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立石門國中 八年級 112 上學期 自然科學領域 自然 第二次段考 期中考 南一 試卷

格式
pdf
大小
574.33 KB
頁數
4
作者
韋男 盧
收藏 ⬇️ 下載檔案
提示: 文件格式为 pdf,轉換可能會出現排版或格式的些許差異,請以實際檔案為準。
此檔案建立於 2023-11-21,离现在 1 340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
1
桃園市立石門國民中學 112 學年度第一學期 第二次段考 八年級 自然科 題目卷
班級: 座號: 姓名:
注意:請在答案卡上作答。
單選題1~30 題,每題 3分,共 90 分)
1. 如下圖,為周其同學丟一個小石頭到池塘
面產生的漣漪的示意圖,若實線代表波峰。有關此漣
漪的敘述,下列何者正確?
(A)水波為力學波
(B)水面上如果有葉子,葉子會隨著波動前
(C)此同心圓水波,越外圈振幅越大
(D)相鄰同心圓的距離為半個波長
2. 醫生替孕婦作產前檢查常用超聲波工程師檢測橋
梁的安全性也用超聲波這類的超聲波人們無法聽到
原因為何?
(A)頻率太高 (B)波長太長
(C)強度太大 (D)速度太快
3. 右圖為傳聲筒示意圖於傳聲
筒的敘述,下列何者正確?
(A)傳聲筒能夠使聲音速率更快
(B)傳聲筒可以讓聲音音調提高
(C)傳聲筒利用折射的原理設計而成
(D)傳聲筒可讓聲音傳得更遠
4. 翔喆、詳崴兩人分別位在長 300 公尺的鐵軌兩端
翔喆用鐵鎚敲打鐵軌一次,請問 300 公尺外的詳崴將
耳朵貼在鐵軌上,可聽到幾次聲音?
(A) 兩次,第一次聲音是由空氣傳來的;第二次聲音
是由鐵軌傳來的
(B) 兩次,第一次聽到的聲音是由鐵軌傳來的;第二
次聽到的聲音是由空氣傳來的
(C)一次,由空氣傳來的
(D)一次,由鐵軌傳來
5. 奕翔同學分別手持相同的
子並上下振動經過一秒鐘甲、
乙兩波形如右圖所示,下列敘
述何者正確?
(A)甲、乙的波長比為 21
(B)甲週期為 0.5
(C)乙頻率為 1赫茲
(D)甲、乙的波速比為 21
6. 如下圖所示,下列有關此波的敘述,何者正確?
(A) 此種波形為橫波
(B) bc兩點間的距離叫做波長
(C) c 點為此波的密部
(D) 介質振動方向和波前進方向垂直
7. 如右圖為一繩波其週期
T,則經過 1.5 個週期時,波
形為下列何者?
(A) (B)
(C) (D)
8. 人耳所能聽到的聲音頻率範圍在2020000赫茲之
間,若當蚊子靠近某人耳朵時,此人可以聽見蚊子振
翅飛翔的聲音,當時的聲速為350 ms,則蚊子振翅
的聲波波長可以為下列何者?
(A) 0.01公尺 (B) 15公尺
(C) 34公尺 (D) 50公尺
9. 兩個並排而且深度相同的水池個裝水另一個
未裝水,在兩池子的中央各豎立著一支等長而且比池
深略長的標竿,陽光斜照時將會有竿影投射於池底,
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未裝水池中的竿影較長
(B)裝水池中竿影較
(C)兩池竿影等長
(D)竿影長度,只跟陽光斜照的角度有關,
與有沒有裝水無關
2
10. 希晨同學駕駛一艘海底探測船沿著海平面等速
西向東行駛,由西向東平均間距發出五次聲納,來
測海底深度,聲納回聲接收時間依序為 5秒、1秒、5
秒、1秒、5秒,則海底地形可能為下列何者?
() ()
() ()
11. 一艘郵輪以20m/s的等速度朝海岸的高聳峭壁前
當駕駛艙朝向峭壁鳴放汽笛後經過5郵輪上
的乘客才聽到由峭壁反射的回聲。已知當時聲音在空
氣中的速率為340m/s,請問當乘客聽到回聲的當下,
郵輪與峭壁的水平距離為多少公尺?
(A) 100 (B) 800 (C) 900 (D) 1700
12. 已知在 0℃、乾燥無風的空氣中,聲速約為 331
公尺/秒溫每上升1聲速約增加0.6公尺/秒
若當時室內溫度為 15℃,若聲波行進了 0.1 秒,請問
此聲波傳遞了幾公尺?
(A) 9 (B) 17 (C) 34 (D) 331
13. 如下圖有關照相機運作的原理下列何者正確?
(A)照像機是一種光學儀器
(B)鏡頭是一個或一組凸透鏡,因為要形成虛像
(C)照相機的底片相當於人類眼睛的水晶體
(D)鏡前物體經透鏡組折射後產生正立放大實像
14.靖恩同學製造數個連續且完全相同的繩波繩波上
的振動位移與時間關係圖下圖所示。若當時繩波每秒
傳播速率為 4 cm/s,則此繩波的波長為多少公分?
(A) 0.4 (B) 0.8 (C) 1.6 (D) 3.2
15. 有些手機有聲紋解鎖功能,持有者說出事先設定
的聲音才能打開,別人即使說出「通關密語」也無法
開鎖。請問這種聲紋可辨別聲音的何種性質
(A)音調 (B)聲速 (C)響度 (D)音色
16. 如下圖,吉他有六條粗細不同的弦線,甲、乙兩
處為同一條弦上兩個不同位置。若左手分別按住甲、
乙兩處右手各彈撥同一條弦數次測量所發出聲音
何者正確?
(A) 按甲處所發出的音量較乙處大
(B) 按甲處所發出的音調較乙處高
(C) 按乙處所發出的頻率較甲處高
(D) 按乙處所發出的聲波波速較甲處
17. 如下圖所示,芷榆同學利用紙杯進行針孔成像實
驗,關於燭焰成像的性質,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可證明光的折射現象
(B)若針孔開得愈大,愈能看清楚像的形狀
(C)像與燭焰的形狀上下不顛倒
(D)像與燭焰的形狀左右相反
18. 在桌上平放一直尺將焦距20 cm的凸透鏡放在直
尺上方,以眼睛觀察結果如下圖所示,則凸透鏡與直
尺的距離可能是多少cm
(A) 10 (B) 30 (C) 40 (D) 50
19. 如下圖所示,光線由空氣射向玻璃,相關角度的
敘述,何者正確?
(A)入射角為60°
(B)折射角大於60°
(C)入射角小於折射角
(D)反射角小於折射角
3
20. 下列何者不是光的三原色?
(A) (B) (C) (D)
21. 有一束雷射光斜向通過界面時,在界面上發生部
分反射與部分折射的現象,且甲、丙光線互相垂直,
如右圖所示,則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乙光線為入射光
(B)反射角為 53°
(C)折射角為 37°
(D)入射光所在的介質速度較快
22. 禹劭同學從凸面鏡中看到自己的像,當他走近凸
面鏡時,他的像會有什麼變化?
(A) 一直是倒立虛像
(B) 一直是正立虛像
(C)由虛像變實像,且都是正立
(D)由實像變虛像,且都是正立
23. 請問近視眼看遠處的物體時,成像的情形應為下
列何者?
(A) (B)
(C) (D)
24. 光線自空氣中進入圓球狀水滴,再從水滴內到空
氣中,其可能的行進路徑如圖所示。假設圖中所標示
光線可能的行進路徑位於某一個平面上,且此平面通
過圓球狀水滴的球心,則下列何者最可能為光的行進
路徑?
()
A
C
D
E ()
A
C
D
F
()
B
C
D
E ()
B
C
D
F
25. 聽力檢查會分別對左右耳做檢測,每次播放單一
頻率、單一音量的聲音,在相同頻率中找出單耳能夠
聽見最低音量的聲音,並做成紀錄。附圖為小明所做
的聽力檢查紀錄,依據此紀錄,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他的左耳可聽見頻率
125
Hz、音量
10
dB
的聲音
()他的左耳聽不見頻率
8,000
Hz音量
110
dB
的聲
()他的右耳可聽見頻率
250
Hz、音量
70
dB
聲音 ()他的右耳可聽見頻率
4,000
Hz音量
70 dB
的聲音。
26. 下列選項為光線經過透鏡折射的行進示意圖,
問何者為凹透鏡?
()
()
()
()
27. 桌面上由左至右擺放著紅色、白色、綠色三張相
鄰的圖卡,左端放置一平面鏡與桌面垂直,圖卡間相
鄰位置與平面鏡上
P
點的角度關係,如圖所示。今將
藍色光線以入射角
X
度入射在平面鏡
P
點,看見光線
反射後落在圖卡上形成藍色光點,依上述條件推論,
下列何者最可能為
X
的數值?
()
35 ()
40 ()
50 ()
75
4
28. 若入射線不變,當平面鏡轉動 20 度時,其
射線轉動幾度?
() 10 () 20
() 40 () 60
29. 在平面鏡前有一盞檯燈,檯燈固定不動,若將平
面鏡以
2
公尺/秒的速度離開檯燈那麼檯燈的像將以
什麼速度移動?
() 2 公尺/秒 () 4 公尺/秒
() 6 公尺/秒 () 8 公尺/秒
30. 弦樂器上的弦線拉力愈大,弦線就愈緊。使用手
機上的
app
測量質料相同的甲、乙、丙、丁四條弦
發出來的聲音,裝置如圖所示。各弦線之直徑及掛砝
碼質量如附表所示。則發出聲音的頻率由高至低之次
序為何?
弦線的直徑
掛砝碼質量
0.2
mm
20
公斤
0.2
mm
40
公斤
0.6
mm
10
公斤
0.6
mm
20
公斤
()丙>甲=丁>乙 ()乙>甲>丁>丙
()甲=乙>丙=丁 ()甲=乙=丙=丁
題組題( 31~35 每題 2 10 分)
善榮同學一家人到杉林溪森林遊樂區遊玩,身處高聳
山林之間,不由得心情大好,便對著不遠處的山崖大
同行家人觀看手機顯示當時的氣溫約為
15
以手機的App測量到善榮大叫一聲的頻率為
200
Hz
另位家人測得善榮發出聲音後
0.4
s
聽到回聲試回答
下列 31~33 題:
31. 當時的聲速為多少
ms
()
280 ()
300 ()
320 ()
340
32. 善榮當時大叫一聲,聲音的波長大約為多少
m
()
2.5 ()
2.3 ()
1.7 ()
1.3
33. 善榮一家人離前方山崖的距離約有多少
m
()
95 ()
68 ()
52 ()
34
取三支完全相同的玻璃管各裝水,如附圖所示,試回
答下列 34~35 題:
34. 向管口吹氣即可發聲,此時以何管發聲音調最低
()三者一樣 () () ()丙。
35. 用木槌敲擊各管側邊也可發聲,此時以何管之
調最高?
()三者一樣 () () ()丙。
試題
版權說明: 檔案資源由用戶上傳,僅供學習交流使用,尊重著作權。 若您認為內容涉及侵權,請點擊「侵權舉報」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