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有位君王問大臣們:「要怎樣才能成為一位好國君?」
大臣甲:「國君要主張仁政,推己及人。民為貴,君為輕,統治者應像父母一樣關懷人民福祉。」
大臣乙:「國君要順應情勢,讓人民自然發展,不要干涉太多,人民才能安樂。」
大臣丙:「國君要重視自己的威信,要使人民信服國君,國家才能進步與富強。」
請問若依照秦朝到西漢學術思想的演變,三位大臣所代表的學派該如何排列順序?
(A)甲→乙→丙 (B)甲→丙→乙 (C) 乙→甲→丙 (D)丙→乙→甲。
( )13.「指鹿為馬」─比喻人刻意顛倒是非。□□□時,丞相○○把持朝
政,獨攬大權。他為了試探朝中的大臣是否服從他,便想出一條計
策來當眾檢驗。他叫人牽了一頭鹿來獻給皇帝,並在群臣面前指著
鹿說:「這是我獻給您的馬。」 皇帝笑道:「丞相跟我開玩笑吧?
明明是一頭鹿,怎麼說成是一匹馬呢?」○○於是問左右的大臣:
「這究竟是鹿還是馬?」 有的人為了討好他,就說獻上的是馬,只
有小部分正直的大臣堅持說是鹿。他暗中記下了那些正直大臣的名
字,後來就借故把他們殺害了。請問:文中□□□和○○指的是哪
兩個人物? (A)秦始皇、李斯 (B)秦二世、趙高 (C)秦始皇、趙高 (D)秦二世、李斯。
( ) 14.秦始皇統一天下後,將原本秦國的制度推廣到其他六國的土地,其中的郡縣制度實行,地方長官皆由朝廷直
接任免,確立了中央集權的政治制度。請問:下列哪一個地方是做為控制全國的政治中心?
(A)咸陽 (B)長安 (C)洛陽 (D)鎬。
( ) 15.曾有人說過:「太空人上月球,回頭看地球唯一可以看到的人造建築,就是中國長城。」實際上肉眼並不可
能看見長城,但它的重要已名列世界七大奇蹟建築之一。請問下列關於長城的敘述何者錯誤? (A)長城逐漸
成為草原民族和農業民族的分界線 (B)秦朝連結長城為萬里長城是為了防禦匈奴的入侵 (C)最初在戰國時
期,齊、趙、秦等國就已修築長城 (D)今日所見長城為明代再次修建。
( ) 16.中國人自稱「漢」人,使用的文字統稱「漢」字,是因為漢朝是中國歷史上最強盛的朝代之一。長達四百多
年的國祚分為西漢和東漢,請問下列有關兩漢的比較何者正確? (A)西漢由劉邦建立,是為漢高祖;東漢由
劉秀建立,是為漢武帝 (B)西漢定都洛陽,東漢定都長安 (C)西漢建立是在秦末大規模民亂之中,而東漢末
年則因黃巾之亂走向衰亡 (D)兩漢最終都因外戚篡位而結束朝代。
( ) 17.喜愛中國古代歷史的茂茂在看過《白話史記》這套書之後,發現下列哪一個故事是他在書中找不到的內容?
(A)蕭規曹隨 (B)酒池肉林 (C)鴻門宴 (D)投筆從戎。
( ) 18.漢朝時以「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的決心,成功平定西域各國,使漢朝聲威大震。在其經營西域三十年的期
間,漢朝不僅恢復在西域的統治權,也加強與西域諸國的友好關係。請問文中的主角是下列哪一個人物?
(A)張騫 (B)班超(C)王莽 (D)班固。
( ) 19.漢朝在文化成就方面有重大的進展,下列關於當時科技相關人物的敘述,請選出正確的選項? (A)東漢蔡倫
發明造紙術,使紙張的使用逐漸普及,促進教育與文化的發展 (B)東漢張機著有《傷寒雜病論》,影響中國醫
學發展甚深,背後世譽為「醫聖」 (C)西漢華佗會使用麻醉進行外科手術,醫術高超聞名於世,後人便以「華
佗再世」比喻醫生的醫術高明 (D)東漢張衡製作「地動儀」,可用來預測地震發生的時間。
( )20.(甲)奇貨可居─《史記·呂不韋列傳》:「呂不韋賈邯鄲,見子楚而憐之,曰:『此奇貨可居。』」
(乙)問鼎中原─《左傳》宣公三年:「楚子伐陸渾之戒,遂至于雌,觀兵于周疆。定王使王孫滿勞楚子,楚子
問鼎之大小輕重焉。」
(丙)約法三章─《史記·高祖本紀》:「與父老約,法三章耳;殺人者死,傷人及盜抵罪。」
(丁)四面楚歌─《史記·項羽本紀》:「項王軍壁垓下,兵少食盡,漢軍及諸侯兵圍之數重。夜聞漢軍四面皆楚
歌,項王乃大驚,曰:『漢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
以上四個成語,按照發生的時間排列順序為何? (A)甲丁乙丙 (B)乙甲丙丁(C)甲乙丙丁 (D)乙丁甲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