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決定國中畢業後不再升學,先工作分攤家計,幫忙養家活口,至於未來的打算,他則是想都不敢想。若從「基本生活」
的角度來解讀哲彥的行為,那麼何者最為適切?
(A) 雖然他的基本生活受到保障,但卻失去了選擇自由 (B)他的基本生活並無保障,也限制了自由發展的權利
(C) 他只要滿足溫飽的需求,就是讓基本生活受到保障 (D)他決定工作養家,實現自主選擇外也顧及基本生活
51. 「刈包吉」廖榮吉幾乎每年都會舉辦「街友宴」,讓街友也能感受過年的氣氛。但他年事已高、體力不足,受訪時已有
萌生退意,尋求接班人的意圖。請問,下列有關「刈包吉」的作為,何者敘述最正確?
(A) 宴會的資源應該由政府出資 (B)舉辦街友宴是「刈包吉」的責任
(C)街友宴比較不容易長久維持 (D)民眾有愛就能落實公平正義
52. 近代國家推動社會保險、社會救助等政策,其主要目的在於?
(A) 保障個人的基本生活 (B)讓弱勢者不會再出現 (C)取代傳統的社會互助 (D)讓每個人的所得增加
53. 下列各項施政,何者屬於「社會安全」制度的建立?
(A)文化部主導擴展學校藝文教育的內容 (B)國防部強化戰力以維護國家安全
(C)行政院成立專案小組辦理災後救助工作 (D)地方政府主辦國際論壇,進行城市交流。
※我國政府制定政策,不能只考量一般民眾的需求,更要把弱勢群體的需求納入,除此之外還必須考量國民的年齡、性別、
族群、經濟與身心狀況等差異來擬訂,如視障者可以攜帶導盲犬出入公共場所,使用汽車及機車代步得免繳納「使用牌照稅」;
在公共場所設立哺乳室,設立婦女優先車廂等。希望可以透過政策給予弱勢者較多的協助,讓他們得以公平地參與社會生活。
54. 上述文章是希望政府可以發揮下列哪一功能?
(A)提升整體經濟的發展 (B)提升國民生活品質 (C)提高國人的教育水準 (D)落實社會的公平正義
55. 下列哪一項政策規劃最能呼應上述文章的概念?
(A) 發放身障津貼 (B)發放育兒津貼 (C)辦理國民年金 (D)推動無塑家園
※「高風險家庭」是一個不常見的名詞,但生長在這個家庭中的人們,同樣與低收入戶等家庭同樣須要受到政府的保障與援
助。近年來,高風險家庭的數量逐漸上升,這些家庭的孩子被迫提早成長,過程可能要放棄學業或夢想,學會養活自己,但
是太早自立,沒有長輩們能夠提醒他們走進社會要注意的風險。因此,國家規劃出一個「社會安全網」的機制來補強社會目
前缺漏的部分,加強社會安全來保護高風險家庭中的孩童,及早發現困境便能及早給予幫助,讓他們權利獲得應有的保障。
56. 根據上文,顯示出高風險家庭中的孩子最缺乏下列何者?
(A)獲得社會安全的保障 (B)實現選擇自由 (C)維護人性尊嚴 (D)維持最低的生活水平
57. 上述政府的政策作為,主要期望以什麼方向來保障孩子的權利?
(A)就業職能訓練 (B) 健康與醫療照護 (C)社會安全的保障 (D)社會救助與津貼
※右表是大同國歷年的人口統計資料,請依據表中資料回答第
58 題:
58. 根據右表資料,大同國政府應加強哪一方面的措施,以因應所
衍生的問題?
(A)居住正義 (B)社會救助
(C)就業安全 (D)社區日間照護中心。
※臺灣女菜販陳樹菊在小學六年級時,母親過世。因為家境清寒,為了養活六個弟弟、妹妹,她只好輟學賣菜。這一賣就賣
了將近半個世紀,到現在都還沒結婚。她把擺攤賺來的小錢,5元、10元一點一滴存起來幫助別人,不僅捐錢給母校蓋圖書
館,也在臺東基督教阿尼色弗兒童之家捐了三十五萬元,認養三個小孩,至今已陸續捐出一千萬元。請問:
59. 民間社會參與社會福利工作,主要原因為何?
(A) 民間團體藉由參與社會福利工作爭取曝光率 (B)擴大公共參與,補足政府政策不足之處
(C)因應國際社會潮流,國人投入社會福利工作 (D)政府沒有專門組織規劃並推動社會福利政策
60. 民間團體投入社會福利工作,展現了人民的力量與溫暖,也可發揮許多功能。下列說明何項不符合此一目的?
(A)取代政府,執行社會福利的工作 (B)監督政府,提升社會福利的效能
(C)協助家庭,發揮保護照顧的功能 (D)照顧個人,維持生活的基本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