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農業作物的生長週期延長 (丁)現已證實「基因改造」作物對人體有害。
(A)甲乙 (B)丙丁 (C)乙丙丁 (D)甲丙丁。
( )18.1914
年歐洲爆發的一起奧匈帝國王儲被暗殺事件,其政府要求嚴懲兇手,此要求引起塞爾維亞人不滿,
又加上列強勢力介入,最後引發全面性的戰爭。上述事件發生在下列何處?
(A)巴爾幹半島 (B)伊比利半島 (C)義大利半島 (D)諾曼第半島。
( )19.右圖是第一次世界大戰前歐洲形勢圖。請問:哪一組國家同屬
「協約國」? (A)乙丁己 (B)甲乙丁 (C)丙戊己 (D)丙戊辛。
( )20.1917
年初,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德國欲先行制服英國以結束
戰爭,於是參謀總長魯登道夫提出建議,主張無限制使用潛艇,
打擊聯軍海上運輸。德國採行這樣的政策所導致的結果為何?
(A)俄國退出戰場 (B)英國退出戰場 (C)義大利參戰 (D)美國參戰。
( )21.第一次世界大戰末期,某位國家領導人提出以下主張:「希望使世界適合人類生存和安居樂業,所有愛
好和平的國家都能獲得正義的保護,依照自己的方式生活,決定自己的制度,並得到世界上其他民族的
公平待遇,不致遭受暴力和損人利己的侵略。」這位國家領導人為下列何人?
(A)勞和喬治 (B)克里蒙梭 (C)威爾遜 (D)羅斯福。
( )22.下圖中的甲、乙、丙三人是某三個國家的元首,請問:被迫接受割地、賠款、削減軍備的丙,應是哪
一國家的元首? (A)俄國 (B)德國 (C)鄂圖曼帝國 (D)奧匈帝國。
( )23.1929
年,在人類歷史上發生一場重大事件,造成國際間不論在經濟、外交、社會或政權上都有巨大的
改變。請問:此事件應是下列何者? (A)維持和平的國際聯盟終於成立 (B)人類歷史上出現第一個共
產政權 (C)希特勒整軍向外擴張 (D)世界性的經濟大恐慌從美國開始發生。
( )24.墨索里尼與希特勒取得政權有共同的背景,下列敘述正確的有哪些?(甲)戰敗和約的屈辱(乙)都以武力
發動政變(丙)國家經濟困難(丁)共產黨勢力活躍 (A)甲乙 (B)乙丙 (C)丙丁 (D)甲丁。
( )25.「法西斯主義」是一種強調民族國家至上的政治學說,它強調個人應為國家無條件犧牲奉獻,並且反
對民主和社會主義,主張種族主義,應採取黷武的軍事外交政策,對領袖高度效忠。請問:第一次世界
大戰後,「法西斯主義」高喊社會正義原則,承諾協助勞工大眾與中產階級改善其生活與社會地位,對
於工商企業界則承諾恢復社會秩序,所以逐漸在下列哪些地區受到支持,而導致極權政權的興起?
(A)英、法 (B)德、義 (C)日、美 (D)德、蘇。
( )26.一位史學家說道:「二次大戰前夕,英國與法國曾簽署《慕尼黑協定》,犧牲他國權益,來平息希特
勒的野心,但德國並未因此滿足,反而與蘇聯簽下協議。英、法忍無可忍,才決定對德宣戰。但德國攻
勢凌厲,一開始便取得優勢,故荷蘭、比利時、盧森堡等國皆在短時間內投降,僅剩英國獨立與德國抗
衡,直到一場意外的攻擊事件爆發,美國決定對軸心國宣戰,戰局才逐漸扭轉過來。」請問:《慕尼黑
協定》中主要是犧牲了何國的權益? (A)捷克 (B)奧地利 (C)匈牙利 (D)波蘭。
( )27.羅斯福總統曾發表演說:「日本就在整個太平洋區域發動了一場突然襲擊,昨天和今天的事實說明了
一切,美國人民有了共識,並完全明白我們國家的生存和安全所受到的影響。我要求國會宣布,自西元
1941 年12 月7日星期日日本對我國無端進行卑鄙的進攻,美國同日本帝國之間已處於戰爭狀態。」請
問:這個事件最後導致了什麼樣的結果? (A)二次大戰歐戰爆發,死傷慘重 (B)中國遭到日本南京大
屠殺 (C)美國於廣島、長崎投下原子彈 (D)蘇聯對日作戰,使戰後共產勢力擴張。
( )28.第一次世界大戰與第二次世界大戰為人類近代歷史上兩次重大浩劫。請問:關於兩次世界大戰的比較,
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一戰的導火線為塞拉耶佛事件;盧溝橋事變則導致二戰亞洲戰場的爆發 (B)
兩次大戰都是同盟國獲勝 (C)兩次大戰英國都是中途參戰 (D)兩次大戰後均設立國際組織,且皆發揮
制裁侵略的功能。。
( )29.右圖為西元 1945 年成立的某國際組織的標幟。請問: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此組織為國際聯盟 (B)此組織的成立是根據「十四點和平原則」 (C)此組織
的總部設立在美國首都 (D)中、美、英、法、蘇(俄)五國為安理會的常任理事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