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立溪湖國中 九年級 109 下學期 自然科學領域 自然 第一次段考 期中考 康軒 試卷

格式
pdf
大小
642.08 KB
頁數
3
作者
hung
收藏 ⬇️ 下載檔案
提示: 文件格式为 pdf,轉換可能會出現排版或格式的些許差異,請以實際檔案為準。
此檔案建立於 2021-03-16,离现在 4 224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
彰化縣立溪湖國中109學年度第二學期第一次段考 三年級自然科試卷 3 號姓名:
請將答案填於最後一頁的答案欄中,否則不計分
一、 選擇題 (20 )
1附圖為某地區氣團垂直剖面圖,則該地區可能出現
何種鋒面?
(A) 滯留鋒 (B)冷鋒 (C) 暖鋒 (D)梅雨鋒面。
2將甲、乙兩個規格不同的燈泡串聯使用,結果亮度
甲<乙,則下列何者正確? (A)電流:甲>乙
(B)電功率:甲>乙 (C)電壓:甲=乙 (D)電阻:
甲<乙。
3附圖為某地氣象觀測站進行風向觀測的結果,試推
論當地此時吹何種風? (A) 西南風 (B) 東北
(C) 西北風 (D) 東南風。
4有三個燈泡標示如下,甲燈泡:110 V100 W;乙
燈泡:110 V50 W;丙燈泡:110 V10 W,下列
敘述何者正確? (A) 丙燈泡電阻是乙燈泡電阻的
5 (B) 甲燈泡電阻是丙燈泡電阻的 10 (C)
三燈泡並聯,則丙燈泡最亮 (D)若三燈泡串聯,則
甲燈泡最亮。
5北半球高、低氣壓氣流的方向如下圖所示,試問下
列敘述何者正確? (A)空氣由甲處流向乙處 (B)
甲為高氣壓,乙為低氣壓 (C) 乙處天氣大多晴朗
(D 乙處中心為上升氣流。
6下列哪些關於梅雨的敘述是正確的?甲.臺灣的梅
雨期發生在 79月間;乙.梅雨期間臺灣地區每年
都會有明顯的降雨情形發生;丙.大陸冷氣團與太平
洋暖氣團勢力相當時,使得鋒面滯留產生梅雨;丁.
梅雨除了帶來豐沛的水資源外,過多時也會造成災
害。 (A)甲、乙 (B)丙、丁 (C)甲、丙、丁
(D)乙、丙、丁。
7用兩種不同的金屬電極組成的伏打電池,其位於負
極的金屬具有下列何種性質? (A)活性較大且易放
出電子 (B)活性較大且易獲得電子 (C)活性較小
且易放出電子 (D)活性較小且易獲得電子。
8溪中家政教室電路無熔絲開關的最大安全容量為
20 安培,如果將電鍋(110 V800 W、電燈(110
V100 W、電磁爐(110 V1200 W)三種電器同
時並聯使用,則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需要電源
電壓為 330 伏特 (B)總消耗功率為 2100 瓦特 (C)
總供應電流為 18 安培 (D)總供應電流超過無熔絲
開關的最大安全容量。
9附圖中的小燈泡兩端加接一銅線後,此電路通電,
。關於此情形,下列敘述何者為非? (A)此現象稱
為「短路」 (B)燈泡內鎢絲的電阻遠大於銅線的電
阻,故電流幾乎全由銅線通過 (C)導線、電池的溫
度會明顯上升,可能會將導線的絕緣外皮熔化而起
火燃燒 (D)此時燈泡還是能正常發光。
10圖為電解水的實驗裝置,若將開關切下開始實驗
,則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純水可以良好導電,
不能添加物質干擾實驗 (B)甲試管的氣體為氧氣
(C) 此裝置可用家用電源 (D)若甲試管收集到 20
毫升的氣體,則乙試管會收集到 10 毫升的氣體。
11關於氣象觀測的說明,下列何者錯誤? (A)地面
天氣圖是蒐集地面觀測站資料,由專業人員利用電
腦繪製而成 (B)利用探空氣球攜帶各式電子儀器,
可獲得高空氣象資料 (C)以氣象雷達進行遙測,可
以得知降水的強度與區域 (D)地面天氣圖是由氣象
衛星拍攝獲得,分為可見光和紅外線兩種形式。
12有關氣壓的敘述,下列何者正確? (A)大氣壓力
是指單位體積內空氣的總重量 (B) 空氣會由氣壓
較高處往較低處流動 (C)氣壓值高於 1013 百帕時
稱為高氣壓 (D) 1 atm1033.6 hPa
13若附圖中鋒面前進方向不變,則未來幾天臺灣的
天氣狀況可能為何? (A)低溫多雲陣雨 (B)暖鋒
來臨 (C)強風豪大雨 (D)高溫晴朗。
14如下圖所示,當颱風中心分別位於甲、乙兩位置
時,對臺灣東、西部所造成天氣變化的影響,下列
敘述何者正確?
(A)當颱風位於甲位置時,東部風雨較大,西部風雨
較小 (B)當颱風位於甲位置時,東部為背風面,西
部為迎風面 (C)當颱風位於乙位置時,東部風雨較
大,西部風雨較小 (D)當颱風位於乙位置時,東部
為迎風面,西部為背風面。
15下列有關電流化學效應的敘述,何者錯誤? (A)
電鍍時,通常將被鍍物連接在正極 (B)電鍍時,電
鍍液中通常要含有正極金屬離子 (C)電解是利用電
能引起化學反應 (D)乾電池是利用化學反應產生電
能。
16附圖為阿牧繪製的鋅銅電池裝置示意圖,他標出電池
放電時,右側○1電極材料、○2電解液種類,並以箭號
示○3電子流動方向與○4鹽橋內離子流動方向。已知四
標示中有一項是錯誤的,則錯誤的標示為哪一項
(A)1 (B)2 (C)3 (D)4
17關於鉛蓄電池充電的敘述,下列何者錯誤? (A)
外電源須使用適當電壓的直流電 (B)充電是電能以
化學能的方式儲存於電池 (C)正極由硫酸鉛→二氧
化鉛 (D)外電源之正極要接電池的負極。
18地球大氣哪一分層中所測量到的紫外線含量最少
(A)對流層 (B)平流層 (C)中氣層 (D)增溫
層。
19在造雲實驗中,瓶蓋彈開的瞬間可以看到瓶口出
現白色煙霧,請問瓶子內的空氣在彈開瞬間溫度及
體積的變化為何? (A)溫度上升,體積壓縮 (B)
溫度上升,體積膨脹 (C)溫度下降,體積壓縮
(D)溫度下降,體積膨脹。
20小信利用檢流計檢測某一電源的電流變化,如附
圖所示,下列關於此電源特性的敘述,何者錯誤?
(A)白熾燈泡接上此種電源將無法發亮 (B)一般的家
庭電源與此電源相似 (C)此電源可簡記為 AC (D)
電源的電流方向時正時負。
二、 題組題 (20 )
1、如附圖所示,如果小康想利用鉛蓄電池在鐵製的鑰匙上鍍
上一層銅,請回答下列問題:
(1)銅片應接到鉛蓄電池的哪一極?________
( )(2)承上題,該電極板的成分是什麼?
(A) (B)二氧化鉛 (C)硫酸鉛 (D)碳。
( )(3)電鍍過程中,硫酸銅溶液的顏色有何改變?
(A)藍色加深 (B)藍色變淺 (C)顏色不變 (D)變為
無色。
( )(4)反應一段時間後,關於鉛蓄電池內兩極的質量,下
列何者正確? (A)正、負極質量皆增加 (B)正、
負極質量皆減少 (C)正極增加,負極減少 (D)
極減少,負極增加。
2 1度的電能可以使 200 瓦特的燈泡發光 分鐘。
3、附圖為中緯度地區大氣的垂直分層示意圖,請根據此圖回
答下列問題:
( )(1)地球大氣的垂直結構可分為甲、乙、丙、丁四層,其
分類依據為何? (A)氣體組成隨高度的變化 (B)空氣
密度隨高度的變化 (C)氣壓隨高度的變化 (D)氣溫隨
高度的變化。
( )(2)甲、乙、丙和丁層的名稱依序為何? (A)對流層、平
流層、增溫層、中氣層 (B)對流層、中氣層、平流層
、增溫層 (C) 對流層、平流層、中氣層、增溫層 (D)
對流層、增溫層、臭氧層、中氣層。
( )(3)飛機長途飛行大都保持在大氣中的哪一層? (A)
(B) (C) (D)丁。
( )(4)雷雨、閃電等瞬息萬變的天氣現象,主要是發生在大
氣中的哪一層? (A) (B) (C) (D)丁。
4、利用不同的金屬片及電解質溶液,製作成如附圖的化學電
池,請回答下列問題:
(1)按下開關接成通路後,鋅片質量漸漸____,銅片質
量漸漸____。(填增加、減少或不變)
(2)鹽橋在電池中的作用是____電路,保持電中性。
5、附圖是北半球的一個地面氣壓系統,甲、乙是兩個地面氣
象觀測站,請根據圖示回答下列問題:
(1)此氣壓系統是高氣壓或低氣壓?________
(2) 在此氣壓系統內,空氣流動的方向為順時鐘或逆時鐘
________
6、如附圖所示,家宏以碳棒作為電極,電解 1 M 硫酸銅溶
液,若使電流維持 0.1 安培,將其通電一段時間。請回
答下列問題:
( )(1)當電流接通後,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溶液中的
Cu2向碳棒甲移動 (B)碳棒乙的質量不會改變 (C)
液中的 SO42-向碳棒乙移動 (D)硫酸銅溶液的顏色不變
( )(2)若家宏進一步對甲、乙兩電極上所產生的物質做檢驗
與觀察,可以得到下列哪個實驗結論? (A)乙電極會有
氫氣產生 (B)甲電極的質量會增加 (C)甲電極會產生
氧氣 (D)甲電極處的反應式為:Cu→Cu22e
( )(3)若改以銅片當電極,則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 銅片乙處的反應式為:Cu→Cu22e (B)銅片甲
的質量會減少 (C)溶液顏色由藍色變淡 (D) 溶液中的
Cu2會向銅片乙移動。
7、附圖為亞洲某一地區的地面天氣圖,請根據圖示回答下列
問題:
( )粗略判斷甲、乙、丙、丁四地的氣溫,何處可能較為
溫暖? (A) (B) (C) (D)丁。
8、一筆記型電腦的輸入規格為 19V3.42A65W,線將該
電腦接電源進行充電 30 分鐘,則電源對該電腦輸入______
焦耳電能。
9 若電力經電線輸送至用戶端的過程中,輸送功率維
持不變,發電廠供電的功率亦不變,則當發電廠將
電壓升高 10 倍時,輸送過程中所消耗的電能將為原
來的幾倍? (A)10 (B)100 (C)1/10 (D)1/100
3 號姓名: 分數:___________
計分方式:共 40 格,答對的題數 20 題內每題 3分,超過 20
題的部分每題 2分。
一、 選擇題 (20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二、題組題 (20 )
1
(1)
(2)
(3)
(4)
2
3
(1)
(2)
(3)
(4)
4
(1)-1
(1)-2
(2)
5
(1)
(2)
6
(1)
(2)
(3)
7
8
9
版權說明: 檔案資源由用戶上傳,僅供學習交流使用,尊重著作權。 若您認為內容涉及侵權,請點擊「侵權舉報」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