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綜合測驗:80%(每題 2.5 分)
1. ( )下列詞語「 」中的字,何者讀音皆相同?
(A)「行行」鄙夫志/以為「行」已過/「行」
之苟有恆
(B)故宮典「藏」/包「藏」禍心/玄奘西遊請
「藏」
(C)不亦「說」乎/無「說」己之長/「說」人
之謂己能用彊弓
(D)愛「殺」江南/傲「殺」人間萬戶侯/秋風
秋雨愁「殺」人。
2. ( )下列「 」中的字寫成國字後,何者字形相同?
(A)涅而不「ㄗ」/「ㄗ」銖必較
(B)「ㄈㄟ」聲國際/受人「ㄈㄟ」議
(C)童「ㄙㄡˇ」無欺/煙波釣「ㄙㄡˇ」
(D)默不「ㄗㄨㄛˋ」聲/不愧不「ㄗㄨㄛˋ」。
3. ( ) (甲)柔弱生「之」徒 (乙)行「之」苟有恆 (丙)說
人「之」謂己能用彊弓 (丁)左右皆試引「之」 (戊)
宣王「之」情 (己)意其鄰「之」子。以上「 」
中的「之」字,哪些用法相同?
(A)甲丙戊 (B)甲戊己
(C)乙丙丁 (D)乙丁己。
4. ( )下列各項字義解釋,何者說明錯誤?
(A)「孰」能用是:什麼
(B)「相」其谷:察看
(C)紀「綱」:網上的粗繩
(D)「傲」殺:輕視。
5. ( )下列「 」中的疊字詞,何者意思前後相同?
(A)「落落」寡歡/「落落」大方
(B)「鬱鬱」蒼蒼/「鬱鬱」不平
(C)「行行」鄙夫志/「行行」出狀元
(D)「悠悠」故難量/念天地之「悠悠」。
6. ( )「『銘』的本義為鏤刻,原是鑄刻在器物上的文字,
以期傳世久遠,後來演變成一種文體,用以記述
功德或警戒自勉,其篇幅短小、句子不長,多以
韻文表達。初時,銘文只鑄刻於銅器,一般稱之
為銅器銘文;秦漢以後則以石代金,刻於碑版稱
之為碑銘。《禮記》中載有商湯時代盤銘:「苟日
新,日日新,又日新。」,可見商周時期已有銘文。。」
根據這段文字,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銘」的本義為鏤刻,只鑄刻於銅器
(B)銘文最早見於秦漢,稱之為碑銘
(C)銘文功能為記述功德或警戒自勉
(D)銘文篇幅短小、句子不長,多以散文表達。
7. ( )關於文學專有名詞的敘述,下列選項,何者錯誤?
(A)文房四寶:筆、墨、紙、硯
(B)四大韻文:漢賦、唐詩、宋詞、元曲
(C)元曲四大家:關漢卿、馬致遠、白樸、張可久
(D)四大名著:《三國演義》、《水滸傳》、《西遊記》、
《紅樓夢》。
8. ( )以下有關曲的敘述,何者正確?
(A)又稱為詩餘、樂府、曲子詞,可以入樂吟唱
(B)除了曲牌外,還必須加上題目,題目與內容
相關
(C)盛行於元朝,依字數多寡分為小令、中調、
長調
(D)可依實際表情達意的需求,在句中增字,稱
為「襯字」。
9. ( )「呂不韋出生於西元前292 年。他在陽翟經商,因
販賤賣貴而家累千金。在邯鄲經商時,偶然結識
秦國留於趙國的人質公子嬴異人,認為奇貨可
居,而與他結交,助他登基為秦莊襄王,自己則
拜相封侯,備享尊榮。」根據以上敘述,可推知
呂不韋的人格特質為何?
(A)高瞻遠矚,汲汲營營
(B)龍躍鳳鳴,金玉其質
(C)扶弱抑強,心小志大
(D)忠肝義膽,相忍為國。
10. ( ) (甲)孤村落日殘霞,輕煙老樹寒鴉,一點飛鴻影
下,青山綠水,白草紅葉黃花(白樸)
(乙)雪紛紛,掩重門,不由人不斷魂,瘦損江梅
韻。那裡是清江江上村,香閨里冷落誰瞅問?好
一個憔悴的憑欄人。(關漢卿)
(丙)西風信來家萬里,問我歸期未?雁啼紅葉
天,人醉黃花地,芭蕉雨聲秋夢裡。(張可久)
(丁)自別後遙山隱隱,更那堪遠水粼粼。見楊柳
飛綿滾滾,對桃花醉臉醺醺。透內閣香風陣陣,
掩重門暮雨紛紛。(王實甫)
上引四首元曲小令,何者描繪的季節,與〈沉醉
東風漁父詞〉相同?
(A)(甲)(丙) (B)(甲)(乙)
(C)(乙)(丙) (D)(甲)(丁)。
11. ( )石忠參觀故宮畫展時看到一幅鄭燮的〈墨竹
圖〉,上題「細細的葉,疏疏的節;雪壓不倒,風
吹不折。」令他聯想到國文課學到的〈座右銘〉。
請問他想到的應該是哪一句?
(A)曖曖內含光 (B)柔弱生之徒
(C)行行鄙夫志 (D)知足勝不祥。
12. ( )綺茗的座右銘是「隱心而後動,謗議庸何傷?」
請問下列何者是他的行事準則?
(A)人心難料,勿過於直率
(B)自省無愧,則毀譽無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