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下列選項中,何者修辭使用錯誤? (A)他說完了這句格言,就絕了氣:倒反 (B)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激問
(C)譬如為山,未成一簣;止,吾止也。譬如平地,雖覆一簣;進,吾往也:譬喻兼映襯 (D)她們總是披著一身淡淡的夜
色便開始工作:誇飾
22. 「天真本是這社會極缺乏的品質之一,但一味天真則有變成『無知』的危險。而無知最容易與自私成為結拜兄弟。」
(簡媜《好一座浮島》) 簡媜從社會觀察的角度呼籲大眾,以下敘述何者不符合她的看法?
(A)無知之人常只貪圖個人利益,不顧他人 (B)天真之人一定沒有常識,常常不明事理
(C)鼓勵保留純真善良、性情直率的好性情 (D)做人不可太貪婪,以免被誘騙而上當
23. 「你,不要擠!這世界這麼大,它同理得了我,也容納得了你。」這段話陳述的道理是?
(A)讀萬卷書,行萬里路,世界這麼大,應拓展視野 (B)指責別人之前,先反省自己的作為,切勿口出惡言
(C)追求自我自由時,對人要感同身受,更不應侵犯他人自由 (D)與人保持距離,避免跟他人產生摩擦與誤會
24. 「若說生命是一本書,我們就該用真誠書寫不朽的篇章;若說生命是一團火,我們就有責任讓它燃燒的更熱烈;若說生命
是一杯酒,那就用奉獻讓這杯酒更香醇。生命總有無法承受之重,可是我們終會學著堅強,學著勇敢,學著微笑,然後成
為一棵頂天立地的大樹!」上段文字給我們的啟示是?
(A)生命總有意外,無法盡如己意 (B)幫助別人之前,先衡量自身能力是否足夠
(C)人生苦短,即時行樂別留遺憾 (D)努力生活,不畏懼任何困難挫折
25.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踰矩。」
(〈論語‧為政〉)孔子用上述簡單的幾句話,概括一生經歷和艱苦奮鬥精神,請問下列何者誤會了孔子的本意?
(A)妮妮:全段包含立身處世、為學、做人等 (B)佩佩:為所欲為,隨心所欲是孔子認為的最高境界
(C)喬治:可看出孔子生命中各階段的增進 (D)小葵:這則可說是孔子的自述
五、閱讀測驗 10%
小時候,父親從事魚販,我家餐桌上五盤菜有四盤是魚。好幾次,父親帶巴掌大的烏魚卵回來,阿母站在大灶大鼎前,
用冰糖、醬油烹到酥黃微焦。我們這些「猴死囝仔」在稻埕鬼混,聞到焦糖味的煙,奔至灶腳,捉了魚卵就跑,一入口,五
內酥軟欲仙欲死,又折回灶腳多拿幾副,撕一張日曆紙包著,坐在竹叢下專心享用,涼風習習,小雞繞來啄食餘屑。我十三
歲那年中元節前夕,父親騎著摩托車回家,暗夜途中被一輛大卡車撞倒、拖行。那是我生命也是全家命運陷入黑暗的轉捩
點。
天地間沒有魔法能倒溯時間阻止那場車禍,也沒有人能回答為什麼兩個身強力壯的男子相撞,致命的是我們的爸爸而非
另幾個孩子的父親。深夜,遭醫院拒絕被抬回家的父親,躺在客廳臨時鋪設的門板上等著斷氣,他一直掙扎、呻吟,血流全
身。那是我第一次毫無準備地目睹死亡,正確地說應該是,近六個小時目睹自己父親那極緩慢、極痛苦、絕不甘心的死亡過
程。我唯一為他做的是,捧一盆水用毛巾擦拭他身上的汙血及之後噴吐而出的腦漿──我不記得是誰叫我做的,擦不止的血
水後來成為我長期的暗夜惡夢。中元節清晨,他走了。
幾日後,道士帶我們到事故現場招魂,農曆七月大太陽下,我戴著「頭白」跪在路邊草叢,看到草地上散著紅通乾癟的
小卷,我忽然明白那是父親車禍的見證者,當時從他的竹編魚籃飛出來的。腥臭的小卷刺激我的感官,使連日以來麻木呆滯
的我忽然想吞食那些臭小卷,說不定就從這場惡夢醒來,幾乎只要意念再往前一小步我就會伸手,幸好還有最後一絲理智綁
住我,這意謂著,我知道這惡夢是真實的。從此,小卷從我的食物單消失。
注釋:1.戴「頭白」,披麻帶孝。長輩去世子孫身披麻布服頭上戴白 2.大鼎,大鍋。
(節選自簡媜〈我那粗勇婢女的四段航程〉)
1. 關於本文主旨的敘述,下列何者正確?
(A)作者因父親的死亡,結束無憂無慮的童年時光 (B)因招魂儀式奏效,作者從父親死亡的陰影中甦醒過來
(C)小卷從作者家庭食物單上消失的原因及其過程 (D)農曆七月鬼門開,小卷遭惡鬼附身,製造了一場慘絕人寰的車禍。
2. 上文中提及作者三餐吃魚、在竹叢下享用烏魚卵的時光,有何種象徵意義?
(A)得意忘形的生活 (B)美味無憂的童年 (C)歸園田居的幽靜 (D)錦衣玉食的經濟能力。
3. 依據上文,判斷「小卷」從作者食物單中消失的原因為何?
(A)以販魚為業的父親過世了,家中經濟衰落再也吃不起小卷
(B)父親為了保護一籃子的小卷而出車禍,小卷成了間接的殺人兇手
(C)在父親事故現場,作者吃下腥臭小卷,從此對小卷厭惡至極
(D)作者認為小卷見證了父親的死亡歷程,也將引起作者痛苦、傷心的一場噩夢。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