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歷史科】
16.圖一是西元 2002 年在中國湖南里耶鎮出土的竹簡,內容主要為公元前 222~210 年的縣府行政檔案,對秦
朝行政制度的理解助益很大。請問:中國在何時因為戰爭頻繁,國家為了更有效掌握人力和資源,開始
發展出編列全戶人口的「戶籍」制度? (A)商周時期 (B)春秋戰國時期 (C)秦漢時期 (D)魏晉南北朝時
期。
17.承上題,圖一中的「不更」是爵位的名稱,屬於「二十等爵制」當中的第四等,享有免除輪流服勞役的
權利。此爵制源自於商鞅變法的改革內容,請問:當時人民可以藉由何種方式獲得爵位? (A)因為孝順、
廉能而受到地方官員的推舉 (B)從父兄的爵位身分世襲而來 (C)在戰場上衝鋒陷陣,取得敵人首級 (D)熟
讀儒家 經典,通過太學的考核。
18.史書上曾記載南朝梁武帝時,北朝大將侯景來投降,武帝極力籠絡,但侯景想要與當時琅琊王氏、陳郡
謝氏家族通婚時,梁武帝卻說:「王謝兩家門第比較高,你恐怕配不上,我看你還是退而求其次,找門第
稍低的朱、張兩家吧」請問:此記載可以顯示當時何種現象? (A)國君用人唯才,布衣可以為卿相 (B)
重視世族門第觀念,連皇帝也無法左右 (C)禁止與胡人外族通婚,維護漢族傳統文化 (D)世家大族爵位世
襲,不同身分的人老死不相往來。
19.造紙術是中國四大發明之一,由漢代蔡倫改良後逐漸普及,但中國造紙術的西傳是個偶然,某朝士兵在怛羅斯之役戰敗被
俘虜,被俘士兵中有人是造紙工匠,之後大食在中亞設廠造紙,造紙業漸成為大食人的新興工業,逐漸傳到歐洲。紙的出
現對於西方知識的普及與歐洲文藝復興的發展有著關鍵性的影響,請問:被俘虜的是中國哪一朝代的士兵?(A)秦朝 (B)漢
朝 (C)隋朝 (D)唐朝。
20.昀廷在一本介紹魏晉南北朝歷史的書中,看到〈圖二〉。請問:這幅圖最可能是在說明下列哪一
段史實? (A)北魏孝文帝進行胡漢融合政策 (B)北方胡族政權南下進攻漢人政權 (C)北方戰亂造
成漢人南遷 (D)中國經濟文化重心開始南移。
21.中國歷史上某一時期官方曾經頒布「占田令」,政府承認現實,同意有實力的人除了可以占用土
地之外,還能免除依附他們的私口對國家的賦役責任。官品愈高朝廷就准許你占用愈多土地及容
納越多的私口,從第九品的土地十頃私口一戶一直到第一品的土地五十頃私口五十戶。這些有實
力的人掌握住政治、經濟特權。請問:他們身分為何?(A)商周時期的貴族統治者 (B)春秋戰國的
布衣卿相 (C)魏晉南北朝的世家大族 (D)隋唐時期的科舉新貴。
22.怡佳在黑板上看到圖三,歷史老師正在講解某一時期的政策,請問:當時
上課的主題應該是下列何者? (A)政府為了統治東方人民實行封建 (B)國君
富國強兵任用商鞅推行變法 (C)秦始皇完成統一後開始各項改革 (D)漢朝強
調儒家思想來穩定統治。
23.西元 2002 年考古學者首度在陝西平陵附近的陪葬坑出土漢代駱駝的骨頭,代表當時東西交流的道路已經開通,騎著駱駝的
商人沿者今日新疆的綠洲往來東西之間。請問:此交流的開通與下列何事最相關? (A)文成公主嫁到吐蕃 (B)張騫出使西域
聯絡各國 (C)唐太宗擊敗東突厥 (D)玄奘到印度取經。
24.關於長城的迷思是「創建者是秦始皇嬴政」,但長城其實在戰國後期就開始陸續修築了,秦
始皇則是連結這些城牆。〈圖四〉為戰國時期各國位置圖,若是根據長城的功能來判斷,請
問:秦始皇有可能連結下列哪幾國的城牆? (A)秦趙燕 (B)秦韓楚 (C)秦魏韓 (D)秦齊楚。
25.亮亮在規劃日本旅遊行程,看到奈良東大寺的介紹如下:「在唐朝時期日本與中國文化交流
下,聖武天皇在八世紀為鎮護國家而建造了此座中國唐風寺院,以古老的木造建築跟高達 15
公尺的巨大佛像聞名。在西元 1996 年被登錄在世界文化遺產中,是日本必參拜的寺廟之一。
請問:當時日本與唐代的關係如何? (A)在唐太宗滅東突厥後,代表各國尊稱他為「天可
汗」 (B)迎娶唐朝公主,佛教因而東傳 (C)以唐代制度為藍本,展開大化革新 (D)全力模仿中國文字,有「君子國」之稱。
26.以下為某時期統治者與臣子的對話內容。王說:「我們不斷的往東擴張,雖擊敗了暴虐的統治者,但亦獲得的廣大新領地,
該如何是好?」臣子說道:「若能採取武裝殖民的方式,相信一定能達到穩定統治的目的。」所以他們透過將土地分封給親
戚與友邦,建立據點來保衛王室。請問:以上對話會出現在哪一時期? (A)商朝 (B)西周 (C)東周 (D)秦朝。
27.歷史上某位君王命其臣子討論帝號,以表其功蹟,使傳之後世。該國神話有天皇、帝皇與泰皇,有臣子建議用泰皇,但他
不滿意,他將皇與帝兩字合而為一。皇是神話中的人物,帝是人間最高統治者;皇帝制度從此確立,一直沿用到清末。請
問:除了首創皇帝稱號之外,下列何事也是他實施的政策? (A)設立太學,儒家思想從此成為中國文化思想主流 (B)設立考
試任官制度,使中國選拔人才方式更為客觀 (C)廢除封建改行郡縣,直接任免地方官員,建立中央集權體制 (D)統一語言、
車軌、貨幣與度量衡等文物制度有助於社會經濟的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