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請閱讀下列文章並回答相關問題】
珊瑚蟲本為白色半透明,因體內有共生藻,故顯得五顏六色。珊瑚蟲提供住所,共生藻則行光合
作用提供能量(營養)給珊瑚蟲、並吸收珊瑚蟲的代謝廢物;加以大部分珊瑚蟲必須生活在 20℃
以上的海水,故珊瑚礁海域必定溫暖清澈、有陽光、生產力豐富,能畜養眾多海域動物,也被形
容是「海域中的熱帶雨林」。珊瑚蟲在造礁過程中會吸收大量二氧化碳,有助減緩溫室效應,若大
氣二氧化碳濃度過高、海水變酸,珊瑚蟲則會死亡。當共生藻死亡或離開,珊瑚蟲變回本色,即
是俗稱的「珊瑚白化」。
( )45.由以上敘述可知,「珊瑚礁海域」屬於海洋生態系中的:
(A)潮間帶 (B)淺海區 (C)大洋區透光層 (D)大洋區深海層
( )46.珊瑚白化所代表的意義是:(A)珊瑚蟲沒了共生藻 (B)珊瑚蟲可以往深海發展
(C)溫室效應已受到控制 (D)海域中的熱帶雨林不再,海域生態恢復平靜正常
( )47.下列哪個國家公園沒有「珊瑚」可保育? (A)墾丁國家公園 (B)東沙環礁國家公園
(C)台江國家公園 (D) 澎湖南方四島國家公園。
( )48.關於珊瑚與溫室效應的關聯,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珊瑚蟲的造礁過程可以吸收
二氧化碳、降低地球的溫室效應 (B)大氣中的二氧化碳過高會讓海水變酸導致珊瑚蟲
死亡 (C)珊瑚蟲的共生藻可以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降低地球的溫室效應
(D)珊瑚蟲喜歡溫暖的海域,地球暖化有助於珊瑚蟲的生存。
7. 【請閱讀下列文章並回答相關問題】
植物給人的第一印象就是有綠色的葉子,能吸收二氧化碳行光合作用以製造養分並產生氧氣。遠在亞馬
遜河流域的熱 帶雨林,更有地球之肺的美稱。然而,除了大家熟知的植物外,大自然還存在著一群非
綠色、行異營生活的植物,這些植 物可以分為腐生植物及寄生植物。 腐生植物本身無葉綠素,無法行
光合作用以獲取養分,要依賴真菌所分解的腐植質生存,臺灣所產的腐生植物有黴草科、水玉簪科及部
分蘭科與鹿蹄草科的植物,水晶蘭便是屬於此種類型的植物。水晶蘭全株潔白透明樣如水晶而得名,獲
得養分的方式有別於一般植物,需要依靠生長於其根部的真菌先將腐葉或朽木分解,再吸收分解後的腐
植質來獲得養分。在臺灣,這一類植物大多生長在中高海拔及原始闊葉林落葉堆積深厚之處。 寄生植
物則是利用吸器進入寄主體內吸取養分。寄生植物又分二種,一種可自己行光合作用製造碳水化合物,
但從寄主身上補充其他養分,為半寄生,如刀葉槲寄生;另一種則不行光合作用,所需的養分全部皆從
寄主取得,為完全寄生,如菟絲子。腐生和寄生這兩類植物因為本身不具葉綠素,而有不同的顏色, 如
紅色的穗花蛇菰、黃色的菟絲子與潔白透明的水晶蘭等。
( )49.下列有關水晶蘭的敘述何者錯誤? (A)水晶蘭缺乏葉綠素,不能行光合作用 (B)水晶蘭與
菟絲子獲得養分方式不同 (C)水晶蘭在生態學上屬於消費者 (D)腐生植物可以將有機
養分送回自然環境中 。
( )50.右圖為甲、乙、丙、丁四個族群之間的交互關係, 「+」表示有利, 「-」表示有害, 「△」
表示沒有影響。根據本文,水晶蘭與真菌類的關係,相當於右表中哪兩種生物的交互關係?
(A)甲乙 (B)乙丙 (C)丙丁 (D)甲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