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立溪湖國中 九年級 110 上學期 自然科學領域 自然 第一次段考 期中考 南一 試卷

格式
pdf
大小
1.01 MB
頁數
4
作者
hung
收藏 ⬇️ 下載檔案
提示: 文件格式为 pdf,轉換可能會出現排版或格式的些許差異,請以實際檔案為準。
此檔案建立於 2021-09-30,离现在 4 27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
1
彰化縣立溪湖國中110學年度第一學期1次段考 三年級自然科試卷 號姓名:
一、選擇題(每題 3分,共 60 )
( ) 01.如右圖所示,小明做單擺
實驗,請問單擺每擺動一次,
擺錘所走的路徑是?
(A)
O→B→O→A→O
(B)A→O→B
(C)A→B→A→B (D)O→B→O→B
( ) 02.如下圖,物體做直線運動,自 O點向右移
B點,再由 B點折返移動到 C點,則位移及路程
分別為多少?
(A)位移 14 cm,路程 4 cm (B)位移 4 cm,路程 14 cm
(C)位移-4 cm,路程 14 cm (D)位移 14cm,路程-4 cm
( ) 03. 2 kgw 的力作用於 4 kg 之物體,在 10
內,速度由靜止變成 40 m/s,求摩擦力為多少 N?
(g= 9.8 ms2)
(A)4.9 (B)3.6 (C)3.2 (D)0.5
( )04.甲、乙兩車在同一直線
上運動,甲車靜止在原點,
當乙車以 10 m/s 的速度通過
原點時,甲車即同時開始
出發,速度-時間關係圖
如右圖所示,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甲、乙兩車的移動方向相同
(B)兩車在 5秒時相遇
(C)10 秒內甲車的位移大於乙車的位移
(D)甲車在 5秒後的速度小於乙車
( )05.小藍是棒球隊員,
訓練時,教練要求在一
直線路徑進行折返跑,
小藍訓練過程中的
位置-時間關係如右圖所示。請問在過程中,小藍
折返跑速度的方向總共改變幾次?
(A)2 (B)3 (C)4 (D)5
( )06.根據下列圖形,判斷何者不是等速度運動
(A)
(B)
(C)
(D)
( )07.鐵球體積為 100cm3,質量為 900g。木球體
100cm3,質量為 90g。兩者同時自五樓 40m
自由落下,若不考慮空氣阻力,則何者敘述正確?
(A)鐵球與木球同時掉落到地面
(B)木球落下過程的加速度約為 9.8 km/s2
(C)鐵球掉落到地面的時間約花費 4
(D)鐵球質量較大,先掉落到地面
( )08.一臺汽車在
筆直水平路面上
行駛
車子開始
時刻 t0
85
(a)(t)
所示。下列關於此汽車運動的敘述,何者正確?
(A) 60 秒時迴轉折返
(B) 20~60
(C)60~85 秒間,汽車越開越慢
(D) 0~20 秒間做等速度運動
( )09.當物體做等速度運動時,其受力情形如何?
(A)一定沒有受到力的作用
(B)受到固定大小的力作用
(C)至少受到一個力的作用
(D)若受有力作用,所有外力的合力為零
( ) 10.有關牛頓第一運動定律的敘述,何者正確?
(A)靜置在水平桌面上的物體,未受任何外力作用
(B)物體不受任何外力作用時,必為靜止狀態
(C)牛頓經軌道實驗和觀察,建立物體慣性的觀念
(D)未綁安全帶的人會從急煞的汽車上拋飛出去,
導致
( )11.牛頓N
(A) m (B) g (C) gwms2 (D) gms2
( ) 12.小禹騎腳踏車經過一片平坦的草地,若他停止
踩腳踏版,腳踏車的速率會逐漸慢下來。關於腳踏
車運動的敘述,下列何者正確?
(A)停止踩腳踏板時,腳踏車的位移大小必為零
(B)腳踏車速率變慢的過程是屬於一種加速度運動
(C)若小禹出力踩腳踏板,腳踏車必做加速度運動
(D)腳踏車因為沒有受到力的作用,速率才會慢下來
2
( )13.甲物的質量為 3公斤,施力使其產生
1 2的加速度,若施相同大小的力作用
1.5 公斤的乙物時,則乙物產生的加
2
(A) 3 (B) 2 (C) 1.5 (D) 1
( )14.下列關於直線運動的敘述,何者正確
(A)等速度運動必為直線運動
(B)加速度愈小的時候,速度就會愈小
(C)等加速度運動必定是直線運
(D)加速度與速度必同方向
( )15.「強烈颱風燦樹,目前中心位置在恆春半島東
南方 1500 公里的海面上,正以每小時 100 公里的
速度前進.。請問以上報導的參考點為何?
(A)海面 (B)報導的記 (C)恆春半島 (D)颱風燦樹
( )16.已知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約為地球表面重力
加速度的 1/6。今分別在月球表面和地球表面用
相同的裝置與物體進行力的實驗,下列何項的值
不會因實驗地點在這兩個不同星球表面而改變?
(A)物體靜止浮於水面上時,所受的浮力
(B)物體自同一高度自由落下時,所受的重
(C)物體在水中同一深度時,所受的的液體壓力
(D)物體以 1 m/ s2 作等加速度運動時,所受的合力
( )17.如右圖所示,在光滑
無摩擦水平面上,甲、乙
靜止的坐在
滑板車上,同時互推,
40kg 60kg
滑板車的質量忽略不計,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甲、乙互推,受力時甲獲得的加速度比較大
(B)甲、乙後退的速度大小相同
(C)甲、乙互推,受力大小相同,互相抵銷
(D)甲受力比乙大
( )18. 15 kgw 的冰桶,小明只用 10 kgw
力往上抬,冰桶仍靜止不動,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冰桶受到的合力為 25 kgw
(B)地面給冰桶摩擦力 10 kgw
(C)冰桶 0 kgw
(D)地面 15 kgw
( )19.關於等速率圓周運動的物體,何者正確?
(A)等速率運動,故加速度為零
(B)受到固定方向的向心力作用
(C)此物體作等加速度運動
(D)此物體的運動不是等速度運
( )20.下列關於萬有引力的敘述,何者錯誤
(A)必為吸引力
(B)萬有引力大小,和物體間距離有關
(C)遵守牛頓第三運動定律
(D)人造衛星受到的萬有引力,和重力抵銷,
得以環繞地球轉動。
二、題(每題 2分,共 40 )
【題組 1】下列為自然界的各種現象,請以代號回
2124 題:
(A)走路踢到石頭,腳覺得很痛;
(B)靜止的車突然開動,人會向後仰
(C)游泳時手腳撥水;
(D)搖動果樹,果實脫落;
(E)月球可以繞地球運行;
(F)成熟的蘋果由樹上掉落;
(G)胖子與瘦子互撞,結果兩人受力一樣;
(H)用刷子刷掉衣服上的灰塵;
(I)棒球打者衝上一壘後,不能立刻停止;
(J)噴射機的引擎向後排氣,噴射機會向前衝;
(K)人造衛星環繞地球;
(L)鳥的飛行
(M)拍打衣服,使灰塵飛散
21.上述現象中,與慣性定律相關的是:
()
22.上述現象中,與運動定律相關的是:
()
23.上述現象中,與作用力與反作用力定律相關的是
()
24.上述現象中,與萬有引力定律相關的是
()
3
2
乙兩單擺的擺動次數與擺動
時間之關係如右圖所示,
甲、乙兩單擺的擺角皆小於
5 LL分別
代表甲、乙兩單擺的擺長,
MM分別代表甲、乙
兩單擺的擺錘質量,試依據右圖回答第 2527 題:
( )25.T T分別代表甲、乙兩單擺的週期,
TT
(A)TT11 (B)T T12
(C)TT21 (D)T T31
( )26.根據題意,試比較 LL以及 MM
的大小關係,下列關係何者正確?
(A)LL (B) L L
(C) M M (D)MM
( )27.製作一個新的單擺丙,其擺長僅有 L
一半 M也只一半
也只 5度,此時測出的單擺週期
T,則單擺丙的週期曲線應該畫在圖中
ABC區之中的哪個位置?
(A)A (B)B (C)C (D)
3
颱風中心位置隨著日期
變化的路徑圖,每日凌晨
2 6小時
2829 題:
( )28.86 2時至 811 2
期間,該颱風中心移動的平均速率隨著時間變化
的趨勢曲線,最接近下列何者?
(A) (B)
(C) (D)
( )29.觀察颱風移動路徑圖可知,86
2 時至 87 2 24
風中心移動的平均速率最接近多少
(A) 21 (B) 27 (C) 83 (D) 166
4 10 公斤
的物體在光滑的平面上運動,
(v)(t)關係
30.~33.:
( )30.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0~2 物體做等加速度運動
(B)2~5 物體
(C)5~9 物體作等加速度運動
(D) 18
31. 2 牛頓
32. 2~5 牛頓
33. 0~5 公尺
5
固定,以不同的速度拉動
3435 :
34.請問做等速度運動的紙帶 ()
( )35.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紙帶甲的加速度大於乙
(B)紙帶乙的進行等加速度運動
(C)紙帶丙的加速度不等於零
(D)紙帶丁的速度愈來愈慢
300 公里
4
【題組 6】如右圖所示,小華
做滑車實驗,滑車及每個砝碼
的質量皆為 100 公克,
OA 100 公分, BC 80 公分(不計摩擦力)
試回答第 3640 題:
36. 如圖,砝碼由靜止釋放,拉動滑車一起移動,滑車
移動時的加速度大小為 (g= 10 ms2)
( ) 37.承上題,在砝碼著地後,對滑車不再施力,
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此時的滑車會等速繼續前進
(B)反作用力亦消失,滑車逐漸停止
(C)不再有作用力,滑車逐漸停止
(D)桌面繼續提供滑車反作用力,滑車繼續前進
( ) 38.圖中,若將一砝碼由滑車上取下,加掛於細繩
上滑車上僅剩一個砝碼,細繩上有兩個砝碼)
重複操作上述的實驗,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滑車上砝碼減少,所以滑車總質量也變小
(B)滑車總質量變小,所以滑車加速度變大
(C)加掛砝碼於細繩上,拉力變大,滑車加速度變大
(D)因滑車與砝碼個數不變,滑車的加速度不變
39.承上題,若將一砝碼由滑車上取下,加掛於細繩上
(滑車上僅剩一個砝碼,細繩上有兩個砝碼),這個實驗
操作過程中,則在總質量、拉力、加速度三個變因中,
操作變因是什麼:
40.延續上題題意,其控制變因又是什麼:
號姓名:
一、 選擇題(每題 3分,共 60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二、題(每題 2分,共 40 )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版權說明: 檔案資源由用戶上傳,僅供學習交流使用,尊重著作權。 若您認為內容涉及侵權,請點擊「侵權舉報」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