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立崇林國中 七年級 111 下學期 語文領域 國文 第二次段考 期中考 康軒 試卷

格式
pdf
大小
631.29 KB
頁數
5
作者
user
收藏 ⬇️ 下載檔案
提示: 文件格式为 pdf,轉換可能會出現排版或格式的些許差異,請以實際檔案為準。
此檔案建立於 2023-07-10,离现在 2 109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
1
新北市立崇林國中 111 學年度第二學期第二次段考國文科題目卷
請用原子筆將答案寫在答案卷上 班級__座號__姓名_ _
一、字音字形:10 (目於答案卷上,請直接作答於答案卷)
二、注釋:20 (目於答案卷上,請直接作答於答案卷)
三、成語:每題 1分,共 10
1-6 題請填入成語代號
A.如蠅逐臭 B.嘴猴腮 C.高和寡 D.安貧樂道 E.夙興夜寐 F.如數家珍 G.字珠璣 H.成仁取義
1.平時熱心助人的他,竟然是 )的貪官汙吏。
2.烈士們( 、以身殉國的愛國事蹟,令人敬佩。
3.這本書集結了作者的生活智慧與生命體悟,
4
.
「君子固窮」是指君子窮困潦倒,依然能夠( ,不失節操。
5.他的作品雖然見解精闢,但( 很少人能真正了解他的創意。
6.他在博物館工作多年,對館藏文物( ,非常熟悉。
( )7.下列詞語「 」中成語,何者替換有誤?
(A)即使效法諸葛亮「羽扇綸巾」也無法改變他粗魯的舉止/老態龍鍾
(B)他常仗著家族勢力,「有恃無恐」欺負他人,為人所唾棄/狐假虎威
(C)王老一頭銀髮,仍然活躍於商場中,真是「老驥伏櫪」/老當益壯
(D)他為了討好別人,一味「曲意逢迎」,哪知別人不領情/卑躬屈膝。
( )8.下列成語關係,何者和「有備無患/未雨綢繆」不同
(A)死有餘辜/十惡不赦 (B)如魚得水/志同道合 (C)守株待兔/見機行事 (D)夸父逐日/不自量力。
( )9. 下列詞語「 」中成語,何者使用有誤?
(A)「妄自尊大」的人,想要成大器是不可能的 (B)寶石買賣要找「老氣橫秋」者指引,避免吃虧
(C)課本上處處「朱墨爛然」,可見他的勤奮耕耘 (D)要腳踏實地的工作,「好高騖遠」無法成功
( )10.下列詞語「 」中成語使用,何者正確?
(A)他多年來「汗牛充棟」的貢獻,近日終於晉升總經理 (B)小華「有勇無謀」,竟把狼心狗肺的他當作知心好友
(C)他的表現「江河日下」,讓苦心栽培的父母非常放心 (D)再詳盡的安全檢查,也可能有「百密一疏」的情形發生
四、綜合測驗:每題 2,共 44 分。
( )1.下列詞語「 」中的字音,何組前後相同?
(A)「戮」力同心/「謬」誤百出 (B)高瞻遠「矚」/再三叮「囑」
(C)實不相「瞞」/「滿」腹經綸 (D)結草「啣」環/領導統「御」。
( )2.下列各組「 」中的字音寫成國字後,何者前後相同?
(A)綠野平「ㄔㄡˊ」/範「ㄔㄡˊ」領 (B)老弱婦「ㄖㄨˊ」/相「ㄖㄨˊ」以沫
(C)無功不受「ㄌㄨˋ」/奔波勞「ㄌㄨˋ」 (D)澈底悔「ㄨˋ」/「ㄨˋ」談甚歡。
( )3.下列「 」中的意義,何者前後相同?
(A)寂「寥」冷清/「寥」若晨星 (B)隆重「喪」禮/「喪」盡天良
(C)「躊躇」未決/「躊躇」滿志 (D)「紈」扇戲螢/「紈」褲子弟。
( )4.〈今夜看螢去〉引用的古典詩句,何者有誤?
(A)簾疏巧入坐人衣:描寫流螢輕巧停留在人的衣服上 (B)時能點客衣:螢火微光安慰遊子寂寥心情
(C)騰空類星隕:螢火飛騰和流星隕落,格外絢爛美麗 (D)拂木若花生:螢火繁華,就像繁花般綻放。
( )5.下列「 」中的詞語,何者是同義複詞?
(A)一句關懷的話語,拉近「彼此」距離 (B)她出生於富貴人家,物質生活不虞「匱乏」
(C)這家店雖然地處偏遠,卻名聞「遐邇」 (D)他們「恩怨」太深,經常因小事起衝突。
( )6.下列選項「 」中的成語,何者使用正確?
(A)這個重大政策搖擺不定,勞民傷財,以致百姓「怨聲載道」
(B)虞姬的花容月貌和「宛轉有致」,令楚霸王項羽為之傾倒
(C)聽完她精湛的演奏之後,我才真正體會到所謂「百無聊賴
(D)為了替場上球員加油,我喊得「聲色俱厲」,嗓子都要啞了
(續下頁)
2
( )7.下列「 」中的詞語,何者前後皆為雙聲複詞?
(A)他的退休生活過得「逍遙」自在,悠然自得/他為人總是「慷慨」大方,私下卻是克勤克儉
(B)這段山路「崎嶇」難行,是艱難挑戰/我在人生十字路口「徘徊」已久,尋不著未來的方向
(C)這本書情節細膩生動,使讀者「彷彿」身歷其境/她在這事件中處境「尷尬」,不知如何收場
(D)外頭「滂沱」大雨,你沒帶傘怎麼出門/每次考試前夕,他總是「輾轉」難眠,緊張不已。
( )8.下列「」中的古今職業身分,何者對應有誤?
(A) 他「仵作」身分一旦被發現,恐怕不會有好下場/間諜
(B) 他是天生「優伶」每次登台演出,總贏得滿堂喝采/演員
(C) 那「捕快」身手矯捷,一眨眼功夫便捉住了可疑人物/警察
(D) 這茶樓的「跑堂」,無論端碗送茶,手腳都十分俐落/服務生。
( )9.下列「」的詞語,何者意義前後相同?
(A)校園中百花爭豔,一片「生意」盎然/商家無不希望「生意」興隆
(B)近幾年「年歲」不好,柴米又貴/奶奶「年歲」雖高,仍十分硬朗
(C)這起案件一點「眉目」也沒有/別急,慢慢想總能理出一些「眉目」
(D)北來後,家中「光景」一日不如一日/「光景」不待人,須臾髮成絲。
( )10.以下「」選項,何者前後皆為外來語?
(A)到老街他喜歡吃「正港」的小吃滿足口腹之欲/重要檔案要隨時「拷貝」,以備不時之需
(B)多搭乘「巴士」,不只環保,又可減少塞車時間/臺灣舊有「福爾摩沙」的稱譽,驚嘆島嶼之美
(C)送情人親手寫的卡片比鮮花鑽戒更「羅曼蒂克」/這家店販售許多「好康」商品,生意興隆
(D)這款手工製作的小兔子玩偶,造型十分「古錐」/我們經常圍坐在客廳「榻榻米」上喝茶談天。
( )11.下列文句,何者語氣說明不妥?
(A) 父親信中說道:「舉箸提筆,諸多不便,大約大去之期不遠矣」──推測、感傷
(B) 我那時真是太聰明了,總覺得他說話不大漂亮,非得自己插嘴不可──驕傲、自豪
(C) 她的蝦仁羹,確實是「料好,味美,臺灣第一」──感嘆、讚美
(D) 一隻被棄的髒狗,在這華燈初上的城市,會有怎樣的命運呢?──憂慮、關心。
( )12.〈背影〉一文中的「象徵」用法,何者使用不當?
(A) 他將橘子一股腦兒放在我的皮大衣上──內心寬慰
(B) 他已抱了朱紅色的橘子望回走了──父愛溫暖
(C) 他戴著黑布小帽,穿著黑布大馬褂,深青布棉袍──黯淡愁苦
(D) 我將他給我做的紫毛大衣鋪好座位──溫馨關懷。
( )13.關於〈背影〉的說明,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 全文採順敘法,以「現在、過去、現在」敘寫與父親相關的往事
(B) 全文處處可見「愛」字,尤其描寫父親車站送行為他買橘子的經過,絲絲入扣
(C) 從「看見背影」看不見背影」「重現背影」引發三次落淚,情緒層層宣洩
(D) 「我與父親不相見已二年餘,我最不能忘記是他的背影」:實寫父親背影。
( )14.〈今夜看螢去〉的說明,下列敘述何者有誤?
(A) 藉由溫柔筆觸描繪螢的溫暖寬慰、輕靈舞姿、引人憐惜疼愛
(B) 透過現今、童年、古典不同時空交錯,融記敘與抒情於一體
(C) 描寫人螢相親的溫暖,也有流螢已稀、童年已逝的感慨之情
(D) 透過今昔對比,說明流螢數量銳減的主要原因,呼籲多憐螢
( )15.依據右文,按地支計時排序,四位同學的時間先後為何?
(A) 嘉嘉、君君、文文、芳芳
(B) 嘉嘉、文文、君君、芳芳
(C) 君君、嘉嘉、文文、芳芳
(D) 文文、嘉嘉、芳芳、君君
( )16.關於〈再見西莎〉的寫作手法,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來到一個陌生城市,車門打開,主人將他往外一推,絕塵離去」為作者真實所見
(B)以譴責筆法撻伐現代人缺乏正確飼養觀念,呼籲尊重生命不可隨意棄養
(C)採用倒敘法,從自由廣場跑步起筆,回憶在蘇格蘭高地巧遇西莎的過程
(D)善用對比手法,對照流浪犬西莎與廣告上的明星犬,充滿悲憫敦厚的情懷。
(續下頁)
1.文文「未時」到電影院觀賞片長三小時的電影。
文文看完電影大約何時?
2.嘉嘉和同學「辰時」到公園運動
3.段考到了,芳芳「二更」加緊複習
4.君君「戌時」練習彈鋼琴
3
( )17.以下選項中,關於字體的描述,何者正確?
(A) 秦國一統天下後,頒布「書同文」「隸書」成為全國統一字體
(B) 「行書」筆畫方正勻稱,書寫方便,是教育部公布的標準字體
(C) 「篆書」為商、周時期鑄刻在青銅器的文字,又稱為「鐘鼎文」
(D) 「甲骨文」又稱為「卜辭」,線條纖細,筆畫常帶有稜角。
( )18.同學分組報告欣賞楷書作品時應注意的要點,下列何者正確?
(A)「顏筋柳骨」意指顏真卿、柳公權的楷書筆力遒勁 (B)楷書是書寫速度最快的字體,筆畫多連綴,具藝術價值
(C)王羲之的〈蘭亭集序〉是「天下第一楷書」 (D)楷書盛行於漢代,已擺脫圖畫性,漢字定型的轉折點。
( )19.以上字帖對應的字體,請按時代先後順序排列
(A)丁、甲、乙、丙 (B) 丁、甲、丙、乙 (C)丁、乙、甲、 (D)甲、乙、丙、丁。
( )20.依據文意,畫線處應填入下列何者最恰當?
(A)命運如同手中的掌紋,無論紋路多曲折,始終掌握在自己手
(B)兩點之間最短的未必是直線,有時迂迴曲折能更快的抵達終
(C)人的心只有拳頭那麼大,可是一個好人的心是容得下全世界
(D)一個人雖然可以選擇許多條路,但卻沒有辦法同時去走兩條路。
一武官出征將敗,忽有神兵助陣,反大勝。官叩頭請神姓名,神曰:「我是垛子○1。」武官曰:「小將何德,敢勞垛子
尊神見救。」答曰:「感汝平昔在教場從不曾傷我一箭。」 〈笑林廣記〉 註釋○1垛:ㄉㄨㄛˇ,箭靶
( )21.根據上文,這段文字所闡述的觀點與下列何者最接近?
(A)武官出征,最後仍不敵神兵之力 (B)武官平日宅心仁厚,不亂傷生,因而感動垛子相助
(C)武官箭術拙劣,垛子銘感五內,因而出手相助 (D)武官百發百中,令垛子萬分讚賞,因而出手相助。
( )22.下列文句涵義,何者前後最接近?
(A)為者常成,行者常至/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B)說得一丈,不如行取一尺/坐而言不如起而行
(C)責人之心責己,恕己之心恕人/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
(D)君子之愛人也以德,細人之愛人也以姑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五、閱讀題組:每題 2分, 16
暴風雨裡/一位朋友撐傘來接我/一手扶我的踉蹌1/一手把堅定的傘柄/舉成了一面大盾牌/抵擋猖狂的雨箭
後來才發現/逆風那一面他的衣衫/幾乎溼透於驟雨/喔,所謂知己/不就是一把傘麼──晴天收起/雨天才為你/
豁然開放 〈友情傘〉余光中 注釋:1踉蹌:音ㄌㄧㄤˋ ㄑㄧㄤˋ。形容走路歪斜不穩。
( )1.有關本詩內容敘述,下列何者正確?
(A)給他人及時幫助,叫做及時雨,詩中的雨也代表著友情 (B)「不就是一把傘麼」意思是「知己如傘聚散無常」
(C) 「一位朋友撐傘來接我,這位朋友是泛泛之交 (D)本詩主要旨意,與「風雨故人來」意思相近。
( )2.下列本詩內容敘述,下列何者最合適?
(A)藉景物抒發情懷的寫作手法 (B)傳達分享快樂的喜悅
(C)以暴雨患難考驗朋友情意 (D)以雙方對話互動抒情
予少時讀書,一見輒能誦。暗疏1之,亦不甚失。然負此自放,喜從滑稽飲酒者遊。旬朔2之間,把卷無幾日,故雖
有強記之力,而常廢於不勤。此數年來,頗發憤自懲艾3,悔前所為;而聰明衰耗,殆不如曩時○4十一二。每閱一
事,必尋繹○5數終,掩卷茫然,輒復不省。故雖有勤苦之勞,而常廢於善忘。嗟夫!敗吾業者,常此二物也。
(節選自秦觀〈精騎集序〉)
注釋:○1暗疏:默寫。2旬朔:十天或一個月。3懲艾:從失敗中記取教訓。4曩時:以前。○5尋繹:反覆推究。
3.根據上文,作者小時候荒廢學業最主要的原因為何?
(A)父母無力栽培,怠忽學習 (B)自恃天資聰穎,不知檢束
(C)學業壓力沉重,逃避現實 (D)年少識人不清,誤交損友。
4.文中所述「敗吾業者,常此二物也」「二物」是指
(A)嗜酒、喜歡玩樂 (B)健忘、喜歡睡覺 (C)不識字、沒耐心 (D)不勤奮、記性差
(續下頁)
你知道嗎?______ ,所以「得放手時須放手,得饒人處且饒人」
4
5.本文主要旨意為何?
(A)行百里者半於九十 (B)九層之臺,起於累土;千里之行,始於足
(C)時過然後學,則勤苦而難成 (D)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
1.漁父見而問之曰:「子非三閭大夫與?何故至於斯?」
2.屈原曰:「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是以見放。
3.漁父曰:「世人皆濁,何不淈其泥而揚其波?眾人皆醉,何不餔其糟而歠其醨?」
4.屈原曰:「吾聞之,新沐者必彈冠,新浴者必振衣。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塵埃乎?寧赴湘流,葬於江魚
之腹中!」
5.漁父莞爾而笑,鼓枻而去,乃歌曰「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吾足。
改寫屈原〈漁父〉〈趣味學古文〉
公元前二百七十八年初夏洞庭湖畔風和日暖林木蓊鬱一派生機屈原行走於湖邊披頭散髮步伐沉重
身心憔悴,滿面愁容。他一邊走,一邊低吟詩句,洞庭湖的美好景色,絲毫引不起他的興趣。這時,遇見一名漁父,
漁父問說:「您不就是那三閭大夫屈原嗎?為什麼到湖畔來?
屈原深深嘆了一口氣說:「舉世混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所以我被流放出來了。」漁父回答說:「常言道:
『識時務者為俊傑。』聰明的人處世之道,該是善於順應時變。舉世混濁,您為何不隨波逐流,為什麼要堅持清醒,
使自己遭受流放之難呢?」漁父不解的問道。屈原盯著父看了好一會,慢慢說到:「剛剛洗過頭的人總要把帽子
彈才戴上新洗過澡的人不免要抖抖衣服才穿上誰願意將自己乾淨的身軀弄髒呢?我堂堂清白之人,寧願在流放中
葬身魚腹豈能讓世俗的塵垢玷汙呢?」屈原說完拖著沉重的腳步繼續朝前走去漁父微微一笑搖著船槳離去
一邊唱著:「如果這水波清澈,就可以用來洗我的帽帶;如果這水混濁,就可以清洗我的腳。」
這年農曆五月五日,屈原漂泊到湘江支流汨羅江邊,聽說秦國派大將已攻克楚國郢都,頃襄王已棄城而逃,不
禁悲痛欲絕。他不願看到自己的楚國慘遭淪亡,感嘆世事,滿懷悲憤,抱起一塊大石頭,縱身跳入羅江中。
改寫自錢念孫〈中國文學史演義〉
6.根據上文,屈原自稱「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意謂他被放逐是因為:
(A)自視甚高,鄙夷楚國君臣 (B)遺世獨立,想隱居山林不仕
(C)潔身自愛,不願同流合污 (D)喝酒適可而止,不肯與眾人同歡。
7.5中,漁父說:「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吾足。」漁父有何言外之意?
(A)漁父想說:亂世中清流難得,值得讚賞 (B)漁父勸屈原要懂得了解當世局勢,改變作法
(C)漁父想告誡屈原要未雨綢繆、防患未然 (D)漁父想勸屈原隨遇而安,不用理會世俗變化。
8.下列詩句中的節慶,何者與上述文章相同?
(A)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B)玉輪光滿大千界,銀漢秋澄三五宵。
(C)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D)鼓聲三下紅旗開,兩龍躍出浮水來。
(試題結束,請仔細檢查!)
3
4
5
5
新北市立崇林國中 111 學年度第二學期第二次段考國文科答案
請用原子筆將答案寫在答案卷(本卷) 班級__座號__姓名_ _
一、字音字形:每字 1分,共 10
交「ㄒㄧㄝˋ」職務
「ㄇㄢˊ」頇糊塗
「ㄔㄢ」扶
「ㄊㄨㄟˊ」唐
義憤填「ㄧㄥ」
邂「逅」
迎「迓」
「剎」那
「踅」入小巷
「齜」牙咧嘴
二、注釋:每題 2分,共 20
1. 「迂」腐:
2. 妥帖:
3. 蹣跚:
4. 差使:
5. 躊躇:
6. 不知凡幾:
7. 「瑰」寶
8. 具體而微:
9. 羊腸小徑:
10. 弱質「蕙心」
三、成語:每題 1分,共 10
1.
2.
3.
4.
5.
6.
7.
8.
9.
10.
四、選擇題:每題 2分,共 44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五、閱讀題:每題 2分,共 16
1.
2.
3.
4.
5.
6.
7.
8.
版權說明: 檔案資源由用戶上傳,僅供學習交流使用,尊重著作權。 若您認為內容涉及侵權,請點擊「侵權舉報」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