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立北興國中 七年級 109 上學期 社會領域 歷史 第一次段考 期中考 翰林 試卷

格式
pdf
大小
575.77 KB
頁數
4
作者
蔡慧君
收藏 ⬇️ 下載檔案
提示: 文件格式为 pdf,轉換可能會出現排版或格式的些許差異,請以實際檔案為準。
此檔案建立於 2020-10-23,离现在 5 4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
1頁,共 4
北興國中 109學年度第一學期第一次段考 歷史科一年級 座號: 姓名:
一、單一選擇題:(每題2分)
1. 臺灣的史前文化可分為舊石器時代、新石器時代、金屬器時代。」請問,上述不同時期的畫分依據為
何?(A)器物的製作(B)文字的有無(C)語言的發展(D)貨幣的材質。
2. 在臺灣有許多不同族群共同生活,而原住民雖然人數較少,但因分布區域、傳統文化等方面的不同,
可再分為平埔族和高山族各族。請問,有關平埔族和高山各族之間異同的比較,下列敘述何者有誤
(A)皆屬於南島語系的民族,在外來族群移入時已有一套文字系統(B)前者居住在平原地帶,後者多居
住在山區或東部地(C)前者較後者漢化程度深(D)前者有凱達格蘭族,後者有鄒族。
3. 1597
年,有一封呈報給國王的信中寫到:「我們希望占領福爾摩沙的這個港口,最迫切的理由是為了
確保菲律賓的安全。因為……日本企圖奪取這個港口以進占馬尼拉,我們要確保菲律賓的安全就必須
擁有這個港口。」由上述背景判斷,這封書信最有可能是呈報給哪一國國王?(A)荷蘭(B)西班牙(C)
萄牙(D)英國。
4. 鄭氏時期在臺灣實行軍屯制度。請問:此種制度的基本精神為何(A)兵民合一(B)寓兵於農(C)兵農分
(D)寓民於兵。
5. 鄭氏時期,對外貿易是鄭氏勢力發展的根基。請問,此時臺灣對外貿易的對象為何?()中國 ()
()東南亞(丁)荷蘭東印度公司(戊)英國東印度公司。(A)甲乙丙(B)甲乙丙丁(C)甲乙丙戊(D)
乙丙丁戊。
6. 在清帝國時期的臺灣地方縣志中,常可看到以「生番」、「熟番」的名詞來稱呼原住民。請問,當時
清朝政府區分生、熟番的標準為何(A)以種族血統來區分(B)居住地區的不(C)打獵或農耕的生活型
(D)是否歸順朝廷。
7. 關於臺灣史前人類生活想像圖,以下哪一景象最能表現出臺灣新石器時代文明的特色?
(A)
(B)
(C)
(D)
8. 因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今年國內旅遊非常熱門,小愷利用暑假和家人前往澎湖旅遊,在天后宮看到
一塊石碑,上面寫著「沈有容諭退紅毛番韋麻郎等」等字。請問:碑上所指的「紅毛番」指的是下列
何者?(A)英國人(B)葡萄牙人(C)西班牙人(D)荷蘭人。
9. 16
世紀的臺灣為何成為國際競爭的重要據點?(A)歐洲人稱呼臺灣為「福爾摩沙」(美麗之島),使得
臺灣聲名大噪(B)臺灣島上並無統一政權,各國都想掠奪臺灣的礦產資源(C)臺灣的地理位置恰好位於
東亞國際貿易航線的中央(D)臺灣島內農產豐富,具有高度的經濟價值。
10. 約四百年前,清廷將高山族稱為「生番」;到了日治時期改稱為「高砂族」;而到了中華民國時期,
則稱為何者?(A)平埔族(B)熟番(C)高砂族(D)山地同胞。
11. 以下是甲、乙兩方簽訂投降和約的內容摘要,請根據乙方撤走的條件內容分析,乙方在亞洲的根據地
位於今日的哪一國家?(A)澳門(B)菲律賓(C)印尼(D)新加坡。
一、乙方應將熱蘭遮城堡以及一切物資和金錢等屬於某公司之財產,全部移交給甲方。
二、乙方自臺灣至巴達維亞城途中所需之糧食、日用品、自衛用槍彈火藥等得報備後裝船載走。
三、甲方需於八至十日內遣返或釋放俘虜。未受甲方拘禁之乙方人民,於未離臺前得安全通行。
12. 以下為有關「大馬璘文化」的介紹:「大馬璘遺址位於南投縣埔里鎮愛蘭里,1900
年由日本人類學家
鳥居龍藏發現,是當時知名的史前臺灣遺址之一。……一百多年來,大馬璘遺址曾經過多次考古挖掘,
出土了石板棺墓葬、礫石排列的建築結構,以及大量的石器、陶器等史前遺物,……但是近
50
年來,
遺址上陸續興建了許多房屋,已經造成嚴重的破壞。」請從上述內容判斷,「大馬璘文化」最可能與
下列哪一史前文化屬於同一時期?(A)長濱文化(B)十三行文化(C)卑南文化(D)網形文化。
13. 新航路發現後,歐洲人為獲取亞洲的物品,紛紛東來。葡萄牙人、西班牙人分別占領何地為據點?
(A)澳門、巴達維亞(B)澳門、馬尼拉(C)香港、巴達維亞(D)麻六甲、馬尼拉。
14. 位於淡水河的十三行文化距今約二千~四百年前,已有煉鐵技術,以鐵器為生產工具,屬於臺灣史前
的鐵器時代。十三行文化人類雖然會使用鐵器,但仍以農業、漁獵維生,由於他們的生活技術進步,
因此也發展出較大的部落。請根據他們活動的範圍來判斷,十三行文化因與下列哪一族人範圍相近,
而被視為可能是其祖先?(A)賽夏族(B)泰雅族(C)凱達格蘭族(D)西拉雅族。
15. 小玲與朋友利用中秋連假時到臺東進行深度旅遊,這次的旅遊行程中,他們特別安排參觀歷史老師在
課堂上介紹過的臺東當地的遺址公園。小玲和朋友如果想先了解此一遺址的史前文化,可以上網查閱
哪一個相關資料?(A)圓山文化(B)卑南文化(C)蔦松文化(D)牛罵頭文化
2頁,共 4
16. 下列哪一機構對
17
世紀臺灣的糖業發展極具貢獻,並主導當時臺灣的進出口貿易? (A)英國聯合東
印度公司(B)荷蘭聯合東印度公司(C)西班牙聯合東印度公(D)葡萄牙聯合東印度公司。
17. 小惠參加一場演講會時,主講老師介紹有關臺灣歷史的發展,請根據右圖判斷,主講
老師的演講主題應該是下列何者?(A)鄭成功攻臺的原因(B)鄭經西征的原因(C)鄭成功
北伐的原因(D)鄭成功實行軍屯的原因。
18. ()、圖()分別為臺灣
17
世紀前期、後期的對外貿易圖。對照兩張不同時期的對
外貿易圖,發現圖()的進口商品中出現了軍用物資,請根據臺灣歷史發展加以判斷分
析,當時是為了對抗哪一勢力而進口軍用物資?(A)清帝國(B)荷蘭(C)海商(D)日本。
▲圖() ▲圖()
19. 根據目前已找到的出土文物,我們發現這個文化最大的特色為貝塚,裡面的貝類有烏蜆、牡蠣、窗貝
等,所以可以確定當時臺北湖為一鹹淡交雜的湖泊;又從中找到農業及畜牧的痕跡。請問,這個文化
可能是哪一個時代的文化?(A)舊石器時代(B)新石器時代(C)鐵器時代(D)青銅器時代。
20. 荷蘭東印度公司總督曾說過:「臺灣真是一頭好乳牛」。這句話表示臺灣為他們公司帶來相當大的利
益。下列哪些是 17 世紀時荷蘭人所輸出的臺灣特產」?甲、香料;乙、稻米;丙、鹿皮;丁、蔗糖。
(A)甲乙丙丁(B)乙丙丁(C)甲丙丁(D)甲乙丁。
構樹,在臺灣俗稱鹿仔樹;2015
年臺灣大學與智利共組的研究團隊分析世界各地構樹基因,發現西太
平洋各地的構樹起源於臺灣。臺灣與太平洋上的各個原住民族都會取其樹皮,經拍打搥氈製成「樹皮
布」,雖然現在樹皮布的實用價值已被紡織布取代,但樹皮布在其傳統祭典儀式中仍有重要象徵意義
上述研究結果認為構樹隨著民族遷徙而傳播,而證實其文化出自臺灣的源起假說。請回答 2122 題:
21. 上文提及的研究中,利用太平洋構樹可證實哪一族群的遷移?(A)南島語族(B)南亞語族(C)印歐語族
(D)漢藏語族。
22. 研究團隊調查民族遷徙的區域應該不包括下列何處?(A)復活節島(B)菲律賓(C)印尼(D)澳大利亞。
23. 大航海時代,許多西方國家紛紛東來,其中 17
世紀時最早在大員登陸且築城的是下列哪一國人?
(A)葡萄牙人(B)西班牙人(C)荷蘭人(D)英國人。
24. 中國歷史上的統治政權(王朝)曾因不同目的,而多次實行「海禁政策」。請問:明朝及清初實行海
禁政策分別是為了防範哪些對象?(A)荷蘭、鄭氏(B)倭寇、荷蘭(C)倭寇、鄭氏(D)西班牙、日本
25. 17
世紀前期,漢人海商掌握臺灣與中國東南沿海貿易,也與進入東亞的歐洲勢力維持一定的合作關係。
其中最重要,並曾招募漢人開墾雲林、嘉義一帶的是下列何人(A)鄭芝龍(B)李旦(C)沈有容(D)施琅。
26. 阿興的歷史課分組報告題目是「大坌坑文化」,他蒐集了許多資料,但因為粗心大意,只有一項可用
於報告內容。請問,他所蒐集的資料中只有哪一項可用?(A)生活在花東縱(B)與其他地區有貿易往
(C)使用鐵器(D)已有農耕技術。
27. 17
世紀前期,日本德川幕府因見識到西方火槍的威力,認為西方武器將會破壞日本穩固的社會階級,
再加上天主教傳教士多次在日本製造事端,因此德川幕府頒布政策,禁止其人民到海外貿易,並只准
荷蘭與中國商人在長崎進行貿易。請問:文中日本德川幕府頒布的政策為何?(A)海禁政策(B)鎖國政
(C)南進政策(D)西向政策。
28. 小妤參加社區舉辦的臺南古蹟之旅,右圖是她參觀某一古蹟時,
導遊的解說內容。請問,根據圖中的解說內容判斷,這座古蹟最初
的名稱為何?(A)聖薩爾瓦多(B)普羅民遮城(C)熱蘭遮城(D)聖多
明哥城。
3頁,共 4
29. 地名,不僅是對某地的稱呼而已,很多時候它也是歷史的縮影,代表著一個地方的開發史,其背後隱
藏著包羅萬象的意義。下列臺灣古今地名的配對,何者正確?(A)熱蘭遮城
-
赤崁樓(B)雞籠
-
宜蘭
(C)蛤仔難
-
基隆(D)大員
-
臺南安平。
30. 新石器時代人類的生活型態發展出許多重大的變革,因而被稱為「新石器革命」。請問,此時期對人
類有何重要意義?(A)開始使用文字,明確記載當時人們的各種活(B)發展嚴密的軍事及國家組織,
保障群體的安全(C)已知用火取暖、照明與熟食,使生命得以延長(D)進入農業產食階段,人們開始有
餘暇從事文明創造
31. 右圖是小誠在某本書看到的一幅地圖;若根據地圖內容所呈現的資
料判斷,此書的書名最有可能是下列何者?(A)《圖說大坌坑文化》
(B)《氣候變遷下的熱帶雨林》(C)《南島語族的歷史》(D)《中華文化
的傳播》。
32. 17
世紀西班牙人來臺灣時,除了占領今日的淡水、基隆以外,還占領了今日的何地?(A)宜蘭(B)新竹
(C)桃園(D)苗栗。
33. 承上題,當時西班牙人攻佔這些地方的目的為何?(A)方便開採臺灣的煤礦(B)牽制荷蘭勢力及做為與
中國、日本貿易的據點(C)建立太平洋區的漁業據點(D)探勘附近海域的石油
34. 續承第 32 題,後來西班牙人減少駐臺守軍的原因是?(A)明朝政府派遣軍隊將之驅離(B)荷蘭人出兵
北上將之打敗(C)日本實施鎖國政策導致原先計畫受挫(D)西班牙國內爆發革命,無暇顧及東亞事務。
35. 某次颱風過後,在臺南市善化區發現史前文物,引起社會重視,該遺址裡也找到目前臺灣最早的稻米
化石和數量龐大的繩紋紅陶、石刀、石斧等。請問:上文中的遺址應是下列何者?(A)靜浦(B)網形
(C)十三行(D)南關里
36. 有一本歷史書籍記載:「鄭成功來臺灣經營,帶來很多士兵及眷屬,為解決糧食問題而實施屯田制度,
今天可以從臺灣南部地區的地名,看出屯田的影子。」下列哪一個地名與屯田有關(A)高雄市前金區
(B)屏東縣車城鄉(C)高雄市美濃區(D)臺南市林鳳營。
右圖為臺灣史前文化的時間與空間架構圖。請回答 3739 題:
37. 依你所學的歷史知識判斷,圖中「甲」文化最有可能是何者? (A)
南文化(B)長濱文化(C)大坌坑文化(D)十三行文化。
38. 阿維要寫一篇關於圖中「乙」文化生活的報告,為了符合歷史的正確
性,下列哪一項內不可以出現在報告中?(A)出現農業種植(B)製作陶
器儲水(C)發現青銅刀柄(D)使用磨製石器。
39. 下圖是小雅在《圖說臺灣歷史》書中看到一篇漫畫如下;請問,此圖
描繪的臺灣史前文化最可能是右圖中哪一個?(A)(B)(C)(D)丁。
40. 鄭氏政權是臺灣史上最早大規模建立漢人政治與文化制度的時期。鄭氏三代的統治者有:()鄭經
()鄭克塽 ()鄭成功;請問,若按照統治先後順序排列,下列何者正確?(A)甲乙丙(B)丙甲乙
(C)丙乙甲(D)乙丙甲。
41. 附圖為《漫畫臺灣歷史》中的一幅漫畫,圖中的人實際上是由廈門來臺的漢人軍隊,他們採取自耕自
食的方式生活,目前臺灣仍保有許多和此拓墾方式相關的地名。請問:目前臺灣仍保有許多和此拓墾
方式相關的地名,這些地名主要位於下列哪一地區?(A)宜蘭(B)新竹(C)臺南(D)南投。
4頁,共 4
42.
17
世紀時,日本曾對外國人進行管控與限制,主要的內容有:甲、禁止日本船出海貿易以及與海
外人士往來。乙、取締天主教的傳教活動。兩、監視駛抵日本的外國船隻,並嚴格管控貿易活動。這
段期間,日本政府雖禁止外國對日貿易,但是□□、中國可至指定港口長崎進行貿易。」根據上述內
容判斷,□□應為下列何者? (A)美國(B)英國東印度公司(C)荷蘭東印度公司(D)葡萄牙。
43. 在十三行文化遺址中,出土了瑪瑙珠、玻璃製品,以及其他質料的珠子,還發現金飾、鎏金青銅碗、
銀管飾物、銅刀柄、銅碗、銅鈴、銅幣等來自於南洋或中國的外來物品。根據上述所提及的內容,我
們可以做出何種正確的推論?(A)該文化與其他地區有貿易往來(B)十三行遺址屬於新石器時代的文化
(C)此時期已進入歷史時代(D)十三行文化具有國家的規模
44. 臺灣玉盛產於花蓮縣壽豐鄉豐田村荖腦溪上游,經過地質學者鑑定,發現它其實是閃石家族中的一員,
其特有的結晶方式讓它很好辨認。而學者們發現東南亞史前遺址中經常可以看到臺灣玉的出土;請問:
這在考古歷史上有何意義?(A)代表東南亞也有臺灣玉石礦開採(B)代表東南亞的地質特性與臺灣完全
相同(C)代表臺灣不是南島語族的一(D)代表臺灣與東南亞可能有貿易往來
45. 17
世紀時,臺灣曾被下列哪些國家占領?()葡萄牙()荷蘭()日本()西班牙。(A)甲乙丁(B)
(C)乙丁(D)丙丁。
46. 「岸上,可耕、可獵、可漁;海上,日本、西班牙、荷蘭船,往來繁忙,漢人據魍港(今北港),打
劫海上行船為生。」根據史實分析,請問,上文中提及的「漢人」有可能是誰?(A)鄭成功(B)郭懷一
(C)沈有容(D)顏思齊
右圖為臺灣史上某一場戰役的路線圖,將領搭船從金門出兵,算準季
風向讓臺灣本島上的殖民政權無法向其他地方傳達訊息。大軍上岸後立
即包圍殖民政權的統治中心,使其因孤軍無援,城內糧食飲水用盡而投
降。這場戰役的勝利也開啟臺灣史上第一個漢人政權治臺的局面
請回答 4750 題:
47. 上文中的「殖民政權」是指下列何者所建立的政權?(A)荷蘭人(B)西班
牙人(C)葡萄牙人(D)英國人。
48. 上文中帶領軍隊打贏這場勝利的將領為下列何人?(A)施琅(B)鄭成功
(C)沈有容(D)鄭經。
49. 承上題,此將領攻佔臺灣的原因為(A)做為與南洋貿易的據點(B)欲將臺灣納入中國版圖(C)欲清除
佔領東亞地區的歐洲國家勢力(D)做為反清復明的基地。
50. 上述所提到的臺灣史上第一個漢人政權治臺時期的結束,與下列何事最有直接的關係?(A)清廷派施
琅攻臺(B)日本開港通商(C)美國派官員來臺進行協商(D)倭寇勢力再度興起
溫馨小提醒
若還有剩餘時間,請再仔細看過題目並確認答案卡所畫記的班級、座號及答
版權說明: 檔案資源由用戶上傳,僅供學習交流使用,尊重著作權。 若您認為內容涉及侵權,請點擊「侵權舉報」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