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立石門國中 八年級 109 下學期 自然科學領域 自然 第一次段考 期中考 南一 試卷

格式
pdf
大小
270.45 KB
頁數
3
作者
User
收藏 ⬇️ 下載檔案
提示: 文件格式为 pdf,轉換可能會出現排版或格式的些許差異,請以實際檔案為準。
此檔案建立於 2021-07-27,离现在 4 92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
1
桃園市立石門國民中學 109 學年度第二學期第一次段考 八年級 自然科試卷
班級:_________ 座號: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單選題(每題 3分,共 90 )
1. 生活中常見的暖暖包,其成分是鐵粉、水及
鹽等,使用時將包裝打開,用力搓揉後會產生
熱量,握在手中或放在身上可以取暖,則此反
應為何種反應?
(A 物理變化的放熱反應
(B)物理變化的吸熱反應
(C)化學變化的放熱反應
(D)化學變化的吸熱反應
2. 硫酸銅晶體的加熱實驗如附圖,加熱一段時
硫酸銅逐漸變白錶玻璃上有透明液滴
請問關於此實驗下列何者錯誤?
(A)硫酸銅晶體呈藍色為含水硫酸銅
(B)可用氯化亞鈷試紙驗證錶玻璃上的透明液滴
是否為水
(C)待冷卻後,取出蒸發皿內的白色硫酸銅粉末
加入水中,可觀察到水溫上升
(D)因硫酸銅的變色無產生新物質,故此為物
變化
3. 如圖,取兩個等重的甲物質分別吊在槓桿兩端
並使其平衡,將其中一端的甲物質火燃燒,
發現燃燒的那端向下傾斜,請甲物質不可能
為列何者?
(A)鐵粉 (B)鎂粉 (C)碳粉 (D)鋅粉
4. 已知 3公克 A X公克 B
反應 17 公克的 C物質
3AB2C,請問 X
(A)7.5 (B)14 (C)20 (D)25
5. 有關「質量守恆定律」的敘述下列何者錯誤
(A)化學反應必須在密閉容器內進行,才能遵守
質量守恆定律
(B)化學反應若有氣體逸散使質量減少,仍遵守
質量守恆定律
(C)化學反應若物質氧化使質量增加,仍遵守質
量守恆定律
(D)化學反應若會產生氣體,則要在密閉容器內
進行才測量得出質量守恆
6. 準備甲乙兩組實驗裝置,試管與寶特瓶內的物
質如附圖,分別依以下實驗步驟:
步驟一:利用天平測量其質量
步驟二:將寶特瓶翻轉,使試管內的溶液流出
步驟三:一段時間後秤其質量
步驟四:打開寶特瓶蓋後再秤其質量
關於此實驗甲乙兩組的比較何者正確
(A)步驟二中,甲組可觀察到有氣泡產生;乙組
產生白色混濁
(B)步驟三中,按壓寶特瓶身,硬度:甲>乙
(C)乙組在步驟一與步驟三所測得的質量不同
(D)甲組在步驟一與步驟四所測得的質量相同
7. 甲、乙、丙、丁為四種不同之純物質,將 9
克甲與 10 公克乙反應後已知生成 X公克丙與
7公克丁,且尚有 4公克的乙並未反應,則 X
應為多少?
(A)6 (B)8 (C)10 (D)12
8. 甲、乙、丙三種分子如附圖,已知甲分子和乙
分子可以反應生成丙分子若要生成 20 個丙分
子,至少需要多少個甲、乙分子?
(A)30 個甲分子和 10 個乙分子
(B)10 個甲分子和 30 個乙分子
(C)60 個甲分子和 20 個乙分子
(D)30 個甲分子和 30 個乙分子
9. 當火災發生時使用乾粉滅火器需先拉開插梢,
利用瓶內的高壓氮氣,將乾粉(碳酸氫鈉)噴
向火源,乾粉受熱後產生二氧化碳,以隔絕空
氣滅火,其化學反應式為
x NaHCO3 → y Na2CO3z CO2w H2O,則 xy
zw=?
(A)5 (B)6 (C)7 (D)8
10. 下列物質各為 1莫耳,何者所含的原子總數最
多?(原子量:C=12H=1O=16N=14)
(A)CH4 (B)H2O (C)H2 (D)C6H12O6
11. 承上題,質量相同的下列各物質,何者所含的
原子總數最多?
(A)CH4 (B)H2O (C)H2 (D)C6H12O6
2
(Si)是半導體科技發展的關鍵元素,在高溫下氫
(H2)與四氯化矽
(SiCl4)反應,可製取高純度的矽,
此化學反應式為H2SiCl4
SiHCl(反應式未平衡)
請回答下列問題(12.13 )
12. 平衡此反應式後,判斷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平衡後,HCl 的係數為 2
(B) SiCl4Si 的係數必相等
(C)H2HCl 的係數比為 21
(D)平衡後的係數比為各物質的質量比
13. 若有 H2分子與 SiCl4分子各 2個,則反應後可
生多少個 Si 原子?
(A)1 (B)2 (C)3 (D)4
14. 列各化學反應式的寫法,何者完全正確?
(A)
MgOOMg 22 2
(B)
222222 22 MnOOOHMnOOH
(C)
22 COOC
(D)
NaClCaCOCONaCaCl 3322
15. 於燃燒理論的發展,下列何者正確?
(A)17 世紀科學家認為燃燒是物質與空氣中
「燃素」結合反
(B)拉瓦節經實驗注意到化學反應的質量守恆
(C)拉瓦節認為燃素即為氧氣,因此贊成燃素說
(D)拉瓦節的氧化理論內容為「燃燒為物質分離
出氧氣的過程」
16. 般實驗常利用下列何種方法判別金屬對氧的
活性大小?
(A)比較金屬燃燒時的火焰顏色
(B)觀察燃燒的難易程度
(C)利用廣用試紙測氧化物溶於水後的顏色變化
(D)測試導電程度大小
17. 表關於鎂帶與硫粉的比較,何者錯誤
()
外觀
()燃燒
情形
()燃燒
後產物
銀灰
發出白色
強光
黑色固
黃色
藍紫色火
刺鼻氣
(A) (B) (C) (D)
18. 據歷史記載,人類利用銅器早於鐵器,但在
博物館中所保存的古物中往往銅器多於鐵器,
這可能與銅和鐵的下列何種性質有關
(A)硬度及熔點
(B)顏色及延性、展性
(C)重量及導熱、導電性
(D)活性及表面生成物的性質
19. 所謂真金不怕火煉」所指的意思是下列何者?
(A)金與火的顏色相同
(B)金密度大,無法燃燒
(C)金再怎樣加熱都不會熔
(D)金的活性極小,不易氧化
20. 將銅粉與氧化鋅粉末一起加熱,並沒有反應產
生;將鐵粉與氧化鋅粉末一起加熱,也沒有反
應產生。若要比較銅、鋅、鐵三者活性大小,
須再操作下列哪一個實驗?
(A)鋅粉+鐵粉
(B)氧化銅粉末+鐵粉
(C)氧化銅粉末+鋅粉
(D)氧化鐵粉末+鋅粉
21. 以下何者燃燒後的產物可溶於水並能使石蕊試
紙變藍色?
(A) (B) (C) (D)
22. 在豆乾與糕餅的包裝袋裡,常會放入一小包的
鐵粉。廠商最有可能是想要利用鐵的特性達到
什麼目的?
(A)鐵在水中容易生鏽,可與多餘水氣反應,保
持食品乾燥
(B)鐵是礦物質之一,可補充鐵質的營養來源
(C)鐵會與氧氣反應,可保持包裝內無氧,防止
食物氧化酸敗
(D)鐵的密度大,可增加商品重量,賺取差價
23. 鮭在雜誌上讀到「茶多酚為茶葉的主要成分
之一,許多醫學實驗已證明茶多酚具有抗氧化
功能,可以與造成人體細胞氧化、老化的物質
發生反應。」在上述中,茶多酚所扮演的角色
其功能與下列哪一種物質最接近?
(A)過氧化氫 (B)生素 C
(C)次氯酸鈉 (D)過碳酸
附表為不同金屬進行燃燒後的結果請回答下列問
題:(24.25)
24. 根據燃燒的難易程度,判斷甲、乙、丙三種金
屬對氧的活性大小關係應為下列何者
(A)甲>乙>丙 (B)丙>甲>乙
(C)乙>丙>甲 (D)乙>甲>丙
25. 已知這三種金屬可能是鋅則甲乙、
丙依序最可能為下列何者?
(A)鋅、銅、 (B)鋅、鎂、銅
(C)鎂、銅、鋅 (D)銅、鎂、鋅
金屬
加熱燃燒情形
較不易燃燒,遠離火源後,表面的燃燒即
停止以鑷子剝開表面內部又重新燃燒
燃燒時發出白色強光,燃燒後留下白色物
質。
沒有火焰,加熱前呈紅色,加熱後表面變
成黑色。
3
※如附圖所示將黑色的碳粉與黑色的氧化銅粉末均
勻混合後於試管內加熱試管口以導管通入澄清
石灰水加熱一段時間後發現試管中產生紅色的細
小顆粒,且澄清石灰水呈混濁。試回答下列問題:
(26.27 )
26. 應的過程中,____發生了氧化反應,__
__發生了還原反應請問甲分別為何物質?
(A)甲:碳粉 乙:氧化銅
(B)甲:氧化銅 乙:碳粉
(C)甲:碳粉 乙:銅
(D)甲:氧化銅 乙:二氧化碳
27. 試管中的氧化銅換成下列何種物質,仍可使
澄清石灰水呈混濁?
(A)氧化 (B)氧化鎂 (C)氧化鈣 (D)氧化鐵
28. 請問下列何種金屬燃燒時,不能用二氧化
滅火?
(A) (B) (C) (D)
29. 表為 WXYZ四種金屬WOXOYO
ZO 為其金屬氧化物阿鮭以各金屬和不同金
的氧化物反應,其結果如附表(+:代表有反
應,-:代表無反應),請問此四種金屬的活
性大小順序為何
(A) YWXZ (B) ZWXY
(C) YXWZ (D) ZXWY
30. 鮭看到某新聞標題漂白水混鹽酸和洗衣粉
高市學生遭嗆傷送醫」,此種漂白水可能含有
成分與鹽酸混合後會產生 而導
致中毒,請問甲、乙分別為何種物質
(A)甲:過碳酸 乙:過氧化氫
(B)甲:二氧化硫 乙:次氯酸鈉
(C)甲:次氯酸鈉 乙:二氧化硫
(D)甲:次氯酸鈉 乙:氯
二、填充題(每題 2分,共 10 )
乙酸俗稱醋酸,化學式為 CH3COOH,請回答下列問
題:(原子量:C=12H=1O=16)
31. 計算乙酸的分子量=_________
32. 3x1023 個乙酸分子相當於_______莫耳的乙酸分
33. 32 題,原子總數為_________莫耳
34. 30 的乙酸分子中,碳原子共_______公克
35. 一般食用醋約含有重量百分濃 5%的乙酸
魚爸爸買了一瓶食用醋共有 0.3莫耳的乙酸分
子,請問此食用醋的總質量為________公克
【試題結束】
版權說明: 檔案資源由用戶上傳,僅供學習交流使用,尊重著作權。 若您認為內容涉及侵權,請點擊「侵權舉報」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