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關於〈鳥〉一文的敘述,何者正確?
(A)全文著重於感嘆鳥類生活環境日益惡劣。
(B)「世界上的生物,沒有比鳥更俊俏的」這一句使用了「倒反」修辭。
(C)首段以「我愛鳥」三個字,點出全文的旨趣。
(D)「胳膊上架著的鷹,有時頭上蒙著一塊皮子,羽翮不整地蜷伏著不動」,寫鷹生活的舒適。
( )8.關於《愛蓮說》寫作手法,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以蓮花、菊花反襯牡丹的美德,並寄託作者心志 (B)藉著蓮花對世人發出強烈的抨擊與批判,表示不齒
(C)本文藉三種人格特質表達三種花的特色,極富深意 (D)內容先泛論眾花,再聚焦描寫蓮的特質,最後抒懷
( )9.徐仁修《森林最優美的一天》文中指出「臺灣低海拔的森林,不但優美而且極富特色,……只是因為我們很
少去接近,也沒空去留意,更無心去關懷,而忘了森林。」此段與下列哪一句話的涵義最相近?
(A)自然是陶冶心胸的偉大學校。(德 貝多芬) (B)這世界並不缺少美,只是缺少發現。(法 羅丹)
(C)自然是上帝最偉大的神來之筆。(英 哈威) (D)對我來說,大自然一直是知識的泉源。(法 羅曼•羅蘭)
( )10.下列關於《鳥》的文句解釋何者不恰當?
(A)鳥到了這種地步,我想牠的苦悶,大概是僅次於黏在膠紙上的蒼蠅,牠的快樂,大概是僅優於在標本室裡
住著吧!→籠鳥的自由僅強過膠紙上的蒼蠅和標本鳥
(B)再令人觸目的就是那些偶然一見的囚在籠裡的小鳥兒了,但是我不忍看。→愛鳥自在活著的姿態
(C)一直等到夜晚,才又聽到杜鵑叫,由遠叫到近,由近叫到遠,一聲急似一聲,竟是淒絕的哀樂。客夜聞此,
說不出的酸楚。→杜鵑叫聲引起鄉愁,令作者心生厭煩
(D)不知是什麼東西驚動牠了,牠倏地振翅飛去,牠不回顧,牠不徘徊,牠像虹似地一下就消逝了,牠留下的
是無限的迷惘。→美好的事物無預警消逝,徒生惆悵
( )11.下列各句哪一句含有兩種感官摹寫?
(A)整條山徑鋪上了油桐花編織的白色長地毯。
(B)金黃的稻穗低垂著頭,在秋光映照下,處處閃耀著豐收的喜悅。
(C)迎面拂來的微涼山風,飽含著各種野花的甜美香氣。
(D)許許多多雪片一般飛落的油桐花,飄蕩著、旋轉著。
( )12.徐仁修在《森林最優美的一天》中說:「我認為自己已丟棄了軀殼,正輕鬆自在又滿足地走上更高境界的地
方」所謂的「更高境界」與下列選項中何者較為相似?
(A)用志不紛,乃凝於神 (B)心凝形釋,與萬化冥合
(C)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D)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 )13.下列「之」字的詞性,何者與其他三者不同?
(A)項為「之」強 (B)菊「之」愛 (C)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 (D)心「之」所向
( )14.「物產豐富」中的「物產」是本句的主語,請判斷下列各句的主語,何者為正確?
(A)人類的無知破壞了大地的面貌→人類的無知 (B)此起彼落的加油聲響徹雲霄→此起彼落
(C)北投的硫磺溫泉是知名的泡湯景點→北投 (D)故人具雞黍→雞黍
( )15.蓮花清香素雅、出淤泥而不染,象徵君子美好的品格,自古以來是文人吟詠歌頌的對象。下列四首古典詩詞
中的植物,何者不是歌詠蓮花?
(A) 田田初出水,菡萏念嬌蕊。添個浣衣人,紅潮較淺深。
(B) 芙蓉含露時,秀色波中溢。玉女襲朱裳,重重映皓質。
(C) 鳳凰山下雨初晴,水風清,晚霞明。一朵芙蕖,開過尚盈盈。
(D) 落盡殘紅始吐芳,佳名喚作百花王。競誇天下無雙豔,獨佔人間第一香。
( )16.下列「」中成語的使用,何者正確?
(A)因為新冠肺炎疫苗接連驗出變色、有懸浮物等問題,所以政穎對打針一事「視如敝屣」。
(B)宗賢的作文寫來簡潔流暢、「不蔓不枝」、詳簡得宜,深得國文老師的讚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