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桃園市立石門民中學 110 學年度第一學期第 3次 段 考 八年級 自 然 科 試 卷
班級: 座號: 姓名:
一、單選題(1~20 題:每題 3分,21~40 題:每題 2
分)
1. 取四杯質量和初溫都不同的水,若同樣加熱到
60℃,則哪一杯水吸收的熱量最多?
(A) (B)
(C) (D)
2. 取同質量的 A、B兩個物品,放在相同的熱源上
加熱,已知熱源每分鐘提供 400 卡的熱量,且 B
的比熱為 0.6卡/公克.℃,加熱過程的關係如
右圖所示。請問 A的比熱為多少卡/公克.℃?
(A)0.4 卡/公克.℃
(B)0.5 卡/公克.℃
(C)0.6卡/公克.℃
(D)1卡/公克.℃
3. 取質量 100 公克、溫度 20℃的水、銅、銀和鐵
四種物質,其比熱值如下表所示。若以穩定供應
的熱源分別加熱,則哪一種物質的溫度最先到達
80℃?
(A)水 (B)銅 (C)銀 (D)鐵
4. 從冰箱冷凍室取出的冰塊,周圍常會出現白煙,
主要是因為何種原因所造成?
(A)空氣中的水氣遇冷凝結。
(B)空氣分子遇冷凝固。
(C)冰塊熔化後蒸發。
(D)冰的昇華現象。
5. 如圖所示,德培取三根粗細相同的銀棒、銅棒和
玻璃棒,並將其中一端靠在一起以酒精燈加熱,
另一端則以蠟油黏住火柴棒。請問三根火柴掉下
的先後順序為何?
(A)玻璃棒→銀棒→銅棒
(B)銀棒→玻璃棒→銅棒
(C)銅棒→玻璃棒→銀棒
(D)銀棒→銅棒→玻璃棒
6. 下圖中兩容器中裝有質量相同、溫度20℃的水,
若以相同酒精燈加熱相同的時間後,請問何處的
溫度最高?
(A)甲 (B)乙 (C)丙 (D)丁
7. 雙層玻璃杯的設計,在玻璃夾層中填充稀薄空氣,
這是利用隔絕哪些熱傳播方式,來防止手被杯內
的熱飲燙傷?
(A)傳導、對流 (B)對流、輻射
(C)傳導、輻射 (D)傳導、對流、輻射
8. 兩種或兩種以上的元素,以一定比例結合而成的
物質稱為什麼?
(A)原子 (B)分子 (C)混合物 (D)化合物

2
9. 鋁、銅、碳、氯、汞、硫、溴,請問以上哪些為
金屬元素?
(A)鋁、銅 (B)碳、硫
(C)鋁、銅、汞 (D)鋁、銅、氯、溴
10. 有關各元素的特色,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金是延展性最好的金屬元素
(B)鋁是地殼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C)銅是導電性最好的元素
(D)硫是唯一可以導電的非金屬元素
11. 電中性的 原子,其電子數=X、質子數=Y、
中子數=Z,則 X、Y、Z數值分別為多少?
(A)17、17、17
(B)17、17、18
(C)18、17、18
(D)17、18、17
12. 下列有關週期表的敘述,何者正確?
(A)週期表中,橫列稱為族,縱欄稱為週期。
(B)週期表中的元素,已經全部發現,未來不可
能增加。
(C)週期表是依據原子量由小到大排列而成。
(D)同一族元素的化學性質類似。
13. (甲)拉塞福提出原子模型,發現質子;(乙)查兌
克發現質量與質子接近的中子;(丙)湯姆森發現
電子;(丁)道耳頓提出原子說。關於以上原子結
構相關的發現跟理論,依其提出先後順序排列為
何?
(A)丙甲乙丁 (B)丙丁甲乙
(C)丁甲丙乙 (D)丁丙甲乙
14. 右圖為某金屬元素的表示方法,有關此元素的敘
述,下列何者正確?
(A)此元素中文名稱為“銀”
(B)1個原子中含有 79 個電子
(C)1個原子中含有 197 個中子
(D)質量數為 197,是質子數與電子數的總和
15. 2021 抖音神曲《熱愛 105°C 的你》,請問 105℃
相當於華氏溫度幾度?
(A)105°F (B)180°F
(C)221°F (D)312°F
16. 關於「熱量」的敘述,何者正確?
(A)使1公克的物質,上升1℃所需熱量為1卡
(B)1公克的水,10℃含有10卡的熱量
(C)1公克的水,上升10℃需吸收10卡
(D)1公克的水,10℃熱量比5℃多10卡
17. 在錐形瓶內盛滿水,並於瓶塞內插入細玻璃管。
當瓶中裝 20℃的水時,水面高出瓶塞 2公分,
裝80℃的水時,水面高出瓶塞 14 公分。若將錐
形瓶放入未知溫度的液體中達熱平衡時,細玻璃
管內的水面最後高出瓶塞 7公分,則此液體的溫
度為多少℃?
(A)25℃ (B)35℃
(C)45℃ (D)55℃
18. 某物質在溫度為-30℃時為固體,80℃時為液體,
240℃時為氣體,根據附表,此物質可能為下列
何者?
(A)甲 (B)乙 (C)丙 (D)丁
19. 已知鋁的比熱為 0.2cal/g-℃,若要讓 0.5kg 的
鋁塊,溫度由 20℃上升至 30℃,所需要的熱量
為多少卡?
(A)1 (B)5 (C)1000 (D)5000
20. 哪一項數值可作為判斷原子種類的依據?
(A)質量數 (B)中子數
(C)電子數 (D)質子數
21. 已知氧和鐵化合成氧化鐵時,原子的個數比為3:
2,則氧化鐵的化學式為?
(A)O2Fe3 (B)O3Fe2
(C)Fe2O3 (D)Fe3O2
22. 取相同質量甲、乙兩物體,放入絕熱杯中。達平
衡時,甲物體溫度由 10℃上升至 85℃,乙物體
溫度由 100℃下降至 85℃,則甲、乙兩物體比熱
的比 S甲:S乙為多少?
(A) 1:5 (B) 5:1
(C) 2:3 (D) 3:2

3
23. 原子是由中子、質子與電子三種基本粒子所組成。
若以○、 和●分別代表中子、質子與電子,則
下列何者為 3Li 的示意圖?
(A) (B)
(C) (D)
24. 將200公克、30℃的水和150公克、60℃的水混合,
若其平衡後的溫度為42℃,則有多少熱量散失?
(A)200卡
(B)300卡
(C)400卡
(D)500卡
25. 有關非金屬元素在常溫常壓下的符號、顏色與狀
態,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Cl”:無色、氣體。
(B)“Br”:紫黑色、固體。
(C)“I” :暗紅色、液體。
(D)“S” :黃色、固體。
26. 下列化學式與中文配對,何者正確?
(A)氦氣:He2
(B)氫氧化鈣:CaOH2
(C)硫酸:HSO4
(D)硝酸鉀:KNO3
27. 由粒子觀點,以下哪一個物質為元素?
(A) (B)
(C) (D)
28. 當物質產生化學變化時,以「道爾頓原子說」的
觀點來解釋,何者正確?
(A)物質發生化學變化,原子重新排列組合。
(B)物質發生化學變化,會產生新的原子。
(C)物質發生化學反應,原子的總數會增加。
(D)物質發生化學反應,部分原子會消失不見。
29. 大雄將一個鐵塊與一個銅塊接觸時,發現熱能是
由鐵塊傳至銅塊,則熱能由鐵塊傳向銅塊的原因
為下列何者?
(A)鐵塊的比熱較大。
(B)鐵塊的密度較小。
(C)鐵塊的溫度較高。
(D)鐵塊的熱量較多。
30. 下列對於元素、化合物的敘述何者正確?
(A)具有物質性質的最小粒子稱為原子
(B)元素無法利用化學分法使其分解
(C)1個二氧化碳分子,是由1個碳原子和2個氧原
子混合而成
(D)元素具有固定的熔點,化合物則沒有固定的
熔點。
31. 甲~戊五類原子,其質子數、中子數如下表所示,
這五類原子哪些屬於同種元素
(A)甲乙丙
(B)乙丙丁
(C)乙丁戊
(D)甲丁戊
32. 葡萄糖的分子式為C6H12O6,則下列敘述何者錯
誤?
(A)葡萄糖為純物質。
(B)1個葡萄糖分子含有3種原子。
(C)1個葡萄糖分子含有24個原子。
(D)葡萄糖分子仍保有碳、氧氣、氫氣的性質

4
33. 關於原子核的敘述,下列何者正確?
(A)原子核中一定含有質子與中子。
(B)原子核一定為電中性。
(C)原子核的體積差不多等於整個原子體積。
(D)原子核的質量差不多等於整個原子質量。
題組一
如圖為部分的元素週期表, 請利用此圖回答34~36題
34. 根據週期表元素化學性質變化的規律性,下列敘
述何者正確?
(A)甲、乙、丙性質活潑,遇水會產生劇烈反應。
(B)戊、己、庚、辛化學性質相似。
(C)庚、壬顏色不同、具有毒性。
(D)辛、癸性質活潑,容易反應。
35. 已知某元素其氧化物溶於水呈鹼性,與碳酸鹽類
反應會產生沉澱,則此元素應該是此週期表的哪
一個元素?
(A)丙
(B)丁
(C)壬
(D)癸
36. 已知某元素原子序為 6,質量數為 12,則此元素
應該是此週期表的哪一個元素?
(A)丁
(B)戊
(C)己
(D)壬
題組二
取400 公克、比熱 0.2 cal/g-℃的固態 X物質,利用
穩定的熱源加熱,若加熱過程沒有熱量散失,所得到
物體溫度與加熱時間關係圖如下圖所示,請回答
37~40 題
37. 熱源每分鐘所供應的熱量為多少卡?
(A)100
(B)120
(C)150
(D)180
38. 加熱至第 40 分鐘時,還有多少公克的固態 X物
質尚未熔解?
(A)120
(B)160
(C)180
(D)240
39. 當X物質完全熔化成液態,則液態 X物質的比熱
為多少 cal/g-℃?
(A)0.2
(B)0.4
(C)0.6
(D)0.8
40. 參考下表,若要重做此實驗,何者為最合適的溫
度計材料?
(A)甲 (B)乙 (C)丙 (D)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