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 ( )已知某原子 X的質子數為 9、中子數為 10,則此原子所形成的離子 X-,應具有的電子數目為多少? (A)8 (B)9
(C)10 (D)11。
16. ( )
某一水溶液中有
0.1
莫耳氯化鈣(
CaCl
2
)完全解離,則溶液中帶正電荷粒子的莫耳數與帶負電荷粒子的莫耳數各
為多少?
(A) 0.1
莫耳
; 0.1
莫耳
(B) 0.2
莫耳
; 0.2
莫耳
(C) 0.1
莫耳
; 0.2
莫耳
(D) 0.2
莫耳
; 0.1
莫耳
17. ( )承上題:水溶液中正電荷總電量與負電荷總電量的比? (A)1:1 (B)1:2 (C)2:1 (D)2:2。
18. ( )下列關於氯離子(Cl-)和氯原子(Cl) 的比較,何者錯誤? (A)原子序相同 (B)電子數相同 (C)化學性質不同
(D)氯原子得到一個電子後,形成氯離子。
19. ( )銅置於濃硫酸中加熱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如下:
OH+SO+CuSOSOH+Cu 224
加熱
42
經平衡後,係數為最簡單整數時,反應物和生成物的係數總和為下列何者? (A)5 (B)6 (C)7 (D)8。
20. ( )下列各物質中,何者所含的氧原子數為一莫耳?(原子量:H=1,C=12,O=16) (A)180 克的 C6H12O6 (B)44
克的 CO2 (C)36 克的 H2O (D)16 克的 O2。
21. ( )在室溫時,體積為 200 升的真空密閉容器中,通入 28 克氮氣和 32 克氧氣,加熱反應產生 NO2氣體,反應式如下
1N2+2O2→2 NO2
若反應前後容器的體積及溫度不變,則反應後容器內氣體的平均密度為多少克∕升? (A)0.30 (B)0.46 (C)0.60
(D)0.92。
22. ( )鋼鐵工廠將生產的鋼板鍍上一層鋅,以作為防鏽之用,關於防鏽作用的敘述,下列何者正確? (A)鋅對氧的活性比
鐵小,不易被氧化,所以能防鏽 (B)鋅的氧化物結構緊密,能隔離鐵與氧,所以能防鏽 (C)鋅能與鐵結合成合金
,降低鐵的活性,故不易生鏽 (D)鋅對氧的活性比鐵小,氧化物易被還原,故不易生鏽。
23. ( )下列何種物質的燃燒產物溶於純水後,會使藍色石蕊試紙變紅色? (A)鎂帶 (B)氫氣 (C)鈉粒 (D)硫粉。
24. ( )硫酸銨的化學式為(NH4)2SO4,取一含純硫酸銨的樣品進行分析,得知其中有氧原子 4莫耳,則此樣品含氮原子之莫
耳數為下列何者? (A)6 (B)3 (C)2 (D)1。
25. ( )玉蘭在整理實驗室時,發現甲、乙、丙三瓶標籤脫落的液體。經過測試,三瓶液體均能使石蕊試紙呈紅色,且甲瓶
液體有刺激性氣味;乙瓶液體能在紙張上腐蝕出一個焦黑的洞;丙瓶不斷冒出白色煙霧,且有刺激性臭味。則甲、
乙、丙三瓶分別為什麼? (A)硫酸、鹽酸、醋酸 (B) 硫酸、醋酸、鹽酸 (C)鹽酸、硫酸、醋酸 (D) 醋酸、硫酸
、鹽酸。
26. ( )阿邦老師在講解化學式時,以元素得失電子的觀念來說明,他利用凹角與凸角的模型作為教具,如下圖所示。甲模
型表示失去一個電子的鈉離子和得到一個電子的氯離子之組合,乙模型表示失去兩個電子的鎂離子和得到一個電子
的氯離子之組合,則丙模型最可能表示下列哪一種化學式?
(A)
(B)
(C)
(D)
。
27. ( )甲烷(CH4)與丙烷(C3H8)在充足的氧氣下完全燃燒反應,反應方程式如下 (其反應式皆”已”平衡)。
C H4 + 2O2 ---> CO2 + 2H2O
C3H8+ 5O2 --->3 CO2 + 4H2O
若各取 1.0 莫耳的甲烷與丙烷使其完全燃燒,則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燃燒所產生二氧化碳的質量比為 l:2
(B)燃燒所產生水蒸氣的莫耳數比為 l:3 (C)燃燒所需氧氣的莫耳數比為 2:5 (D)兩氣體的質量比為 1:3。
28. ( )一平衡化學反應式 A + 3 B → 2 C。若分子量 A為28,B為2,C為X。將 Y公克的 A與36 公克的 B反應,當 B
完全用完後,還剩下 12 公克的 A。下列有關 X與Y的組合,何者正確? (A)X = 17,Y = 180 (B)X =17,Y =
168 (C)X = 34,Y = 180 (D)X = 34,Y = 168。
29. ( )根據規定,汽機車駕駛人的酒測值達 0.25 mg/L 以上,也就是駕駛人吐氣每公升所含的酒精質量達 0.25 mg 以上,遭
取締就會被依法開罰。已知酒精的分子量為 46。每零酒駕開車被攔檢的酒測值為 0.23 mg/L,則相當於呼出的氣體
每公升含有多少莫耳的酒精? (A) 2×10-3 (B) 5×10-3 (C) 2×10-6 (D) 5×10-6。
30. ( )下表的內容為甲、乙、丙、丁四種物質的分子示意圖,依據此表判斷下列化學反應式,何者最正確?
(A) 甲+2丙+丁→ 3 乙 (B) 甲+2丙→ 3 乙+丁 (C)甲+丁→ 2 丙+3乙 (D)乙+2丁→ 3 甲+丙
二題組:
1.碳酸鈉(Na2CO3)和鹽酸(HCl)反應,產生氯化鈉(NaCl)、水(H2O)與二氧化碳(CO2)。
將化學反應式的兩邊”部分”平衡了,如右: 1Na2CO3 +2 HCl →?NaCl + 1H2O + 1CO2
( )(31)平衡後生成物 NaCl 的係數為下列何者? (A)1 (B)2 (C)3 (D)4。
( )(32)今有碳酸鈉(Na2CO3)53 克,和足夠的鹽酸反應,可生成二氧化碳多少克? (A)11 (B)22 (C)44 (D)88。
(原子量: Na: 23 C:12 O :16 H:1 Cl:35.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