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6頁 第5頁
記住靖康之恥,要他們不忘報國恨、洗國恥。請問以下有關「靖康之禍」的敘述何者有誤? (A)發生在宋徽宗在位
年間(B)敵人攻陷汴京,擄走了皇帝 (C)事後宋室南遷,偏安江南 (D)和永嘉之禍性質相同─屬於外族入侵。
39. ( )根據故事內容判斷,文中的皇帝應是下列何人? (A)順治 (B)康熙 (C)雍正 (D)乾隆。
40. ( )書中有一個情節提到浙江富紳莊允誠因為得罪知府吳之榮,而被後者告發其子所編《明史》中使用前明年
號,便將全家抄斬,這便是轟動全國的莊廷鑨明史案。請問這是因為當時朝廷實施了哪個政策? (A)薙髮留辮 (B)
設立特務機構「錦衣衛」 (C)以廷杖摧殘文人 (D)大興文字獄。
【地理科】(第 41-60 題,每題 1.5 分,共 30 分)
從1952 年毛澤東提出「南方水多,北方水少,如有可能,借點水來也是可以的」構想後,經過幾十年研究,中國
當局正在施行「南水北調」的大工程,分成西、中、東三線進行,左圖為南水北調的路線圖,請回答第 41-43 題:
( )41.南水北調的東線、中線分別於 2013、2014 年正式通水,提供
天津與北京地區的用水。請問「南水北調」是將「南水」調往下列
哪個流域? (A)珠江 (B)長江 (C)黃河 (D)黑龍江。
( )42.施行此項工程的主要目的是下列何者?(A)擴大長江航運的連
結 (B)促進中國水運的發展 (C)解決華北水資源不足的問題
(D)利於華中農產的行銷。
( )43.關於施行此項工程的影響下列何者正確?(A) 沿線 33 萬人搬
遷,搬遷給移民生活帶來顛簸動盪 (B)造成水資源污染 (C) 調
水量過多,枯水期可能會水量不足,引發生態危機 (D)以上皆是。
( )44.佳蕙老師請同學上臺利用箭頭畫出中國的農業收穫次數多寡,依據中國的實際
狀況判斷,右圖中哪個箭頭所呈現的情形最為正確? (A)甲 (B)乙 (C)丙
(D)丁。
( )45.右圖是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某經濟作物的產量變化圖。新疆原是傳統自給性
的綠洲農業區,受到農業技術進步、品種改良與灌溉系改善等因素影響,使某
作物的產量如圖所示快速增加,成為當地重要的輸出農產品。圖中代表的最
可能是新疆當地哪種經濟作物的產量變化曲線? (A)葡萄 (B)哈密瓜 (C)棉花
(D)小麥。
( )46.歷經多年努力、克服各項工程難題後,青藏鐵路終於在2006年通車。因自然環境嚴苛,故鐵路修建不易,
須解決下列何種特殊地質條件所帶來的「工程難題」? (A)石灰岩 (B)珊瑚礁 (C)溼地 (D)凍土。
( )47.中國某湖原為古代雲夢大澤淤淺後的遺跡,曾為中國第一大淡水湖,如今卻退為第二。其主要原因除自然
現象的泥沙淤積,另加上推行「圍湖造田」、「向湖要糧」的改革,結果使得糧米產量增加,卻也造成環境問題,
其中以下列何者最為嚴重? (A)土壤鹽鹼化 (B)灌溉減少 (C)水患頻繁 (D)航運降低。
( )48.隆成閱讀了沒有<中國製造的一年>這本書後,決定身體力行體驗一日,結果發現衣服、鞋子、手機、棉被
等都是「Made in China」的產品。請問:日常生活中常可見「Made in China」的產品,許多外國知名廠商也紛紛
到中國投資設廠,主要是因為中國具有下列哪個發展工業的優勢? (A)勞力充足
(B)資金充裕 (C)技術精良 (D)資訊進步。
( )49.右圖為土壤鹽鹼化過程的示意圖,鹽鹼化的土地因地表累積較多鹽分,導
致農地無法耕作而產生嚴重衰退。下列哪個地區最容易因為發展農業,而產生此問
題?(A)華北平原 (B)塔里木盆地 (C)兩湖盆地 (D)雲貴高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