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立新興國中 七年級 108 下學期 語文領域 國文 第三次段考 期末考 翰林 試卷

格式
pdf
大小
449.45 KB
頁數
4
作者
Joseph
收藏 ⬇️ 下載檔案
提示: 文件格式为 pdf,轉換可能會出現排版或格式的些許差異,請以實際檔案為準。
此檔案建立於 2020-07-10,离现在 5 109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
1
臺北市新興國中108學年度第二學期國文科七年級第三次段考試題 七年 座號: 姓名:
一、 國字注音:每題 1分,共 10
01.「賜」予:
02.「諡」號:
03. 坩「鮓」:
04. 口出「穢」言:
05.「雋」永情味:
06. 謙「一ˋ」:
07.「ㄓㄢˇ」新:
08. 如「ㄇㄨˋ」春風:
09.「ㄈㄨˇ 」底抽薪:
10.「ㄊ一ㄢˊ」淡自得:
二、 注釋:1-7 每題 2分;8-13 每題 1分,共 20
01.蕭然:
02.晏如:
03.汲汲:
04.蹧蹋:
05.贊:
06.不求甚解:
07.天外飛來一筆:
08.穿「結」:
09.酣「觴」:
10.「亙」古:
11.「或」置酒:
12. 他們「掙」的:
13. 愛因斯坦之「於」相對論:
三、 默寫:每題 5分(一字一分,分數扣完為止),共 10
01.「閑靜少言……以此自終。」
02. 陶淵明〈歸園田居〉其三「種豆……無違。」
四、單一選擇題:每題 2分,共 50 ※請將答案畫在答案卡上
01. ( )下列各詞語,何者用字完全正確 ()客主舊位 ()
燭燃起 ()搖曳的燭光 ()貢獻之眇小。
02. ( )下列哪一個「其」字所指稱的不是「五柳先生」? A)酣
觴賦詩,以樂「其」志 (B)先生不知何許人也,亦不詳「
其」姓字 (C)極「其」言,茲若人之儔乎 (D)親舊知「其
」如此,或置酒而招之。
03. ( )「三餐不繼」之於「簞瓢屢空」為近義詞,猶如「一貧如洗
」之於下列何者? ()金碧輝煌 ()家徒四壁 ()
纏萬貫 ()富甲一方。
04. ( ) 在謝天一文中,愛因斯坦與作者祖母的共同點為何? ()
功成不居 ()勤儉持家 ()誠信待人 ()刻苦耐勞。
05. ( ) 在聲韻學中,有所謂「雙聲」「疊韻」,從國語注音來看,
下列詞語中,何者為「疊韻」詞? (A)囑咐 (B)滔天
(C)尷尬 (D)瀏覽。
2
06. ( ) ()又留蚊「於」素帳中 ()不戚戚「於」貧賤 ()得之
「於」人者太多 ()像祖母之「於」我家。以上的「於」字
,哪幾項意思相同 ()甲乙 ()甲丙 ()乙丙 ()
乙丁。
07. ( ) 下列選項「 」中的字,哪一組讀音相同
()「供」桌/「供」不應求 ()下「載」/一年半「載」
()「冠」軍/掛「冠」求去 ()範「疇」/「躊」躇不前
08. ( ) 根據〈五柳先生傳〉一文敘述,五柳先生不具備何種人格特
質? A)靜默寡言 B)安貧樂道 C)唯利是圖 D
獨立率真。
09.( ) 下列哪些是和「感恩」有關的成語? ()飲水思源 ()
一飯千金 ()兔死狗烹 ()結草銜環 ()過河拆橋
()甲乙丙 ()丙丁戊 ()甲乙丁 ()乙丙丁。
10.( )「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的「去留」,在本課只取「去
」的意思,稱為「偏義複詞」。下列「 」內的詞語,何者
也是偏義複詞? (A)投資有賺有賠,「盈虧」自負,因此
要先衡量承受風險的能力,再審慎評估、抉擇 (B)遇到「
是非」不明、黑白不分的人,和他講道理,只是對牛彈琴,
浪費脣舌罷了 (C)眾多歌迷聚集於台北小巨蛋,如痴如醉地
「聆聽」五月天的演唱會 (D)為了保衛國家,三軍將士早已
將「生死」置之度外。
11. ( ) 陶淵明曾對朋友說:「我醉欲眠卿可去,明朝有意抱琴來。
」由此可知他的行事作風如何? ()循規蹈矩 ()自然
率真 ()無微不至 ()淡泊名利。
12.( )「茲若人之儔乎」的「茲」和「若人」分別指的是誰
()黔婁、黔婁之妻 ()無懷氏、葛天氏
()陶淵明、五柳先生 ()五柳先生、黔婁。
13.( )「英傑那堪屈下僚?使栽門柳事蕭條。鳳凰不共雞爭食,莫怪
先生懶折腰」這首詩句中所歌詠的人物,應為下列何者?
() 陶潛 () 李白 () 王維 () 蘇軾。
14.( )「要滴下眉毛上的汗珠,才能撿起田中的麥穗。」這段話的涵
義,與下列何者最為相近? (A)彎下腰的,才能抬起頭來
(B)受人點滴,當湧泉以報 (C)一分耕耘,一分收穫 (D)一沙
一世界,一花一天堂。
15.( )「□暗花明、花紅□綠、顏筋□骨、蒲□之姿」,請問□中
的文字宜填入下列選項中的哪一種植物?
(A) (B) (C) (D)梅。
16.( ) 合掌敬拜神明,如何自我介紹、呼請聖號?以台北行天宮正
殿明間為例: 「弟子○○○、今年○○歲、家住○○○,
今日前來行天宮敬拜 關聖帝君、呂恩主、張恩主、王恩主
、岳恩主,恭請聖安。」請問行天宮祭祀的神明,何者並未
在〈謝天〉一文中出現? (A)關聖帝君 (B)關聖太子平
(C)呂恩主洞賓 (D)周恩師倉
17. ( )下列有關陶淵明的敘述,何者正確 ()一名潛,字元亮
3
,東漢人 ()只有擔任過彭澤縣令一職 ()卒後好友私
諡為靖節先生 ()詩風豪放飄逸,被譽為浪漫詩人。
18.( )中國人的節日與飲酒文化有莫大的關係,下列關於節日與酒的
配對,哪一選項正確? A)除夕—年酒 B)春節—春酒
C)端午節—花雕酒 D)重陽節—菊花酒。
19.( )「映襯」是藉著兩種相關的人、事、地、物來作對比的修辭法
。請問下列選項中的成語何者未使用「映襯」修辭?
(A)目不識丁 (B)環肥燕瘦 (C)南船北馬 (D)善男信女
20. ( )關於陶淵明〈歸園田居〉(其三)這首詩的主要意趣為何?
A)歌詠農村風光的美好 B)抒發回歸田園的心志
C)描寫田園生活的愜意 D)表達出對官場的厭惡。
21. ( )關於古人名號的配對,下列哪一選項錯誤
(A)王羲之 —王右軍 (B)杜甫—杜工部
(C)蘇軾— 柳泉居士 (D)李白—青蓮居士。
22.( )「語氣」即說話的口氣,文章中善用對白,可表現對話者當時
的語氣。請問:以下課文文句的語氣說明,何者正確
(A)「我那時真是聰明過份,總覺得他說話不大漂亮」—憤怒
(B)「記住,飯碗裡一粒米都不許剩」—叮嚀 (C)「你在此須
要小心,休惹人說不是。早出晚歸,免我懸念」—稱讚
(D)「天下哪有個學不會的事?我何不自畫他幾枝?」—推測。
23.( )關於〈謝天〉一文的敘述,下列選項何者正確 A)文章
在首段便點明主旨,告訴讀者「謝天」的意涵 B)所謂「
謝天」的定義,就是感謝神靈與已故的祖先 C)祖父母的
「謝天」意義與愛因斯坦的感恩大不相同 D)作者認為培養
「功成不居」的美德極為重要。
24. ( )「創業的人都會自然而然地想到上天,而敗家的人卻無時不
想到自己。」這段話帶給我們的啟示為何? ()萬事起頭難
()失敗為成功之母 ()好東西要和好朋友分享 ()常懷
感謝心,不可自私自利。
25. ( ) 五柳先生傳以「無懷氏之民歟!葛天氏之民歟!」作結尾
,此二句隱含作者何種情懷? A)感嘆懷才不遇,生不
逢時 B)嚮往淳樸淡泊、逍遙自適的生活 C)感慨世態
炎涼,人心不古 D)慶幸身處太平盛世,生活安定。
五、題組:每題 2分,共 10
一九九四年秋天,七歲的尼可拉斯‧格林,隨著父母親和妹妹
從美國加州到義大利度假。正當一家四口快樂地遊賞西西里島的風
景時,兩名盜匪認錯了人,朝他們的座車開槍……尼可拉斯頭部中
彈,送到醫院已經無救了。
換作任何一對父母親,必定會匆匆帶了孩子的遺體回家安葬,
永遠也不要再面對那個取走他們愛兒性命、造成他們終生痛憾的可
詛咒的國度了。
然而這對來自波地佳灣的格林夫婦,在當地醫院宣布他們的孩
子腦死之後,立即作出一個在那種情況下是相當艱難而重大的決定
:應允醫生的要求,將尼可拉斯遺體上有用的器官全部捐贈出去。
於是,尼可拉斯的心臟救活了一名十五歲的少年,肝臟救活了
4
十九歲的少女,兩枚腎臟救助了兩名兒童,眼角膜讓兩名盲人重獲
光明,胰臟細胞治癒了一名糖尿病患者。這些人,當然全是義大利
人。
格林夫婦的義舉震撼了整個義大利。除了無數來自個人、民間
團體、媒體和政府的感激頌揚之外,最強有力的反應,是器官捐贈
的行為忽然成倍成倍地增加了。像漣漪擴散一般,從義大利,從美
國,這個動人的事跡流傳到全世界,改變了許多人對器官捐贈的保
守觀念,更改變了許多罹患不治之症,亟需救助的病人的命運。這
個現象,媒體稱之為「尼可拉斯效應」。
(出處:李黎〈孩子的鐘塔〉)
26. ( )「尼可拉斯的心臟救活了一名十五歲的少年,肝臟救活了十
九歲的少女,兩枚腎臟救助了兩名兒童,眼角膜讓兩名盲人
重獲光明,胰臟細胞治癒了一名糖尿病患者。」請問尼可拉
斯的器官最多能救活幾個人?
() 四個 ()五個 ()六個 ()七個。
27. ( )下列哪一個選項和本文「器官捐贈」的行為,同樣都是「化
小愛為大愛」的例子? ()彩色路跑在臺灣颳起一陣旋風,
帶起健康樂活習慣 ()衛生局舉辦的「健康
500
大卡便當」
活動,讓人民吃出健康與窈窕 ()教育小孩「不吃陌生人的
糖果」,以免上當受騙 ()愛子命喪砂石車輪下的柯媽媽,
奔走催生強制汽車責任保險法。
(乙)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出處:陶淵明〈飲酒〉)
28. ( )為什麼陶淵明可做到「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
()欲辨已忘言 ()悠然見南山
()心遠地自偏 ()此中有真意。
29. ( )關於本詩主旨及作者創作旨趣,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本詩語言工麗,文字藻飾唯美
()詩中借飲酒為題,抒發一己感懷
()是陶淵明內心悠然自得、恬靜閒適之作
()意旨深遠,類似「詠懷詩」,內容未必與飲酒有關。
(丙)
畫家張大千年輕時在巴黎開畫展,特別邀請畢卡索參觀。畢
卡索五分鐘看完畫展,對張大千說:「這裡看不見你的一張畫。
」張大千日夜思索,終於明白其中的道理。
原來自己熱衷臨摹石濤、八大山人等畫,作品雖幾可亂真卻
缺乏創造,沒有自我風格。從此張大千在作畫時就十分注意開拓
創意,終於成為有個性的繪畫大師。
(出處:畢卡索的批評)
30. ( ) 本文主要是告訴我們什麼道理?
()創新的可貴 ()天分的重要
()批評的藝術 ()繪畫的技巧。
版權說明: 檔案資源由用戶上傳,僅供學習交流使用,尊重著作權。 若您認為內容涉及侵權,請點擊「侵權舉報」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