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立林園高中附設國中 八年級 111 下學期 自然科學領域 自然 第二次段考 期中考 康軒 試卷

格式
pdf
大小
626.09 KB
頁數
6
作者
lyteacher
收藏 ⬇️ 下載檔案
提示: 文件格式为 pdf,轉換可能會出現排版或格式的些許差異,請以實際檔案為準。
此檔案建立於 2023-04-20,离现在 2 191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
1
高雄市立 林園高級中學 國中 111 學年度 2學期 二年級 2次段考 (自然科)-試題
班級: 姓名: 座號:
(試卷共 5頁,1~50 題每題 2分,共 100 )
小謙欲進行酸鹼中和反應,實驗裝置如附圖,在試管中有 1 M 鹽酸及一滴酚酞,燒杯中有 1 M 氫氧化鈉
水溶液,請回答下列第 1-5 題:
1.( )用滴管由燒杯逐漸加氫氧化鈉水溶液於試管的過程中,試管中溶液的溫度
會如何變化?此反應為放熱反應或吸熱反應?
(A)升高;放熱反應 (B)降低;吸熱反應
(C)升高;吸熱反應 (D)降低;放熱反應。
2.( )由燒杯逐漸加氫氧化鈉水溶液於試管中直到溶液變色,則試管中溶液之 pH
值的變化應為下列何者較合理?
(A) (B) (C) (D)
3.( )將混合後試管中的溶液水分蒸所得到的主要產物為何? (A)NaCl (B)NaOH (C)HCl (D)Na2O
4.( )關於實驗過程敘述,下列何者正確?
(A)實驗中加入酚酞的目的是依據其顏色變化判斷實驗終點
(B)實驗開始到結束,試管中溶液的顏色由紅色變無色
(C)Na+ Cl-為真正參與反應的離子
(D)「水」是實驗的產物之一,由 Na+ Cl-結合而成。
5.( )當試管中鹽酸與氫氧化鈉剛好完全中和,此時試管中粒子的狀態為下列何者?
(A) (B) (C) (D)
在畫「十」字記號的白紙上放置一錐形瓶,使瓶底中心對準「十」字記號今在瓶中加入 Na2S2O3HCl
液後,輕搖錐形瓶使兩溶液混合,同時開始計時,直到生成物恰好完全遮住「十」字記號為止,並記錄所
需的時間。附表是四次實驗的紀錄,請回答下列第 6-9 題:
6.( )在溫度與反應速率的實驗中遮蓋「+」字記號的
是什麼顏色的何種物質?
(A)白色 Na2S2O3 (B)白色 S
(C)黃色 SO2 (D)黃色 S
7.( )在溫度與反應速率的實驗中下列何者為操縱變因
?甲.硫代硫酸鈉的濃度;.鹽酸的濃度;丙.
應的溫度;丁.沉澱物遮住符號的時
(A)甲、乙 (B) (C)甲、丁 (D)丁。
8.( )若第 1次至第 4次實驗中,遮蓋「+」字記號的生成物的量分別為 WXYZ,請問下列同學中
誰對於四者間大小關係的推論最合理
(A)小軒:WXYZ (B)小雯:WXYZ (C)沛沛:四者皆相等
(D)阿康:沒有足夠數據來判斷四者間的大小關係。
9.( )依據溫度與反應速率的實驗數據判斷,下列關係圖何者正確?
(關係圖中-時間:t、溫度:T、反應速率:1/t)
(A) (B) (C) (D)
T
t
T
t
T
1/t
T
1/t
2
小謙要探討濃度對反應平衡的影響他取鉻酸鉀K2CrO4製成鉻酸鉀水溶然後加入酸性溶液於鉻酸鉀
溶液中,其相關反應式如右: 2CrO4
-2 + 2H+ Cr2O7
-2 + H2O。回答下列第 10-11 :
10.( )關於上述實驗,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 CrO42-的顏色為橘色 (B) 加入酸性水溶液,顏色不會改變,不影響平衡
(C) 加酸性水溶液,正反應速率>逆反應速率,溶液逐漸變成橘紅色
(D) 若溶液呈黃色,表示溶液中只有 CrO42-
11.( )若接著加入鹼性水溶液於鉻酸鉀水溶液中,關於鉻酸鉀溶液的變化下列敘述何者正
(A)H+濃度增加,溶液顏色逐漸轉為黃色 (B)H+濃度增加,溶液顏色逐漸轉為橘紅色
(C)因正反應速率>逆反應速率,溶液變橘紅色 (D)因逆反應速>正反應速率溶液變黃色。
小謙分別將白砂糖、食鹽與麵粉裝入蒸發皿,進行加熱的實驗,以比較不同物質加熱後的變化。請回答
下列第 12-15 題:
12.( )老師提醒加熱麵粉時要避免揚起粉塵,請問其原因為何?
(A)為了防止加熱不均勻 (B)為了防止遮蔽視線 (C)為了防止粉塵燃燒 (D)為了加速反應。
13.( )白砂糖、食鹽與麵粉加熱後,會產生黑色物質的有哪些?
(A)白砂糖、食鹽 (B)白砂糖、麵粉 (C)麵粉、食鹽 (D)三者皆會。
14.( )根據物質受熱後的變化情形,下列何者不屬於有機化合物?
(A)白砂糖 (B)食鹽 (C)食鹽與麵粉 (D)白砂糖與麵粉
15.( )加熱後會產生黑色物質,這是因為其物質中含有下列何種元素(A) (B) (C) (D)硫。
小謙取5.85克的食鹽(氯化鈉NaCl)要配製100毫升的食鹽水溶液,已知鈉和氯的原子量分別為
23
35.5
試回答下列第16-17題:
16.( )配成食鹽水溶液莫耳濃度為多少 M (A)58.5 (B)0.0585 (C) 1 (D)0.0001 M
17.( )要如何配製此食鹽水溶液,才能配得較準確的濃度?
(A)5.85 克的食鹽,再加 100 毫升水攪拌均勻 (B)0.0001 mole 的食鹽溶於 100升水
(C)0.1mole 的食鹽加少量的水攪拌讓食鹽全部溶解,再加水至溶液總體積為 100 毫升
(D)5.85 克的食鹽加少量的水攪拌讓食鹽全部溶解,再加水至溶液總體積為 1公升
●小軒參考課本利用家中廚房的蛋殼(含碳酸鈣)食用醋(約含 5%的醋酸)設計實驗探討影響反應速率
的因素,請檢視他的實驗設(如下表所示),並回答下列第 18-21 題:
實驗
蛋殼
食用醋
質量
狀態
體積
濃度
10g
完整
10 mL
5%
20g
破碎
10 mL
5%
18.( )小軒整理表格時發現實驗的設計不好,阿康和小雯建議修正「實驗乙」的設計如下你覺得誰的建
議是對的?為什麼?
阿康:改成取 10 g 敲碎的蛋殼 小雯:改成取 20 g 完整的蛋殼
(A)只有阿康的修正建議是對的,因為控制變因只能有 1
(B)只有小雯的修正建議是對的,因為操縱變因只能有 1
(C)兩人的修正建議都是錯的,因為控制變因變為 2
(D)兩人的修正建議都是對的,因為操縱變因只能有 1個。
19.( )小軒新設計了二項實驗丙丁,實驗設計表格更改如下:
實驗
溫度
蛋殼
食用醋
質量
狀態
體積
濃度
25
10g
完整
10 mL
5%
25
10g
破碎
10 mL
5%
30
10g
完整
10 mL
5%
25
10g
完整
10 mL
10%
若要探討食用醋的濃度對反應速的影響,應取哪兩個實驗做比較
(A) (B) (C) (D) 丙。
3
20.( )承第 19 題,請推測小軒可能觀察到什麼現象?
(A)溫度高的實驗產生氣體的速率較快 (B)濃度較大的產生氣體的速率比較快
(C)破碎的蛋殼產生的氣體速度較快 (D)沒有加入催化劑,導致兩個實驗都不會產生氣體。
21.( )如果把實甲跟實驗乙互相比較,請推測他的主要實驗目的應該是什麼呢
(A)探討蛋殼表面積對反應速率的影響 (B)探討環境溫度對反應速率的影響
(C)探討食用醋的濃度對反應速率的影響 (D)探討催化劑對反應速率的影響。
●沛沛在課堂中進行實驗,將貝殼與稀鹽酸放入錐形瓶中,並在瓶口以橡皮塞密封,如附圖。
發現反應過程會產生氣泡,反應式如下:CaCO32HCl CaCl2CO2H2O 試回答下列
22-24 題:
22.( )沛沛發現靜置一段時間後,錐形瓶內不再產生氣泡。要解釋此現象,請問下列哪
一說法最合理?
(A)錐形瓶中化學反應已停止 (B)貝殼 CaCO3的成分已完全用盡
(C)錐形瓶內的 CO2全部溶解在溶液中 (D)錐形瓶內反應均已達到平衡狀態。
23.( )當錐形瓶內不再產生氣泡時,有關於此時的逆反應速率敘述何者正確?
(A)正反應速率>逆反應速率 (B)正反應速率=逆反應速率0
(C)正反應速率<逆反應速率 (D)正反應速=逆反應速率=0
24.( )沛沛接著拔開橡皮塞,結果又看見氣泡從溶液中冒出,他推測是因為錐形瓶中的 CO2散失,造成反
應平衡被破壞,除此之外,沛沛還有其他推論如下,請判斷哪一項推論不合理?
(A)此時正反應速率大於逆反應速率 (B)錐形瓶的 HCl 會逐漸增
(C)錐形瓶的 CaCl2會逐漸增 (D)貝殼中 CaCO3會逐漸減少。
●沛沛參加某個科學實驗競賽,有一道題目是要辨識主辦單位提供的不明粉末及其水溶液種。已知這些物
質分別為氫氧化鈣、硫酸鈣、碳酸氫鈉、檸檬酸碳酸鈉,請根據主辦單位提供的參考資料(如下表),
試回答下列25-27 題:
25.( )沛沛想要以最少
的測試步驟,辨識氫氧
化鈣、硫酸鈣、碳酸氫
檸檬酸則請問沛沛
可以如何操作?
(A)先測試酸鹼性,若無法辨識,再測試粉末溶於水的難易程度
(B)先測試酸鹼性,若無法辨識,再觀察粉末顏色
(C)先測試遇到醋是否產生氣泡,若無法辨識,再測試粉末溶於水的難易程度
(D)先觀察粉末顏色,再測試酸鹼性。
26.( )有關檢測酸鹼性的操作與判斷,下列何者為正確?
(A)測試酸鹼性時,可直接拿廣用試紙接觸粉末進行檢測
(B)若檢測結果使紅色石蕊試紙變為藍色,則可判斷此粉末為氫氧化鈣
(C)若檢測結果使藍色石蕊試紙變為紅色,則可判斷此粉末為檸檬
(D)若檢測結果使酚酞由無色變為紅色,則可判斷此粉末為碳酸鈉
27.( )若取其中某一個物質檢測發現其溶於水的水溶液可使廣用試紙變藍色;取其粉末加熱後所產生的
氣體可使澄清石灰水產生白色混濁,試問此物質應為下列何者?
(A) 碳酸鈉 (B)碳酸氫 (C)氫氧化鈣 (D) 硫酸鈣。
●已知二氧化錳(MnO2)雙氧水分解產生氧氣反應的催化劑今做雙氧水濃度體積固定)分解實驗,
比較反應速率條件如下表所列試回答下列第 28-29 題:
28.( )根據表格中的實驗結果,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乙比甲快的原因只因為乙的溫度高
(B)乙比丙快的原因只因為乙加入催化劑
(C)甲、丙的控制變因是溫度 (D)乙、丙的控制變因為溫度和催化劑。
29.( )比較甲、乙、丙三次實驗中最終產生氧氣的總產量多寡,下列何者正確?
(A)>> (B)>> (C)>> (D)==丙。
物質
性質
氫氧化鈣
硫酸鈣
碳酸氫鈉
檸檬酸
碳酸鈉
粉末溶於水的
難易程度
微溶
微溶
易溶
易溶
易溶
遇到醋是否
產生氣泡
×
×
×
水溶液
酸鹼性
鹼性
中性
鹼性
酸性
鹼性
粉末顏色
4
●你聽過「酸性體質較容易被蚊子叮可多吃鹼性食物調理」的說法嗎?有部分營養界人士將食物區分為「酸
性食物」或「鹼性食物」,主要依據為食物在體內經過代謝之後,其產物會對腎產生酸負荷量的多寡作為
標準。通常蛋白質和澱粉含量高的食物中有較多的硫、磷等元素,經代謝後會排出較多酸性物質,就被
歸類成「酸性食物」而蔬果奶類等食物中則含較多鉀鈣等礦物經代謝後會排出較多鹼性物質,
就被歸類成「鹼性食物」。
人體會維持體內的恆定血液的 pH 值必須維持在 7.357.45不管是過低還是過高生命活動都無法正常
進行身體中的血液對外加的酸鹼性物質有一定「調節」能力無論攝入酸性或鹼性物質血液的 pH 值都
不會有太大改變此外肺部的氣體交換和腎臟的過濾功能也可以協助血液 pH 值的恆定所以通常食物
不會使血液的酸鹼性有明顯變化,也沒有酸、鹼性體質之分了。試回答下列第 30-31
30.( )閱讀完文章後,小雯查找人體血液酸鹼值偏離正常值會導致什麼現象,並將資訊整理成示意圖,
將相關代號填入下圖括號,括號與代號的配對何者正確?
代號:.7.35;乙.酸中毒;.7.45;丁.鹼中毒
(A)(1): (B)(2): (C)(3): (D)(4):
31.( )造成血液呈鹼性(pH 值約 7.4)的原因為何?
(A)血液[H]高於[OH] (B)血液中[OH]高於[H]
(C)血液中鉀、鈣濃度高於硫、磷濃 (D)血液中硫、磷濃度高於鉀、鈣濃度。
●下圖為甲醚乙醇和乙酸的原子連結方式,試回答下列第 32-36 :
32.( )由哪幾種物質可以說明:組成原子總類和數目相同,但排列方式不同,造成兩個分子的性質完全
不相同 (A)甲醚乙醇 (B)甲醚乙酸 (C)乙醇乙酸 (D)甲醚乙醇乙酸。
33.( )上述三種物質中,何者可解離出 H (A)甲醚 (B)乙醇 (C)乙酸 (D)乙醇和乙酸。
34.( )若要進行酯化反應,應取哪兩種物質為反應物?反應後會生成何種酯類?
(A)甲醚乙醇,生成甲醚乙 (B)甲醚乙酸,生成乙酸甲酯
(C)乙醇乙酸,生成乙酸乙 (D)乙醇乙酸,生成乙醇乙酯。
35.( )承第 34 題,將兩種物質分別到入同一試管中進行反應,但是反應速率很慢,可以利用下列何種方
式加快酯化反應
(A)滴入 1-2 滴濃硫酸,並將試管放入熱水中反(B)滴入 1-2 滴濃鹽酸,並將試管放入熱水中反應
(C)滴入 1-2 滴濃硫酸並將試管放入冰水中反應(D)滴入 1-2 滴濃鹽酸並將試管放入冰水中反應
36.( )承第 35 題,酯化反應完成的產物分層應為下列哪一種狀況?
(A) (B) (C) (D)
(酯類溶於水無分層) (分兩層,下層為酯類) (分兩層,上層為酯) (沉澱物為酯)
●下表為甲、乙、丙三種常用消毒液的簡介,試回答下列第 37-39 :
37.( )甲、乙、丙三種消毒液的 pH 值大小關係應為
下列何者 (A) 乙>甲>丙 (B)乙>丙>甲
(C) 甲>丙>乙 (D)丙>甲>乙
38.( )甲乙丙三種消毒液中,何者屬於有機化合物
判斷依據為何
(A)甲,組成原子有O (B)甲,組成原子有C
(C)組成原子有Cl (D)組成原子有C
39.( )已知 C2H5OH 密度為 0.8 g/cm3C2H5OH 的分子
46,則甲消毒液莫耳濃度約為?M
(A)13 (B)16 (C)0.013 (D)0.016 M
甲醚
常溫狀態:氣態
沸點:-24.8
乙醇
常溫狀態:液態
沸點:78.4
5
●下圖為君君購買、食用與保存蛋糕的一段過程,試回答下列第 40-41 題:
40.( )君君因蛋糕中的哪一類物質含量高而不敢多吃?
(A)碳氫化合物 (B)碳水化合物 (C)酯類化合物 (D)無機化合物。
41.( )關於影響下列反應速率快慢的因素,何者與君君保存蛋糕的方式使蛋糕不易變壞的主要因素最接
近? (A)酯化反應時,將反應物隔水加熱比沒加熱的反應快
(B)加熱金屬銅與金屬鎂,後者的反應會比前者激烈
(C)以雙氧水製氧時,有加二氧化錳比沒加二氧化錳反應
(D)大理石與鹽酸反應時,用 1M 鹽酸反應比用 0.1M 鹽酸快。
●根據題目所述,選擇下列對應的化合物代號,試回答下列第 42-46 題:
.CH4;乙.CaCO3;丙.C2H5OH;丁.CH3COOH;戊.C3H8;己.Na2CO3 ;庚.NaCl
42.( )哪兩個化合物類? (A) (B) (C) (D)戊。
43.( )天然氣和液化石油氣的主要組成物質分別為哪個化合物?
(A)天然氣:甲、液化石油氣: (B)天然氣:液化石油氣:
(C)天然氣:液化石油氣: (D)天然氣:液化石油氣:戊。
44.( )哪個化合物為大理石的主要成分?大理石與哪個化合物溶液反應會產生 CO2
(A)大理石成分:乙、反應的溶液: (B)大理石成分:反應的溶:
(C)大理石成分:反應的溶液: (D)大理石成分:反應的溶:丙。
45.( )哪兩個化合物可溶於水,其水溶液中含有一樣多的 H+OH-
(A) (B) (C) (D)庚。
46.( )若在丁溶液中加入更多的純水,則溶液中H+如何變化pH 值如何改變?
(A)H+〕變大,pH 值變大 (B)H+〕變大,pH 值變小
(C)H+〕變小,pH 值變小 (D)H+〕變小,pH 值變大。
如下圖,甲杯溶液含 9A分子,乙杯溶液含 7B分子,已知 A的分子量為 40B的分子量為 50
試回答下列第 47-48 題:
47.( )若兩杯水溶液體積相等,兩杯所含溶質之莫耳數比較,何者
正確?
(A)< (B) > (C) = (D)條件不足,無法比較
48.( )若兩杯之底面積相等且甲乙兩杯水溶液之高度比為 32為何?
(A) 9:7 (B) 6:7 (C) 3:2 (D) 2:3
已知料理時用於軟化肉質的「嫩精」主要成分是可以分解蛋白質的酵素,請回答下列第 49-50 題:
49.( )請問如果將「嫩精」預先加入紅蘿蔔(幾乎不含蛋白質)中醃製,是不是也可以讓紅蘿蔔達到快速
軟化的效果?
(A)可以,因為嫩精可與各類食物發生化學反 (B)可以,因為酵素不是反應物,也不是生成物
(C)不可以,因為不同種類的酵素,分別催化不同的反應
(D)不可以,因為嫩精是一種催化劑,會將紅蘿蔔合成較大的物質
50.( )假設使用的「嫩精」成分主要為木瓜酵素,請依據下列關於木瓜酵素的資訊,判斷下列何種調整,
可以加快軟化肉質的速率?
(A)加入幾滴檸檬汁,並將溫度降至 4
(B)加入 1小匙食用小蘇打粉,並將溫度降至 10
(C)不需做調整,將牛肉維持放在室溫(25℃) (D)加入幾滴檸檬汁,並使溫度升高至 60℃。
6
高雄市立 林園高級中學 國中部 111學年度 2學期 二年級 2次段考 (自然科)-答案
1-5
AAAAC
6-10
DBCDC
11-15
DCBBA
16-20
CCDCB
21-25
ADBBA
26-30
CBBDD
31-35
BACCA
36-40
CABAB
41-45
ADDAD
46-50
DBBCD
版權說明: 檔案資源由用戶上傳,僅供學習交流使用,尊重著作權。 若您認為內容涉及侵權,請點擊「侵權舉報」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