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雄市立 林園高級中學 國中部 110 學年度 第1學期 三年級 第1次段考 (自然科) 試題卷
班級: 姓名: 座號:
(試卷共 4 頁,1~50 題每題 2分,共 100 分)
1. ( )過馬路有走平面的斑馬線和天橋兩種方式,若走兩
種方式所花的時間相同,關於這兩種方式的比較,何者
正確? (A)路徑長:兩者相同 (B)位移:走斑馬線比
走天橋大 (C)平均速率:走斑馬線大於走天橋 (D)平
均速度大小:走斑馬線等於走天橋。
2. ( )將一枚硬幣與一根羽毛放入真空玻璃管內。將玻璃
管迅速倒轉使兩者同時落下,觀察發現兩者同時到達管
底,其原因為下列何者? (A)兩者加速度相同 (B)兩
者都沒有重量 (C)兩者均作等速度運動 (D)兩者重量
相同。
3. ( )有關岩石與礦物的敘述,下列何者錯誤? (A)礦物
是由各種岩石所組成 (B)礦物是指天然產出且原子排
列規則的無機物 (C)石英常用來製造玻璃與鐘錶零件
(D)火成岩是由岩漿冷卻凝固形成的岩石。
4. ( )臺灣西部河流的跨河大橋,常發現橋墩裸露的現
象。下列哪一項最有可能是造成此現象的原因? (A)河
流上游山坡地被濫墾 (B)上游發生土石流 (C)河流出
海口築防波堤 (D)下游河段遭濫採砂石。
5. ( )四位選手以接
力方式,在操場上沿
周長為
200
公尺的圓
形跑道練習接棒,選
手手持接力棒繞著
跑道的速率-時間關
係圖(v-t
圖)如圖所
示,假設練習過程中,四位選手手持接力棒時,剛好都
跑了
100
公尺,則下列敘述何者最適當? (A)整個練習
過程,接力棒總位移為
400
公尺 (B)整個練習過程,選
手
2
跑出最快的速率 (C)甲、乙、丙、丁四個灰色區域
的面積大小應相等 (D)選手
3
及選手
4
在交棒的瞬
間,兩人的速率為零。
6. ( )觀察下列哪一種岩石,可以看到不同顏色的礦物結
晶顆粒呈不規則狀緊密嵌合? (A)砂岩 (B)石灰岩
(C)花岡岩 (D)頁岩。
7. ( )附圖為某物體沿直線運動的位
置-時間關係圖(x-t
圖),假設向東為
正,試問此物體的出發點相對於原點
的方向和距離為何? (A)東方
15
公
尺 (B)東方
5
公尺 (C)西方
10
公
尺 (D)西方
15
公尺。
8. ( )關於物體移動的路徑長與位移,下列敘述何者正
確? (A)路徑長相同者,位移也相同 (B)位移相同
者,路徑長也相同 (C)同方向直線運動時,位移等於路
徑長 (D)路徑長包括大小和方向。
9. ( )下列何項敘述有利於侵蝕作用的進行? (A)當河
流進入下游時 (B)當地形不斷向上抬升時 (C)當河川
坡度變平緩時 (D)當冰川流入溫暖的地區時。
10. ( )「當海面或湖面上的水蒸發成為水氣,而這些水氣
又於高空中凝結或凝固,進而聚集成雲,接著再以雨滴
或雪粒降落地面,並流回海洋完成了水循環的歷程。」
由以上敘述,可知組成雲的水分子主要為下列何種形
態? (A)液態及固態皆有 (B)全為液態 (C)氣態及
液態皆有 (D)全為氣態。
11. ( )一球從高樓釋放,到達地面需花費
5
秒,落下時的
加速度為多少? (A)
19.6
m/s2 (B)
39.2
m/s2 (C)
49.0
m/s2 (D)
9.8
m/s2。
12. ( )臺灣有些沿海地區,地下水變鹹而不堪使用,其主
要原因為何? (A)長期超抽地下水 (B)長期乾旱
(C)晒鹽時處理不善滲入地下含水層 (D)蒸發作用劇
烈。
13. ( )如圖所示,籃球比賽開球時,裁判將球由
a
點垂直向上拋向
b
點,再落回至
a
點,若不計空
氣阻力,請問關於此運動過程中的描述,下列何
者錯誤? (A)
a
點上拋至
b
點的過程中,不受重
力作用 (B)
a
點上拋至到
b
點的加速度與速度
方向相反 (C)
b
點落回
a
點為等加速度運動
(D)
b
點落回
a
點的加速度與速度方向相同。
14. ( )下列地表上的地質作用中,哪一項屬於侵蝕
作用的結果? (A)地衣、菌類產生有機酸促使岩石分解
(B)強風挾帶著砂粒不停摩擦岩石表面 (C)岩石內所含
的鐵成分氧化而成為氧化鐵 (D)弱酸性雨水與石灰岩
發生化學反應,形成石灰岩洞穴。
15. ( )下列各種地表的地質作用,何者敘述有誤? (A)
因為溫度改變而使岩石外層破裂,是風化作用的一種
(B)冰川的前緣充滿顆粒細小的沉積物,是冰川的沉積作
用 (C)當風力減弱時,風所攜帶的沙粒便會沉積形成沙
丘 (D)沿海的堤防受到海浪不斷拍打侵蝕,掏空堤防底
部。
16. ( )某新款高鐵列車在
10
秒鐘內以等加速度加速至最
高時速
100
m/s,則加速度大小約為多少
m/s2? (A)
0.5
(B)
1 (C)
2 (D)
10。
17. ( )甲、乙兩人騎腳踏車沿一筆直公路運動,5
秒內其位
置和時間的關係記錄如表所示,若作速度-時間關係圖(v-t
圖),則何者關係圖的傾斜程度較大?
(A)甲 (B)乙 (C)相同 (D)無法比較。
18. ( )如圖,甲、丙兩斜面與乙平面皆視為完全光滑,當
球自離地 15 公分處的 a 點靜止釋放後,在滾動至
d 點的過程中,若空氣阻力可忽略不計,則下列敘述何
者正確?
(A)當球滾上丙斜面的
d
點時,其垂直高度
h
為
10
公分
(B)若將丙斜面改為平面,則滾動的球最終會停止運動
(C)當球自
b
點滾動至
c
點時,作等速度直線運動
(D)丙的斜面角度必須與甲相同,球才會滾動到相同高度
的
d
點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