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際關係與溝通課程教案:第一章人際關係與溝通的意義及功能

格式
doc
大小
161.5 KB
頁數
18
上傳者
怡文
收藏 ⬇️ 下載檔案
提示: 文件格式为 Word(doc / docx),轉換可能會出現排版或格式的些許差異,請以實際檔案為準。
此檔案建立於 2018-10-24,离现在 6 364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

科目: 人際關係與溝通教師:陳怡文授課班級:四技餐旅二甲/

第一章人際關係與溝通

第一節 人際關係與溝通的意義及功能

壹、人際關係與溝通之意涵

一、人際關係

二、溝通

貳、人際溝通方式

一、無效的溝通方式

二、有效的溝通方式

一、互補溝通:是一種適當的、也是預期中的溝通方式,同時也是遵循正常人際關係的正常法則,溝通雙方都能獲得對彼此互相期望的互補滿足。例如:P-A-C圖中成平行線時,父母角色對父母角色。

二、交錯溝通:當一個人對另一個人有所期盼而沒有預期的反應,兩人之間的溝通就形成交錯溝通。當交錯溝通出現時,一般人可能採取逃避、退縮或改變溝通方式的策略因應。

三、曖昧溝通:曖昧溝通最為複雜,溝通的雙方可能有兩個以上的意圖,而且表現上的意圖往往與真正的意圖不同。


參、良好人際關係與溝通之功能

一、透過人際溝通滿足社交心理需求

二、透過人際溝通達成目標

三、透過人際溝通建立自我

四、透過人際溝通獲取資訊

五、透過人際溝通,可影響他人受他人影響

一、壽命

二、生理健康

三、心理健康

四、幸福感

一、親密依附

二、知心朋友

三、自信與自尊

四、實質上的幫助

五、資訊上的幫助

六、社會整合


第二節 人際溝通的原則與規則

壹 人際關係與溝通之原則

一、人際溝通具有連續不斷的持續性

二、人際溝通具有其目的性

三、人際溝通具有整體性

四、人際溝通具有相對的關係性

五、人際溝通具有不可逆轉性

六、人際溝通必須經由學習而獲得

貳 人際關係與溝通之規則

一般社會為其人際關係常訂定的三項規則:

一、法律將約定俗成的規定加以明式的結果。(對人際關係的約束力最大)

二、道德:受到多數人認可的規定。

三、民俗或禮節:個人避免失禮,或與他人有所不同而自動遵循的規則。

一、規範性規則:在所有國家或文化中共有之規範。如:尊重對方的隱私。

二、酬賞性規則:規範個人在人際關係中獲得或供應報酬的種類或質量者,在所有國家或文化中共同者,包括:分享成功的消息、回報恩惠與讚美,表現情緒支持等。

三、親密性規則:在不同的人際關係中,有不同的親密性規則。例如對家人的親密行為則高於同事或鄰居。

四、協調與避開困難的規則:這類規則適用於特定關係之中,並具有協調及體行為的功能,以便達成人際關係的目標。如:「朋友之妻不可戲」。

五、與第三者之間的規則:在人際關係與交往的過程中,有時可能會牽涉到第三者,對於不在場的第三者的問題也應該加以規範。

參、人際關係與溝通之影響因素

一、人際吸引的條件

二、人際互動規則的遵守

三、人際溝通的暢通

四、人際互動關係的滿足

第三節 人際溝通的基本理論

壹、人際需求理論

一、接納:即為歸屬的需求,覺得自己重要、有價值、而且被愛被關懷的感覺。

二、控制:成功的影響周遭人、事、物的慾望,指個人在權力、人際間影響力及權威之間做決定的過程,而且每個人的控制需求昰有差異的。

三、情感:情感的需求及愛的需求,反應出一個人表達和接受愛的慾望。

貳、社會交換理論

參 基本焦慮理論

一、接近他人(moving toward people)。

二、對抗他人(moving against people)。

三、遠離他人(moving away from people)。


第四節 多元文化與人際溝通

壹 人際溝通的差異性

貳 不同文化造成的溝通差異

討論:請列舉一項你個人親身經驗過因不同文化差異,造成人際溝通上的誤解或衝突事件。並試著深入自我剖析與批判。


【本章習題】

.何謂「無效」與「有效」的溝通方式?請以你自己親身的相關經驗分別加以闡述之。

.人際溝通所具有的功能有哪些?試自我評估在這些功能項目中,哪一項是你最擅長發揮者,並請具體敘明之。

.針對人際溝通歷程的六項基本原則,列出你認為最重要的三項,並且進一步說明其理由為何?

.以你個人的經驗,在諸多人際關係規則中,哪一項對人際的運作與維持最重要?試詳細論述之。

.請列舉一項你個人親身經驗過因不同文化差異,造成人際溝通上的誤解或衝突事件。並試著深入自我剖析與批判。

第二章 人我之間

第一節 自處、與人相處及彼此往來

壹 自處

一、自我了解:清楚知道個人具備以哪些特性(包括優點和缺點)

二、自我接納:可以完全地接受他自己的優點及缺點。

三、自我學習:個人針對自身缺點的改進或新需求的滿足,而自動進行的相關學習活動。


貳、與人相處

一、彼此吸引:因著外在的美貌、幽默談吐、過人的才華、親切的態度等,都可能會產生不同程度的人際吸引。

二、開始交談:有了接觸與吸引之後,自然會針對某些主題彼此聊聊,藉以交換意見,由此可蒐集有關對方更多資訊,亦能使得彼此之間有更深一層的相互認識。

三、持續交談:想要能有進一步的互動與交往,則他們就會維持頻繁而密切的接觸與交談,以便產生較之情誼。

四、邁向親密:當兩人之間的相處十分融洽,交談熱絡,且能互相吸引,最後就會彼此結成「深交密友」,進到與他人相處的最高階段的「邁向親密」。


一、彼此不夠真誠坦然

二、主觀拒絕與否定對方

三、各說各話,自說自話

四、無法做清楚的言語表達

參、彼此互動

一、我不好,你好:此項屬於否定自己肯定別人。--制留在這種生活態度的人,總認為自己不好,自己不行,人人樣樣都比他好,比他行,;這種人自卑退縮,常把自己孤立起來,不願意和他人打交道。抱著這種生活態度的人,沒有自信心,看清自己且易自責,別人也就會看輕他,不喜歡與他來往。

二、我不好,你也不好:此項屬於否定自己也否定別人。總認為自己不好且別人也不好,在他的眼中沒有一個好人。可說是個悲觀主意者,這種生活態度者不喜歡自己也不喜歡與他人往來互動。

三、我好,你不好:此項屬於肯定自己否定別人。此種生活態度者總認為自己好,自己行,而別人都不好、不行;他自視甚高,總認為別人在各方面都比不上他,反正他是高人一等的。

四、我好,你也好:此項屬於肯定自己也肯定別人。這種人認為自己不錯,看別人亦各有長處。不但了解與發揮自己的優點,同時亦能欣賞他人的優點;他能包容許多現實事務的不完美,去接納自己也接納別人。

第二節 二人之間的溝通與互動

壹 溝通的基本模式「聽」&「說」

一、傳訊者:發言者

二、收訊者:傾聽者

三、編碼訊息:傳訊者要將其想要傳遞的意念與感情轉換為符號(語言或非語言均可)並把這些組成訊息來表達。

四、訊息解碼:收訊者從傳訊者處皆收到的訊息,將其轉變成自己的想法和情感。

五、回饋編碼:收訊者收到訊息後,將了解的想法和情感回應給對方,可視為這位收訊者的編碼過程的反應表達過程。

六、干擾:對溝通中傳訊者的內在刺激(:情緒激動、飢餓)或外在刺激(:環境中的噪音、聲光誘惑),致使訊息傳遞與接收的有效降低。

貳、二人間溝通常用的方式

公開我

隱私我

盲目我

潛能我

一、面談他人

二、電話不知

三、信函、傳真

四、電子郵件

五、網路對話自己

不知

參、周哈里窗

從自己與他人的角度,以了解或不了解為標準,把人的內在分成四個部分:開放我、盲目我、隱藏我、潛能我(未知我)

一、公開我(open aren)反映我自己和他人都知道關於個人公開的部分。

譬如:名字、性別、膚色、身高、宗教。

二、隱私我(hidden area)指個人不想讓他人知道關於自己秘密的部分譬如自己的戀情、幻夢與夢想、不道德的經營手法等。

三、盲目我(blind area)屬於他人知道而自己卻未察覺的個人部份。譬如:個人不察的生活習慣、不自覺得肢體動作。

四、潛能我(unknown area)是反映出自己和他人都不知道關於個人的部分,此一部份通常被埋在自我潛意識的深處,可藉由催眠、投射測驗、情境激發等方式發現。

第三節 自我概念

壹、自我概念的意涵:一個人對自己是什麼樣的人的一種想法,他是個人對自己對自己的概括想法,自我概念是人對自己的期許、個人的外表、生理評價及心理特質的總和。

貳、自我概念是一個過程

參、自我概念的發展

一、價值觀

二、態度

三、信念

肆、自我概念階層圖






伍、溝通與自我概念







第四節 

壹、性別角色分化及期望行為

貳、性別角色刻板印象:指在某一社會文化傳統中,公認的男性或女性應有的行為,包含個人內在的態度、觀念、以及外顯的行為表現。


第五節 角色的取捨與調整

壹、角色的定義

貳、角色的相關概念

一、角色規範(role norms

二、角色知覺(role perception

三、角色接受(role acceptance

四、角色期待role expectation

參、角色問題在人際生活中所造成的困擾

一、角色壓力(role stress

二、角色模糊(role ambiguity

三、角色衝突(role conflict

四、角色過度負荷role overload

【本章習題】

一、生活中個人對自己和他人的看法與行為傾向,可分為哪四種不同的「生活態度」?請自我評估你目前屬於哪一種生活態度,且加以分析說明之。

二、在溝通的基本模式中,包括哪六項元素?除分別扼要加以說明外,並請舉一實例來整體討論之。

三、人與人之間可以採用的溝通方式(管道)為何?你個人常用的溝通方式(管道)有哪些?並請進一步分別說明會在什麼情境下運用。

四、請針對個人的外表、個性、能力和特殊才能來回答下列問題:

五、人們經常會輕易相信別人對他的評語,停止接收這些,並仔細聽你自己在說些什麼。假設你的兩位不同上司對你分別說了一段話(如下所述),你會有何知覺與反應?

  「你是令人厭惡的,你從來都沒有做對一件事!給我出去!看到你那張臉就令我覺得不舒服,你真是個大麻煩,我真希望你沒在我的部門!」

  「你真是個天才,什麼事情都做得很棒!我真高興你在身邊,你的笑容讓我的心情快樂起來,你可以幫我很多忙,真慶幸有你在我的部門!」

六、試依據「性別角色刻板印象」的觀點,列出一項你過去所發生的類似經驗,並進一步分析其成因及提出調整修正之道。

人際的知覺與影響

第一節自我知覺

壹、知覺的意義與歷程

知覺(perception):是個體本身蒐集所有相關感覺並賦予其意義的過程。最後交由頭腦判斷解釋,較偏重於心理層面。

感覺(sensation):是屬生理的歷程,是身體上各感覺器官所發揮的功能。

一、訊息選擇:會受到個人需求、興趣、期待等心理因素的影響。

二、訊息組織:訊息需要經過整理、篩選、過濾,找出有意義的部分再加以組織。

簡單化、形式化、接近化、完形化分類、組合自我建構

三、訊息解釋:加以解釋,方能產生實際的意義。


貳、自我知覺的內涵

自我知覺(self- perception):是指個人試圖去了解自己的整體認知過程。人們對於自我知覺的了解,往往會依據自己的行為來評估自己,也會運用他人的反應來形成對自己的看法,再拿自己和別人作社會得比較,來發現自己和別人有哪些不同。


參、自我形象

自我形象是對自己的基本知覺,由自我評估所組成,且受自己的經驗和別人的反應所影響。


肆、自我形象在溝通上的影響

最有關的兩個因素分別為:

1.自我應驗預言:指個題長期相信自己是何種形象,久而久之,他就漸漸變得真是如此,類似自我預言的獲得應驗。

2.訊息的過濾:透過個人的自我形象知覺會過濾別人的談話,藉此也會影響到彼此間的人際溝通。若從感覺來看,我們能注意而正確地接收到訊息資料,但卻因著訊息的過濾而未必能完全地聽進去。

伍、自尊

自尊是個人對個人自己正面的評價,屬於自我形象中的評價層面。人們自尊的高低會影響其溝通方式,調節內在對抗的的訊息和影響對他人的知覺。


一、影響溝通方式

二、調節內在對抗的訊息

三、影響對他人的知覺

第二節他人知覺

他人知覺是係指我們對個人感官所接收到他人的訊息資料後,加以選擇、組織與處理而得到對他人印象的一種歷程。

一、身體外表特徵

二、刻板印象:例如:女性都是柔弱的;男性都是堅強的。

月暈效應(hallo effect)人們也會在觀察一個人的特點之後,就可能未經證實便對他的其他特質加以評斷,這種傾向即所謂的「月暈效應」(hallo effect)

三、情緒狀態

我們的情緒狀態會對我們的知覺判斷有所影響。

第三節說服與抵制


壹、說服與順從

說服是一種合乎道德規範的前提之下,透過精心設計的言詞訊息來引想他人的態度及行為之技巧。

一、直接要求策略一個人以直接說出來的方式,要求對方做某個特定行為來順從。

二、交換策略:人們藉著以物易物得到好處的方式來尋求對方順從。

三、同理心策略:一個人藉著訴諸於情感、接納和愛心來尋求對方順從。

四、維護面子策略:一個人可以運用間接的、感性的訊息等誘導性敘述,來尋求對方的順從。

五、他人獲利策略:一個人藉著指出具體有利於他人的行為,來遊說與尋求對方的順從。

六、支配性策略:一個人試著以威脅或讓對方產生罪惡感等方式,來尋求對方的順從。


貳、常用的說服方法

一、給予好理由

二、良好可信度

三、訴諸情緒


參、抵制及其克服之道

一、採取耐心傾聽技巧

二、要求對方闡述立場

三、嘗試新的說服策略

第四章 語言溝通

學習目標

第一節 語言的內涵

壹、透過四種溝通媒介來傳遞

一、自然語言natural languages):透過說、寫、唱等方式,藉著言語和文字將意思加以表達。

二、人工語言artificial languages):是透過數學公式、音樂符號、電腦程式來傳達特定的訊息,這些公式與符號早經約定俗成,各有其簡潔而明確的定義。

三、視覺溝通visual communication):經由圖畫圖表的方式來傳達個人的思想與感受。

四、非口語溝通nonverbal communication):包括身體動作(姿勢、手勢、面部表情及視線接觸等)的非語言特性(音量及音調的抑揚頓挫等)


貳、語言是來自環境天賦能力交互作用

一、行為論(Skinner史金納強調:兒童學習語一般學習歷程相同,兒童經由模仿、(正增強)強化作用制約作用等方式學習語言。)

模仿→稱讚&修正→想要的行為出現


二、社會學習理論social learning theory)美國社會心理學家班杜拉Bandura強調嬰幼兒在語言學習的過程中,以父母、親人或其他人為楷模,向他們觀察模仿、學習,於是逐漸學會成人使用的語言。

三、天賦論nativism)主張:這個理論由當代語言心理學家瓊姆斯基Chomsky所倡導;他主張人類能夠學會說話,而一般動物不俱語生俱語言學習能力,最最主要差異在於人類有學習語言的器官,此器官具有自動學習語言的能力。

四、交互作用論

人類學習語言受到先天生理功能後天學習環境交互作用的影響。交互作用採認知理論社會溝通理論的觀點。

交互作用論者認為:個體與生俱來就擁有良好的生理機能,與良好的學習語言環境者,其語言發展程度最好,有好的功能,無好的學習環境者,次之,兩者皆無者,語言發展最差。

言學習與兒童的成長經驗都有密切關係。社會溝通理論主張:人際溝通對語言發展具有重大的影響。

第二節 語言的溝通及表達技巧

壹、口語表達溝通的方式

一、口頭文字的溝通:「口頭是指轉換聽得懂的辭彙溝通;「文字」是指利用文字書寫的方式來加以溝通。

二、正式非正式語言的溝通:在公開會議面對長官時,都會被要求使用「正式語言」,私下交談,或是與家人、朋友聊天時可運用「非正式語言」來溝通。

三、直接與間接的溝通:直接,打開天窗說亮話。間接,指的是需從旁敲側擊的方式來瞭解。

四、當面與非當面的溝通:重大事件都會採當面溝通,俗語說:「見面三分情」;避免尷尬可採電話書信等方式。

五、公開與私底下的溝通:揚善於公堂,規過於私室。

貳、語言溝通的障礙

在溝通中的過程中,人們常會在有意無意之間使用一些不良的表達語詞或方式,破壞和汙染了彼此間溝通語互動之積極成效。


一、貼上標籤labeling):刻意賦予對方某些固定的名稱,而造成他人得不悅或影響我們對真相的瞭解。例如「懶豬」、「米蟲」、「天兵」、「菜鳥」、「怪胎」。

二、隨意批評criticizing):對他人的舉止或行為表現給予負面的評價。例如「你的字寫的歪七扭八,有夠難看」、「不要經常換工作、要知道滾石是不容易生苔的」、「這種人整天遊手好閒,前途必定黯淡無光」。

三、進行診斷diagnosing):與他人溝通過程中未仔細聆聽對方內容,而忙於藉由揣測或分析去找出問題的癥結與原因。例如:「你因為太過於敏感,才會覺得同事對你不友善」、「向你這樣經常摸魚打混,難怪老闆不喜歡你」。

四、下達命令ordering):一味地要求他人接受自己的命令,但經常會讓對方感到厭惡而反抗。例如:「你在本週末以前,一定要把那個企劃案完工搞定才行」。

五、加以威脅threating):藉由警告他人來達到控制對方的目的。例如:「你下次段考達不到全班前十名,我就不讓你看每晚八點的連續劇」。

六、直接說教moralizing):通常會以對方良心或道德標準,來指示對方應該如何去作。例如:「我是三朝元老,凡事跟我學著點,保證你萬無一失」。

七、轉向逃避diverting):藉著談論其他話題來適時轉移對方的注意力,但有時也會讓人覺得你不重視其感受。例如:「不要再管他們的八卦批評,聽說你下半年要調東京的海外據點去當主管啦!」。

八、逕行保證reassuring):試圖運用一些正面的說法來安撫正在經歷某些負向情緒的人。例如「所謂否極泰來,我想去年一連串的厄運已經過去了,新的一年你必能事事如意」。

參、口語溝通的技巧


一、清楚而具體地自我表達:聚焦且朝向既定目標來表述

二、言詞精簡且條理清晰:言簡意賅

三、真誠理性地表達並要棄絕謊言

四、經常發揮適度的創造力與幽默感

五、要有勇氣找機會多多發言:找機會不斷練習

第三節 語言的e化與火星文

壹、e化時代主要的溝通管道

一、email電子郵件)

二、BBS電子布告欄系統)

三、MSN和即時通

四、Blog部落格)

貳、火星文在今日e化世界的廣泛運用

(2006年大學學測國文科,火星文納入試題中而成為了e化網路創新文字)

第四節 具有說服力的演講

壹、演的比講的還棒

貳、具說服力演講在口語表達上的基本原則

一、把握肢體語言及眼神接觸適度地配合

二、動作不宜過多而讓人分心

三、清晰準確的發音並控制適當的音量與言談速度

四、口語訊息的表達要讓聽眾能聽得懂

五、掌握表達的歷程重點與聚焦

六、去除個人的口頭禪

七、舉例要適切絕不可引喻失意

本章習題

一、在你與對方進行雙向溝通時,可以採取哪些方式或態度,以適時表達出對他/她之專注與傾聽行為?

二、在口語表達溝通方式的五點相對應類型中,你自己最常使用與最不常使用的類型為何?試分別加以分析探究之。

三、參照本章第二節所列語言溝通過程中常見的八項溝通障礙,以自我檢討評量的角度來具體指出,你個人最常出現的三項語言溝通障礙為何?並詳細說明其發生之原因。

四、請說明你個人接觸或使用「火星文」的經驗與心得?並同時說明「火星文」對今日人際溝通與互動中,產生了哪些正面及負面之影響?請一併深入探討之。

五、請以錄音或錄影來記錄一次你在班級課程中口頭報告的情形,並以事後多次播放方式,配合本章第四節中列舉具有說服力的口語表達七項基本原則,來進行自我評估,並寫一份四百字的評估報告。





第五章 傾聽、同理與非語言訊息

學習目標


第一節 專注、傾聽與尊重


「聽」的基本要件


壹、專注

一、眼神接觸:眼光接觸時間的長短,可以表示出個人想要趨近對方或避開對方。眼睛注視是一種基本禮貌,可藉此將個人的親切、接納、關懷了解,透過眼神傳給對方。

二、面部表情:可以傳達個人給與對方的尊重專注

三、舉止神態:舉手投足的動作與個人本身的姿勢,也可作為專注的表現。

四、口氣語調:日常生活談話中的口吻聲音高低

貳、傾聽的技術

扮演一個良好的「傾聽者」


一、要面對訊息的傳送者,並將自己的身體微微地傾向對方

二、溝通過程中經常維持與對方眼睛的接觸

三、以點頭或其他不會打斷對方說話的方式,讓他知道我完全了解。

四、忽略周圍任何會使你分心的刺激,專一於和對方的談話

五、隨時以同理的方式來抓住對方表達的真實情緒

六、當有必要時,可要求對方進一步說明澄清

七、必須等到對方的表達告一段落後,才提出自己的回應觀點

八、針對訊息傳送者所表達的言語訊息及情緒等是否接收無誤,則可以採用摘述的回應方式來加以檢核

參、尊重

一、無條件地接納對方:接受每個人都是不一樣的,擁有各自不同的生活方式。

二、願意與對方在一起:表達願意與對方在一起而不會討厭,就是在尊重對方。

三、看重對方是一個獨特的個體:尊重亦包括接受對方可擁有屬於自己的真實感受,而非批判其應不應該或可不可以有那些感覺。

四、接受對方的自我決定:懂得尊重對方內心真實的意見與其所做最後決定之結果。

第二節 我訊息與反映技術


壹、我訊息

˙當你……(指出行為)

˙我覺得……(提出感受)

˙因為……(指出後果)

「當你放學晚回家又不打電話回來時,我擔心你可能出事了,因為我不知道你在哪裡。」

貳、反映技術

第三節 澄清與同理心


壹、澄清技術

溝通時如何達到真正澄清目的:

貳、同理心

參、同理的反應(empathic response

肆、初層次同理心(primary empathy

一、避免假裝了解

二、避免鸚鵡學語式的模仿

三、避免與對方漫談

四、避免以問題代替同理心

五、注意用語層次要與對方的背景配合

六、注意非語言行為的一致性

伍、高層次同理心

一、表達出對方所暗示的意思

二、連接相關的資料

高層次同理心可以協助對方連接在其表達過程中可能相關的訊息。

ex:對方提出看似不相關的兩件事:

1.對太太加用花費沒有節制及教育孩子方式的不滿。

2.自己經常通霄打麻將未歸。

背後真正的實情是『他以打牌不回家來懲罰自己的配偶和抒發不滿的情緒

三、可以由少而多來提供有效的參考架構

透過高層次同理心,可將對方弄不清楚、說了一半或模糊的資訊及問題,以清楚而具體的表達出來。

陸、如何增進同理的能力

一、學習站在對方立場來設想:要能夠做到『感同身受』,也就是要學習完全站在對方的立場來看。

二、多練習與使用初層次同理心的標準句型:在互動和溝通過程中,能抓到對方說出一段話實的主要感覺情緒,並找出引發此一情緒的事實原因,再將此兩者各以簡明扼要的字眼加以串連起來做反應

三、快聽慢說且認真地去思考

第四節 非語言訊息


壹、面部表情:至少可以傳遞十種情緒訊息,如:喜悅、驚訝、恐懼、憤怒、悲傷嫌惡、輕蔑、興趣、困惑&堅決等(洪英正、錢玉芬編譯,2003)

貳、肢體訊息:四肢訊息&體態姿勢等都可包含在內。

:「好棒!」「OK」,沒問題等,可用肢體來表示。

在體態姿勢方面,通常兩腿交疊,兩手交叉置於胸前或是身體稍向後仰等,表示出與對方保持距離,甚至於採某種程的自我防衛;反之,則想與對方接近或對其趕到善意或感興趣。

參、超語言與沉默

肆、空間距離

一、親密距離(intimate distance):1.5英呎之內(3.81cm)1英吋=2.539998公分
二、個人距離(personal distance):1.5~4英呎之內(3.81~10.16cm)
三、社會距離(social distance):4~12英呎之內(10.16~30.48cm)
四、公共距離(public distance):12~25英呎之內(30.48~63cm)

【本章習題】


一、在你與對方進行雙向溝通時,可以採取哪些方式或態度,以適時表達出你對他的專注與傾聽行為。

二、當你與家人或親朋好友在一起互動溝通時,如何能具體扮演成一個好的傾聽者?試深入加以探究之。

三、試針對下列每一句孩子的談話,分別寫下一個封閉式反應與一個開放式反應。

甲:「今天老師說我的成績比他想像的還要好,我一直認為只要真的用功,一定會得到好成績的。」

乙:「我不喜歡賽跑也不喜歡打球,在那種場合我簡直就像個低能兒般的差勁。」

四、試針對下列的情境,請你以父母的角度先判斷問題的所有權誰屬,然後再選擇採用反映傾聽或我訊息(「我……」的語氣)來表達。

 「當爸爸正在客廳中與朋友打電話時,孩子們卻在一旁高聲笑鬧,使他聽不清楚電話中的聲音……

五、針對下列的情境,請分別以: 標準句型; 較自然的口吻,做初層次同理心的練習。

「這次數學考試我因粗心大意考得很不好,大概又不能及格啦!」

六、針對以下的情境,請以初層次同理心與高層次同理心,來分別反應之。

 某位職業婦女嘆道:「每天早晨張開眼睛,就得換上那套穿厭的制服,真會讓人產生一陣茫然!還不是為了生活才如此的忙碌,人真不知為何活著……

七、試就非語言訊息中的面部表情、肢體訊息、超語言與沉默等部分,來進行一項自我分析,提出自己在這些當中最擅長與缺乏者各為何?並請分別舉例來論述之。

4


版權說明: 檔案資源由用戶上傳,僅供學習交流使用,尊重著作權。 若您認為內容涉及侵權,請點擊「侵權舉報」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