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13-15題組 
文昌國長期以來由 A黨執政,且前期的 A黨實施威權統治,雖有其他政黨,但卻不敢有其他意見。直至 20 年前,文昌國開始
實施民主選舉,歷經 4次和平的政黨輪替,實有今日的文昌國。文昌國沒有總統大選,實施「內閣制」,由國會內最大黨負責
組織內閣。文昌國國會選舉採「單一選區兩票制」,與台灣的立法委員選舉方式相同。 
各黨政見如下: 
 A黨:補助青年創業基金    B 黨:提高生育津貼  
 C黨:廣設年邁者照護中心 D黨:高速鐵路路段延伸 
今年的國會選舉結果出爐,B黨獲得 40 席,A黨獲得 37 席,C黨獲 8席,D黨獲得 15 席。 
13. 從各黨的政見可以看出下列何項政黨的運作原則?    (A)依法組黨,公平競爭  (B)國家人民利益優先  (C)尊重包容不同政黨 
(D)展現責任政治 
14. 從該國這次的選舉結果及政黨政治未來發展推知,下列哪項推論最有可能? (A)總得票數最多的政黨是B黨  (B)未來政局穩定
,且責任分明  (C)A黨和B黨肯定未來輪流執政  (D)D黨可能是議事運作和法案通過的關鍵。 
15. 根據文意推論,下列何者所言正確?(A)現在這個國家的政黨型態為一黨獨大  (B) A黨已20年未執政,可知文昌國為民主國家
(C)文昌國已歷經4次政黨輪替,則文昌國可視為民主國家  (D)B黨找C黨組織聯合政府較有利於施政 
16. 以侃在玩「中國歷史人物」卡牌遊戲時抽到了「張擇端」,請問:這位歷史人物的特色是什麼?  (A)與關漢卿齊名,是元代
著名元曲家  (B)書法獨樹一格,人稱「瘦金體」  (C)所繪的《清明上河圖》可看出汴京繁榮的景象  (D)著有本草綱目,為中
國古代藥物大全。 
17. 某朝代一場對抗外族的戰爭中,皇帝登上前線城樓督戰,結果「諸軍皆呼萬歲,聲聞數十里,氣勢百倍」。最後交戰雙方
達成停戰協議,給予對方歲幣以換取和平。請問:關於此場戰役的敘述,下列何者正確?  (甲)「某朝代」指的是北宋  (乙)
交戰對象為西夏  (丙)親自督戰的皇帝為宋神宗  (丁)在張居正建議之下皇帝親征  (戊)簽訂盟約後,雙方維持百餘年和平  (A)
甲乙  (B)乙丙  (C)甲戊  (D)丙丁。 
18. 科舉制度是中國選拔人才的重要途徑之一,請問下列關於科舉的敘述何者錯誤?(A)最早在隋唐時代即已經實行  (B)宋代科
舉的公平性大為提升,促進了社會流動  (C)朱熹《四書集注》於北宋成為科舉考試的定本  (D)明清兩代多以八股文取士。 
19. 有關王安石變法的敘述,下列何者正確?  (A)改革背景為因冗官、冗兵、歲幣而來的財政問題  (B)受到明神宗的大力支持  (C)
變法受到司馬遷等大臣反對  (D)引發東林黨爭,國勢更加衰弱。 
20. 旭峰是生活在明代後期富甲一方的山西商人,請問:下列哪些選項是這個時期會發生的事情?  (甲)身為商幫的一份子,到
外地經商時,居住在山西會館  (乙)在中國各地做生意的他,經常使用紙幣進行交易  (丙)他最喜愛的小說是吳承恩所著的《
水滸傳》  (丁)與外國進行貿易的主要途徑為朝貢貿易  (A)甲乙  (B)乙丙  (C)丙丁  (D)甲丁。 
21. 南宋初年,幸賴岳飛等大將屢敗金兵穩定□□□□後的局勢,但岳飛最終以「莫須有」罪名被處死,除皇帝急於求和外,
還與宋朝基本國策○○○○有關。請問:□□□□與○○○○應為下列何配對?  (A)永嘉之禍/尊王攘夷,富國強兵 (B)陳
橋兵變/尊王攘夷,富國強兵  (C)靖難之變/強幹弱枝,重文輕武  (D)靖康之禍/強幹弱枝,重文輕武。 
22. 研討會上,下列四位與會者針對「清朝的建立與盛世」進行討論,請問:四人的論述中何人說法正確?  (A)余勝:努爾哈
赤改國號為清,改族名為滿洲  (B)麒安:皇太極平定三藩之亂,並攻克臺灣  (C)涵瑜:康熙禁教而使中西文化交流中斷  (D)
子瑜:乾隆中期後,清朝逐漸走向中衰。 
23. 歷史課堂上,老師要同學分組討論明太祖的功與過,請問哪位同學一時口誤說錯了?(A)靖傑:嚴懲貪官污吏,減輕賦稅    (B)
季憲:重用宦官,讓宦官主持東廠  (C)育萱:分封諸子為王,造成日後骨肉相殘 (D)思情:廢除丞相,集權於皇帝一人。 
24. 同學們就宋、元、明、清時期發生的歷史現象進行討論,請問:下列哪一位同學的描述是正確的?  (甲)訓泓:「 党項人入
主中國,建國號為金,實施種族差別待遇政策,區分全國人民為四個等級」  (乙)致凱:「明、清時期都曾發生文字獄,從
文人文章中摘取隻字片語羅織入罪」  (丙)甯郁:「 明清以科舉為選拔人才的主要方式,禮遇通過科考的士人和官員,使其
享有司法特權並免除勞役  (丁)苡慈:「元代因為帝國遼闊,廣設驛站,並且發行寶鈔,是中國最早的紙幣」  (A)甲乙  (B)
乙丙  (C)甲丁  (D)丙丁。 
25. 下列有關明清社會經濟的敘述何者正確?  (A)出現專業市鎮,例如江西的景德鎮以瓷器聞名於世  (B)此時期傳入越南占城
的早熟稻  (C)由於工商業蓬勃發展,城市中的工商業者形成士紳階級  (D)清乾隆時規定通商口岸僅限於泉州。 
26. 明代中期以後飽受內憂外患,請問:下列何者屬於當時遇到的問題?  (A)契丹、女真、蒙古的陸續侵擾  (B)新舊黨爭使得
朝政惡化  (C)宦官掌握大權,與朝中大臣勾結  (D)明代最後亡於倭寇。 
27. 《鄭和的後代》為已故新加坡劇作家郭寶崑的代表作品,本劇描述鄭和雖威風凜然地統領艦隊七次下「西洋」,但卻因被
閹割而引起身心恥辱的強烈沖擊,暗喻現代人在物質文明的功利性和社會競爭的非人性壓迫下,無以遁逃的空虛和沮喪。
請問:下列對鄭和與其事蹟的敘述何者錯誤?  (A)派遣鄭和下西洋的皇帝是明成祖朱棣  (B)「西洋」指的是大西洋  (C)鄭和
的船隊最遠抵達非洲東岸  (D)除了宣揚明朝國威,也因交通路線的熟悉而奠定華僑在東南亞發展的基礎。 
28. 史學家陳寅恪言:「華夏民族之文化,歷數千載之演進,造極於趙宋之世。」請問:下列與宋代文化相關的選項何者正確
?  (甲)司馬光編撰的《資治通鑑》是中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  (乙)文學以詞為代表,李清照、蘇軾為著名的詞人  (丙)《夢溪
筆談》中出現對於指南針的記載  (丁)畢昇發明膠泥活字版印刷術,提高了印刷效率,也減低了書本製作成本  (戊)當時社會
出現「上品無寒門,下品無世族」的價值觀  (A)乙丙丁  (B)甲乙丁  (C)甲丙戊  (D)丙丁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