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哪一個母親不是仙女變的?像故事中的小織女,每一個女孩都曾住在星河之畔,
她們織虹紡霓,藏雲捉月,她們幾曾煩心掛慮?她們是天神最偏憐的小女兒,她們終
日臨水自照,驚訝於自己美麗的羽衣和美麗的肌膚,她們久久凝注著自己的青春,被
那份光華弄得痴然如醉。而有一天,她的羽衣不見了,她換上了人間的粗布——她已
經決定做一個母親。有人說她的羽衣被鎖在箱子裡,她再也不能飛翔了。人們還說,
是她丈夫鎖上的,鑰匙藏在極祕密的地方。可是,所有的母親都明白那仙女根本就知
道箱子在哪裡,她也知道藏鑰匙的所在,在某個無人的時候,她甚至會惆悵地開啟箱
子,用憂傷的目光撫摸那些柔軟的羽毛,她知道,只要羽衣一著身,她就會重新回到
雲端,可是她把柔軟白亮的羽毛拍了又拍,仍然無聲無息地關上箱子,藏好鑰匙。是
她自己鎖住那身昔日的羽衣的。她不能飛了,因為她已不忍飛去。
──節選自 張曉風〈母親的羽衣〉
根據上文內容,下列對於這篇文章的理解與詮釋,何者正確?
○
A每位母親的青春都是在自怨自艾中度過 ○
B織女羽衣的消失其實是迫於無奈的決定
○
C織女因放棄了往日的美好與理想而憂傷 ○
D織女不飛的原因跟慈烏夜啼的慈烏相同。
六、題組:12% (每題 2分,請就電腦卡作答)
(一)
十五從軍征,八十始得歸。道逢鄉里人:家中有阿 1誰?遙看是君家,松柏冢 2纍纍 3。
兔從狗竇 4入,雉從樑上飛。中庭生旅 5穀,井上生旅葵。舂穀持作飯,採葵持作羹。
羹飯一時熟,不知貽 6阿誰。出門東向看,淚落沾我衣。 ──佚名〈十五從軍征〉
25.「十五從軍征,八十始得歸」說明詩中人過著什麼樣的生涯?
○
A半生戎馬 ○
B披星戴月 ○
C宵衣旰食 ○
D馬革裹屍。
26.「兔從狗竇入,雉從樑上飛。中庭生旅穀,井上生旅葵。」所
描述的是哪一種情形呢?
○
A家園已被他人強行占據 ○
B庭園欣欣向榮的生命力
○
C主角家仁愛萬物的表現 ○
D家園已廢棄的荒涼景象。
(二)
我一直很尊敬「一生堅持做好一件事」的匠人精神,把一件事做到極致,做到無可
替代。直到有一天突然發現,這實在太不適合用來詮釋製作人的工作了。
製作人要開很多會,要平衡唱片公司的期望和歌手的夢想。要日復一日在通勤時間
聽完本週最新發行,儲備與編曲溝通的能力。要決定用直立式或平台鋼琴。要為復古定
調單線圈拾音器。要讓不同風格不同世代的樂手,碰撞出新的可能。要為已經走紅卻仍
在懵懂中工作的藝人指引一道方向。要在歌手錄音期間放不下電玩的時候,提醒別浪費
別人的青春。要在別人不相信他們可以創作的時刻,施予一些魔力。要確定 U47 fet,
251 和C12,哪支麥克風才能凸顯優勢。要在歌手唱到沙啞前,直指呼吸與發聲的問題核
心。要面對配唱前一刻才收到的歌詞,即時做出解析。要決定混音時歌手要待在你耳邊
呢喃,還是和樂手站在一起表演。要適時切換時間管理大師模式,為才華洋溢的獨立音
樂人省下預算。要在所有人躊躇猶豫時做出決定,告訴他們:「你可以的。」
當製作人學會做好所有事情,才終於發現知識的來源是經驗,發現人很容易高估自
己的能力,低估事情的複雜性,發現容忍錯誤與創新的機率成正比,發現不能過度迷信
才華與風格,要在流俗套裝與離群孤高間小心拿捏,發現原來「學會做好一切不喜歡的
事情,才能讓你更喜歡自己正在做的每一件事。」這就是製作人的工作,在音樂和音響
間整合一切瑣碎與創意,用另一種匠人精神做到極致,做到無可替代。
──陳珊妮〈金曲獎頒獎引言〉
27.根據上文內容,這段文字主要談的是什麼?
○
A堅持做好一件事的匠人精神 ○
B音樂製作人工作的繁瑣與艱鉅
○
C如何將一切不喜歡的事做好 ○
D音樂創作者對夢想的堅定信念。
28.根據上文內容,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
A「匠人精神」並不值得受製作人尊敬 ○
B製作人的工作不包括對歌手的心理輔導
○
C別出心裁的作品常源於嘗試中的錯誤 ○
D人必須做好不喜歡的事才能被他人肯定。
(三)
元豐七年六月初九,余自齊安舟行至臨汝,而長子邁將赴饒之縣尉 1,送之至湖口
,因得觀所謂石鐘者。至其夜月明,獨與邁乘小舟,至絕壁下。大石側立千尺,如猛獸
奇鬼,森然欲搏人 2。而山上棲鶻 3,聞人聲亦驚起,磔磔 4雲霄間。又有若老人咳且笑
於山谷中者,或曰:「 此鸛鶴也。」余方心動欲還,而大聲發於水上,噌吰 5如鐘鼓不
絕。 ──改寫自 蘇軾〈石鐘山記〉
29.根據文章內容,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
A蘇軾之所以能遊歷石鐘山,乃因為順道而前往
○
B蘇軾邀集三五好友,一同在月夜裡乘船遊山谷
○
C山間猛禽的地域性極強,經常攻擊出入的遊人
○
D山林野叟的咳笑聲迴盪山谷間,令人不寒而慄。
30.關於這段文章的寫作手法說明,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
A寫鳥類最詳盡,皆先介紹鳥名再述其聲音
○
B以生動的比喻敘述在山谷間聽聞的鳥鳴聲
○
C先記敘後議論,考證前人對石鐘山的傳聞
○
D運用大量狀聲詞,營造如身臨其境的感受。
1. 阿:語助詞,無義。
2. 冢:墳墓。
3. 纍纍:接連而叢聚的
樣子。
4. 竇:洞。
5. 旅:野生的。
6. 貽:贈送。
1.縣尉:地方官吏名。
2.搏人:攻擊他人。
3.棲鶻:睡著的鶻鳥。
4.磔磔:形容鳥鳴聲。
5.噌吰:聲音壯闊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