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一、國字注音(10 題,每題 1分,共 10 分)
二、注釋(10 題,每題 2分,共 20 分)
三、單一選擇題(25 題,每題 2分,共 50 分)
1.下列文句「 」中的字音,何者前後相同?
(A)窺「伺」/「伺」候長輩
(B)互無瓜「葛」/「葛」先生
(C)擺放「供」品/「供」你休憩
(D)一「卷」書/手不釋「卷」。
2.下列「」中字,何組用字完全正確?
(A)重金禮「聘」/姿態「娉」婷
(B)克盡「厥」職/大放「蕨」詞
(C)買「櫝」還珠/初生之「牘」
(D)狩「獵」技巧/越次「鬣」等。
3.下列各組「 」中的字詞,何組前後的意義相同?
(A)自古「紅顏」多薄命/「紅顏」棄軒冕
(B)食藥「署」公告/部「署」完畢
(C)家喻戶「曉」/天剛破「曉」
(D)鮑魚之「肆」/流連酒「肆」。
4.下列「 」中的字,何者讀音相同?
(A)「苔」蘚/鞭「笞」
(B)「階」下囚/和「諧」
(C)名門大「儒」/「孺」子可教
(D)窮兵「黷」武/將功「贖」罪。
5.「藏詞」是以成語或俗語中的一部分,來代替其餘部
分的修辭法。小花看到有些店名也採用「藏詞」手法
來命名。以下選項何者最有可能也使用了此修辭呢?
(A)「麵麵俱到」小館
(B)「三寶殿」事務所
(C)「陸羽」茶館
(D)「思情花藝」花店。
6.孔子云:「何陋之有?」句中的「之」字是表賓語提前
的助詞,無義,下列何者用法相同?
(A) 項為「之」強
(B) 無案牘「之」勞形
(C) 送孟浩然「之」廣陵
(D) 牡丹「之」愛。
7.下列有關〈陋室銘〉的敘述,何者正確?
(A)「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表示室外景色蒼翠,
來訪者很多
(B)「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說明陋室主人清高不
俗
(C)「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此乃襯托陋室之美景
(D)「南陽 諸葛廬,西蜀 子雲亭」暗示主人有歸隱之
志。
8.「頃刻間這田野添深了顏色……頃刻間這周遭瀰漫了清
晨富麗的溫柔,頃刻間你的心懷也分潤了白天誕生的光
榮。」這段文句連用了三個「頃刻間」,傳達了什麼訊
息?
(A) 把時間說得極為短促,表現初曉景物的刻刻轉換
(B)黎明短暫,春宵一刻值千金,宜多珍惜
(C)好夢由來最易醒,人生苦短,應及時行樂
(D)民歌情調,反覆吟詠,感嘆春光爛縵。
9.「這朝來水溶溶的大道,只遠處牛奶車的鈴聲,點綴
這周遭的沉默。」這一段是藉鈴聲來反襯寂靜,下列
何者亦屬此類?
(A)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B)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C)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
(D)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10.徐志摩在康橋騎自行車出遊,連用了四個「你如愛」,
其中表現的是何種情懷?
(A)愛不釋手,再三讚嘆
(B)眉飛色舞,津津樂道
(C)重複吟詠,誇飾渲染
(D)慷慨激昂,勇往直前。
11.關於「銘文」的文章性質,下列何者說明正確?
(A)有些銘文還押韻,讀來鏗鏘有力,容易誦讀
(B)銘是古代文體的一種,篇幅較長
(C)大多刻在竹簡或布帛上,時刻隨身攜帶
(D)其作用為戒勉他人或悼念古人。
12.下列何句的修辭法與「有村舍處有佳蔭,有佳蔭處有
村舍」同樣使用了回文修辭?
(A)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B)疑人不用,用人不疑
(C)人人為我,我為人人
(D)關心天上的雲霞,關心新來的鳥語。
13.〈陋室銘〉是以哪一句貫穿全文?
(A)何陋之有
(B)無絲竹之亂耳
(C)調素琴,閱金經
(D)惟吾德馨。
14.劉禹錫晚年回朝後擔任太子賓客,但因無實權,心情
苦悶,曾寫「莫道桑榆晚,為霞尚滿天」以抒懷,請
問下列何者最能呼應此詩句之意?
(A)人生苦短,及時行樂
(B)失之東隅,收之桑榆
(C)老驥伏櫪,志在千里
(D)早知如此,何必當初。
15 摹寫可分為視覺、聽覺、味覺、嗅覺、觸覺等,在行
文時可透過交錯表現的方式,啟發讀者去聯想和體
會。下列文句都運用了感官交錯的手法,哪一項說法
錯誤?
(A) 荷塘邊,微風過處,送來縷縷清香,彷彿遠處高
樓上渺茫的歌聲似的:這是用聽覺印象,來表現 嗅
覺感受
(B) 呼嘯的摩托車聲劃過寧靜的黑夜,尖銳地在我耳
膜上劃出一道傷口:這是用觸覺印象,來表現聽 覺
感受
(C) 聽了她唱完這首歌,我五臟六腑裡像熨斗熨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