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試著判斷哪一杯加入的是碳酸鈣粉末,哪一杯則是碳酸鈣
顆粒?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為了探討濃度對反應速率的影響,在甲、乙、丙三個燒杯中
分別裝入不同濃度的硫代硫酸鈉溶液,再把各燒杯放在畫有
「+」的白紙上,在室溫下,將定量的鹽酸溶液分別倒入燒
杯中,並開始計時,直到溶液顏色恰可遮住紙上的「+」時
才停止。請根據上述回答 6~7 題:
( )6.計時結束時,甲、乙、丙三杯遮蓋「+」字記號的
沉澱量大小關係為何? (A)甲>乙>丙 (B)丙>
乙>甲 (C)甲=乙=丙 (D)甲=丙>乙
( )7.計時結束時,甲、乙、丙三組實驗所測得時間的比
較關係為何? (A)甲>乙>丙 (B)丙>乙>甲
(C)甲=乙=丙 (D)甲=丙>乙
將大理石與鹽酸置於錐形瓶中,裝置如(甲)、(乙)所示,回
答8~9 題:
8.甲、乙何者可達到化學平衡?答:______。
9.甲、乙何者遵守質量守恆定律?答:______。
( )10.以平衡「A + B C + D +熱量」而論,下列何者
為增加 C產量的最適當方法?(A)增加 D (B)除去 A
(C)增加 B (D)加熱反應系統。
參考附表,並利用「電解質解離時須符合電中性」的原理,
回答 11~12 題:
K+、Na+、Mg2+、Ca2+、Al3+、NH4+
Cl-、NO3-、SO42-、CH3COO-、CO32-
( )11.下列化合物名稱何者正確? (A)氯化鉀為 KCl2
(B)醋酸鈣為 CaCH3COO (C)硝酸銨為(NH4)2CO3 (D)
硫酸鋁為 Al2(SO4)3
( )12.下列物質溶於水之解離方程式何者正確?
(A)硝酸鉀:KNO3 → K++ NO3-
(B)氯化鈣:CaCl2 → Ca2++2 Cl-
(C)硫酸銨: (NH4)2SO4 → NH4++2 SO42-
(D)氯化鈉:NaCl → 2Na++ Cl2-
我們常在報章雜誌看見「酸雨」這個詞,酸雨是什麼呢?
顧名思義為「酸性的雨水」。相較於酸雨,一般無汙染的雨
水是中性的嗎?其實不然。自然界的大氣環境存有大量的二
氧化碳,因二氧化碳易溶於水,降雨時,二氧化碳會與雨水
形成碳酸,反應式為 CO2 + H2O → H2CO3,因此,雨水呈現弱
酸性。
大自然環境中,若同時有其他物質溶於水,將增強雨水
的酸性,例如:火山噴發產生的二氧化硫(SO2)與閃電產生
的氮氧化物(NO、NO2……)等,溶於雨水之後,會形成酸性
更強的亞硫酸(H2SO3)、 硝酸等物質,在水中解離產生氫離
子(H+),提高雨水的酸性,使得雨水 pH 值降至 5.0 左右。
然而,由於人類使用化石燃料產生硫氧化物及汽機車產
生的氮氧化物等氣體,加劇空氣中酸性物質的濃度,造成雨
水pH 值低於 5.0 以下。自西元 1990 年起許多國內外研究
者均認為當雨水 pH 值在 5.0 以下時,即確定受到人為汙染
物影響,目前環保署將 pH 值低於 5.0 以下的降雨稱為酸
雨。依據本文,請回答 13~14 題
( )13.造成雨水酸化的物質可分為自然與人為兩種因
素,哪些屬於人為造成呢?(請填兩項,全對才給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下列哪些氣體是因發展石化工業或汽機車太多而造成空
氣中的主要污染物?(應選 2 項,全對才給分)
(A)H2 (B)H2S (C)SO2 (D)NO2 (E)NH3
( )15.關於酸雨的防治,下列何者錯誤? (A)科學家會
不斷研發新式能源,因此無需修正生活習慣
(B)汽、機車與工廠等裝設觸媒,減少氮氧化物排放
(C)開發新式生質燃料開發 (D)減少對化石燃料的
依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