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行之苟有恆」為假設語氣,下列文句,何者也是假設
語氣? (A)衣沾不足惜,但使願無違 (B)使天下無農夫
,舉世皆餓死矣 (C)應是母慈重,使爾悲不任 (D)你在
此須要小心,休惹人說不是,早出晚歸,免我懸念。
21.下列各組文句的涵義,何者相去最遠? (A)是非只為多
開口,煩惱皆因巧弄脣/無道人之短 (B)蓬生麻中,不
扶而直/在涅貴不緇 (C)自顧行何如,毀譽安足論。/隱
心而後動,謗議庸何傷 (D)心安茅屋穩,性定菜根香/知
足勝不祥。
22.下列同學將崔瑗〈座右銘〉中的文句,具體落實於生活
之中,哪一位同學的行為「較不恰當」? (A)家妃利用假
日到圖書館看書,充實自我 (B)柏謙節制自己的飲食,經
常運動保養身體 (C)永然幫助老人過馬路,拍照上傳社群
媒體 (D)立芳三思而行,做事但求心安理得,無愧於心。
23.「仰望天空時,什麼都比你高,你會自卑;俯視大地時
,什麼都比你低,你會自負;只有放寬視野,把天空和大
地盡收眼底,才能在蒼穹泛土之間找到你真正的位置。無
須自卑,不要自負,堅持自信。」這段文字的涵義,與下
列何者最接近? (A)心思狹隘之人,必過度自傲 (B)眼
界越開闊,越能不卑不亢 (C)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
以致遠 (D)處滿常憚盈,居高本慮傾。
24.「堂堂正正的失敗,本質上即是成功;而不清不白的成
功,本質上卻是失敗」這是在強調什麼道理?
(A)不以成敗論英雄 (B)成功為失敗之母
(C)勝敗乃兵家常事 (D)得之我幸,不得我命。
25.「君子不怨天,不尤人。」一句,除了含有「淡然處之
」的意味外,更深刻表現下列哪一種修養? (A)不重名利
(B)以和為貴 (C)心服口服 (D)反求諸己。
26.關於馬致遠〈天淨沙秋思〉一曲中,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前三句羅列九種景物,色彩鮮活,予人一股溫暖的感受
(B)遊子身後的秋郊夕照圖,蒼茫中情景交融,元人周德清
譽為「秋思之祖」
(C)以「小橋、流水、人家」蕭條衰歇之景,烘托遊子漂泊
在外的悲傷與無奈
(D)屬小令,句法字數為六六六四六,韻腳有「鴉、家、馬
、涯」,押平聲ㄚ韻。
27.馬致遠〈天淨沙秋思〉的前三句不僅是客觀描寫,且呈現
出作者的心理及情感,下列文句,何者亦帶有悲傷之情?
(A)秦樓月,年年柳色,灞陵傷別
(B)稻花香裡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
(C)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
(D)南畝耕,東山臥,世態人情經歷多。
28.有關白樸〈沉醉東風漁父詞〉一曲的敘述,何者最正確?
(A)漁父的忘機友是黃蘆、白蘋、綠楊及紅蓼
(B)首二句對仗工整,色彩絢麗,點染了春天江邊垂釣之景
(C)以「雖無刎頸交,卻有忘機友」的譬喻句,寫漁父所接
觸的人事 (D)「煙波釣叟」與「萬戶侯」對比,凸顯漁父
嫌惡官場,對隱居生活的肯定。
29.「漁父」在中國文學裡,大部分都象徵著陶然忘機的避
世形象,下列與「漁父」相關的敘述中,何者不屬於這種
特質?
(A)盟鷗鷺,傲王侯,管甚鱸魚不上鉤
(B)青箬笠,綠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
(C)傲殺人間萬戶侯,不識字煙波釣叟
(D)漁人得其船,便扶向路,處處誌之。
30.(甲)涉江采芙蓉,蘭澤多芳草。采之欲遺誰,所思在遠道
。還顧望舊鄉,長路漫浩浩。同心而離居,憂傷以終老。
(乙)紅塵是非不到我。茅屋秋風破,山村小過活。老硯閒功
課,疎離外玉梅三、四朵。
(丙)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 剪不
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般 滋味在心頭。
(丁)吾愛孟夫子,風流天下聞。紅顏棄軒冕,白首臥松雲。
醉月頻中聖,迷花不事君。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請針對近體詩、詞、曲、古詩的格律判斷,依順序排列,
選出正確的答案?
(A)丁乙丙甲 (B)甲乙丙丁
(C)甲丙乙丁 (D)丁丙乙甲
31.「雲霞,我愛山無價。看時行踏,雲山也愛咱。」這是作
者以情景交融的方式,達到物我合一的境界。下列何者也
隱含這種意境?
(A)相看兩不厭,唯有敬亭山
(B)人閒桂花落,夜靜春山空
(C)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D)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32.「美人自刎烏江岸,戰火曾燒赤壁山,將軍空老玉門關
。傷心秦漢,生民塗炭,讀書人一聲長嘆。」(張可久賣花
聲懷古) 關於這首小令的敘述,下列何者正確?
(A)這首小令所提到的事,均發生在三國時代
(B)這首小令深切地表達作者的思鄉之情
(C)這首小令表現出讀書人面對民生疾苦感到無奈的悲哀
(D)由文意可得知當時的讀書人對現實的社會情況漠不關心
33.「忘憂草,含笑花,勸君聞早冠直掛。那裡也能言陸賈
,那裡也良謀子牙,那裡也豪氣張華?千古是非心,一夕
漁樵話。」(白樸慶東原) 請問這首小令是在勸人:
(A)拋棄功名,遠離宦海 (B)修身養性,見賢思齊
(C)建功立業,揚名立萬 (D)縱情詩酒,樂享人生。
34.有關〈大鼠〉一文的寫作方式,下列何者分析正確?
(A)是一篇以第一人稱立場寫成的小說
(B)全文描繪民間佳貓智鬥大鼠的經過
(C)採倒敘法將事件發生的時間、地點和原因放在最後
(D)結論以鼠、貓喻人,啟發我們若要成功,當沉著應變,
不宜恃強而驕。
35.〈大鼠〉文中「彼出則歸,彼歸則復。」請問這些動作
是運用何種戰略?
(A)以退為進,以逸待勞 (B)一鼓作氣,正面迎敵
(C)調虎離山,趁機行事 (D)混水摸魚,趁火打劫。
36.「然後知貓之避,非怯也,待其惰也。」可見獅貓所採
用的策略為何?
(A)甕中捉鱉 (B)攻其不備 (C)調虎離山 (D)四面楚歌
37.「不管白貓黑貓,能抓住老鼠的就是好貓。」此句話強
調何者的重要性?
(A)本事 (B)爪子 (C)智慧 (D)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