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11. 關於〈山居秋暝〉一詩的分析,下列何者正確?
(A) 此詩為王維隱居山林前所作,表達了雖然嚮往山水田園的但仍俗務纏身的無奈
(B) 此詩為王維寄託自己在官場上仍期待被重用的心情
(C) 透過「喧」「動」等動詞襯托出山林間的寂靜
(D)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此兩具運用了以靜襯動的技巧,使得畫面生動活潑。
12. 「會意」為合併兩個或兩個以上獨體的「文」,將它們的意思會聚起來,用以表現出新字含義的造字法則,如「森」字,由
三個「木」構成,表示樹木繁多。據此判斷,下列何者也是「會意」字?
(A) 武 (B) 車
(C) 幻 (D) 嗷。
13. 根據〈傘〉此詩中的所表達的意境,據此判斷下列選項何者錯誤?
(A)「連成一個無懈可擊的圓」暗示著傘下是一個生命圓融的境界
(B)以「頂著單純兒歌的透明音符」說明作者對於音樂的熱忱
(C)連用三個「頂」字讓人感覺傘的功能很多
(D)以「庭中藏著一個寧靜的我」呼應「自在自適的小小世界」所追求的圓融自在的人生。
14. 下列出自另一個春天一文的文句,何者可以看出老太太對生命的熱情、積極與活力?
(A) 她堅決地搖搖頭,趕緊又拿起照相機「喀嚓!喀嚓!」朝我照兩張
(B) 那說話的神情,像是包裹了一顆年輕旅行家的心,陶醉在長久的夢想裡
(C) 她肥胖年邁的身體,在夕陽的港口邊顯得礙手礙腳,和那個舊藤袋一起消失在人群雜沓中
(D) 沒想到她只是搖搖手,「你自己去吧!我走不動了,在這裡坐著等你!」。
15. 關於〈再見,西莎〉一文的寫作手法,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 全文採倒敘法,從自由廣場跑步起筆,回憶在蘇格蘭高地巧遇西莎的過程
(B) 善用對比手法,將流浪西莎與罐頭上的明星犬作對照,以凸顯其狼狽
(C) 採用大量例證,說明寵物犬遭棄養所造成的社會問題
(D) 全文先敘後議,先敘述西莎成為流浪狗的過程,再以嚴厲譴責棄養的行為作結。
16. 〈再見,西莎〉一文想像與現實情境交互描寫,格外觸動人心。下列關於西莎的描述,何者不是作者想像的情景?
(A) 能幸運遇見愛他直至終老的新主人,並且每晚都夢到自己在故鄉美麗遼闊的蘇格蘭高地上,揚尾奔馳。
(B) 來到一個陌生城市、從不曾到過的地方,車門打開,主人將他往外一推,引擎啟動,絕塵離去
(C) 腰腹凹扁,長毛灰黃骯髒、糾結成絮,肩背有一塊暗褐潰爛
(D) 還在他美麗的故鄉,該會多麼快樂地跑過滿山遍野的石楠花叢。
17. 請將下列文字所使用的造字法則依正確順序排列:「男、產、鳳、牟」
(A) 「會意、象形、指事、形聲」 (B) 「指事、象形、會意、形聲」
(C) 「形聲、象形、會意、指事」 (D) 「會意、形聲、象形、指事」。
18. 下列有關四種造字法則的描述何者正確?
(A) 東漢學者倉頡所著的《說文解字》對這四種造字法則有簡要的解釋
(B) 其中「象形」、「會意」稱為「文」;「指事」、「形聲」稱為「字」
(C) 「指事」的造字法則為透過簡單的符號表達抽象概念
(D) 「形聲」造字法則中的「形符」用來表示字音。
19. 下列關於「會意」字所組合而成的字義何者配對正確?
(A) 垚:直立高聳的樣子
(B) 磊:土高起的樣子
(C) 雔:成雙成對的鳥
(D) 毳:叢生的草。
20. 關於近體詩的格律,下列選項中,何者描述正確?
(A) 七言絕句的「頸聯」與「頷聯」必須對仗
(B) 五言律詩中,可能有四個字押平聲韻
(C) 五言絕句最多可以有二個字押韻
(D) 七言律詩共有42個字。
四、成語測驗 5%
1. 下列哪一組成語關係與「功敗垂成/功虧一簣」相同?
(A) 瓜田李下/瓜熟蒂落 (B) 目空一切/目中無人
(C) 因小失大/ 因禍得福(D) 左右為難/左右逢源。
2. 「生□活□、目無全□、白雲蒼□、包羅萬□」,以上五個成語中,□裡的字沒有出現哪一種動物?
(A)象 (B)牛 (C)虎 (D)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