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立文昌國中 八年級 110 上學期 社會領域 社會 第一次段考 期中考 康軒 試卷

格式
pdf
大小
1.17 MB
頁數
4
作者
ta530321
收藏 ⬇️ 下載檔案
提示: 文件格式为 pdf,轉換可能會出現排版或格式的些許差異,請以實際檔案為準。
此檔案建立於 2021-09-27,离现在 4 30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
1
桃園市立文昌國民中學 110學年度 第一學期 年級 社會領域 第一次段考 試題卷
教科書版本:康軒社會第三冊 範圍:歷史、地理、公民 L1L2 班級: 座號: 姓名:
零、畫卡題:(畫錯扣 5分,畫對不得分)
文昌國中舉辦考試,採用電腦閱卷,請依序於答案卡上填入年級( 78
9 )、班級、座號、姓名及科目,並利用 2B 鉛筆於班級(十位及個位)及
座號(十位及個位)欄位正確畫記。 ※畫記範例如右圖:804 8-
君雅-自然科(注意:年級請畫 8;班級及座號 1~9 十位記得畫 0
壹、 單選題:(配分:1~1116~2631~432分;12~1527~3044~453)
歷史:1-15
1. 「士之子恆為士,工之子恆為工,商之子恆為商,農之子恆為農。」這句話表示當時社會階層固定、不易流通。上面敘述最
有可能是哪個朝代的特色? (A)西周 (B)東周 (C)漢朝 (D)唐朝。
2. 秦始皇結束了春秋戰國以來諸侯割據混戰的局面,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王朝。但統一前各國的法度、文物形式不
盡相同,為了方便統治,於是推行統一文物。請問:統一的文物不包括下列何者? (A)語言 (B)文字 (C)貨幣 (D)度量衡。
3. 這個朝代崇尚儒家經典,使得經學的研究風氣日益興盛,不少學者在不斷鑽研經學後得到獨特的見解,形成一家之學,累世
相傳的情況;加上通達經書者得以任官的規定,擁有「家學」者易累世為官。請問:文中朝代指的是下列何者? (A)西周
(B)東周 (C)秦代 (D)漢代。
4. 表一為封建制度與郡縣制度的比較表,請選出錯誤的選項。
制度
封建制度
郡縣制度
(A)
特徵
分封領地
中央掌控全國
(B)
選材
血緣
才能
(C)
繼承
皇帝派任
世襲
(D)
和中央
的關聯
諸侯國內內部自治
官員必須服從中央
(表一)
5. 漢代的察舉制度,因為推舉者與被推舉者家族間的利益勾結,形成共生關係,至東漢後
期,流弊漸深。曹魏執政期間,大力推行「唯才是舉」的用人政策,以改善察舉制度。請
: 此項用人政策造成什麼影響? (A)貴族才有權利參政 (B)唯才適用、布衣卿相 (C)
品無寒門,下品無世族 (D)開始嘗試以較為客觀的考試科目來排定高下。
6. 右圖一為某時代中皇帝所推行的政策,請問下列哪句話最能反映這個政策的影響? (A)
帝統治過於嚴酷,民不聊生 (B)文化融合的時代 (C)強調每個人階級地位 (D)建立完整的
選官制度。 (圖一)
題組
阿倫與瑜安最近迷上了一個新的線上遊戲「中國 PK 傳」,兩個經常半夜不睡連線組隊對戰,遊戲的內容呈現中國在過去歷
史的發展中,與四周勢力的應對有不同的政策考量,請問: (回答第 7題跟第 8)
7. 阿倫若想要破解第一關「中國漢代的主要外患,是哪支遊牧民族?」阿倫可以怎麼回答? (A)犬戎 (B)大月氏 (C)匈奴 (D)
吐谷渾。
8. 第二關,「中國在唐朝時聲威遠播,西北各族酋長紛紛入貢以示歸順,並尊稱唐太宗為下列何者?」 (A)成吉思汗 (B)周天
(C)始皇帝 (D)天可汗。
國際化一般用於描述一個國家或地區跟全世界各國家的關係愈趨緊密的現象。國際化泛指一個宏觀的社會發展歷史過程,特
徵是能不斷減退地域阻隔對各種政治、文化、經濟、社會活動的限制,使一般人能因此參與更多跨地域的活動。
(回答第 9至第 11 )
9. 有學者認為在西元前兩千年左右就開始國際化,請問在 8 10 世紀的時間裡,中國哪個城市最能呈現國際化的樣貌?
(A)平城 (B)長安 (C)洛陽 (D)建康。
10.承上題,在 8 10 世紀時,中國文化影響許多國家,這些國家接受中國文化,並與自身文化融合。請問下列哪個國家所
受到中國文化的影響最低? (A)大秦 (B)新羅 (C)安南 (D)日本。
11.下列何者可以看出「全球化」的特色? (A)分封諸王鞏固宗室 (B)中央集權設立郡縣 (C)尊王攘夷政策推行 (D)駱駝駝載
胡、漢藝人演奏胡樂之唐三彩。
2
佛教起源於古印度河流域,其王室太子悉達多於 35 歲修道成爲釋迦牟尼佛後,強調人類心靈和道德的進步和覺悟。佛教通
過南、北兩條傳播途徑,向外流傳。對世界上,尤其是東亞、中南半島文化具有深刻的影響。現今已成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
(回答第 12 至第 15 )
12.佛教傳入中國後影響深遠。請問:佛教由哪條路徑傳入中國? (A)蒙古高原~長安 (B)西域~長安 (C)印度洋~長安 (D)
平洋~長安。
13.上述傳播路線的形成,與那位帝王、君臣的經營密切相關? (A)秦始皇、張騫 (B)漢高祖、商鞅 (C)齊桓公、管仲 (D)漢武
帝、張騫。
14.佛教傳入中國後,因政治與社會的走向而盛行,某時代舉全國之力興建雲岡石窟、龍門石窟等佛教藝術,更彰顯佛教對帝
王、百姓的影響,請問上述的情況最可能是下面哪個時代? (A)商周時代 (B)兩漢時期 (C)魏晉南北朝 (D)隋唐盛世。
15.隨著時間的推移,佛教進入中國後結合當地思想,融合成新的教派,其中禪宗提出人人皆有佛性,即使不出家也能悟道成
佛,廣泛獲得士大夫階層的信仰,請問上述的狀況最有可能出現在中國哪個朝代?(A)唐朝 (B)秦朝 (C)周朝 (D)東漢。
地理:16-30
16.地理課時,老師指定四位同學上台說明「中國地形的特色」,請問哪一位同學的說法並「不符合」真實狀況?
A〉巧伶:「中國山地眾多,而山地的走向與板塊運動的內營力有關」
B〉珮吟:「中國地形種類複雜,以山地、高原為主體」
C〉子庭:「中國東半部平原、盆地在氣候條件配合下,成為人口稠密區」
D〉俞婷:「中國地勢東高西低,呈三級階梯分布」
17.中國面積廣大,氣候類型多樣化,若依中國各地區的氣候類型判斷,下列哪一張圖最能符合中國氣候特色
18. 中國詩詞「大江東去浪滔盡」「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滾滾長江東逝水」,都是在描述中國河流的流向,請問此現象主要
是符合中國哪一項地理特色?〈A〉地勢起伏 B〉雨量多寡 C〉人口疏密 D〉產業分布
19.下表為中國四個都市的氣候資料,哪個都市應為溫帶草原氣候?〈A〉甲 B〉乙 C〉丙 D〉丁
20. 下圖中畫分水田區和旱田區界線的『山脈』同時也是中國許多地理現象的分界,請問下列哪一現象「不是」以它為分界?
() 氣候:最冷月月均溫 0 ()糧食作物:南稻北麥 ()氣候:年雨量 500 mm ()氣候:溫帶季風與副熱帶季風
21.中國四大盆地中,哪個盆地位於高原上,地勢最高,且因有豐富的礦產資源,而有「聚寶盆」的稱號?
(A)準噶爾盆地 (B)塔里木盆地 (C)柴達木盆地 (D)四川盆地。
22.某島嶼的位置如右圖所示,下列有關右圖中島嶼和中國的比較,何者正確?
()同位於東半球 ()同位於北半球 ()時區約略相近 ()面積約略相等。
23.小倫在做中國農業報告時發現從珠江三角洲一路移動到東北平原,農業活動的進行有何種變化?
(A)生長季越來越長且麥田改為稻田 (B)生長季越來越短且麥田改為稻田
(C)生長季越來越長且稻田改為麥田 (D)生長季越來越短且稻田改為麥田
24.下頁表二為中國、台灣、墨西哥、日本四個國家在六個不同年代的總生育率及性別比統計,根據表中資料判
斷,哪一個國家為中國?〈A〉甲 B〉乙 C〉丙 D〉丁
3
【表二】
25.中國自經濟改革開放後,社會愈趨開放,然而各種「小皇帝」現象也令人瞠目結舌,如父母幫小孩
追星、徹夜排隊只 為了排一個新潮玩物,讓社會觀察家對中國的下一代充滿了不確定感。右圖為
中國幼年人口比例的變化圖,請問:由附圖中的中國幼年人口比例變化狀況判斷,若成長的趨勢
不變,則該國在 2025 年可能出現下列何種社會狀況?
()勞力逐漸缺乏,產業面臨升級壓力 ()性別比例漸平衡,外籍配偶需求降低
()鄉村缺乏幼年人口,人口分布不均 ()幼年扶養人口少,老年化逐年下降
26. 中國近代農牧業皆面臨變革,下列四個地區居民對於自己所居家鄉的說法,與事實最為相符?
(A)來自東北平原的阿東:我的家鄉四季如春,農產品終年供應不絕。
(B)來自塔里木盆地的賽姬兒:隨著灌溉技術的發展,綠洲農業越來越發達。
(C)來自青藏高原的布瑪:隨著中國人口不斷增加,已經成為中國農業發展的重要產區。
(D)來自長江中下游平原的小林:隨著經濟情況的改善,小麥的種植面積越來越擴大。
27. 中國的經濟發展快速主要得利於「人口紅利」,但這種優勢今已逐漸消失。中國勞動人口比例自 2013 年後逐年下降, 目前
陷入「民工荒」的困境,在珠江三角洲甚至出現不少來自東南亞及非洲的非法「洋黑工」。請問:中國勞動人口比例下降所
顯示的現象為何? (A)性別比失衡 (B)扶養比上升 (C)人口素質不均 (D)總人口數減少
28. 來自中國的允禮在圖書館借了一本名為:《華人在他鄉》的書籍,封面介紹這樣寫著:《華人的移民最早是從什麼時候開始?
鄭和七次下西洋如何影響當時中國向外發展的渴求?海外移民的華人,如何與本地人互為「異族」的情況下,找到其平衡
及生存之道?「僑居」,如何讓華人海外移民出現了一種與眾不同的特質──讓「移民」的本質成為與故里的「聯繫」,而
非「離散」。請問下列哪一現象描述不會出現在書中?
(A) 一個下雨的午後出來走走,抬頭我便看到了重慶北路,一樣的名字,不一樣的街廓!
(B) 從沒想到會在印尼聽對迎面而來的招呼是阿彌陀佛,讓我想起家鄉寺廟裡的香火繚繞。
(C)在胡志明市的街頭買了根長棍麵包配著獨有的越南煉乳咖啡,吃著吃著竟吃出了鄉愁。
(D)剛過完聖誕節,轉眼便是農曆過年了,紅色的燈籠只有在紐約中國城裡才不顯得突兀。
題組:請回答 29-30
交通為經濟發展的重要命脈,藉由各項交通建設的發展將有利於人力及貨物的互通有無,促進經濟發展。然而由於中
國境內的面積廣大,地形多元複雜,因此各項交通工具必須適應當地環境來發展。除了傳統的水運外,鐵路一直以來
是中國交通和基礎建設的重點項目。目前中國正全力建設川藏鐵路(四川盆地─青藏高原),確保在 2026 年建成通車
,屆時將可以連結邊境鄰國和境內最重要的經濟地帶,帶動該地區的主要城市上海的貿易活動,再次促進中國經濟發展。
29.上文中提及的「川藏鐵路」,其路線可能為右圖中何者?
() () () ()丁。
30.上文中的川藏鐵路若通車後,可以連結下列哪一地形區,帶動經濟發展?
()東北平原 ()珠江三角洲 ()長江中下游平原 ()華北平原。
公民:31-45
試題結束,把握間,好好檢查!
31. 上文畫底線的()內容,主要展現民主政治的哪一個特色? (A)民意政治 (B)法治政治 (C)政黨政治 (D)責任政治。
32. 上文畫底線的()內容,依多數民意而組成政府,主要展現民主政治的哪一個特色? (A)民意政治 (B)法治政治 (C)
黨政治 (D)責任政治。
33. 蔡英文當選第 15 屆總統,從依據我國五權分立的精神來判斷,總統主要是行使下列哪項權力? (A)行政權 (B)立法權
(C)司法權 (D)監察權。
34. 關於我國總統職權,下列敘述何者正確?(A)制定法律、發布命令 (B)直接任命司法院院長 (C)決定國家安全的大政方針
(D)提出《憲法修正案》。
題組一 2020 111 日我國舉行第 15 屆總統大選及第 10 屆立法委員選舉,()中國國民黨、民主進步黨、親民
黨等政黨分別推出總統副總統候選人,角逐我國第 15 屆總統大選。選舉結果由民主進步黨籍的蔡英文與賴清德,()
817 萬多票獲得多數民眾支持而勝選,兩人當選第 15 屆總統與副總統。請回答 31-34 題:
4
35. 香港無法被稱為一個國家的原因,應是缺乏何項組成要素? (A)人民 (B)領土 (C)政府 (D)主權。
36. 下列何者是香港民眾串連發聲的主要目的? (A)挑戰政府治理地方的公權力 (B)要求政府須對國民安全健康負責 (C)尋求
外國勢力建立新的統治政權 (D)反對政府徵調民間資源共同抗疫。
37. 根據中央政府的制衡關係,國內發布緊急命令的流程為何? (A)由總統發布,立法院於十日內追認 (B)由立法院制訂,行
政院同意後公布 (C)由行政院決議,司法院審議後執行 (D)由司法院核可,監察院監督下施行。
38. 由上文可知民主國家政府運作的原則,下列何者說明完全正確? (A)鞏固中央集權制度,確保人民完全遵守政府命令 (B)
行政權應高於其他權,以協調各機關之間的摩擦 (C)民眾將統治權力交與領導人,防止政府部門濫權 (D)尊重民意和法
治,政府施政採權力分立相互制衡。
39. 懷希與勝宗在吃晚餐時,看到新聞正在報導發生於 2018 年的臺鐵普悠瑪列車出軌翻覆意外的調
查報告,發生如附圖情境的對話。下列分析何者正確? (A)立法權監督施政,考試權執行考核
(B)監察權監督施政,司法權負責懲戒(C)行政權提出覆議,立法權進行決議 (D)立法權監督施
政,司法權負責懲戒。
40. 為分析國家與政府的區別,同學們在課堂上進行討論,下列何者的說明完全正確? (A)家妤:國家主權需要政府機關執行
公權力加以貫徹 (B)宏諺:國家只是構成政府部門成立的數個要素之一 (C)恩鴻:國家通常會因政權轉移或者制度變遷而
改變 (D)謙喻:國家應屬於負責制定政策與執行的行政單位。
41. 翊安欲製作海報說明政府預算、決算的流程,但不小心將各機關的貼條混淆了,附
圖中若由左至右依序貼上機關的名稱,下列何者正確?(A)立法、行政、行政、審
計、立法 (B)行政、審計、立法、行政、立法 (C)行政、立法、行政、審計、立法
(D)行政、審計、行政、審計、立法。
42. 幾位同學在討論總統於國慶日發表的演說,下列何人的陳述內容可說明我國對外具
備「主權」此一國家組成要素?(A)恩貝:「訂定開發計畫,協助邦交國推動基礎建設。」 (B)千桓:「通過公教年金改
革,舒緩年金破產的危機。」 (C)彥蓁:「落實長照政策,使民眾就近獲得照顧服務。」 (D)竣堯:「整合跨部會資源推動
反毒,加重販毒刑責。」
43. 行政院為處理選舉與公投合併所產生的缺失,提出公民投票法修正草案。此草案須先交由立法院開會討論三讀通過,總統
公布後,行政機關才能依法執行。從上述內容可見民主國家政府間運作的何種概念?(A)以民為主 (B)覆議流程 (C)權力
分立 (D)政黨政治。
44. 仲恩和爸爸一起看電視新聞報導,聽到主播說:「民主國家的法律除了要求人民必須遵守,政府權力也應被約束外,必須要
同等的對待人民與政府。」仲恩問爸爸:「主播這段話要闡述的意思是什麼呢?」請問:爸爸應如何回答才有貼近仲恩的提
問? (A)國家的權力極大,人民不遵守法律將會受到嚴厲的處罰 (B)政府施政若背離民意,相關人士應該負起責任辭職下
(C)民主國家制訂政策時,應傾聽民意強調主權在民的理念 (D)無論政府或人民,都應該遵守法律規範才符合法
治政治。
45. 請根據下列對話內容判斷,當下哪一位最可能是「行政院」院長?
(C)大明
我是來自全臺灣
最南端選區的委
員,感謝各位委
員的支持,
讓我取得院長席
位。
題組二
2020 年初爆發的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疫情延燒至全世界,確診病患急速增加,各國民眾對於政府抗疫措施的不
滿開始訴諸於行動,例如香港在傳出多名確診病例後,當地民眾擔心醫護資源無法負荷,串連發聲,希望香港政府嚴格管制
中國其他地區居民進入香港,並立即訂定積極有效的防疫政策,避免如 2003 年非典型肺炎(SARS)造成 299 人死亡的悲劇
重演。香港當局在延宕多日後終於回應民眾:獲得中央政府同意後,將縮減部分交通口岸。
為防堵疫情,超過 40 個國家宣布進入緊急狀態,例如美國、加拿大、紐西蘭等,因此我國各大社群論壇與政論節目
也出現是否應該發布緊急命令因應的討論聲浪,贊成者認為此舉可以提供政府執行防疫措施的法源基礎,而反對者則認為,
緊急命令可能導致行政權的過度擴張。 請回答 35-38 題:
版權說明: 檔案資源由用戶上傳,僅供學習交流使用,尊重著作權。 若您認為內容涉及侵權,請點擊「侵權舉報」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