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下列關於〈母親的教誨〉各句文意的說明,何者錯誤? (A)「你總要踏上你老子的腳步,我一生只
曉得這一個完全的人,你要學他,不要跌他的股」
—
母親希望胡適克紹箕裘 (B)「我母親管束我
最嚴。她是慈母兼任嚴父」
—
可得知母親愛之深責之切的管教態度 (C)「她從來不在別人面前罵
我一句打我一下」
—
可看出母親糾正胡適錯誤,又保留其顏面及自尊 (D)「聽說眼翳可以用舌頭
舔去,有一夜她把我叫醒,真用舌頭舔我的病眼」
—
此舉流露出母親對胡適的孺慕之情。
13,關於〈兒時記趣〉中的文句,下列詮釋何者正確?(A)「昂首觀之,項為之強」:可知作者的戰戰兢
兢 (B)「方出神,不覺呀然驚恐」:可知作者膽小怯懦 (C)「舌一吐而二蟲盡為所吞」:表現生物界
的「肉弱強食」 (D)「捉蝦蟆,鞭數十,驅之別院」:表示作者的殘忍霸道。
14.文章中常用具體事物來表達抽象意念,稱為「象徵」。〈背影〉一文中用了很多「象徵」修辭,下列
說明何者錯誤?(A)「將橘子一股腦兒放在皮大衣上」
—
象徵父親把自己的愛毫無保留地給了兒
子 (B)「我將他給我做的紫毛大衣鋪好座位」
—
「紫毛大衣」象徵父親生活奢華 (C)「他戴著黑
布小帽,穿著黑布大馬褂,深青布棉袍」
—
象徵父親當時愁苦慘淡的心情 (D)「 我再向外看時,
他已抱了朱紅的橘子望回走了。」
—
「朱紅的橘子」象徵父愛的溫暖。
15.下列「 」中的詞語,何者運用正確?(A)丸子與小玉是同班同學,彼此「鶼鰈情深」,感情非常
融洽 (B)我遵守「人微言輕」的原則,在公共場所從不高聲喧譁(C)他以蒙面之姿,「明察秋毫」
地在網路分享自彈自唱的影片,一夕爆紅,成為隱藏的大明星 (D)新冠病毒肆虐,全球染疫人數屢
創新高,國內人民莫不「風聲鶴唳」, 人人自危。
16.故意使用與本意相反的詞語或句子來表達本意,稱為「倒反」修辭,以下何者沒有使用此手法?
(A)拜您之賜,我到現在還拄著拐杖走路呢 (B)這道物理題目連老師都不會,他居然解得出來,真
是宇宙無敵大天才 (C)你的衣服可以保暖,還可以拿來擦嘴、擦桌子,可真是物盡其用啊 (D)你
竟然把校長看成工友,真是慧眼獨具。
17.關於〈母親的教誨〉一文的寫作手法分析,下列敘述何者錯誤?(A)藉具體實例描繪母親溫柔的形
象 (B)善用對話與家鄉方言,使人物形象更加具體生動 (C)結尾用感性的筆調,將自己的好品行歸
功於母教(D)採第一人稱的口吻回憶母親寬嚴並濟的教育方式。
18.有關〈背影〉一文的寫作手法分析,何者敘述完全正確? (A)首段以難忘的背影破題,並深入描寫父
親送行一事,全文重點在父親敏捷攀爬鐵道買橘子的過程,展現父子情深 (B)以父親的立場敘述對兒
子無微不至的關愛,字裡行間流露出為人父望子成龍的期待感 (C)首尾兩段寫現在的事,中間五段以
追述手法回憶往事,結尾用感嘆法作結,形成前後呼應的效果 (D)作者利用具體事件細膩描述父親的
關愛,透過許多大事件來凸顯父親強烈的情感,極具渲染力。
19.有關〈兒時記趣〉一文的寫作手法,下列何者正確? (A)全文是作者虛構而成,以「物外之趣」主
題貫串全文 (B)全文夾敘夾議,層次分明,描述鮮活生動 (C)作者運用擬人法描摹周遭的花草蟲
蟻 (D)全文是作者運用觀察力及想像力,獲得生活樂趣,達到「萬物靜觀皆自得」的境界。
20.比較〈母親的教誨〉及〈背影〉這兩篇文章,內容有何相似之處? (A)都提及父母的管教對自己的影
響深刻 (B)均點出父母的身教、言教對子女造成的影響 (C)皆提及父母望子成龍的殷切期盼 (D)
均從子女的角度抒發對父母的感念。
21.「見藐小微物,必細察其紋理,故時有物外之趣。」這段話說明了什麼道裡? (A)麻雀雖小,五臟
俱全 (B)見微知著,一葉知秋 (C)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D)旁觀者清,當局者迷。
22.「如果我學得了一絲一毫的好脾氣,如果我學得了一點點待人接物的和氣,如果我能寬恕人,體諒人
──我都得感謝我的慈母。」根據此段話,下列何者不是母親教會作者的事? (A)得饒人處且饒
人 (B)人情留一線,日後好相見 (C)有容德乃大,無欺心自寬 (D)精誠所至,金石為開。
23.下列各句標點符號的使用,何者完全正確?(A)孔子曾說:「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這句話告
訴我們:交友是一件令人欣喜的事。 (B)經研究發現
—
多數人工作一天後會筋疲力盡。但是,也
有人整日工作;竟精神抖擻! (C)心靈深處是塊肥沃的田。我們應將自尊,自信,同情及友愛的種
子深深埋下,日夜用愛的甘泉灌溉它。 (D)在這酷熱難耐的午後:教室外,夏蟬競相嘶鳴、熱鬧非
凡。教室內,學生們無精打采、昏昏欲睡。
第2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