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庭中有奇樹〉每句都是五個字,一共有八句,如果沒有特別註明是古體詩,在形式上很容易被判讀為「五
言律詩」。依照學過的古體詩與近體詩的特點,可以從下列何者來判定〈庭中有奇樹〉不能歸類為「五言律詩」?
(A)第七句出現問句 (B)第一句沒有押韻 (C)三、四句與五、六句並未對仗 (D)韻腳滋、思、之、時皆為
平聲韻。
( )9.下列選項皆出自白居易〈慈鳥夜啼〉,哪一句用了客觀的手法描寫慈烏的表現,沒有加入作者主觀的感情?
(A)晝夜不飛去,經年守故林 (B)夜夜夜半啼,聞者為沾襟
(C)應是母慈重,使爾悲不任 (D)聲中如告訴,未盡反哺心
( )10.用事物的部分或特徵代替這件事物,是借代修辭法的一種。下列文句「」中語詞,何者不屬於這種借代修
辭? (A)三杯「黃湯」下肚他就已經不支倒地 (B)由言談舉止便可知道他是「紈褲」子弟 (C)老張的願望是
「白首」歸隱,嘯傲山林 (D)青春是支筆神奇的「畫筆」,蓄滿繽紛色彩。
( )11.盛唐後期一直到中唐、晚唐戰爭不止,民生越漸疾苦,這時出現一類描寫社會現狀、反映民眾生活現實的
「社會寫實詩」 像是杜甫、白居易等。根據上述,請判斷下列何者不屬於社會寫實詩? (A)車轔轔,馬蕭蕭,
行人弓箭各在腰。爺娘妻子走相送,塵埃不見咸陽橋。牽衣頓足攔道哭,哭聲直上干雲霄。 (B)風吹柳花滿店
香,吳姬壓酒喚客嘗。金陵子弟來相送,欲行不行各盡觴。 (C)時難年荒世業空,弟兄羈旅各西東。田園寥落干
戈後,骨肉流離道路中。 (D)野哭千家聞戰伐,夷歌數處起漁樵。臥龍躍馬終黃土,人事音書漫寂寥。
( )12.下列「」中的字,何組意思相同? (A)路遠莫「致」之 / 興「致」索然 (B)嗟哉斯「徒」輩 / 家
「徒」四壁 (C)「煞」是好聞 /「煞」車失靈 (D)盡「釋」前嫌 / 難以「釋」懷。
( )13.「立秋時節,社區中庭的土芭樂,有幾顆果實逐漸轉黃了。」土芭樂成熟的季節,最可能出現下列何種景
象? (A)與月交光呈瑞色,共花爭艷傍寒梅 (B)寂寞幽齋暝煙起,滿徑西風落松子 (C)弱柳未勝寒食雨,好花
爭奈夕陽天 (D)菡萏香連十頃陂,小姑貪戲採蓮遲。
( )14.關於〈土芭樂的生存之道〉一文的分析,下列何者正確?
(A)對比珍珠芭樂與土芭樂,凸顯土芭樂的口感不佳 (B)全文採用順敘法,從兒時與土芭樂有關的回憶寫起 (C)介
紹土芭樂的歷史,致力推廣在地水果 (D)引用數據與論證,使自己的論點強而有力。
( )15.「看到那些珍珠芭樂,不免浮升同情,相信它們應該和土芭樂一樣,早年都有這樣的生存策略,只是被品
種改良後,溫馴了。形成一顆顆整齊劃一,肥碩豐腴,色澤鮮亮,教人急欲購買的形容。」
關於上述這段文字的含義,下列說明何者正確?
(A)珍珠芭樂改變原有的生存策略,因此數量變得稀少 (B)珍珠芭樂因產量變大,價格不斷滑落,吸引人們購買
(C)珍珠芭樂的生長期變短,天候因素產量變大,價格不斷滑落,吸引人們購買 (D)珍珠芭樂喪失自然本性,成為
市場的寵兒。
( )16.「但年紀老大了,再吃到這種童年貧窮時充飢的小水果,智慧難免略有增長。」這句話的涵義與下列何者
最接近?
(A)求知己於朋友易,求知己於妻妾難,求知已於君臣則尤難之難。 (B)多情者不以生死易心,好飲者不以寒暑改
量,喜讀書者不以忙閒作輟。 (C)少年讀書,如隙中窺月;中年讀書,如庭中望月;老年讀書,如臺上玩月。
(D)藏書不難,能看為難;看書不難,能讀為難;讀書不難,能用為難;能用不難,能記為難。
( )17.請問下列文句成語的使用何者正確?
(A)這件事情你最好迴避,免得有「囫圇吞棗」之嫌 (B)讀書切忌「望梅止渴」,才不會錯過其中的精華所在
(C)大伯的一生如同「倒吃甘蔗」,年輕時歷經坎坷,中年後逐漸順遂 (D)我已經把英文單字背得「瓜田李下」,對
於今天的小考有十足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