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立同德國中 八年級 109 上學期 自然科學領域 理化 第二次段考 期中考 康軒 試卷

格式
pdf
大小
871.45 KB
頁數
7
作者
Joseph
收藏 ⬇️ 下載檔案
提示: 文件格式为 pdf,轉換可能會出現排版或格式的些許差異,請以實際檔案為準。
此檔案建立於 2021-10-12,离现在 4 15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
1頁,共 7
一、 單一選擇題 (每題 2.5 分,共 85 )
1. ( )下列有關於力學波與非力學波的敘述,何者正確?
()力學波不需要介質就能傳遞 ()非力學波在有介質的環境不能傳遞
()繩波需依靠繩子才能傳播,是種力學波 ()光波可在真空中傳播,是種力學波。
2. ( )下列有關聲波的特性敘述,何者正確?
()只要聲波頻率夠高,也能在真空中傳播 ()只要聲波振幅夠大,也能在真空中傳播
()聲波在空氣中傳播方向與介質振動方向垂直 ()聲波在空氣中傳播方向與介質振動方向平行。
3. ( )有關超聲波的敘述,何者正確?
()人類無法聽到超聲波 ()超聲波可以在真空傳播
()頻率大約介於 20 20000 ()在相同介質中傳播速率比一般聲音快。
4. ( )人耳所感受到聲音響亮程度稱為響度,有關響度的敘述,下列何者正確
()響度越大,表示傳播的速率越快 ()響度越大,表示發聲體振幅越大
()響度的單位為分貝,0分貝表示沒有聲音 ()90 分貝的聲音強度為 70 分貝的 20 倍。
5. ( )有關於光的性質敘述,下列何者正確?
()光的傳播必須依靠介質 ()光在均勻介質中沿直線傳播
()光在玻璃中傳播比空氣快 ()光速在任何介質皆為 108 m/s
6. ( )有關於光的反射定律敘述,下列何者正確?
()入射線與反射線在法線同側 ()入射線、反射線與法線不在同一平面上
()入射角必等於反射角 ()反射角為反射線與反射面的夾角。
7. ( )有關單一透鏡的成像,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凸透鏡成像時,物體越接近焦點其像越大 ()物體位於凸透鏡一側,需放置在焦距內,才可以形成實像
()將凸透鏡切去一半,所得的像變為一半 ()物體置於凸透鏡主軸上,當透鏡焦距變大時,其像變小。
8. ( )相機可將遠方景物清晰呈現在小小的底片中,這是因為相機鏡頭主要為哪一種透鏡,而且這些被拍攝的景物與透
鏡的距離應為何?
()凹透鏡,景物在透鏡的焦點上 ()凹透鏡,景物在透鏡的焦點內
()凸透鏡,景物在透鏡的焦點上 ()凸透鏡,景物在透鏡的兩倍焦距外。
9. ( )小滴將一物體放置於藍色的光源下,他看到物體的顏色是藍色,則何者推論正確
()該物體必為藍色 ()該物體必為白色
()該物體必不是紅色 ()該物體可能是綠色。
10. ( )今將絲帶綁在繩子上,產生繩波。下列有關繩波的敘述,哪一項不正確?
()綁在繩子上的絲帶會隨波朝另一端前進 ()繩波是由於繩子受到振動而產生
()繩波將振動由一端傳播至另一端 ()綁在繩子上的絲帶,其振動方向與繩波傳播的方向垂直。
11. ( )聲音在下列哪一種介質中傳播速率最快?
() 20℃的水 () 20的鋼鐵
() 20℃的空氣 () 15℃的空氣。
12. ( )同學們認為音樂教室的回聲太大,想請學校進行整修。下列建議何者可提供給學校參考
()將教室四周牆壁處理平整且光滑 ()將教室內的書櫃和擺設都清空
()將教室的天花板設計成對稱的形狀 ()在教室的窗戶上裝設窗簾或絨布幔。
桃園市立同德國中 109 學年度第 1學期第 2次段考評量題目卷
科目
自然
命題
教師
得分
範圍
3-1~4-5
班級
8
姓名
座號
2頁,共 7
13. ( )一艘漁船在 3000 公尺深的海域,以聲納探測魚群。若此漁船發出聲波後,經過 0.5 秒就接到回聲,漁夫們研判應
是探測到魚群的位置,則魚群應位於多少公尺深的海底?(已知當時海水中聲速為 1500 公尺秒)
() 375 ()750
()1500 ()3000
14. ( )小提琴的旋律輕快流暢,長笛的音色優雅純淨,喇叭的聲音宏亮有力。有關這些樂器發聲的特性,下列敘述何者
正確?
()若小提琴的音調最高,代表其頻率最低 ()三種樂器的聲音在空氣中傳播速率是一樣的
()喇叭聲音的響度大小與其振幅成反比 ()長笛只能發出單一頻率的聲音,其波形最單純規律
15. ( )將不透明紙板中央刺一小孔,置於蠟燭與紙屏之間,點燃蠟燭做針孔成像的實驗,下列有關燭焰在紙屏上成像的
敘述,何者錯誤?
() 成像的大小會因紙屏和針孔距離改變而變化 () 針孔成像是光線直進的結果
() 針孔越大,成像效果越好 () 紙屏上的成像與原物相比,必為倒立的像。
16. ( )下圖中有一束光線與平面鏡鏡面夾角成 40 度,射向平面鏡後發生反射,則反射角為幾度
() 100
() 80
() 40
() 50
17. ( )手電筒的燈頭、汽車的車前燈使用哪一種面鏡,可以將光源的光線反射後平行射出,以增加射出光束的強度?
() 平面鏡 () 凹面鏡
() 凸面鏡 () 以上三種都可以。
18. ( )由水面上方觀看水池中的魚兒時,在此示意圖中,何者的光線行進路徑最為合理
() ()
()
()
丁。
19. ( )下列有關眼睛與眼鏡的敘述,何者正確?
()
眼睛中的水晶體構造相當於凹透鏡 () 水晶體的焦距過短會導致遠視眼
() 近視眼可配戴適當焦距的凸透鏡來補救 () 近視眼是指較遠處的物體成像在視網膜前方。
20. ( )陽光下番石榴會顯現綠色,是因為番石榴的表面具有下列哪一種特性
() 反射綠光 () 吸收綠光
() 折射綠光 () 發出綠光。
21. ( )將一塊石頭投入水中,形成水波,如果相鄰兩波峰的距離為 40 公分,經過 5秒後此波的最外緣抵達岸邊,又已
知石頭落水處與岸邊相距 10 公尺,水波的頻率為多少赫?
() 5 () 10
() 15 () 20
3頁,共 7
22. ( )下圖為吉他的 6條弦線,每條弦的鬆緊度相同。手指固定在每一條弦的 A點處(箭頭所指處)撥彈, 若另一手
手指分別按在甲、乙、丙三個位置,所發出的音調由低而高排列,下列何者正確?
() 甲乙丙 () 乙丙甲
() 丙乙甲 () 甲丙乙。
23. ( )下列哪一個選項是因折射原理所造成的?
() 由後照鏡看到後面的來車 () 站在池塘邊看到池塘裡自己的影像
() 駕駛經由凸面鏡看到彎道處的對向來車 () 站在河邊看到河底的石頭。
24. ( )小滴上生物課要用複式顯微鏡觀察草履蟲,有關他所觀察到草履蟲的像,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 成像經過兩次放大而形成 () 成像和物體的上下是一致的
() 成像為虛像 () 成像和物體左右相反。
25. ( )振動一輕繩產生連續週期波,若振動 3秒產生如圖的波形,則下列關於此繩波的敘述何者錯誤?
() 波速為 16 公尺/秒 () 波長為 8公尺
() 頻率為 2 () 週期為 2秒。
26. ( )如圖,設此連續波週期為 0.04 秒,試問經過 0.07 秒後,波形為何
()
()
()
()
27. ( )氣象雷達利用超聲波測量雲層高度、厚度,若氣象雷達於地面垂直向雲層發射超聲波,同時開始計時,經 16
收到第一次回聲,經 18 秒收到第二次回聲,則雲層距離地面高度雲層厚度分別約為多少公尺?
(已知超聲波在空氣中傳播速率為 340 m/s,在雲層中的傳播速率為 1000 m/s)
() 27202000 () 27201000
() 54402000 () 54401000
P
Q
P
Q
P
Q
P
Q
P
Q
Q
Q
4頁,共 7
28. ( )已知空氣中的聲速為 340 m/s,水中的聲速為 1460 m/s,今有一波長為 1.7 m 的聲波由空氣折射進入水中,則該聲
波在水中的波長為多少公尺?
() 4.0 () 6.8
() 7.3 () 13.6
29. ( )小滴在玻璃廠工作,他製作長方形玻璃板,但因製作過程不夠小心,使玻璃內產生一個氣泡,其如圖所示,若以
平行光垂直射入該玻璃板,則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 該光束通過玻璃板仍為平行光束 () 該光束通過玻璃板將會發散
() 該光束通過玻璃板將會會聚 () 資料不足,無法判斷。
30. ( )小滴到花圃直接以肉眼觀察花卉,如下圖(一)所示;若改以眼睛分別透過四個透鏡觀察,所看到的成像甲、乙
、丙、丁,如下圖(二)所示,則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圖(一) 圖(二)
() 成像屬於虛像:乙、丙、丁 () 成像屬於實像:甲、乙、丙
() 使用透鏡為凸透鏡:甲、丙、丁 () 使用透鏡為凹透鏡:乙、丙、丁。
31. ( )如圖,小滴進行透鏡成像實驗,將蠟燭距離凸透鏡 20 cm (物距=20 cm),屏幕可以在距離透鏡另一側 16 cm 處得
到清晰的像(像距=16 cm)可以推知他所使用的凸透鏡焦距 f為?
() f > 20 cm () 16 cm < f < 20 cm
() 10 cm < f < 16 cm () 8 cm < f < 10 cm
32. ( )如圖,平行光照到凹凸面上,反射的光雜亂射出,此稱為漫射,試問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甲:漫射後的光線遵守光直進性 乙:漫射後的光線不遵守光直進性
丙:光的漫射遵守反射定律 丁:光的漫射不遵守反射定律
() 僅甲丙 () 僅乙丙
() 僅甲丁 () 僅乙丁。
5頁,共 7
33. ( )如圖,光線從水中入射到某介質時,發生反射及折射現象,圖中甲、乙、丙代表入射線或反射線或折射線,X
Y代表界面或法線,則入射線以及某介質可能分別為?
() 入射線:甲,介質為空氣 () 入射線:乙,介質為玻璃
() 入射線:丙,介質為空氣 () 入射線:丙,介質為玻璃。
34. ( ) 如圖,一化工廠不慎爆炸,小滴位於右圖中的甲地,先看到發出的火光,5秒後才聽到爆炸聲,小韻於乙地則
是在看到火光後 10 秒才聽到爆炸聲。若聲速為 340 公尺/秒,則爆炸的化工廠可能位於圖中的哪些方塊區?
(圖中每隔方塊邊長為 1700 m)
() NK () MR
() OK () MJ
二、 題組(每題 2.5 分,共 15 )
I. 由於地球內有一種推動岩層的應力,當應力大於岩層所能承受的強度時,岩層會發生錯動(Dislocation),而這
種錯動會突然釋放巨大的能量,並產生一種彈性波(Elastic waves),我們稱之為地震波(Seismic waves),當它
到達地表時,引起大地的震盪,這就是地震地震發生時,在震源引起的能量以彈性波從震源向四面八方傳播,
依照傳播路徑分為兩大類:經過地球內部傳播的稱為體波,包含 P波與 S波。地震來到地球表面形成的波稱為表
面波,有洛夫波與雷利波。這四種地震波有什麼不同呢?
P波:質點運動方向和波傳播方向一致,速度最快。
從震源至地面
6頁,共 7
S波:質點運動方向與波傳播方向垂直,產生前後左右在水平各方向的振動,速度次之。
洛夫波:沿著水平面形成,質點運動方向和波傳播方向垂直。
雷利波:質點在震波傳播的垂直面上,沿著橢圓形軌跡震動。
因為 P波跑得比破壞性高的 S波快,所以一旦偵測到較大的 P波時,才能運用這個時間差,發出地震的
警告。
(參考:地震百問 http://scman.cwb.gov.tw/eqv5/eq100/100/021.HTM)
根據文章回答 35-37 題:
35. )關於 P波與 S波性質敘述,下列何者正確?
() 兩者均為縱波 () P 波:縱波;S波:橫波
() 兩者均為橫波 () P 波:橫波;S波:縱波。
36. )當地球內部發生地震時,處於地面上方的人常會最先感到體波產生的上下振動、然後是左右振動,最後則為表
面波引起的長週期振動,上述感到上下振動為文中何種波引起?
()洛夫波 ()雷利波
() P () S
37. )假設 P波的速率為 6km/sS波的速率為 4km/s,有一觀測站觀測到地震 P波和 S波到達時間差為 25 秒,且震
央距離此觀測站 240 公里,此地震震源深度約為多少公里?
(震央:地震震源垂直投影到地面的位置,如圖)
() 300 () 240
() 180 () 160
從震源至地面
在地表傳遞
在地表傳遞
7頁,共 7
II. 月食可算是比較常見的天象之一。月食發生時,在地球上身處夜半球的人們,都可以看見月亮缺角。在中國
古代的傳說中,孝子目連的母親變成了惡狗吃掉了月亮和太陽,人們就會敲擊鍋碗瓢盆、燃放鞭炮以驅逐;而在
西方 16 世紀初,哥倫布航行至南美洲的牙買加,他也曾利用月食解決與當地原住民的糾紛。而往往在發生日食前
後半個月內,就可能發生一次月食,有時候月食看起來會像是被吃掉一口、有時看起來像是加了果醬的紅銅色滿
月。
月食發生在地球的陰影落在月面上的時候,此時太陽、地球和月球在空間中幾乎排列成一直線,且地球位置
在中間,這時月球就會被地球的陰影遮蔽,而出現月食現象。那為什麼月全食是暗紅色的月全食是月球完全進
入到地球的本影區,此時月面看起來偏暗紅色。當陽光照射大氣層中的懸浮微粒時,會產生散射現象,波長較短
的藍色光會散射,僅僅剩下波長較長的部分紅光通過折射效應,照耀在地球陰影裡的月面上。所以,進入全食階
段的月亮又被暱稱為「血月」(blood moon)。不同於日全食的現象僅能在地球上特定地區觀察到,只要天空能見度
沒有障礙,月食現象發生時位在地球夜半面的人們是都可以看得見的。
(註:本影指發光體(非點光源)所發出光線被非透明物體阻擋後,在屏幕(或其他物體)上所投射出來完全黑暗
的區域)
(參考:中央氣象局數位科普網 https://pweb.cwb.gov.tw/PopularScience/index.php/astronomy/198)
根據文章回答 38-40
38. )根據你所學過的光學原理,形成月食的原因為何?
() 因為月亮偶爾不會發光 () 因為太陽光偶爾被月亮完全吸收
() 由於光的直線前進,太陽擋住月亮 () 由於光的直線前進,地球擋住太陽光。
39. )下列的現象中,哪一個所應用的原理與月食的成因相同?
甲:日食 、乙:皮影戲 、丙:針孔成像、丁:三稜鏡色散
() 僅甲乙丙 () 僅乙丙丁
() 僅甲乙丁 () 甲乙丙丁。
40. )有時我們看到月全食的照片,月球表面會呈現暗紅色,請問原因為何?
() 月表會自行發出紅色光 () 太陽光仍有部分紅光到達月表
() 地球發出紅光傳播到月表 () 宇宙射線傳播到月表。
試題結束
版權說明: 檔案資源由用戶上傳,僅供學習交流使用,尊重著作權。 若您認為內容涉及侵權,請點擊「侵權舉報」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