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立崇林國中 七年級 110 上學期 語文領域 國文 第二次段考 期中考 康軒 試卷

格式
pdf
大小
765.72 KB
頁數
6
作者
梅貞 鄭
收藏 ⬇️ 下載檔案
提示: 文件格式为 pdf,轉換可能會出現排版或格式的些許差異,請以實際檔案為準。
此檔案建立於 2022-02-15,离现在 3 254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
1
新北市立崇林國中 110 學年度第一學期七年級第二次段考國文科試題 班級 座號 姓名
本試題共有頁,請用原子筆將答案寫在答案卷上,才能計算分數
一、 字音字形 10%(題目在答案卷上,請直接作答在答案卷上)
二、 注釋 20%(題目在答案卷上,請直接作答在答案卷上)
三、 選擇題 40%
1. 下列文句中,「」中的字形何者兩兩不同?
(A) 兩「ㄆㄧㄝˇ鬍子/「ㄆㄧㄝ」在一邊 (B)功虧一「 ㄎㄨㄟˋ」/「ㄎㄨㄟˋ」不成軍
(C) ㄒㄧㄤˋ」夫教子/守望「ㄒㄧㄤ」助 (D)民窮財ㄎㄨㄟˋ」/不虞ㄎㄨㄟˋ」乏
2. 下列文句中,「」中的字義何者兩兩相同
(A) 「白」瞪著眼/「白」吃「白」喝 (B)「白」話文/淺「白」易懂
(C) 對「白」/告「白」 (D)「白」跑一趟/真相大「白」
3. 下列文句中,「」中的字音何者兩兩相同
(A) 「蝙」蝠/「編」織 (B)玩「弄」/巷「弄
(C) 「予」以清除/「予」取「予」求 (D)「擰」緊螺絲/猙「獰」
4. 請找出下列短文中共有幾個錯字「 石破天躲在一旁彆著氣,一點聲音也不敢發出,看著腦怒的白萬里在黑
白雙劍的合擊之下左支右絀,心有不忍地向一旁的雪山派弟子撇了一眼,卻看到蘊釀著怒氣的石中玉正殭
硬地盯著他看,心中不禁一陣緊張,看著石中玉一身華貴的服飾,又相比自己璞素的衣裳,頓時有種羞赧
的感覺。」。
(A) (B) (C) (D)
5. 下列文句中,「」中的詞性何者兩兩相同?
(A) 杜「絕」/「絕」 (B)絡「繹」/翻「譯」
(C) 「溫」習/「溫」故知新 (D)判「決」/「決」堤
6. 在〈差不多先生傳〉中,作者將差不多先生為人苟且隨便的態度,依序舉了各種事物模糊不分的事例
請依課文中各項事例的順序選出下列正確的排序。
()生死不分()色彩不分()聲調、方位不()目、筆畫不分
()時間不分()日期不分()大夫不分
(A) 乙庚丙戊甲丁己 (B)乙丙甲己丁戊庚 (C)乙丙丁戊己庚甲 (D)己丁乙戊丙庚甲
7. 下列《論語》各篇章的文句中,『』的字義兩兩相同?
(A) 孟武伯問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憂。」/子曰:「君子『疾』沒世而名不稱焉。」
(B) 子曰:「君子『病』無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子貢曰:「如有博施於民而能濟眾,何如?可
謂仁乎?」子曰:「何事於仁,必也聖乎!堯舜其猶『病』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
人。能近取譬,可謂仁之方也已。
(C) 子之武城,聞弦歌之聲。夫子莞爾而笑,曰:「割雞『焉』用牛刀?」/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
『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D) 哀公問:「弟子孰為好學?」孔子對曰:「有顏回者好學,不遷怒,不貳過。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則
『亡』,未聞好學者也。」/子夏曰:「日知其所『亡』,月無忘其所能,可謂好學也已矣。」
8. 〈差不多先生傳〉一文中,作者多次運用了倒反修辭來加強文學效果。下列何者並非倒反修辭?
(A) 「活人同 死人也差不多,凡事只要差不多就好了,何必太認真呢?」他說完這句格言,就絕了氣
(B) 大家都很稱讚差不多先生樣樣事情看得破,想得通,於是給他取個死後的法號,叫他做「圓通大師」
(C) 大家都說差不多先生一生不肯認真、不肯算帳、不肯計較,真是一位有德行的人
(D) 他也會寫,也會算,只是總不會精細,十字常常寫成千字,千字常常寫成十字
9. 下列選項的事例中,何者最符合孔子所說的「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A) 阿諺是個愛乾淨的好孩子,所以常常在打掃家門外的大廳的時候,會將灰塵掃往鄰居的門口
(B) 小謙為了讓媽媽過上好的生活,從小就認真讀書,努力上進,寒窗苦讀十年後終於考取功名,讓媽媽
為他驕傲
(C) 沂沂在家時常受到哥哥的欺負,不時亂拿他的東西或是隨意拍打他,所以她在與同學相處時都會小心
翼翼,避免讓同學感到不舒服
(D) 淇仔十分熱愛跳舞,每天在上學等公車的時候,都會在公車站情不自禁的手舞足蹈,不過她會注意不
要讓動作過大以免引起他人注意
2
10. 下列何者所蘊含的深意與〈那默默的一群〉一文中較無關聯?
(A) 能為社會盡一己之力 (B)無名英雄的貢獻與甘苦
(C) 透過清潔人員的認真襯托士兵守衛疆土的決心(D)看待「人物」不以職業貴賤視之
11. 胡適先生寫作〈差不多先生傳〉一文的用意是?
(A) 說明先生的為人處事值得學習的地 (B)宏揚佛道的圓融思想
(C) 反映國人敷衍苟且的通病 (D)嘲諷處事過於拘謹、不知變通的
12. 小新著迷於東野圭吾的懸疑推理小說《沉默的遊行》,希望當天能馬上借到書。在網路搜尋圖書館館藏後,
看見以下的資料,請問他可以前往何處借閱?
13. 晴晴想完成「文學中的生命教育」這份報告,下列是她在網路上檢索出來的資料,請判斷哪些符合她的需
求? (A)甲乙丙 (B)甲丙戊 (C)乙丙丁 (D)甲丙丁
館藏地
ISBN
借閱狀態
(A)
林口
9789573334545
預約待取中
(B)
新莊
9789573334545
在書架上
(C)
泰山
9789573334545
已被預約
(D)
五股
9789573334545
借出
3
14. 「沒有自律精神不能期望有敬業精神。」這句話的含意與下列何者想要表達的意思相差最遠
(A) 人能是否自律決定於他是否敬業
(B) 有敬業精神的人往往有自律精神
(C) 有了自律精神才可能有敬業精神
(D) 敬業精神來自於自律精神的養成
15. 下列選項中的畫面,關於空間變化的描述,何者給人越來越遠的感覺?
(A) 一個鬈髮的韓國小男孩牽著媽媽的手一路哭過來
(B) 其他小朋友一一上車之後,巴士開
(C) 他從最遠的那區宿舍村走來,銀色陽光照著瘦小身影
(D) 全校在大禮堂集會時,他看到馬托坐輪椅,老師推他
16. 下列關於《論語》的敘述哪個選項有誤
(A) 在《論語》中,主要記載了孔子與弟子還有時人的對
(B) 《論語》的內容包含了孔子弟子之間對於道理的探討
(C) 《論語》全書共二十篇,篇名取自首章首句二至三字
(D) 《論語》的篇幅短小,並以記事為主,為中國最早的語錄體著作
17. 「每天這一段搭校車的路,似乎成為馬托很重要的練習。他愈走愈穩,展示醫療與自身鍛鍊的成果,有幾
次,甚至跑了幾步。」由這段話可知,馬托藉由自身的努力與醫療的幫助,行動不便的情況已大為改善,
這種情形用下列何者來形容最為恰當?
(A) 天助自助者 (B)天生我才必有
(C) 人在做,天在看 (D)謀事在人,成事在天
18. 下列有關孔子言論、思想的敘述,何者錯誤?
(A)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溫故知新能提升自我,所以內心感到喜悅
(B) 「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學習別人的優點,看見他人的缺點應該協助他人改過
(C) 「君子病無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與外界的認同相比,孔子更重視充實自我
(D)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自己不想要的事物,不要加在別人身
19. 下列魯迅的名言,何者與〈差不多先生傳〉一文的主旨互相呼應?
(A) 當我沉默的時候,我覺得很充實,當我開口說話,就感到了空虛
(B) 真正的強者不是因為某件事而壯烈的死去,而是因為某件事而卑微的活著
(C) 現在的所謂教育,世界上無論哪一國,其實都不過是製造許多適應環境的機器的方法罷了
(D) 中國四萬萬的民眾害著一種毛病。病源就是那個馬馬虎虎,就是那隨它怎麼都行的不認真態度
20. 「別看她們所負責的路段是那樣寬長,她們卻忠實的一掃把一掃把的掃過來。」上文中,前後兩句的意思
並非順勢遞接,而是相反,有明顯的「轉折關係」,下列文句,何者也具有這種「轉折關係」?
(A) 婦道人家做起事情來當然是溫柔文雅的,但當她們面對著出現在路面上的垃圾時,態度就嚴肅起來了
(B) 當我看到她們的時候,她們的清掃工作老早就開始了
(C) 最勇敢的戰士常常朝著最危險的地方走去,她們好像也是
(D) 當她們每天早上來清掃時,面對著那些黃黃的泥巴,誰也不會保留自己的力量
四、成語測驗 %
1. 下列成語皆為使用千□萬□的結構,請選出□中的詞性屬於動詞的選項
(A) 千真萬確 (B)千頭 (C)千呼萬喚 (D)千辛萬苦
2. 「這些探險隊員前往一處未知的地域探險,經過一番千辛萬苦,度過了這段□□□□的地形之後,終於抵
達了他們的最終目的地。」
請選出最適合的成語填入上述的空格
(A) 山窮水盡 (B)山重水複 (C)山高水長 (D)山明水秀
3. 成語的結構有許多各式各樣的組成方式,其中一種為透過描述典故的內容來延伸典故中所包含的寓意,例
如:「蜀犬吠日」,此成語的典故便是來自於蜀地終年下雨烏雲蔽日,所以當地的狗偶而見到沒有被雲遮
蔽的太陽便會受到驚嚇而吠叫。後而延伸為少見多怪的意思。請問下列的選項中,何者也是屬於這種源自
於典故的成語?
(A) 井底之蛙 (B)反目成仇
(C) 井然有序 (D)不厭其煩
4
題組題(請回4.5)
令狐沖與任盈共同歷了一番苦後,走到了一片乾枯的山坡,方圓萬里沒有
的遮蔽物,在這片「」之中,他見到了盈盈的真面目,只見輕薄的面紗之下,是一副沉魚落
雁的面容,猶抱琵琶半遮面的若隱若現,更顯得盈盈的不可方物,令狐沖一想起兩人才剛
歷了「」的危機,盈盈捨命拯救他的勇氣,一時情不自禁,將面前的佳人緊緊擁抱。
請在「」處填入最適當的成語。
4. (A)山陰道上 (B)不毛之地 (C)大庭廣眾 (D)川流不息
5. (A)千載難逢 (B)方百計 (C)千鈞一髮 (D)千錘百鍊
五、閱讀測驗 20%
()
這個真實的故事發生在日本。故事主角,是一個利用假期到東京帝國飯店打工的女大
生。女大學生在這個五星級飯店裡所分配到的工作是洗廁所。當她第一天伸手進馬桶刷洗時,
差點當場嘔吐。勉強撐過幾日後,實在難以為繼,決定辭職。但就在此關鍵時刻,大學生發
現,和她一起工作的一位老清潔工,居然在清洗工作完成後,從馬桶裡舀了一杯水喝下去。大
學生看得目瞪口呆,但老清潔工卻自豪自在地表示,經他清理過的馬桶,是乾淨得連裡面的水
都可以喝下去的!這個舉動給大學生很大的啟發,令她瞭解到所謂的敬業精神,就是任何工
作,不論性質如何,都有理想、境界,與更高的品質可以追尋;而工作的意義和價值,不在其
高低貴賤如何?卻在於從事工作的人,能否把重點放在工作本身,去挖掘或創造其中的樂趣和
積極性。
於是,此後,再進入廁所時,大學生不再引以為苦,卻視為自我磨練與提昇的道場,每清
洗完馬桶,也總清晰自問:「我可以從這裡面舀一杯水喝下去嗎?」
假期結束,當經理驗收考核成果,女大學生在所有人面前,從她清洗過的馬桶裡舀了一杯水喝
下去!這個舉動同樣震驚了在場所有人,尤讓經理認為這名工讀生是絕對必需延攬的人才!
畢業後,大學生果然順利進入帝國飯店工作。而憑著這簡直匪夷所思的敬業精神,三十七歲以
前,她是日本帝國飯店最出色的員工和晉陞最快的人。
三十七歲以後,她步入政壇,得到小泉首相賞識,成為日本內閣郵政大臣!
這位女大學生的名字叫野田聖子。直到現在,這位現年四十四歲、被認為極有潛力角逐首
相大位的內閣大臣,據說每次自我介紹時總還是說:「我是最敬業的廁所清潔工,和最忠於職
守的內閣大臣!」 (改寫自學習電子報)
1. 老清潔工從馬桶裡舀了一杯水喝下去,這樣的行為是因為
(A)因為他口渴 (B)他想檢查主角有沒有把馬桶清乾淨
(C)他相信自己的清潔能力 (D)為清潔員製造話題
2. 根據本文,主角為何能被認為是極有潛力角逐首相大位的內閣大臣?
(A)她喜歡喝馬桶水 (B) 她清潔過後的馬桶也能夠舀水喝。
(C)因為她是日本帝國飯店最出色的員 (D) 她從老清潔工的認真態度學習到敬業精
3. 關於主角從老清潔工身上得到的啟示,下列何者正確?
(A)清潔完馬桶必須喝過以確認是否乾 (B)要將喝馬桶水視為一種樂趣才能做好這份工
(C)不論是什麼工作都必須全力以赴的精神 (D)要想成為日本內閣郵政大臣必須擔任過清潔工
()
孔子東游,見兩小兒辯鬥。問其故。一兒曰:「我以日始出時去人近,而日中時遠也。」一兒以日初
出遠,而日中時近也。一兒曰:「日初出,大如車蓋(1);及日中,則如盤盂(2)。此不為遠者小而近者
乎?」一兒曰:「日初出,滄滄涼涼;及其日中,如探湯(3),此不為近者熱而遠者涼乎?」孔子不能
也。兩小兒笑曰:「孰為汝多知乎?」〈列子.湯問〉
【注釋】(1)車蓋:車上的傘蓋。(2)盤盂:泛指器皿。(3)探湯:用手試於熱水之中。
5
4. 文中兩個小孩「辯鬥」的主題是什麼?
(A)太陽在不同時間呈現的大小 (B)太陽在不同時間與地面的距
(C)太陽在不同時間溫度的冷熱 (D)太陽在不同時間的運行速度。
5. 一兒認為「日始出時去人近,而日中時遠也。」他的理由是以何者為依據?
(A)視覺 (B)嗅覺 (C)觸覺 (D)聽覺
6. 一兒認為「日初出遠,而日中時近也。」下列何者不是他的論點
(A)遠者小而近者大 (B)日初出滄滄涼
(C)日中如探湯 (D)近者熱而遠者涼
()
用那樣蠻不講理的姿態
翹向南部明媚的青空
一口又一口,肆無忌憚
對著原是純潔的風景
像一個流氓對著女童
噴吐你肚子不堪的髒話
你破壞朝霞和晚雲的名譽
把太陽擋在毛玻璃的外邊
有時,還裝出戒煙的樣子
卻躲在,哼,夜色的暗處
向我惡夢的窗口,偷偷地吞吐
看不見,那許多矇矇的眼瞳
正絕望地伸向
風箏都透不過氣來的灰空 余光中 〈控訴一枝煙囪〉
7. 「用那樣蠻不講理的姿態/翹向南部明媚的青空/一口又一口,肆無忌憚/對著原是純潔的風景/像一個
流氓對著女童/噴吐你肚子不堪的髒話」這段詩句意指什麼?
(A)斥責愛說髒話、不講理的流氓 (B)控訴製造空氣汙染的煙囪
(C)宣導吸二手菸的危害 (D)痛斥汙染環境的女童。
8. 「有時,還裝出戒煙的樣子/卻躲在,哼,夜色的暗處/向我惡夢的窗口,偷偷地吞吐」關於這段詩句的
含義,下列說明何者正確?
(A)不肖業者趁夜晚排放危害環境的氣 (B)戒菸者常趁夜黑人靜時抽菸
(C)作者在半夜常吸到二手菸 (D)作者躲在暗處蒐證。
()
金谿民方仲永,世隸耕。仲永生五年,未嘗識書具,忽啼求之。父異焉,借旁近與之,即書詩四句,
並自為其名。其詩以養父母、收族為意,傳一鄉秀才觀之。自是指物作詩,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觀者。邑
人奇之,稍稍賓客其父,或以錢幣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環謁於邑人,不使學。
余聞之也久。明道中,從先人還家,於舅家見之,十二、三矣。令作詩,不能稱前時之聞。又七年,
還自揚州,復到舅家,問焉。曰:「泯然(1)眾人矣!」 王安石 〈傷仲永〉
【注釋】(1)泯然:形跡消滅的樣子。
9. 根據本文,方仲永小時候和長大後的表現最適合用下列何者形容
(A)比上不足,比下有餘 (B)青出於藍,更勝於藍
(C)聰明一世,糊塗一時 (D)小時了了,大未必佳。
10. 「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環謁於邑人,不使學。」由此可知,方父具有下列何種特質?
(A)老牛舐犢 (B)望子成龍
(C)溺愛不明 (D)短視無知。
6
六、配合題 5%
請將下列空格填入正確的選項(可複選)
(A)德行 (B)政事 (C)言語 (D)文學
(E)安貧樂道,無伐善、無施勞。
(F)性格直接急躁,勇猛直爽,後因內亂而身亡,為覆醢之痛的典故。
(G)才思敏捷,口若懸河,曾因晝寢而遭孔子訓斥「朽木不可雕也」。
(H)辯才無礙,善於外交,曾被孔子誇獎「始可與言詩已矣!告諸往而知來者。」。
(I)曾說過「日知其所亡,月無忘其所能,可謂好學也已矣。」且對於儒學的傳播有極大貢獻
(J)以孝道聞名,曾遭後母虐待卻仍選擇原諒,並向父親求情不要休妻。
試題結束
子貢
子夏
言語
.
3.
4.
版權說明: 檔案資源由用戶上傳,僅供學習交流使用,尊重著作權。 若您認為內容涉及侵權,請點擊「侵權舉報」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