和?
(A)滴管中,紅色變無色 (B)滴管中,無色變紅色
(C)錐形瓶中,紅色變無色 (D)錐形瓶中,無色變紅色
( )40.實驗室濃鹽酸瓶濃度 12M,所以想配置 1M 鹽酸
120ml,需取多少 ml 濃鹽酸來加水稀釋?
(A) 5ml (B) 10ml (C) 15ml (D) 20ml
( )41.欲配置 1M 氫氧化鈉 120ml,需秤多少公克氫氧化鈉
,加水溶解至整杯溶液 120ml
(A) 2.30g (B) 4.80g (C) 5.85g (D) 10.00g
( )42.關於此反應的過程,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實際參與反應的離子為 HOH
(B)實際參與反應的離子為 NaCl
(C)為吸熱的化學變化
(D)為放熱的物理變化
( )43.中和滴定完成瞬間變色時,錐形瓶內離子個數變化
情形何者錯誤
(A) H+1 變多 (B) Na+1 不變 (C) Cl-1 變少 (D) OH-1 變少
( )44.若取此實驗的鹽酸 50ml、氫氧化鈉 100ml 混合,
此混合溶液以甲、乙、丙三種指示劑測試,其變色結
果如下表。則此混合液 pH 值可能為下列何者?
(A) 5 (B) 6 (C) 7 (D) 8
( )45.已知配製的 1 M 鹽酸溶液其[H]= 1 M1 M 氫氧
化鈉溶液其[OH]= 1 M,則此兩溶液的 PH 值分別
(A) 014 (B) 00 (C) 131 (D) 212
二年 姓名: 座號:
答案欄 (※※別忘了,姓名、座號記得寫上※※)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指示劑
示劑變色 pH 值範圍
混合液呈色
()4.4~6.2()
()5.5~7.8()
()8.5~9.2()
計分方式:
答對前 10 題每題得分 3分;11~45 每題得分 2
版權說明: 檔案資源由用戶上傳,僅供學習交流使用,尊重著作權。 若您認為內容涉及侵權,請點擊「侵權舉報」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