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4.根據〈鳥〉一文,判斷作者對於鳥的感受何者正確?
○
A「牠像虹似地一下就消逝了,牠留下的是無限的迷惘。」──鳥快速離去的原因讓作
者感到迷惑不解
○
B「不知有多少個春天的早晨,這樣的鳥聲把我從夢境喚起。」──被鳥兒從夢中喚醒,
讓作者感到十分困擾
○
C「再令人觸目的就是那些偶然一見的囚在籠裡的小鳥兒了,但是我不忍看。」──表
現出作者瞥見籠中鳥,感到驚心動魄
○
D「一直等到夜晚,才又聽到杜鵑叫,由遠叫到近,由近叫到遠,一聲急似一聲,竟是
淒絕的哀樂。客夜聞此,說不出的酸楚!」──杜鵑的叫聲襯托出作者客夜的酸楚。
5. 下列「 」中的詞語何組前後顏色相同?
○
A青紅「皂」白/「玄」端章甫 ○
B「黛青」山色/「釉綠」梯田
○
C看「朱」成碧/「栗」色長髮 ○
D水皆「縹」碧/玉貌「絳」衫。
6.「事隔幾十年之後,每喝到奶茶都不免想到攙了新棉花而變得鬆軟的被胎,那種乳黃的
色澤和重新找回溫暖的感覺。」由這段文字可知,奶茶使作者聯想到童年翻彈過的被胎,
主要是源自於哪方面的感官經驗?
○
A視覺 ○
B嗅覺 ○
C觸覺 ○
D味覺。
7. 「搶著探頭的櫻花,開始只是羞怯地冒出幾朵,很快卻像點燃成串鞭炮,劈里啪啦肆無
忌憚地開滿一樹。」下列何者最適合說明這段文字的含義?
○
A以櫻花盛開的景象,展現冬日的盎然生機
○
B藉施放鞭炮的巨響,襯托嚴冬的萬籟俱寂
○
C藉櫻花迫不及待的綻放,鼓勵人們積極向上
○
D以鞭炮點燃為喻,說明木本植物的生長快速
8.關於〈愛蓮說〉一文的解讀,下列何者錯誤?
○
A〈愛蓮說〉是一篇藉詠物以言志的議論文
○
B文字簡潔,層次分明,描述人和植物的密切情誼
○
C藉著比較菊、牡丹和蓮的形象,說明隱士、世人和君子的人格特質
○
D作者透過比較和象徵的方式抒發己志,豐富了文章的文學性,也增加了說服力。
9.「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關於作者對這三種
花的評論,下列同學發表的意見何者正確?
○
A佳佳:菊花代表遠離世俗,獨善其身的隱士
○
B小姵:牡丹代表出手闊綽,樂善好施的富人
○
C大鈞:蓮花代表修身養性,不問世事的君子
○
D阿旭:可見作者對三種花都深深喜愛,不偏不倚。
10.下列文句「 」中的字,詞性的說明何者正確?
○
A牠「倏地」振翅飛去──形容詞
○
B「特別」乾淨特別藍的天空──副詞
○
C等到旭日高升,市聲「鼎沸」──動詞
○
D小貓先是「賊賊」地瞇著眼睛瞄來瞄去──名詞。
11. 下列文句,前後文意的關係,何者說明正確?
○
A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因果關係
○
B不是吱吱喳喳的麻雀,不是呱呱噪啼的烏鴉──並列關係
○
C牠像虹似的一下就消逝了,牠留下的是無限的迷惘──轉折關係
○
D冬天的陽光,沒有夏天熾烈,卻比夏天有更多的味道和姿色──承接關係。
12.〈鳥〉一文中提到:「胳膊上架著的鷹,……哪裡有半點瞵視昂藏的神氣?籠子裡的鳥更
不用說,……鳥到了這種地步,我想牠的苦悶,大概是僅次於黏在膠紙上的蒼蠅;牠的
快樂,大概是僅優於在標本室裡住著罷?」依據作者的看法,胳膊鷹、籠中鳥、膠紙蠅
與標本鳥四者依苦悶程度由大到小排列,最有可能是以下何者?
○
A胳膊鷹→籠中鳥→膠紙蠅→標本鳥 ○
B胳膊鷹→標本鳥→籠中鳥→膠紙蠅
○
C標本鳥→籠中鳥→膠紙蠅→胳膊鷹 ○
D標本鳥→膠紙蠅→籠中鳥→胳膊鷹。
13.「早先留在腳掌的傷痕,無論是朽木上鐵釘刺的,泥地裡碎玻璃割傷的,海灘貝殼劃破
的,其他蟲豸蚊蚋叮螫的,早已被一雙又一雙軟硬不同的鞋墊給磨平。但陽光持有照妖
鏡,一旦光腳丫攤在他面前,絲毫遮掩不了曾經有過的印記。」(吳敏顯〈冷天的陽臺〉)
根據上文,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
A作者幼時調皮好動,曾留下許多傷疤
○
B只有腳上的印記,才會在陽光下浮現
○
C在陽光下,所有曾經的印記都無所遁形
○
D陽光具有無窮威力,能逼出所有事物的原形。
14.下列選項「 」中的量詞,運用恰當的有幾個?
(甲)一「刀」稿紙 (乙)一「床」棉被 (丙)一「方」硯台
(丁)一「道」日光 (戊)一「幅」對聯 (己)一「輪」新月
○
A六個 ○
B五個 ○
C四個 ○
D三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