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如下圖 7所示,一輛小滑車在水平的軌道上行駛,
車上載有一顆球,與滑車一起沿著直線等速度前進。
(球與滑車之間的摩擦力可忽略不計)下列何者錯誤?
(A)若達軌道分岔處時,若小滑車不轉彎,在直線軌道
上加速前進,則在車上的觀察者看見球將朝車子的後
方移動。
(B)達軌道分岔處時,若小滑車不轉彎,在直線軌道上
加速前進,則觀察者由軌道上方俯視,觀察到球的運
動方向將最接近 B路線
(C)若達軌道分岔處時,小滑車向左急轉進入彎曲軌道
,則在車上的觀察者看見球的運動方向最接近 C路線
(D)若到達軌道分岔處,小滑車向左急轉進入彎曲軌道
,則轉彎時位於軌道上方的觀察者,俯視看到球的運
動方向將最接近 B路線
圖7 圖8
( )15.一物體沿直線做等加速度運動,開始運動時的速度
為10 公尺∕秒,經過 4秒後速度變為 30 公尺∕秒,
其速度與時間的關係如圖 8,則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 0~4 秒位移為 80 m (B)若續做等加速度運動,則在
第7秒末速度為 45m/s (C) 第4秒時加速度是 7.5 m/s2
(D) 0~4 秒平均速度為 20 m/s
( )16.利千與明陽兩人騎單車直線前進,其位置與時間的
關係如圖 9所示,則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 利千在 0∼4秒內位移的大小為 2公尺 (B)利千和明
陽在位置 x=3公尺處休息 (C)利千和明陽從出發點不同
(D)明陽騎單車的速度比利千快。
圖9 圖10
( )17.圖10 表示在同一地點甲、乙兩單擺的擺動次數與
擺動時間之關係圖,下列何者正確?
(A)甲、乙單擺的週期比為 1:2 (B)甲單擺的擺長比乙
長 (C)若將甲乙兩擺線連接其關係曲線會落在第Ⅲ區
(D)若甲單擺擺錘質量若改為跟乙相同,其他不變,則
其關係曲線與乙重合
( )18.喬丹和小布自學校向北出發,其位置與時間的關係
以及速度與時間關係如圖 11、12 所示,請問圖形期間內
,共折返幾次? (A) 0,3 (B) 1,2 (C) 2,1 (D) 3,0
圖11 圖12
( )19.太空船內太空人用 5牛頓的力量推一物體,此物體
所獲得的加速度為 500 公尺∕秒 2,則此物體質量為多
少公克? (A) 0.01 (B) 0.1 (C)10 (D) 100。
( )20.王同學投擲一質量 10 克的溜溜球,溜溜球以 2公
尺/秒的速率擲出,在 2秒後以 4公尺/秒、相反方向回
到他的手中(王同學手的位置未變),則溜溜球在這段
時間內的平均受力大小為多少牛頓?
(A)30N (B) 20N (C) 0.03N (D) 0.02N。
二、 題組(每答 2分,共 40 分)
(一)全球新冠肺炎 COVID-19 疫情持續發燒,瑋薰出不了國,
就來體驗「
偽出國
」旅行吧,從台北松山機場甲出發,往東
北沿台灣東部經恆春南方乙,繞過澎湖丙,回程到松山機場
甲,飛機飛行路程示意圖如下圖 13 虛線所示,甲到乙路程
520km,乙到丙路程 220km,丙到甲路程 360km,航程共費
時4小時。過程中坐飛機從高空鳥瞰台灣地形美景,環台灣
島經驗實屬難得。試幫瑋薰認真回答下列問題:
1.此航程甲→乙→丙→甲全程平均速率為 km/hr
2.此航程甲→乙→丙→甲全程平均速度為 m/s。
3.下列 A~F 有關地球各外營力所造成的地質作用敘述,正確
有那些?
(A)台北石門風稜石是因風的侵蝕作用
(B)台中大甲溪沖積扇是由河流的沉積作用形成的
(C)台北福隆沙灘是波浪的侵蝕作用造成的
(D)墾丁風吹砂是由風的搬運與沉積作用形成
(E)野柳女王頭是因差異侵蝕的結果
(F)河流向源侵蝕形成花蓮太魯閣 V型峽谷
4.陽明山國家公園境內的紗帽山和澎湖群島的比較,下列何
者正確?
(A) 前者主要是沉積岩形成,後者主要是火山岩構成 (B)前
者主要是火山岩形成,後者主 要是沉積岩構成 (C)兩者主
要都是火山岩形成,但兩者的岩石組成不同 (D)兩者主要都
是沉積岩形成,但兩者主要的組成岩石不同。
5.墾丁國家公園中有很多由珊瑚骨骼或貝殼碎屑沉積所形成
的岩石,這些岩石應是何種岩石?
(A)大理岩 (B)石灰岩 (C)安山岩 (D)花岡岩。
圖13 圖14
(二) 因疫情關係只能宅在家,承晏趁機玩線上模擬賽車南北
向直線飆速(北為+),質量 20 公斤的賽車,在水平面上受外
力作用,沿一直線運動,車子由靜止開始,其速度(v)與時
間(t)的關係如上圖 14,共分甲~戊五個時段。
1.甲~戊時段,那些時段車子所受外力與物體的運動方向相
同?
2.哪一時段期間,車子的速度愈來愈慢且向著北方?
3.甲~戊時段,那些時段車子所受合力大小相同?
4.甲~戊時段,哪一時段期間車子所受合力為 0?
5.丁時段車子所受合力為多少? N (注意標示方向)
6.第7秒的瞬時加速度為 m/s2 (注意+-標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