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立新興國民中學 111 學年度第一學期第 1次段考九年級國文科試題
九年 班 號 姓名:
一、國字注音 20%(一題1分)
1. 輪廓深「ㄙㄨㄟˋ」
2. 「ㄊㄠ ㄊㄠ」不絕
3. 巨「ㄅㄛˋ」
4. 龍蟠虎「ㄐㄩˋ」
5. 酒「ㄏㄨˊ」
6. 一「ㄑㄩㄝˋ」詞
7. 雨疏風「ㄗㄡˋ」
8. 好高「ㄨˋ」遠
9. 趨之若「ㄨˋ」
10. 「ㄇㄢˋ」不經心漫
11.才氣「縱」橫
12.驚「濤」駭浪
13.「傾」側
14.咆「哮」
15.暴虎「馮」河
16.義憤填「膺」
17.「贋」品
18.人才「濟」濟
19.感「慨」
20.「諷」刺
二、解釋 10%(每題 2分)
1. 濃睡:沉睡、熟睡。
2. 不「消」殘酒:消除。
3. 捲簾人:此指正在捲簾子的侍女。
4. 知「否」:
5.綠肥紅瘦:綠
三、默寫 10%(一字 1分,扣完為止)
辛棄疾《南鄉子 登京口北固亭有懷》
何處……仲謀。
四、單一選擇題 20%(每題 2分)
1. ( )「將略兵機命世雄,蒼黃鐘室嘆良弓。遂令後代
登壇者,每一尋思怕立功。」(劉禹錫 韓信廟
)根據這首詩,作者認為後人會因韓信的際遇而
有何種顧慮?(註:○1命世:即「名世」,著名於世。○2
蒼黃:比喻事情變化翻覆。○3鐘室:韓信被殺害的地方。○4
登壇:登壇拜將,授予軍權。) (A)勞而無功 (B)
鳥盡弓藏 (C)功敗垂成 (D)明爭暗鬥。
2. ( )「一蒙師只識一『川』字。見弟子呈書,欲尋『
川』字教之,連揭數葉,無有也。忽見『三』字
,乃指而罵曰:『我著處尋你不見,你倒臥在這
裡!』」(馮夢龍)這則短文意在諷刺文中蒙師
的何種缺失?(註:○1數「葉」:同「頁」。○2著處:到
處。) (A)固執不知變通 (B)未能因材施教 (
C)胸襟狹窄器量小 (D)沒有真才實學。
3. ( )「世人以為:五官之中,目能見而明察。然而面
有黑點,目卻不能自知,何能稱其為明也?目能
見物,而不能見吾之面,須假借於鏡方能見己之
容。世人卻以為鏡之貴,不如目。吾人認為:鏡
不須求於目,而目須轉求於鏡。世人未嘗以鏡能
助目,而歸咎目之不能全然明察。鏡有何辜負、
不如於目呢?今有一客人自恃己目而厭惡求助於
鏡者,曰:『此為難我也。吾自有目,何須用鏡
乎?』久之,視世所稱揚為美人者,亦鮮少合其
意,而不知己面之黑點,泰然謂:『未有美於己
者。』左右匿笑,客終不悟,悲夫!」(改寫自
錢大昕 鏡喻)關於這篇文章的主旨最接近下列
何者? (A)別人不了解我們的才學也不生氣,是
君子的風度 (B)工匠想要把工作做好,一定要先
使工具精良 (C)人們常不求事物的根本大端而只
重視微末小節 (D)人應善取他人意見,改正自己
過失。
4. ( )周老師教到大學中的這段話:「古之欲明明德於
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
齊其家者,先脩其身。」她請四位學生根據文意
,以圖形來表示脩身和治國之間的關係,下列哪
張圖形最恰當?(註:脩:同「修」。)
(A) (B)
(C) (D)
5.
( )「豔冶之貌,代有之矣;潔朗之操,則人鮮聞
。故士矜才則德薄,女衒色則情私。若能如執盈,
如臨深,則皆為端士淑女矣。」這段文字的觀點,
與下列何者最接近?(註:衒:炫示、誇耀。)
(A)端士淑女應才色兼備 (B)人宜謹飭德操,莫
炫耀才色 (C)美貌女子與高潔端士均屬少見 (D)
端士不近美色,淑女不矜才德。
6. ( )余光中:「人生有許多事情,正如船後的波紋,
總要過後才覺得美的。」關於這句話的闡述何者
正確? (A)親身體驗,回味無窮 (B)水能載
舟,亦能覆舟 (C)流水不腐,戶樞不蠹 (D)
飲水思源,懂得感恩。
7. ( )余光中:「世界上高級的人很多,有趣的人也很
多,又高級又有趣的人卻少之又少。高級的人使
人尊敬,有趣的人使人喜歡,又高級又有趣的人
,使人敬而不畏,親而不狎,交接愈久,芬芳愈
醇。」文中作者認為怎樣的人最值得深交? (A
)值得尊敬卻令人害怕的人 (B)讓人喜歡卻過度
親近的人 (C)使人畏懼而不敢親近的人 (D)
令人尊重又願意親近的人。
8. ( )「目前已經歸類出一系列不同空汙來源的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