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立新興國中 七年級 110 下學期 語文領域 國文 第三次段考 期末考 南一 試卷

格式
pdf
大小
457.91 KB
頁數
4
作者
Joseph
收藏 ⬇️ 下載檔案
提示: 文件格式为 pdf,轉換可能會出現排版或格式的些許差異,請以實際檔案為準。
此檔案建立於 2022-06-24,离现在 3 125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
1
臺北市立新興國中110學年度第二學期國文科七年級第三次段考試題卷
一、國字注音:每題1分,共16 ※請將答案寫在答案卷上
01. 「混」吃混玩:
02. 大「啖」:
03. 小「覷」:
04. 長「逾」五吋:
05. 「炙」烤:
06. 「乍」下鍋:
07. 門「栓」:
08. 藻「荇」交橫:
09. 糟「ㄊ ㄚˋ」糧食
10. 「ㄓㄥˋ」錢:
11. 農「ㄧㄢˋ」:
12. 陪「ㄔㄣˋ」:
13. 地「ㄩˋ」:
14. 驚「ㄌㄢˊ」:
15. 遲「ㄉㄨㄣˋ」:
16.「ㄓㄢˇ」新:
二、注釋:1-6 每題 1分;7-15 每題 2分,共 24 ※請將答案寫在答案卷上
01. 謙抑:
02. 尷尬:
03. 亙古:
04. 相與:
05. 空明:
七年 座號: 姓名:
06. 不是滋味:
07. 渺茫:
08. 琅琅上口:
09. 飢腸轆轆:
10. 驚鴻一瞥:
11. 如獲至寶:
12. 煎熬:
13. 隔山打牛:
14. 剛柔並濟:
15. 天外飛來一筆:
三、單一選擇題:每題 2分,共 28 ※請將答案畫在答案卡上
01. 下列「 」中的注音寫成國字後,何組字形兩兩相同?
()「ㄩㄣˋ」含詩意/「ㄩㄣˋ」釀多年 ()暗度陳「ㄘㄤ」/「ㄘㄤ」皇失
()瀏「ㄌㄢˇ」書籍/招「ㄌㄢˇ」人才 ()魚目「ㄏㄨㄣˋ」珠/「ㄏ
ㄨㄣˋ」天儀。
02. 下列「 」中的詞語,何者運用不當
()我倆「鶼鰈情深」,早已風馬牛不相干了 ()我「咬牙切齒」恨不得把你生
吞活剝,才能勉強消一消我胸口怨氣 ()對於你犯下滔天的大罪,家人的心情受
到衝擊,翻起「滔天巨浪」()我從愛因斯坦身上得到了「功成不居」的領悟,因
此學會感謝老天爺的賜予。
03. 下列哪一個選項用字完全正確?
()您對我的提攜之恩,就算是結草銜環,也難以回報 ()介之推功成不居的美
德,贏得後世的敬抑 ()在搖曳的燭光下享用晚餐,極為浪慢 ()這座祀奉關
羽的廟,一年四季人潮絡繹不決。
背面還有試題
2
04. 有關謝天一文中:「得之於人者太多,出之於己者太少。因為需要感謝的人太多
了,就感謝天罷。」這段話的涵義和下列何者最相近?
()有人需要你的愛,滿足他們吧!此時,你將是上天賜給他們的恩典 ()豐收
是自然和人類合作的大手筆,人豈可貪天之功而愚昧地自鳴得意 ()生活充滿困
惑與潛在的混亂,宗教的力量可以引導我們找到意義與秩序 ()對生命有真切的
擁抱後,面對任何事就能寬宏大量,擁有海闊天空的人生觀。
05. 下列食蔥有時的文句中,何者無法看出作者對青蔥「情有獨鍾」?
()蔥白修長挺直,蔥葉碧綠柔嫩,看得我目不轉睛,擠過去買了一大把 ()
仍保有吃菜先挑蔥段、喝湯先舀蔥花的習慣 ()在戲將落幕、菜臨上桌時方上
陣,以蔥花或蔥絲的姿態驚鴻一瞥 ()偶爾看到有蔥白長逾五吋的青蔥,簡直如
獲至寶,趕緊買上三、四束
06. 下列「 」中的字,何者讀音前後不同
()「菽」水承歡/遇人不「淑」 ()至死不「渝」/「逾」時不候 ()令人
「咋」舌/不愧不「怍」 ()腳步踉「蹌」/氣味「嗆」鼻。
07. 下列文句,何者沒有冗言贅字?
()儘管準備充分,他仍在比賽前夕緊張得輾轉難眠 ()這餐館的鮮肉水餃皮薄
餡多,難怪不得店裡座無虛席 ()謊言是化過妝扮的魔鬼,讓人在無意間就掉進
它的陷阱 ()她的穿著打扮一向得體,很能搭配適合各種場合。
08. 有關寓言體的說明,下列何者正確?
()取材廣泛多元,多以故事呈現 ()作者必在故事結尾說明道理 ()作品多
抒發個人情感與志趣 ()故事通常不合邏輯,情節荒謬。
09. 有關天堂與地獄一文,作者運用對比技巧,以凸顯前後劇情的差異,下列敘述何者
有誤
()主角一開始只想要「玩樂」,對比後來只想要「工作」 ()主角的「哭訴」
對比守門人的「大笑」 ()心靈的腐化(地獄),對比心靈的充實(天堂)
()主角在天堂的吃喝玩樂對比地獄的暗黑殘酷。
10. 有關食蔥有時一文中:「好吃到夫妻倆幾乎停不了嘴的家常美食。」這句話採用誇
飾修辭,強調作者對蔥的喜愛程度。下列何者也使用了相同的修辭技巧?
()慈母心,豆腐心 ()眼前的風景美得像幅畫 ()左邊的鞋印才下午,右邊
的鞋印已黃昏 ()菊,花之隱逸者也。
11. 有關跨時空的對望:淺談文言文翻譯一文中:「解衣欲睡,月色入戶,欣然起
行。」將其翻譯成「我脫下衣服準備睡覺,月光照進門,很開心的起行」,由此可
看出文言文的何種特性?
()用語精簡 ()常用虛詞 ()古今異義 ()特殊句型。
12. 「寓言□□不是小說,□它的故事富有小說意味,其中某些重要的藝術手法,為後
來的小說創作提供了不少借鏡,□□有學者認為寓言可視為小說的先河。」根據文
意,缺空處依序應填入下列何者?
()因此/還/雖然 ()儘管/又/還是 ()即使/且/何況 ()雖然/但
/因此。
13. 依據跨時空的對望:淺談文言文翻譯一文,以下翻譯方法,何者敘述正確?
()把注釋寫在生難字詞旁,以便進行翻譯 ()為使翻譯更明確,刪除虛字等補
充詞 ()找出被省略的動詞來判斷前後句的文意 ()可用現代意思來解讀文言
文中的每個字。
14. 關於謝天的作法,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作者以第三人稱的觀點寫作 ()寫作方式有敘有論,層次分明 ()藉眾多
名人事例,破除「謝天」的迷思 ()多以他人的生活經驗為例證。
四、素養題:每題 2分,共 20 ※請將答案畫在答案卡上
15. 「不要等明天向我們走來,讓我們走向明天吧!只有當我們將『等待美好明天』的
『等待』改為『開創』時,才能擁有一個真正屬於自己的、美好的明天。」(劉墉
相信明天會更好)這段文字的涵義最接近下列何者?
()明天是今天努力的延續、規劃的進展,而非拖延、空候 ()今天的失敗孕育
著明天的成功 ()今天所做之事勿候明天,自己所做之事勿候他人 ()昨天不
能再來,明天卻仍然大有可為,無須活在懊悔中。
16. 愛因斯坦說:「聰明的人絞盡腦汁去解決問題,而有智慧的人則避免產生問題。」
這句話的涵義在說明哪一種處理事情的態度較合宜? ()集思廣益,問題才能迅
速解決 ()事前未雨綢繆,勝過於事後補救 ()沒有周詳的計畫,不可貿然行
()信賴專業,依賴專家解決問題。
17. 「與人共事,當公而不私。事成,不必功之出自我;不幸而敗,不必咎之歸諸
人。」句中「事成,不必功之出自我」的涵義與下列何者最相近?
()蓋世功勞,抵不過一個「矜」字 ()徑路窄處,留一步與人行 ()處世讓
一步為高,退步即進步的根本 ()放得功名富貴之心下,便可脫凡。
3
18. 「論語 鄉黨篇記錄孔子『割不正,不食』,一般人妄解切割得不方正,孔夫子便
不喫,其實大非,『割不正』者,乃肢解獸體未依禮法,其實就是刀具不對,庖人
用了血釁的刀具來分割食材,孔子便不忍下嚥,善哉此心!仁者家風所遺。」根據
上文敘述,孔子之所以「割不正,不食」的原因為何?
()食物切割得不方正,造成吞嚥不便 ()食物的形狀歪曲,影響進食心情
()切割食物的刀具,沾染血釁,不忍下嚥 ()庖人品行不端正,孔子不屑進
食。
19. 下列這則關於莊子的寓言漫畫,插畫家不小心把甲~丁的對話順序畫錯了,請你判
斷正確的排序應為何?
()甲乙丁丙 ()乙丁丙甲 ()乙甲丙丁 ()甲丙丁乙。
20. 焦桐 論牛肉麵:「一碗高尚的牛肉麵簡直就像一種祈禱,它不僅讚美我們凡人的
舌,也彰顯廚師的認真、誠懇和專業精神。」根據上段文字,作者認為一碗好吃的
牛肉麵對我們具有什麼涵義?
()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不要輕易浪費糧食 ()讓吃的人感動,並且體會廚
師的用心 ()當個有名的廚師,反不如當個饕客更有口福 ()培養敏銳的味
覺,仔細鑑定牛肉麵的等級。
21. 張曼娟:「隨處可見的茶飲店,人手一杯調製飲料,當孩子從小被那些化學氣味、
色素與香精麻痺了味覺,我就只是想讓他們嘗一嘗食物真正的味道。讓他們想像一
株植物從泥土裡生成,開花之後結果,那果實慢慢生長,在陽光照射下變得甜蜜;
在黑夜星空裡變得堅強,終於成為一顆美好的果實,才能噴發出這樣濃冽的香氣,
才能流淌出如此豐沛的汁液。自己做果汁,是給孩子最好的味覺禮物。」根據這段
文字,作者想傳達的是什麼想法? ()食物得來不易應多加珍惜 ()時代變遷
太快只講求速度 ()真實質樸的滋味才最美好 ()訓練孩子的味覺十分重要。
22. 南韓電影寄生上流導演奉俊昊說:「這是一部沒有小丑的喜劇,沒有壞人的悲劇,
什麼是好人什麼是壞人,在現代這個社會已經不能單就結果去定論。上映後我聽到
許多觀眾的反饋,我很高興我想表達的訊息能透過電影傳達給大家。」根據這段文
字,可推測這部電影可能具備何種寓意?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 ()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
23. 林語堂 蘇東坡傳:「一任一任的皇帝都私下的崇拜他,一任一任的太后都成為他
的朋友,蘇東坡卻遭到貶官、逮捕,生活在屈辱中。蘇東坡最佳的名言,也是他對
自己最好的形容,就是他向弟弟子由所說的話:『吾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以陪卑
田院乞兒。眼前見天下無一個不好人。』」根據這段文字,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蘇東坡敬佩服蘇子由能屈能伸,適應各種境遇 ()蘇東坡待人一視同仁,個
性率真善良 ()蘇東坡感嘆自己過於耿直,因此仕途不順遂 ()蘇東坡嘲諷官
場小人利益至上,心思很難揣測。
24. 蘇軾 日喻:「生而眇者不識日,問之有目者。或告之曰:『日之狀如銅盤。』扣
盤而得其聲。他日聞鐘,以為日也。或告之曰:『日之光如燭。』捫燭而得其形。
他日揣籥,以為日也。日之與鐘籥亦遠矣,而眇者不知其異,以其未嘗見而求之人
也。」上文主要是在說明何種道理?(註:○1眇:瞎了一隻眼。亦指全盲。○2籥:
音ㄩㄝˋ,樂器名。)
()誠信為上,童叟無欺 ()道聽塗說,不足為憑 ()三人成虎,積非成是
()以偏概全,難見真相。
背面還有試題
4
五、題組:每題 2分, 12 ※請將答案畫在答案卡上
(甲)
我深愛那兩個字,那是人類共有的最美麗的語言。
膚淺的人也許會把「謝謝」解釋為「應酬話」,從小家教甚嚴的人也許已經訓練到
把「謝謝」當口頭語來說而毫無感覺的程度。但只有一個一生兢兢業業的人,走盡了
人生的末程,深情的回顧所曾行過的一站站風雨晴露,想起上天的恩惠和同行者的徘
徊顧戀之意,佇足道旁,哽咽地說一句「謝謝」,這種「謝謝」才是令人五內驚動
的。
一聲謝謝是說不盡的盛意,道不完的感恩。「謝謝」兩字是如此端寧肅穆,像海
岬日出,單純平實而又撼天搖地。
凡不肯說謝謝的人,是一個驕傲冷橫的人,他覺得在這世界過的是「銀貨兩訖」
的日子。他是工商業社會的產物,他覺得他不欠誰,不求誰,他所擁有的東西都是他
該得的,所以他不需要向誰說「謝謝」。
但我知道,我並不「該」得什麼,我曾赤手空拳來到這個世界,沒有人「該」愛
我,沒有人「該」養我,沒有人「該」為我廢寢忘食,出入攜抱。我也許繳了學費,
但老師那分關懷器重是我買得到的嗎?我也許付了米錢,但農夫的辛勞豈是我那一點
錢報償得了的?
不是在生命退潮的黃昏,而是現在,我要學習說「謝謝」。
(張曉風 謝謝)
25. 上文中「沒有人該為我廢寢忘食,出入攜抱」,指的是誰為我們付出?
()老師 ()父母 ()同學 ()朋友。
26. 作者認為「謝謝」二字從什麼樣經歷的人口中說出,會令人感動?
()遊手好閒,不務正業 ()無憂無慮,開朗樂觀 ()兢兢業業,歷盡滄桑
()埋頭苦幹,廢寢忘食。
(乙)
司城子之圉人之子,食鯸鮐而死,弗哭。司城子問之曰:「父與子有愛乎?」
曰:「何為其無愛也?」司城子曰:「然則爾之子死而弗哭,何也?」對曰:「臣聞
之:死生有命,知命者不苟死。鯸鮐,毒魚也。食之者死,夫人莫不知也。而必食以
死,是為口腹而輕其生,非人子也。是以弗哭。」
(郁離子 食鮐)
註:○1圉人:養馬的人。圉,音ㄩˇ。○2鯸鮐:音ㄏㄡˊ ㄊㄞˊ,河豚。
27. 根據上文,圉人死了兒子卻不哭的原因是下列何者?
()圉人因其子貪圖不義之物致死而氣憤至極 ()圉人之子徒逞口腹之欲,不愛
惜生命 ()父子之間因疏於溝通,情感淡薄 ()圉人內心過於悲傷而欲哭無
淚。
28. 這則故事所寄託的涵義,與下列何者最接近?
()廉者足而不憂,貪者憂而不足 ()能安於清澹,則不為富貴所淫 ()少欲
則易足,易足則心靜智明 ()一念之欲倘不能制,恐致大禍。
(丙)
人有亡鈇者,意其鄰之子。視其行步,竊鈇也;顏色,竊鈇也;言語,竊鈇也;
動作態度,無為而不竊鈇也。
相其谷而得其鈇。他日復見其鄰之子,動作、態度,無似竊鈇者。
其鄰之子非變也,己則變矣。變也者無他,有所尤也。
(呂氏春秋 亡鈇意鄰)
註:○1鈇:斧頭。○2意:同「臆」,懷疑,猜想。○3其:指代鄰人之子。○4竊:偷
盜。○5相:察看。
29. 「視其行步,竊鈇也;顏色,竊鈇也;言語,竊鈇也。動作、態度,無為而不竊鈇
。」依據上文的描述,主要在顯現「亡鈇者」的哪一種心態?
()見微知著 ()耳熟能詳 ()疑神疑鬼 ()目光如炬。
30. 本文可以讓我們藉機反省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容易犯下的何種錯誤?
()先入為主的偏見 ()驕傲自滿的心態 ()迷信權威的態度 ()因循苟且
的心理。
本次試題作答結束,請再檢查一次,並祝同學暑假平安愉快
版權說明: 檔案資源由用戶上傳,僅供學習交流使用,尊重著作權。 若您認為內容涉及侵權,請點擊「侵權舉報」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