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頁,共 6頁
一、 單一選擇題 (每題 2.5 分,共 75 分)
1. ( )物質發生化學變化時,常伴隨可觀察的現象。下列化學變化及其出現的現象配對,何者正確?
(A)澄清石灰水通入二氧化碳----產生黃色沉澱 (B)大理岩加稀鹽酸----產生白色沉澱
(C)無水硫酸銅加水----從藍色變為白色 (D)蠟燭燃燒----放出光和熱。
2. ( )小梅進行實驗探討化學反應前、後的質量,並對實驗過程進行判斷,有關小梅實驗操作與判斷,下列何者正確?
(A)實驗一:碳酸鈉與氯化鈣水溶液必須在密閉容器進行反應,反應前、後容器總質量才不變。
(B)實驗二:大理岩與鹽酸在開放容器進行反應,反應後容器總質量減少,不遵守質量守恆定律。
(C)實驗三:鋼絲絨在密閉容器中生鏽,反應前、後容器總質量不變,故遵守質量守恆定律。
(D)結 論:密閉系統中的化學反應符合質量守恆,非密閉系統中的化學反應則否。
3. ( )如果以道爾頓的原子說解釋化學反應,則化學反應前後必保持不變的為下列何者?
甲. 原子種類 乙. 原子數目 丙. 分子種類 丁. 分子數目
(A)僅甲乙 (B)僅乙丙
(C)僅丙丁 (D)僅甲丁。
4. ( )國際純粹及應用化學聯合會(簡稱 IUPAC)在西元 1961 年的會議中,以質量數 12 的碳原子(碳-12)作為原子量的比
較標準,則有關原子量的敘述,下列何者正確?
(A)以質量數 12 的碳原子(碳-12)訂定其原子量為 1
(B)以質量數 12 的碳原子(碳-12)訂定其原子量為 12 克
(C)含相同數目某原子與碳-12 原子質量比為 4:3,則某原子原子量為 16
(D)含相同數目某原子與碳-12 原子質量比為 1:12,則某原子原子量為 1克。
5. ( )構成物質原子、分子數量極大,為了方便計量,制定了一個龐大粒子數的單位「莫耳」,下列有關莫耳的敘述,
何者正確?
(A)莫耳是表示物質質量的單位 (B)1 莫耳含有的數量又稱亞弗加厥數
(C)1 莫耳是以 1克碳-12 原子所含原子數目為依據 (D)1 莫耳氧原子的質量為 32 克 。
6. ( )一個實際發生的化學反應可用化學反應式表示,有關化學反應式的敘述,下列何者正確?
(A)反應物寫在箭頭的右方 (B)生成物寫在箭頭的左方
(C)催化劑必須註明在反應物下方 (D)反應條件可註明在箭頭上方。
7. ( )薩克在同溫、同壓下取氫氣與氧氣混合反應產生水蒸氣,反應式:2H2 (g)+ O 2 (g)→ 2H2O (g),則參加反應的反應物
與生成物何種關係是 2:1:2?
甲. 質量比 乙. 莫耳數比 丙.分子數比 丁. 原子數比
(A)僅甲乙 (B)僅乙丙
(C)僅甲丙丁 (D)僅乙丙丁。
8. ( )氧化為生活中常見的反應,則下列哪種變化屬於氧化反應?
(A)水蒸氣凝結成水滴 (B)乾冰昇華成二氧化碳
(C)木炭燃燒產生二氧化碳 (D)無水氯化亞鈷加水變色。
9. ( )甲:Na2O、乙:K2O、丙:MgO、丁:SO2、戊:CO2;以上五種氧化物,何者水溶液會呈鹼性?
(A)僅甲乙丙 (B)僅乙丙丁
(C)僅丙丁戊 (D)只有甲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