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又肥又大,以配合變重的身體。
配合島嶼的生活環境,多多鳥從鴿子的形狀與習性,演化成多多鳥的形狀與習性,牠是毛里西亞島「僅此一家,
別無分號」的特殊產品。
1507年,葡萄牙人首次登陸毛里西亞島,發現了多多鳥,葡語「deudo」即是「蠢漢」的意思。因為多多鳥根本
不懂得「避敵」,牠們毫無戒心,悠閒地在島上散步,一隻若被抓了、殺了,另一隻還傻傻地站在旁邊看。
荷蘭人在1598年來時,也看到多多鳥,多多鳥也仍是親切地歡迎這些不速之客,絲毫沒有記取葡萄牙人給牠們的
教訓。荷人也隨葡人叫牠們「Do Do」鳥,謔稱牠們是「笨鳥」。
葡萄牙人、西班牙人、英國人、法國人登上毛里西亞島後,殺掉了為數可觀的多多鳥。當年歐洲海上探險隊,海
上生活單調令他們失去理性,便在毛里西亞島上大肆捕殺多多鳥。除了捕殺外,水手們都習慣帶一些家畜在船上,一
上岸,即放生一些家畜,如貓、狗、羊、豬、兔子等等,以便下回到島上有肉可吃。這些哺乳動物,外加每艘船都會
有的老鼠,上了島嶼之後,把整個島嶼生態體系破壞,吃光草葉、踐踏鳥蛋,捕殺島上的動物,也傳來鳥的致命疾病
──鳥天花,因為島上的鳥沒有免疫力,導致整批死亡。
多多鳥便是在這種情況下,在1681年絕了種。現今每回有人提到鳥類滅絕史,頭一個點名的一定是多多鳥。英
語有一句諺語是:「像多多鳥一樣地完蛋」,即是萬劫不復、無可挽回的意思。 (改寫自洪素麗〈多多鳥的傳奇〉)
1. ( )「多多鳥在毛里西亞島優哉游哉」,「優哉游哉」的解釋應為下列何者?
(A)善於游泳 (B)從容自在 (C)追逐遊樂 (D)食物充足
2. ( )根據本文,多多鳥之所以不躲避人類,以致被捕殺的主要原因是下列何者?
(A) 多多鳥智商較低,不懂得躲避危險 (B) 因為翅膀退化,多多鳥無法飛離危險
(C) 在島上不曾遇見天敵,因此對人類毫無防備 (D)人類以船上的食物、家畜當作誘餌,獵殺牠們
3. ( ) 根據文章的敘述,下列何者最適合作為本文的結論?
(A)生物最後會滅絕,是歷史的宿命 (B) 人類干預自然生態,影響物種生存
(C)生物肢體器官的退化,易導致物種滅絕 (D)自然氣候的變化,將影響生物的生存條件
第二則:生物技術
如果有一棵植物,它的根部結馬鈴薯,地上部分則長出番茄,那該有多神奇!如果將白米、葡萄等釀造原料,放
進玻璃容器內,不久之後,在瓶子裡就可得到香醇的酒,這樣不是很方便嗎?在過去,這些現象就像是神話一樣,遙
不可及。現在,經由生物技術的協助,這個天方夜譚可以逐步實現。
「生物技術」就是利用動、植物或微生物的特性、機能或成分來製造產品,用以改善人類生活的一種技術,舉凡
釀造發酵、基因轉殖、生物複製、細胞融合等,都屬於生物技術的範疇,應用範圍非常廣大,包括醫學工業、食品工
業、化學工業、汙染防治、能源、礦業及農業,甚至太空科技相關的宇宙工業,均會利用到這項科技。
我們的祖先早就懂得利用生物技術。傳統的生物技術主要是用來釀造發酵食品,如醬油、味噌、酒、醋等。到了
20
世紀初期,科學家已經可以用生物技術生產各種藥物。1970年以後,人類發展出遺傳工程及細胞融合,生物技術有
了重大的變革。
世界上已經有許多國家將生物技術列為科學研發的重要項目之一,臺灣也早在民國
73年將它列為未來國家重要
科技,大力推廣。因此,生物技術的研究與開發必將進入新的紀元,多數人都認為21世紀就是「生物技術」的時代。
(改寫自江晃榮《不可思議的生物科技》)
4. ( ) 下列何者屬於「傳統生物技術」的範疇?
(A)細胞融合 (B)釀造發酵 (C)基因改造食品 (D)生物複製技術
5. ( ) 有人說:「21
世紀是生物技術的時代。」下列有關「生物技術」的敘述,何者錯誤?
(A) 20
世紀初期,人類利用生物技術,發展出遺傳工程及細胞融合
(B) 我國在民國
73
年將「生物技術」列入未來國家重要科技,大力推廣
(C)「生物技術」是利用生物來製造產品,用以改善人類生活的一種技術
(D)「生物工業」是由生物技術所衍生出來的新興工業,受到世界各國的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