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立大灣國中 九年級 109 下學期 社會領域 社會 第一次段考 期中考 翰林 試卷

格式
pdf
大小
1.57 MB
頁數
4
作者
Routine
收藏 ⬇️ 下載檔案
提示: 文件格式为 pdf,轉換可能會出現排版或格式的些許差異,請以實際檔案為準。
此檔案建立於 2021-03-17,离现在 4 224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
1
高雄市立大灣國中 1 0 9 學年度第二學期三年級第一次評量社會科試題卷
※答案卡個人資料畫記錯誤將扣得分總 5
( )1.(一)是黃志婷在非洲旅行時所繪製的地形景觀示意圖,圖(二)為非洲地區的簡圖。黃志婷旅行的
地點最有可能位在圖(二)的哪個地區? (A) (B) (C) (D)丁。
圖(一) (二)
( )2.圖(一)是非洲某城市氣候圖,圖(二)為非洲氣候分布圖。圖(一)的城市最有可能位於附圖(二)
中的的哪個地區? (A) (B) (C) (D)丁。
圖(一) 圖(二)
( )3.右圖為非洲地區地形簡圖。非洲東北端的蘇伊士運河為重要的航運通道,
其徵收的船隻通行費是埃及主要的收入來源。該運河主要為右圖中哪兩個
海域之間的交通要道? (A)ab (B)ac (C)bd (D)cd
( )4.由於地形阻隔造成非洲族群相當複雜,下列有關非洲族群分布的敘述,哪些正確?
()人種分布以赤道為 ()北非多阿拉伯人分布 ()赤道附近以黑色人種為主
()黑人主要分布於撒哈拉沙漠以 (A)乙丙丁 (B)甲乙丁 (C)甲丙 (D)乙丁。
( )5.有關非洲目前所面臨到的問題,下列敘述與事實相符的有哪些?()近年來工業發展快速,環境汙染嚴
()許多國家人民生活困苦,醫療設施不足 ()地過度開墾,沙漠化面積擴大 ()死亡率偏高,
疾病問題嚴重 (A)乙丙丁 (B)甲乙丙丁 (C) (D)甲丁。
( )6.「世界各地的高原地形,因陸塊形成時間久遠,擁有豐富的金屬礦資源。」
為支持以上論點,右圖中哪些地區可以說明?
(A)甲乙 (B)丙丁 (C) (D)丁戊。
( )7.圖(一)是澳洲地區簡圖。圖(二)為非洲氣候分布圖。圖(一)中哪個
地方的氣候和圖(二)丁地的氣候相似? (A) (B) (C) (D)丁。
圖(一) 圖(二)
( )8.右圖為大洋洲的簡圖,其中甲、乙、丙分別代表三大群島,而
AB
代表其分界線。
地球的經緯線影響該地區的氣候及時區變化。請問:哪個群島的日期最可能與其他群島不同?
(A)(位於玻里尼西亞) (B)(於美拉尼西亞) (C)(位於印度尼西) (D)(位於密克羅尼西亞)
( )9.下表為某一國家的介紹資料根據該國的地理特徵判斷該國在全球氣候變遷下面臨水患頻傳且國土縮
小的環境災害。請問:該國的島嶼以下列哪一類型為主
(A)火山島 (B)大陸島 (C)沙洲島 (D)珊瑚礁島。
項目 說明
位置 5
°
S
10
°
S6
°
E
179
°
E
平均高度 2 3公尺
水文特徵 全國無河流
Created by free version of DocuFreezer
2
( )10.澳洲是一四面環海的島嶼,但卻降水量稀少,甚至還有廣大的沙漠氣候區。下列哪些是造成澳洲內陸
乾燥,形成沙漠的原因?()西風背風側 ()位東南信風背風側 ()勢高聳 ()副熱帶高壓籠罩
(A)甲丁 (B)乙丁 (C) (D)乙丙。
( )11.下圖(一)為澳洲「自流井」水利設施的示意圖,圖(二)為澳洲地區的簡圖。利用連通管的原理,
在背風坡乾燥地區也能取用迎風坡處滲入的地下水。(二)的哪一地區雖然氣候乾燥但因地下水豐
富,因此開發自流井發展牧羊業,是澳洲重要的畜牧區? (A) (B) (C) (D)丁。
圖(一) 圖(二
( )12.下表是紐西蘭兩座大島的比較。請問:表中哪些敘述正確? (A)甲乙 (B)乙丙 (C)丙丁 (D)丙。
地區 ()緯度 ()主要氣候類型 ()人口分布 ()景觀特色
北島 較低 溫帶地中海型氣候 人口較多 多冰河、峽灣
南島 較高 溫帶海洋性氣候 人口較少 多溫泉、地熱
( )13.有關澳洲與紐西蘭的比較,下列哪些敘述正確? (A)甲乙 (B)乙丙 (C)丙丁 (D)甲丙。
國家 ()地形主體 ()主要氣候類型 ()人口分布 ()主要經貿對象
澳洲 高原 熱帶雨林氣候 東岸多於西岸 亞太地區
紐西蘭 山地 溫帶海洋性氣 北島多於南島
歐盟
( )14.北極地區在世界交通位置上扮演重要角色,經由此區的航線可大大縮短各洲間的航行距離。下列哪條
航線若經由此區,無法短航行距離?
(A)智利──南非 (B)俄羅斯 格陵蘭 (C)加拿大──瑞典 (D)阿拉斯加 挪威。
( )15.南極的年均溫為零下 25℃,更曾出現零下 89.2℃的最低紀錄,是世界上最寒冷的地區。下列哪些是南
極較北極寒冷的原因?()海陸差異 ()緯度高低 ()勢高低 ()風力強弱。
(A)甲丙 (B)乙丙 (C)乙丙 (D)甲乙丙丁。
( )16.關於南北極的比較,下列哪些敘述錯誤 (A)甲乙 (B)丙丁 (C)乙丙丁 (D)甲乙丙丁
地區
()中心點
()當地居民
()野生動物 ()重要性
南極
南極大陸 毛利人 無野生動物 主權不屬於任何國家,主要活動是做科學研究
北極
北極海 因紐特人 企鵝 亞洲、美洲、非洲互相往來的交通要地
( )17.右圖為某一民族駕雪橇、住冰屋的生活方式。
對於該民族生活環境的敘述,下列哪些正確?
()此民族為印地安人 ()生活地區鄰近海洋
()當地年均溫低、年降水量少 ()當地氣溫是全球最低
(A)甲乙 (B)乙丙 (C) (D)甲丙。
( )18.下列何者受一戰影響而誕生的現象? (A)婦女地位的提升 (B)戰文學的出現 (C)民族自決
風行 (D)社會達爾文主義。
( )19.右圖為
19
世紀知名歷史人物所留下的名言,他的政治生涯貫徹實踐了
這句話,並且帶領國家完成統一,成為歐洲強國。圖中的名言出自下列
哪個人物? (A)俾斯麥 (B)廉一世 (C)威廉二 (D)加富爾。
( )20.非洲在列強的侵略下,到 19 紀末僅存哪兩個國家未被殖民
(A)埃及、南非 (B)及、摩洛哥 (C)賴比瑞亞、衣索比亞 (D)摩洛哥、賴比瑞亞。
( )21.電影「解放者」容描述拉丁美洲的民族英雄,
18101830
年期間領導委內瑞拉、哥倫比亞、秘魯
等地的獨立戰爭,是這些國家共和制度的奠基者。請問:上述民族英雄所指為何?
(A)門羅 (B)玻利瓦 (C)馬志尼 (D)加里波底。
( )22.老師請同學用精簡的話語介紹愛因斯坦的學術貢獻,下列哪一句話最適切
(A)發現萬有引力定律,奠定近代科學的基礎 (B)探索人的意識狀態,建構系統的心理學說
(C)質疑啟蒙思想的理性,強調人類情感的作用 (D)重新解釋物質運動,改變傳統的時空觀念。
( )23.19 世紀中期後,由於歐洲各國逐漸工業化,產生了貧富差距等社會問題,於是興起寫實主義的文藝發
展。請問:寫實主義的代表人物為下列何者? (A)拜倫 (B)狄更斯 (C)歌德 (D)雷馬克
3
( )24.彌豆子上網蒐集有關國際聯盟的資料,哪一項是正確的
(A)為美國總統羅斯福提倡而成立的組織 (B) 1920 年正式成立,會員國包括美國
(C)九一八事變爆發後,國聯隨即出兵嚴懲日本 (D)國聯威信日趨低落的原因是缺乏武力。
( )25.快樂旅行社發給顧客的旅遊須知如下「在巴爾幹半島旅行時,女士請準備披風並且不要隨意進入清
真寺參觀東正教教堂時請著長褲或長裙各地語言及風俗民情差異切勿脫隊單獨行動請問:
下列哪一項不能解釋巴爾幹半島上同時有清真寺和東正教教堂? (A)羅馬帝國的征服 (B)拜占庭帝
國的影響 (C)鄂圖曼土耳其勢力的擴張 (D)民族組成複雜,文化表現多元。
( )26.1860 年代以後,日本的有識之士大力呼籲改革,以突破內憂外患的困境;下列哪一項最可能是當時維
新人士所提出的共同主張
(A)振興武士道精神,重建階級嚴明的社會體制 (B)效忠幕府將軍,團結一致以抵抗外國的侵略
(C)提倡文明開化,學習西方的科技與制度 (D)實施君主專制,重君權以消除國內反對勢力
( )27.造成新帝國主義興起的主要因素,下列何者為非
(A)新興工業國家為了爭奪原料、勞工、市場和投資空間 (B)列強認為負有「教化」殖民地的使
(C)列強間彼此相互競爭為鞏固海外勢力 (D)受到地理大發現的影響。
( )28.右圖呈現日本對外的關係轉變情況,此轉變情況可能說明下列何者?
(A)幕府時代的來臨 (B)大政奉還的提倡
(C)鎖國時期的結束 (D)明治維新的推動。
( )29.歷史課時,老師請同學說出 19 紀德國與義大利統一的過程,
下列何人的敘述錯誤 (A)湘婷:「兩者統一皆受民族主義的影響。」
(B)儒雅:「兩者皆透過外交與戰爭完成統一。」 (C)惠玲:「兩者皆
成立關稅同盟號召統一。 (D)易軒:「法國為兩者共同的統一障礙。」
( )30.19 世紀的歐國際局勢變化快於各國勢力的消長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國藉成立邦聯
控制義大利半島 (B)法國趁普法戰爭控制義大利半島 (C)薩丁尼亞國王與首相俾斯麥發動戰爭來擴張
領土 (D)薩丁尼亞國王得到加里波底的獻地而控制義大利南部地區。
( )31.關於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發展經過包括 ()塞拉耶佛事件 ()西線壕溝戰膠著 ()德國煽動墨西哥反
()義大利倒向協約國 ()國簽署凡爾賽條約等事件,如果按照事件發生順序先後排列,下列何
者正確? (A)甲乙丙丁戊 (B)甲丙乙丁戊 (C)丁乙丙戊 (D)甲乙丁丙戊。
( )32.下圖為 19 紀末期影響國際秩序最劇的情勢形成圖。請問:造成圖中由乙演變至丙,是因為德國的
何種舉動?
A陣營:奧德義俄
B陣營:法
A陣營:奧德義
B陣營:法俄
A陣營:奧德義
B陣營:法俄英
(A)發展海軍與海外殖民地 (B)明毒氣與坦克車 (C)無限制潛艇政策 (D)呼籲日耳曼民族團結。
題組:請依照右圖回答第 3334
右圖是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夕歐洲形勢圖。請問:
( )33.大戰的導火線爆發於哪一組國家的衝突?
(A)乙壬 (B)乙丙 (C) (D)乙丁。
( )34.大戰期間,哪一國因國內發生革命而退出戰場?
(A) (B) (C) (D)壬。
( )35.郁芬這組的報告要點如下圖簡報所示,由內容判斷,其報告的主題為何
(A) 都市化 (B)城鄉發展 (C)球化 (D)工業化。
( )36.右圖中的報導內容應與下列何種現象最為相關?
(A)專業分工 (B)全球關連 (C)業合作 (D)網路犯罪。
( )37.面對來自各國的新移民,下列哪個敘述較符合多元文化的精神?
(A)暱稱他們為「大陸妹」或「瑪莉亞」
(B)規定外籍配偶必須學會中文才能歸化我國國
(C)設置愛護外籍配偶專線
(D)鼓勵信奉伊斯蘭教的新移民嘗試吃豬肉。
( )38.在臺灣可以使用世界先進國家的科技產品,並欣賞到各國的戲劇演出,這是什麼因素讓我們生活中處
處可見外來文化的蹤跡? (A)文化封閉 (B)文化交流 (C)際政治 (D)國民禮儀。
◎息息相關的地球村
◎牽一髮而動全身
◎茉莉花革命的回響
【本報訊】網路科技企業 Google
公司表示旗下所有服務將短暫停
止運作 1分鐘至 5分鐘,包括電
子郵件、搜尋引擎等網路服務
專家預估,全球網路流量將會在
這段期間內驟降 40%
4
( )39.科技能造福人類,但若未妥善規範反而可能造成危害,因此對於科技發展各國均會予以規範。請問:
為了擔憂會危害人倫秩序,何種科技的發展應予以限制?
(A)生物科技 (B)數位科技 (C)訊科技 (D)環保科技。
( )40.美國政府曾經要求印第安人學英語、信仰基督教、禁說部落語言等,希望能同化印第安人,而美國政
府這樣的做法將對印第安人造成什麼影響? (A)延續印第安文化的生命 (B)提升印第安文化的水準
(C)使得印第安人的語言及傳統文化逐漸消失 (D)促使印第安人對自身文化的認同
( )41.右圖報導中,乳品感染事件的影響範圍,可說明何種現象的發生?
(A) 都市發展 (B)業轉型 (C)計畫經濟 (D)全球關連
( )42.下圖顯示歐債問題所引發的效應,此效應產生的原因應為下列何者?
(A)社會變遷 (B)全球關連 (C)業升級 (D)國際分工。
( )43.我們正處在科技高度發展的時代,而對於科技發展的敘述,下列何者正確
(A)我們可以依個人善惡好壞的標準來篩選出可以發展的科技 (B)於科技所帶來的負面影響人類無
法用任何政策預 (C)科技創造了人類更美好的生存環境,也為人類帶來危機 (D)科技的發展不會隨
著時間而改變,因此現代科技在未來也會一直維持下去
( )44.表中哪一個活動可以明顯感受到文化交流的腳步?
(A)
萬人淨溪活動
為了清理颱風留下的漂流物,避免危害河川生態,還給貓羅溪一個乾淨的面貌。
(B)
臺北藝術節 邀請各國藝術團體來臺演出,讓臺灣的藝術與他國彼此交流。
(C)
饑餓三十 藉體驗饑餓貧困方式,呼籲大家發揮「人饑己饑,人溺己溺」的精神。
(D)
防衛急先鋒 讓市民能建立良好的健康保健觀念,並鼓勵全家一起拒絕菸害響應健康運動等
相關活動。
( )45.面對多元文化時代的來臨,我們應該秉持何種精神,才能避免文化衝突的產生?
(A)避免文化交流 (B)改變其他文化 (C)欣賞與包容其他文 (D)全盤接受外來文化。
( )46.政府對於不同宗教信仰應如何對才算是符合多元文化精神 (A)立法尊重各宗教在國內的各項權
(B)定適合在臺灣信仰的宗教,其餘宗教則限制入境 (C)協助宣揚符合國情的佛教、道教,至於
基督教、天主教則加以貶抑 (D)不論何種宗教都是迷信,應該立法全都加以限制,不得傳教。
( )47.進入地球村的今日,我們都有機會接觸和自己不同的族群,除了希望每個族群都能認同自己文化外,
還需要何種態度來對待其他文化 (A)依多元文化的精神 (B)以民族優越感作為其他族群的標竿
(C)依高低優劣的標準評定 (D)依照自己的標準
( )48.外籍人士移民到臺灣,帶動一家家韓式、泰式、越南、印尼等異國風味餐廳、商店林立,這主要是受
到何種因素的影響? (A)文化交 (B)科技進步 (C)政治民 (D)文化衝突。
( )49.在現代社會中專門蒐集、製作訊息,並透過各種管道將訊息有系統的傳給閱聽人的工具叫做什麼
(A)政府機關 (B)社會團體 (C)善機構 (D)傳播媒體。
( )50.網路世界雖然提供人類很大的便利,但若使用不當也會造成許多傷害,下列何者並非使用電腦網路應
有的行為? (A)
e-mail
傳遞訊 (B)網路購物 (C)散布他人隱私 (D)訂購火車票。
【快訊】全球第四大乳品生產商
的原料感染肉毒桿菌,該公司在
7
國回收千噸產品。
Created by free version of DocuFreezer
版權說明: 檔案資源由用戶上傳,僅供學習交流使用,尊重著作權。 若您認為內容涉及侵權,請點擊「侵權舉報」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