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間點? (A)民國 32 年(1943 年) (B)民國 34 年(1945 年) (C)民國 38 年(1949 年) (D)民國 40
年(1951 年)。
( )24.日治時期,高等教育較為缺乏,有志升學的臺灣人轉而到海外留學。請問:當時臺灣人大多前往哪一
個國家留學? (A)美國 (B)英國 (C)日本 (D)韓國。
( )25.日治初期,臺灣人口約兩百六十萬人,到日治後期,已增為六百六十萬人。請問當時臺灣人口激增的
原因,不包括下列何者? (A)改善公共環境衛生 (B)各地廣設學校 (C)建立西式醫院 (D)建造自來水。
( )26.民國 60~70 年代,常用「黨外」這個名詞稱呼從事民主運動的人士。請問「黨外」指的是哪一個政黨
以外的人士? (A)臺灣民眾黨 (B)中國國民黨 (C)民主進步黨 (D)臺灣地方自治聯盟。
( )27.《流麻溝十五號:綠島女生分隊及其他》一書,描述六名女性在一九五○年代初,因思想問題被關在綠
島新生訓導處的紀錄。如書中的黃秋爽女士提到:「我當時就讀台北靜修女中三年級,家中七人被抓,
我被判刑時,沒有拿到判決書,我爸爸也沒有判決書,因為家沒了,沒地址可以寄。」請判斷下列何者
和本書描述的歷史時期不同? (A)解嚴令限制人民言論、集會等自由 (B)此為白色恐怖時期 (C)政府
建立嚴密的情治特務系統 (D)政府防止共產思想影響社會。
( )28.以下是臺灣 50 餘年來,民主政治發展史上的大事,請按照時間先後順序,加以排列後選出正確的選項?
(甲)實施地方自治;(乙)解除戒嚴;(丙)美麗島事件;(丁)首次政黨輪替。
(A)甲乙丙丁 (B)甲丙乙丁 (C)乙丙丁甲 (D)丁丙乙甲。
( )29.有關民國 36 年二二八事件的經過及造成的影響,下列何者錯誤? (A)因政府查緝私菸時誤殺民眾而
起 (B)中央政府調集軍隊前來臺灣鎮壓,從基隆和高雄上岸 (C)事件發生的隔年,政府公開道歉、設
置紀念碑 (D)地方人士組成「二二八事件處理委員會」,維持社會秩序。
( )30.總統府前面的道路,原名東門街,戰後更名為介壽路,1996 年3月21 日改為現名「凱達格蘭大道」。
請問關於改名,下列說法哪個最正確? (A)為了紀念荷蘭聯合東印度公司第一任總督 (B)凱達格蘭族
是臺灣人口數最多的原住民族 (C)凱達格蘭族是居住在深山的高山原住民 (D)凱達格蘭族居住在臺
北盆地,改名有尊重原住民的意義。
( )31.小皓看書見到一段話:「1930 年8月5日,林獻堂等人會合於臺中州醉月樓,召開發起大會,此團體主
張公民普選,並落實地方自治。」請問這可能在描述哪個組織成立?
(A)中國國民黨 (B)民主進步黨 (C)臺灣民眾黨 (D)臺灣地方自治聯盟。
( )32.關於臺灣民主化的歷程,下列敘述何者正確?(甲)民國 39 年臺灣省省主席、直轄市長由官方指派(乙)
蔣經國總統任內「廢除臨時條款」(丙)民國 85 年首次人民直選的總統是李登輝(丁)民國 105 年首位
女性總統當選 (A)甲乙丙 (B)甲乙丁 (C)甲丙丁 (D)甲乙丙丁。
※33、34 題為題組:
一九二○年代日本大正時期,解放的思潮影響著亞洲各國青年。在那個臺灣識字率只有三.九%的
年代,已有包括蔡培火、林呈祿、林仲澍在內的臺灣留日學生,喊出「臺灣是臺灣人的臺灣」。他們與
本島仕紳如林獻堂、蔣渭水等人相互奧援,成立臺灣文化協會,發起臺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藉由文
化運動傳播新的文明價值與各種理論啟迪大眾,同時也成立政黨,以組織之力要求民主與參政權。
雖然內部有路線與理念之爭,外面有統治者的步步緊縮與壓制,後期更面臨了戰爭與東亞秩序變
動的壓力,以及二次大戰後新統治者毫不容情的斲傷(註釋一);然而,從一九二〇年到一九四七年,
這近三十年的時光可說是臺灣的啟蒙時代,「臺灣人」意識在這段期間內形成,對於自由、民主、人權
與自治等概念的理解,也逐漸根植人心而成為共同的追尋。
※註釋一:斲(ㄓㄨㄛˊ)傷,指傷害之意。
出自:陳翠蓮,《自治之夢:日治時期到二二八的臺灣民主運動》,春山出版,2020。
( )33.請問在第一行:「一九二○年代日本大正時期,解放的思潮影響著亞洲各國青年。」所提及影響亞洲各
國青年的解放思潮,是指下列何者? (A)日台合一 (B)內地延長 (C)民族自決 (D)正名運動。
( )34.請問關於臺灣文化協會的敘述何者錯誤? (A)是臺灣第一個政黨,努力輔助農工運動 (B)曾創辦《臺
灣民報》、舉辦演講會傳播新知 (C)由林獻堂、蔣渭水等人成立 (D)參與臺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
( )35.幾位朋友正在分享自己參加團體的經驗,下列哪一位的敘述不屬於目標的需求被滿足?
(A)阿銘:我參加環保團體,目的是推廣環保觀念 (B)小菱:要不是有工會,我根本沒辦法爭取權益
(C)阿輝:我個性內向,還好能跟同儕團體聊心事 (D)小萱:參與政治最好的方式,應該是加入政黨。
( )36.根據右圖的新聞報導,政府辦理公聽會的目的為何?
(A)要求民眾提供資源贊助 (B)說服民眾放棄自身權益
(C)鼓勵民眾取代官員施政 (D)尋求民眾的支持或認同。
( )37.阿瑋想為社會貢獻一己之力,希望藉由參與團體成為志工的方式來關心
公共事物。請問:阿瑋應該參加下列哪一個團體才能達成這個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