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關於不食嗟來食一文的說明,下列何者錯誤? (A)故事採用「順敘法」,寫出整個事件的始末
(B)文末以孔子的評論,說明「禮」的精神所在 (C)故事為求簡練緊湊,而有省略主語的情形
出現 (D)以對話帶出故事旨意。
16.關於禮記一書的敘述,下列何者錯誤? (A)非一時一地一人之作 (B)它是研究三國時代社
會狀況,以及文物制度的典籍 (C)它是研究儒家學說的重要經典 (D)四書中的大學、中庸
原為其中兩篇。
17.不食嗟來食一文中以「貿貿然」來形容餓者的姿態,下列文句「 」中的疊字詞,何者使用最恰當?
(A)鹿港天后宮總是香火鼎盛,爐煙「渺渺」 (B)上課都已十分鐘,他才「脈脈」不安的走進
教室 (C)受到驚嚇的我,汗「潸潸」而下 (D)晴朗的天氣裡,登樓遠眺,對岸的亭臺樓閣
「歷歷」分明。
18.「流星趕月」和「風馳電掣」的關係,與下列何者相同? (A)揚湯止沸/釜底抽薪 (B)一
日九遷/一落千丈 (C)枵腹從公/尸位素餐 (D)郢書燕說/穿鑿附會。
19.中國文學在說話或作文時,不直接說出所要表達的人事物,而另找其他名稱或語句來代替,此修辭
技巧稱為「借代」。下列選項中何者未使用此種修辭? (A)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B)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 (C)鄉禽何事亦來此?令我生心憶桑梓 (D)客從遠方來,遺我雙
鯉魚。
20.「和鮮花一樣/開在隱祕的山坡上/在我心中綻放不可言喻的美」中的「在我心中綻放不可言喻的
美」所使用的修辭技巧與下列何者相同? (A)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 (B)瓶身描繪
的牡丹一如你的初妝 (C)讓我與你握別,再輕輕抽出我的手,知道思念從此生根 (D)君不
見高堂明鏡悲白髮,朝如青絲暮成雪。
21.「鮮血從我體內抽出/輸入別人的血管裡/成為融洽的血液」一段所強調的精神,與下列何者最相
近? (A)士為知己者死 (B)犧牲小我,完成大我 (C)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D)
四海之內皆兄弟。
22.下列關於「詩」的格律,何者說明正確? (A)古體詩不必遵守平仄的規定,用韻較嚴格 (B)
詩的格律從樂府詩開始便已成熟,並嚴格規範 (C)在唐代,不符合近體詩格律的詩,仍一律稱
為近體詩 (D)新詩的格律非常自由,甚至連押韻皆不要求。
23.「(甲)古有明訓(乙)一向無所憂懼的臉龐陷入沉思(丙)如棋的世事,局局新(丁)耶律嘉樹,
三京畫本之主角也。」以上各句的句型若按「敘事句、有無句、表態句、判斷句」順序排列,何者
正確?(A)乙甲丙丁 (B)丙甲乙丁 (C)丁甲丙乙 (D)乙甲丁丙。
24.「老是吹號角的人,不是真正的獵人。」意同於下列何者? (A)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B)得
之於人者太多,出之於己者太少 (C)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 (D)登高必自卑,行遠必自邇。
25.瓦歷斯.諾幹:「族人在城市消失的速度,就像一句遲來的喟嘆,若有若無地穿進我耳膜又離去,消
失的族人,最後,只剩下消失的聲音」以上旨在感嘆何事? (A)現代文明慢慢吞食部落,族人被其
同化而深不自知 (B)族人不喜歡都市生活,紛紛返回家鄉發展定居 (C)族人酗酒習慣不變,罹病
率增加,政府福利不足 (D)族人飲食習慣與平地人不同,造成對都市生活的不適應。
26.「把命令像流星拋進我的耳朵裡」中的「命令」,其詞性同於何者? (A)踴躍「疾」驅 (B)坦然則
既「平」矣 (C)不食嗟來「食」 (D)「斷腸」人在天涯。
27.獵人一文中,老獵人對作者的教導方式不包括下列何者? (A)實作體驗,從旁提點 (B)鐵血訓練,
不容犯錯 (C)放手嘗試,不插手過問 (D)耳提面命,諄諄教誨。
28.「老獵人依然絮絮叨叨地說出成年禮的諸多禁忌。」可推知老獵人說話的口氣應同於下列何者?
(A)主啊!請陶冶我的兒子,使它成為一個堅強的人 (B)唉!我不知何時再能與他相見 (C)諸軍各
守城鋪,如有妄行出入及高聲言語者,立斬 (D)你在此須要小心,休惹人說不是;早出晚歸,免
我懸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