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立崇林國中 七年級 110 下學期 語文領域 國文 第一次段考 期中考 康軒 試卷

格式
pdf
大小
518.74 KB
頁數
4
作者
梅貞 鄭
收藏 ⬇️ 下載檔案
提示: 文件格式为 pdf,轉換可能會出現排版或格式的些許差異,請以實際檔案為準。
此檔案建立於 2022-03-16,离现在 3 225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
1
新北市立崇林國中 110 學年度第二學期七年級第一次段考國文科試題 班級 座號 姓名
本試題共有頁,請用原子筆將答案寫在答案卷上,才能計算分數
一、 字音字形 10%(題目在答案卷上,請直接作答在答案卷上)
二、 注釋 20%(題目在答案卷上,請直接作答在答案卷上)
三、 選擇題 40%
1. 下列詞語中的「載」字,何者讀音與其他三者不同?
(A) 「載」花的樹 (B) 「載」歌「載」舞
(C) 千「載」難逢 (D) 電子「載」具。
2. 下列選項「 」中的注音寫成國字後,何組字形兩兩相同?
(A) 一「ㄅㄧㄥˇ」頂天/「ㄅㄧㄥˇ」燭夜遊 (B) 鳥翅初「ㄆㄨ」/平「ㄆㄨ」直敘
(C) 寧「ㄐㄧㄥˋ」/乾「ㄐㄧㄥˋ (D) ㄈㄨˊ ㄈㄨˊ」相連/不修邊「ㄈㄨˊ」。
3. 下列選項「 」中的注音寫成國字後,何組字形前後相同?
(A) ㄌㄧㄡˊ」芳百世/開源節「ㄌㄧㄡˊ (B) 涕淚「ㄗㄨㄥ」橫/芳「ㄗㄨㄥ」杳然
(C) ㄌㄨㄛˋ」陽紙貴/「ㄌㄨㄛˋ」葉歸根 (D) 歸心似「ㄐㄧㄢˋ」/「ㄐㄧㄢˋ」拔弩張。
4. 下列選項「 」中的形近字,何組讀音前後相同?
(A) 「褐」色/「渴」望 (B) 「啼」哭/馬「蹄」
(C) 「捲」尺/畫「卷」 (D) 「涕」淚/「弟」兄。
5. 對「ㄓˋ」、「ㄔˊ」續、「ㄕˋ」者、ㄕˋ」才傲物。以上「 」中的注音寫成國字後,依序應為
下列何組字
(A) 持、恃、峙、侍 (B) 峙、持、侍、恃
(C) 侍、持、恃、峙 (D) 恃、峙、侍、持。
6. 下列選項「 」中的字,何組讀音前後相同?
(A) 眩「暈」/月「暈」 (B) 「荷」塘/負「荷」
(C) 紛至「沓」來/「杳」如黃鶴 (D) 哽「咽」/嗚「咽」。
7. 「「向日葵反面的形象/黑黝黝的背日葵啊/見證人類的健忘/雨裡盛開/雨後枯萎/一朵接一朵被遺棄/怎樣也記不起來
/在什麼人家的門外/身世如謎/究竟誰是/頭也不回的主人?」(余光中〈遺忘傘〉)關於本詩的分析,下列敘述何者正
確?
(A) 「雨裡盛開/雨後枯萎」點出了傘如花如亭的特質
(B) 作者透過「身世如謎/究竟誰是/頭也不回的主人」來感嘆自己的傘總是不翼而飛。
(C) 以「背日葵」與「向日葵」對比,暗指雨傘總是在雨天被打開使用,太陽一出來則不再盛開
(D) 藉由「一朵接一朵被遺棄」諷刺人類喜新厭舊,見異思遷。
8. 「杜甫的一生顛沛流離,也因為他的生活狀態如同一個平凡得不能再平凡、受苦受難的老百姓,他的詩、他的作品,才最清
楚的說明了老百姓內心的感慨。他的偉大,就是因為他是那個時代普通老百姓的代言人。」(改寫自薛中鼎〈從詩來欣賞詩
人〉)根據這段文字,下列何者最能用來說明杜甫的偉大之處?
(A) 傾訴人民心聲,流露社會關懷
(B) 詳實記錄災禍,呈現歷史原貌
(C) 詩風沉鬱悲壯,拒絕高談闊論
(D) 揭露朝政弊端,勇於伸張民主。
9. 「遊一處風景,尋一處特色;見一處特色,悟一片心得。江南的綺麗,塞北的廣漠,能喚起我們對自然的尊重和敬畏。若你
能和此地人溝通結識,賦美景以人文,還自然以生命,你會明白,還有比自然景觀更深刻的領悟——不同的水土養不同的
人,都具有各自的優勢和特點。」(〈人生最好的一次旅行〉)關於這段文字的含義,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 就算前往不同的地方旅行,也能感受到相同的人情味
(B) 人類對大自然應常懷敬畏之心,不可輕慢的隨意接近
(C) 旅遊前須先熟讀當地歷史,以便了解當地文化的精髓
(D) 自然與人文不僅相輔相成,還能賦予旅人深切的體悟。
10. 「落帆逗淮鎮,停舫臨孤驛。浩浩風起波,冥冥日沉夕。
人歸山郭暗,雁下蘆洲白。獨夜憶秦關,聽鐘未眠客。」
關於這首詩的分析,下列敘述何者最恰當?
(A) 首兩句寫出與友餞別的地點與時間
(B) 末兩句點出客因心有所思而不成眠
(C) 以「雁下蘆洲白」表示太陽將升起
(D) 以「風起」、「日沉」自喻懷才不遇。
2
11. 關於〈山居秋暝〉一詩的分析,下列何者正確?
(A) 此詩為王維隱居山林前所作,表達了雖然嚮往山水田園的但仍俗務纏身的無奈
(B) 此詩為王維寄託自己在官場上仍期待被重用的心情
(C) 透過「喧」「動」等動詞襯托出山林間的寂靜
(D)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此兩具運用了以靜襯動的技巧,使得畫面生動活潑。
12. 「會意」為合併兩個或兩個以上獨體的「文」,將它們的意思會聚起來,用以表現出新字含義的造字法則,如「森」字,由
三個「木」構成,表示樹木繁多。據此判斷,下列何者也是「會意」字?
(A) (B)
(C) (D) 嗷。
13. 根據〈傘〉此詩中的所表達的意境,據此判斷下列選項何者錯誤?
(A)「連成一個無懈可擊的圓」暗示著傘下是一個生命圓融的境界
(B)以「頂著單純兒歌的透明音符」說明作者對於音樂的熱忱
(C)連用三個「頂」字讓人感覺傘的功能很多
(D)以「庭中藏著一個寧靜的我」呼應「自在自適的小小世界」所追求的圓融自在的人生。
14. 下列出自另一個春天一文的文句,何者可以看出老太太對生命的熱情、積極與活力?
(A) 她堅決地搖搖頭,趕緊又拿起照相機「喀嚓!喀嚓!」朝我照兩張
(B) 那說話的神情,像是包裹了一顆年輕旅行家的心,陶醉在長久的夢想裡
(C) 她肥胖年邁的身體,在夕陽的港口邊顯得礙手礙腳,和那個舊藤袋一起消失在人群雜沓中
(D) 沒想到她只是搖搖手,「你自己去吧!我走不動了,在這裡坐著等你!」。
15. 關於〈再見,西莎〉一文的寫作手法,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 全文採倒敘法,從自由廣場跑步起筆,回憶在蘇格蘭高地巧遇西莎的過程
(B) 善用對比手法,將流浪西莎與罐頭上的明星犬作對照,以凸顯其狼狽
(C) 採用大量例證,說明寵物犬遭棄養所造成的社會問題
(D) 全文先敘後議,先敘述西莎成為流浪狗的過程,再以嚴厲譴責棄養的行為作結。
16. 〈再見,西莎〉一文想像與現實情境交互描寫,格外觸動人心。下列關於西莎的描述,何者不是作者想像的情景?
(A) 能幸運遇見愛他直至終老的新主人,並且每晚都夢到自己在故鄉美麗遼闊的蘇格蘭高地上,揚尾奔馳。
(B) 來到一個陌生城市、從不曾到過的地方,車門打開,主人將他往外一推,引擎啟動,絕塵離去
(C) 腰腹凹扁,長毛灰黃骯髒、糾結成絮,肩背有一塊暗褐潰爛
(D) 還在他美麗的故鄉,該會多麼快樂地跑過滿山遍野的石楠花叢。
17. 請將下列文字所使用的造字法則依正確順序排列:「男、產、鳳、牟」
(A) 「會意、象形、指事、形聲」 (B) 「指事、象形、會意、形聲」
(C) 「形聲、象形、會意、指事」 (D) 「會意、形聲、象形、指事」。
18. 下列有關四種造字法則的描述何者正確?
(A) 東漢學者倉頡所著的《說文解字》對這四種造字法則有簡要的解釋
(B) 其中「象形」、「會意」稱為「文」;「指事」、「形聲」稱為「字」
(C) 「指事」的造字法則為透過簡單的符號表達抽象概念
(D) 「形聲」造字法則中的「形符」用來表示字音。
19. 下列關於「會意」字所組合而成的字義何者配對正確?
(A) 垚:直立高聳的樣子
(B) 磊:土高起的樣子
(C) 雔:成雙成對的鳥
(D) 毳:叢生的草。
20. 關於近體詩的格律,下列選項中,何者描述正確?
(A) 七言絕句的「頸聯」與「頷聯」必須對仗
(B) 五言律詩中,可能有四個字押平聲韻
(C) 五言絕句最多可以有二個字押韻
(D) 七言律詩共有42個字。
四、成語測驗 %
1. 下列哪一組成語關係與「功敗垂成/功虧一簣」相同?
(A) 瓜田李下/瓜熟蒂落 (B) 目空一切/目中無人
(C) 因小失大/ 因禍得福(D) 左右為難/左右逢源。
2. 「生□活□、目無全□、白雲蒼□、包羅萬□」,以上五個成語中,□裡的字沒有出現哪一種動物?
(A) (B) (C) (D)馬。
3
3. 下列哪一個四字詞語的詞性安排是「形容詞+名詞+形容詞+名詞」?
(A)光宗耀祖 (B) 白髮朱顏(C) 石破天驚 (D) 消瓦解。
4. 「目下□行、丟□落□、□面□方、□面楚歌」,以上四個成語□中的數字總和為
(A)三十五 (B)三十七 (C)三十三 (D)三十一。
5. 下咧哪一個四字詞語的解釋或用法和其他三個不相似?
(A) 同流合汙(B)同舟共濟 (C)同仇敵愾 (D) 甘共苦。
五、閱讀測驗 20%
()
素娥把母親的拉鍊扣好,詹氏轉身面對她說:「你不高興嗎?」 「不,母親。」素娥深為難過地說:「你昨天才到
醫院看醫生,今天就要走……」詹氏接著說:「我去拿藥是給旅途做準備,我知道自己的身體,你說我不去可以嗎?阿彬
娶了那樣的妻子,什麼也不懂,肚子那麼大了,生產的時候怎麼辦?」素娥有點生氣地說:「他們自己不會想辦法?」詹
氏又說:「阿彬是一個脫線的人,我是去幫淑華,現代的女孩子那裡懂得那麼多。」 素娥憤憤地說:「淑華有她自己的
母親。」詹氏說:「我這個祖母會輸給她那個母親?」 素娥說:「當然輸,你還不知道?」詹氏倔強地說:「不輸。」
素娥說:「到時候就知道了。」詹氏說:「你要想想,你的兩個孩子誕生時,都是我幫的忙。」素娥辯解道:「我知道,
但不是為這個。」
素娥心中只是不忍她的老母年老還要去做那些像傭婦的事,但她不能當面對母親說你年老了,當年是 當年,現在是
現在。兩個母女爭論到都眼濕了才罷手。自從素娥結婚以來,十幾年間,詹氏一直寄居在這個宿舍裡,大小事都為這一隻
手殘廢的女兒分擔做。年輕時在鄉村艱苦生活的歲月影像又浮現到詹氏的心頭來,她必須在夜間去排隊挑水,以致剛會爬
行的素娥無知地向油燈前進,想到那些不堪回首的往事,她的淚水奪眶而出,像兩條白銀珠劃過那兩面蠟黃的臉頰。
―― 七等生〈老婦人〉
1. 根據這段文字,關於詹氏下列行為的動機,何者說明正確?
(A) 醫院拿藥:以備淑華生產之需
(B) 淚水難忍:思及育女疏失導致的意外
(C) 長年寄居:幫傭身分難以獨力維生
(D) 幫助淑華:因淑華不會照顧阿彬。
2. 根據這段文字,素娥的心態最可能是下列何者?
(A) 想和阿彬爭寵
(B) 擔心婆媳的爭執難解
(C) 心疼母親一生操勞
(D) 企圖糾正母親的教子觀念。
3. 請根據文章判斷,下列何者最有可能是詹氏與淑華的關係?
(A)婆婆與媳婦
(B)祖母與孫女
(C)媽媽與女兒
(D)祖姑與孫媳。
()
〈清平調·其三〉
一枝紅豔露凝香, 雲雨巫山枉斷腸。
借問漢宮誰得似? 可憐飛燕倚新妝。
【注釋】巫山:借指楚王與巫山神女的神話故事 飛燕:漢代著名美人
4. 請問此詩最有可能描寫的內容為
(A) 一朵香氣四溢的牡丹
(B) 一片壯闊磅礡的美景
(C) 一位明艷動人的美女
(D) 一座富麗堂皇的宮殿。
5. 關於本詩的分析,下列哪個選項正確?
(A)第一句主要強調了花朵的動人色彩與香氣
(B)最後一句說明詩中主角比飛燕還要美麗
(C)「枉斷腸」三字呈現出了這段神話故事的淒美
(D)本詩字面上描述花朵,實際上寄託對於政治的理想。
6. 本詩運用側面描寫的手法—通過對周圍人物或環境的描繪來表現所要描寫的對象,以使其鮮明突出,來襯托主角,請問下
列選項中,何者也運用了相同的手法?
(A) 青青河畔草,綿綿思遠道。遠道不可思,宿昔夢見之。
(B) 少年見羅敷,脫帽著帩頭。耕者忘其犁,鋤者忘其鋤
(C) 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
(D) 解釋春風無限恨,沉香亭北倚闌干。
4
()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杜甫〈春望〉
7. 請問下列有關上面詩文的題裁說明,何者正確?
(A) 蘇紹連〈春望〉和杜甫〈春望〉都是現代詩也是自由詩 (B) 蘇紹連〈春望〉 是五言絕句
(C) 杜甫〈春望〉是平起式七言律詩 (D) 杜甫〈春望〉是五言律詩,押平聲韻。
8. 杜甫〈春望〉一 詩中,描述作者目睹淪陷後的長安,都城殘破,蕭條零落,遍地亂草,樹木空自淒清。身處逆境,思家情
切,不免感慨萬千。由杜甫詩的內容可知,杜甫詩是近體詩的哪一個流派?
(A)浪漫詩派 (B)山水田園詩派
(C)邊塞詩派 (D)社會寫實詩派。
9. 關於蘇紹連的〈春望〉敘述,下列何者正確?
(A) 全詩講求押韻平仄和對仗
(B) 「家書只剩一張一張一張的郵票」代表不斷想與家人聯繫的渴望
(C) 「瓶中花」「籠中鳥」是富貴人家的裝飾和玩好
(D) 作者因疾病而落髮出血。
10. 由李澤奉等編《古器物圖解》中判斷,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 杜甫所處時代,「簪」多為圓錐狀骨針
(B) 髮簪上有梅花、菊花等雕刻花紋自唐宋時代開始
(C) 簪頭上鑲嵌綠松石自新石器時代已有
(D) 「蝶戀花金頂簪」是明清時期飾品。
六、配合題 5%
請將下列文字與正確的造字法則配對
(A)象形 (B)指事 (C)會意 (D)形聲
試題結束
造字法則
.
2.
3.
4.
5.
山山河河為國
在,
草草木木為城
深。
凋落的瓶瓶瓶瓶瓶瓶瓶瓶
是那陣花開,
飛起的籠籠籠籠籠籠籠籠
是那聲鳥叫。
烽火只剩一天一天一天的時
間,
家書只剩一張一張一張的郵
票。
尋髮的
白髮
搔出血
血液成的髮髮髮髮髮髮髮髮
蘇紹連〈春望〉
簪即「笄」。古人用來插定髮髻
或連冠於髮的一種長針。新石器時代
的簪多為圓錐狀骨針;商代簪頭上有
雕刻各種裝飾,已較精緻;西周漢代
的簪,有的還在簪頭上鑲嵌綠松石。
唐宋時,簪用金銀玉等貴重材料製
作;元代簪頭雕刻花紋多樣,有梅
花、菊花和鳥頭、獸頭、龍頭等各種
花卉形象,明清時簪的製作日趨多
樣,以細巧精緻為特色,多用金銀作
原料,並鑲嵌各色寶石,十分富麗華
貴。如蝶戀花金頂簪、金鳳簪、雙龍
戲珠金簪等,此外也有竹製的劍簪,
以及象牙簪等。
節選自李澤奉等編著 《古器物圖解》
版權說明: 檔案資源由用戶上傳,僅供學習交流使用,尊重著作權。 若您認為內容涉及侵權,請點擊「侵權舉報」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