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 )12.「海功號是農委會水產試驗所投資建造的試驗船,曾四度遠赴南極探測南極蝦漁場資源。西元1976年12月
,海功號從基隆八斗子漁港出發,橫渡印度洋,經南非開普敦到南極洲,進行南極蝦漁場開發,隔年3月返
臺,並帶回百餘噸南極蝦資源,成功的將遠洋漁業觸角伸向南極。西元1993年1月,海功號功成身退,西元
1998年上岸,成為基隆碧砂漁港的重要地標。」請問:海功號停留在南極的主要季節以及最可能是海功號船
員在南極地區會看到的景觀為何? (A)夏季,開鑿南極礦產的工廠 (B)夏季,美國的科學研究站 (C)冬季
,北極熊跳躍浮冰的驚險畫面 (D)冬季,因紐特人正在建造冰屋。
( )13.「這裡人煙稀少,其中一個原因是盧安瓦河一年一度的氾濫。每年12月之後的雨季期間,黑壓壓的雷雨雲
開始聚積,滂沱大雨如急流般從天而降,洗去草與樹上的塵埃;暴漲的河水會重新改變土地的面貌,野生動
物也隨著乾溼季節更替而遷移。」上文所描述的地區,最有可能位於下列何種氣候區? (A)南半球熱帶莽原
氣候區 (B)北半球熱帶莽原氣候區 (C)南半球溫帶地中海氣候區 (D)北半球溫帶地中海氣候區。
( )14.北非埃及的人們為了讓復活的靈魂能與肉身相結合,便將死者製作成木乃伊;
這種古文明特色最有可能出現在右圖中哪種氣候環境中?
(A)甲 (B)乙 (C)丙 (D)丁。
( )15.「澳洲是褐色的大陸,紐西蘭是綠色的島嶼。」這句話是指兩者景觀上有
相當大的差異,這種差異是來自降水量多寡的不同。請問:澳洲、紐西蘭氣候
的乾、溼程度是受哪些氣候帶影響?
(A)信風帶、副熱帶高壓帶 (B)副熱帶高壓帶、西風帶
(C)西風帶、溫帶高壓帶 (D)熱帶低壓帶、溫帶高壓帶。
( )16.玄彬為了拓展市場,搭機到北非地區考察業務,他利用假期到開羅參觀古埃及的文物展,之後前往阿爾及
利亞首都阿爾及爾拜訪客戶。旅途中他最容易看到下列哪一種宗教建築?
(A)伊斯蘭教清真寺 (B)印度教寺廟 (C)佛教寺廟 (D)基督教教堂。
( )17.近年來,「working holiday(打工旅遊)」在臺灣是非常熱門的新興工作方式,
只要持臺灣度假打工簽證到國外,可以一邊遊覽當地名勝、學習外語,一邊
打工賺取生活費用,而澳洲經常是年輕人的首選。許光漢應徵了澳洲某地
葡萄園的工作,工作時間為9月到隔年3月,工作內容為葡萄採摘、葡萄藤
修剪等,工作期間雨季剛結束,氣候漸漸乾燥變熱,後來幾乎不下雨,
讓許光漢有些適應不良。」右圖為澳洲氣候分區示意圖,請問:許光漢
可能在右圖中哪個氣候帶工作? (A)丙 (B)丁 (C)戊 (D)己。
( )18.近日新冠肺炎疫情嚴重,各國紛紛祭出封鎖邊境、限制外籍人士入境等措施。回溯中國與日本近代發展史
,發現兩國也曾有類似的政策,熱愛歷史的正赫將兩者進行比較分析,請問下列何者筆誤了?
(A)皆長期閉關自守──中國始於雍正禁教;日本始於幕府鎖國
(B)皆遭受外力入侵──英國打敗中國;美國脅迫日本
(C)皆出現首場改革──中國為自強運動;日本為百日維新
(D)甲午戰爭的結果顯示出日本改革成效勝於中國。
( )19.世理與家人利用寒假時出國旅遊,導遊對於旅遊地點的介紹如下:「這個地區地理位置良好,在歷史上曾經
遭到不同政權統治,也孕育出此地豐富多元的文化,更因為這裡有錯綜複雜的政治、宗教、民族議題,過去
亦曾多次發生動亂,而有『歐洲火藥庫』之稱。」請問世理一家人應該是參加了哪個行程?
(A)到希臘製造浪漫 (B)來去跳巴西森巴 (C)體驗熱力西班牙 (D)漫遊義大利風情。
( )20.承上題,熱愛歷史的世理將上課學到的知識與導遊討論,下面為兩人的對話:「<甲>世理:這裡曾經被拜占
庭帝國統治了千年,對當地的風俗文化影響深遠!<乙>導遊:妳說的沒錯,當地人多數信奉東正教正是受
此影響。<丙>世理:後來這裡又被阿拉伯人統治了很長一段時間,難怪這裡的建築物很多元有特色。<丁>
導遊:妳上課都有認真呢!接下來我們就要介紹後來這個帝國遺留下來的宗教建築──清真寺。」請問他們
的對話<甲乙丙丁>中有多少是符合事實的? (A) 1 部分 (B) 2 部份 (C) 3 部份 (D) 4 部份。
( )21.十八世紀工業革命後,對各地經濟、文化、思想上皆造成了巨大影響,請問下列何者為非?
(A)工業化後的歐洲各國為了爭奪原料及市場,發動侵略行動,是謂「新帝國主義」
(B)工業化後帶來了各式的問題,部分學者提出「社會主義」來解決新興的社會問題
(C)工業化後階級貧富差距日益擴大,創作者透過「寫實主義」手法喚醒大眾對此的關懷
(D)工業化後的德國不願再受到四周大國的控制,盛行「孤立主義」以排除外來侵略。
( )22.右圖人物為義大利統一運動的要角之一,他透過外交及軍事結盟的手段,逐一
帶領分散的義大利地區完成統一,猶如修鞋匠一般將破碎的義大利長靴修補完好。
請問右圖這號人物應該是誰? (A)俾斯麥 (B)加富爾 (C)馬志尼 (D)加里波底。
( )23.日耳曼地區在歷史上有極長一段時間呈現小國林立之狀態,從神聖羅馬帝國、
萊茵邦聯到日耳曼邦聯,直至 1871 年才統一各邦完成建國。回溯其建國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