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立同德國中 八年級 109 上學期 自然科學領域 理化 第三次段考 期末考 康軒 試卷

格式
pdf
大小
590.08 KB
頁數
6
作者
Bill Gates
收藏 ⬇️ 下載檔案
提示: 文件格式为 pdf,轉換可能會出現排版或格式的些許差異,請以實際檔案為準。
此檔案建立於 2021-10-20,离现在 4 7 天,建議確認內容是否仍然適用。
1
桃園市立同德國民中學 109 學年度第一學期第三次段考評量題目卷
科目
理化
命題
教師
得分
範圍
B3 Ch5~Ch6
班級
姓名
座號
一、 選擇題(每題 2.5 分,共 100 分)
1. ( )觀看外國的氣象報導,得知臺北氣溫為 50℉,此溫度相當於攝氏多少℃?
(水的冰點為 0℃、32℉,水的沸點為 100℃、212)
(A)10
(B)18
(C)32.5
(D)122
2. ( )有甲、乙、丙三個物體,當甲和乙接觸時,熱能由甲流向乙;當乙和丙接觸時,熱能由乙流向丙,則下列敘述何者正
確?
(A)甲物體所含熱量一定比丙物體多
(B)甲物體的比熱一定比丙物體大
(C)甲物體的溫度一定比丙物體低
(D)若將甲和丙接觸,則熱能必由甲流向丙。
3. ( )取相同的兩個燒杯 AB,盛水後在發熱均勻的酒精燈上加熱,得到溫度變化與加熱時
間的關係如右圖所示,則 B 杯水的質量為 A 杯水的多少倍?
(A)1/3
(B)2
(C)3
(D)4
4. ( )某物質由固態開始加熱的曲線如右圖所示,在哪一區域時,可觀察到
液態與氣態共存的現象?
(A)a
(B)b
(C)c
(D)d
5. ( )附圖為保溫瓶的剖面圖與各部構造,有關保溫瓶的功能 與熱傳播原理,下列敘述何
者錯誤?
(A)真空夾層可防止熱的傳導與對流
(B)內壁鍍銀是防止熱輻射的方法
(C)絕熱材質的瓶蓋可使熱不易因傳導而散失
(D)保溫瓶不適合保存低溫的冰水
6. ( )下圖為某種熱水爐的示意圖,甲為進水口;乙為熱水出口;丙為受熱部分,則下列何者是良好的設計?
(A) (B) (C) (D)
7. ( ) 鋰原子的結構示意圖如附圖,圖中 為質子, 為電子, 為中子,下列何者為鋰原子的
符號標示?
2
8. ( )有關金屬元素的通性,下列哪一項敘述錯誤?
(A)常溫常壓下,都以固態存在
(B)大部分具有延性及展性
(C)大部分具有銀灰色的金屬光澤
(D)皆為電與熱的良導體。
9. ( ) 有關原子結構的敘述,下列何者正確?
(A)原子核內的中子數必須與核外的電子數相等,原子才會保持電中性
(B)質子與電子的總質量大約等於原子的總質量
(C)原子核帶正電
(D)原子核內,中子數必須與質子數相等,原子才會保持電中性。
10. ( )下列有關鹼金屬的敘述,何者錯誤?
(A)週期表上第 1 族的金屬元素稱為鹼金屬
(B)鹼金屬不可以用小刀切開,投入水中會下沈
(C)鹼金屬容易和氧反應
(D)鹼金屬與水作用後,水溶液呈鹼性。
11. ( )碳原子與氧分子化合成二氧化碳的反應可用附圖的方式表示下列有關此反應的
敘述何者錯誤?
(A)反應前、後原子重新排列組合
(B)氧分子為雙原子分子
(C)原子的種類不變,所以此反應屬於物理變化
(D)反應前、後各種原子的數目不變。
12. ( )甲物質在定壓下有固定的沸點,加熱後會產生固體產物,並釋出氣體,則甲物質屬於下列何者?
(A)元素
(B)混合物
(C)化合物
(D)以上皆有可能。
13. ( ).無法分解成兩種或兩種以上的新物質.能導電傳熱且富延性及展性下列哪一種物質兼具上述甲乙兩種特
性?
(A)石墨
(B)
(C)
(D)黃銅。
14. ( )在未定刻度的水銀溫度計上刻劃攝氏溫標時,發現水的冰點0℃)和沸點100℃)之間,水銀柱高度差為 40 公分,
當水銀面低於冰點 5公分時,溫度為多少℃?
(A)-25
(B)-12.5
(C)12.5
(D)25 ℃。
15. ( ) 60℃的熱水 60 公克與未知質量、溫度為 20℃的冷水混合,其溫度與時間的關係如右
圖所示,若混合過程中,熱量共散失 10%,冷水的質量為多少公克?
(A)20
(B)18
(C)10
(D)2
16. ( )若以穩定的熱源加熱甲、乙、丙三物質,已知三者質量均為 100 公克,溫度均為 20 ℃,所測
得溫度與時間關係如右圖,則下列何者正確?
(A)比熱以甲最大
(B)溫度上升至 40 ℃時,以丙吸收熱最多
(C)40 ℃的甲、乙、丙三物質置於空氣中,以丙最先降溫至 30
(D)假設乙為水,則甲的比熱為 0.25 卡/克-
17. ( )以固定熱源加熱-40℃的冰塊,其溫度與加熱時間關係如圖所示,則下列敘述何者
正確?
(A)冰塊吸熱後,溫度必定上升
(B)冰的熔點是-40
(C)冰熔化時,溫度保持一定,不需要吸熱
(D)水蒸氣的比熱小於水的比熱。
3
18. ( ) 小臻取石墨、硫、鋁和銀四種物質中的其中一個,來進行如附圖所示的二個實驗, 根據實驗結果判斷,他最可能是
取哪一個物質來進行實驗? (A)石墨 (B) (C) (D)銀。
19. ( )下列物質的化學式何者正確?
(A)氯化鈣為 CaCl
(B)硫酸鈣為 Ca2SO4
(C)氯化鈉為 ClNa
(D)氧化鎂為 MgO
20. ( )有關圖表中甲、乙、丙、丁、戊、己六個元素的敘述,下列何者正確?
(A)甲丁戊三元素屬於同一族
(B)丁為惰性氣體
(C)甲和乙的化學性質最相近
(D)乙元素有 4個質子
21. ( )有一神奇的魔術「水點火」:先將一張紙折成漏斗狀,再把尖端處放入水中,不久,整張紙就會在水中燃燒起來,燒
起來的同時水的顏色也會變紅今天這裡要公布這個魔術的祕密就是將鉀粒放在漏斗狀的紙裡當水逐漸浸潤紙張
時,鉀便與水劇烈反應使紙燃燒。至於水為何會變成粉紅色,其實魔術師事前就在水中加入何種物質?
(A)礦物油
(B)酒精
(C)酚酞
(D)石蕊。
22. ( ) 取質量相同的 ABC三金屬,以均勻熱量加熱時,關係如右,比熱大小依次為
(A)A<B<C
(B)A>B>C
(C)B>A>C
(D)資料不足,無法比較。
23. ( ) ABCDE五種元素在週期表中的相對位置如右圖,已知 B的原子序為 20,且 DE
原子序相差 26,而此五種元素的原子序總和為 110,則 E的原子序為多少?
(A)32
(B)34
(C)36
(D)38
24. ( )右圖為水三態變化時的粒子示意圖,試問下列敘述中何者正確?
(A)凝結是由丙變成乙,為放熱
(B)在甲、乙狀態時,其體積和形狀皆不隨容器而改變
(C)由甲變成丙時為吸熱,叫熔化
(D)甲、乙、丙間的變化為化學變化,其分子間的距離以丙最大
25. ( )已知甲、乙、丙、丁四種粒子,其單一粒子的原子序與電子數如附表所示。關於此四種粒子
的敘述,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甲、丙均呈電中性
(B)乙、丙是相同的原子
(C)乙、丁的帶電量相同
(D)甲、丁的質子數均大於電子數。
26. ( )右圖為物質的分類流程圖,今有乾冰、黃銅、鎂帶,則此三物
質在圖中應分別歸為何者?
(A)乙、丙、甲
(B)乙、甲、丙
(C)甲、乙、丙
(D)甲、丙、乙
4
27. ( )有關質量 1g 溫度 4℃的水,下列敘述正確的有幾項?(A)4(B)3(C)2(D)1 項。
a.具有 4卡的熱能
b.0℃、1g 的水多 4大卡的熱
c.降溫到 0℃的過程中,密度會變小
d.升溫到 10℃的過程中,密度會變小
28. ( )甲、乙、丙三個金屬塊,質量分別為 100g 100g200g,以相同的穩定熱源分別對三
者加熱,其加熱時間與上升溫度的關係圖,如右圖所示。已知加熱過程中三金屬塊皆
保持固態且無熱量散失,甲、乙、丙的比熱分別 S S S ,則下列關係式何者
正確?
(A)S S S
(B)S S S
(C)S S S
(D)S S S
29. ( )質量相同,初溫也相同的鐵塊與水,先使兩者吸收相同的熱量後,再把鐵塊投入水中,則鐵塊和水達熱平衡的過程,
哪一個關係圖最正確?
30. ( )在一張圖畫紙上畫一方形,分為 AB兩部分,A塗氯化亞鈷溶液,B塗硫酸銅溶液,請問這張紙烘乾後,AB各呈
現什麼顏色?
(A) AB
(B) AB
(C) AB
(D) AB
31. ( )下列敘述正確的有幾個?(A)1(B)2(C)3(D)4 個。
a. 鉛筆的筆芯是由鉛所製成
b. 大氣中含量最豐富的元素是氧
c. 紅銅是一種多用途的純物質
d. 銅的導電性最佳,故常用作導線
32. ( )「雌黃」為一種含三硫化二砷(As2S3)的澄黃色礦物已知硫的質子數與中子數均為 16三硫化二绅之質量數總和為 246
砷的質量數應為多少?
(A)75
(B) 99
(C) 150
(D) 198
33. ( )葡萄糖分子式為 C6H12O6,則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一個葡萄糖分子含 24 個原子
(B)葡萄糖含 3種原子
(C)葡萄糖含 6個氧分子
(D)葡萄糖是化合物
34. ( )下列那一種物質的表示法是具有該物質特性的最小粒子?
(A)H
(B)O
(C)N
(D)Ne
35. ( )下圖中,甲、乙、丙、丁代表四種不同的物質,試問何者沒有固定的性質? (A) (B) (C) (D)丁。
5
請閱讀下列文章並回答下列問題
煙囪效應(TVBS 新聞)
除夕夜發生火警悲劇,多少家庭因而破碎,而致命的原因,正是「煙囪效應」
大火發生在總計 11 層樓的集合式住宅,當 5樓發生氣爆後,人員往下逃生的時候,沒有把家中的大門帶上,因此產生
的大量濃煙,沿著門窗緊閉的樓梯間向上竄升,形成「煙囪效應」,波及樓上的鄰居。6樓的張姓一家五口,因為看到濃煙
後往上跑,但樓梯間早已濃煙密佈,導致他們爬到 8樓就被嗆昏倒地,造成 23重傷。
36.( )若想更進一步了解「煙囪效應」,應進行下列哪一種探討?
(A)金屬與非金屬的導熱效果
(B)不同溫度流體的對流現象
(C)不同顏色物體的輻射效果
(D)物質燃燒的條件與難易度。
37.( )下列哪些措施對「煙囪效應」的預警或防範是沒有幫助的?
(A)做好各垂直通道間的防火阻絕,不要有空隙讓煙流竄
(B)大樓居民在進出一樓的大門後,應養成習慣將大門保持關閉狀態
(C)大樓樓梯間的安全門應打開,保持空氣流通,絕不可以關上,妨礙逃生
(D)於垂直通道間設置偵測器,以掌控藉煙囪效應流竄的煙流。
網路近日廣傳一個鹽冰大挑戰(The Salt and Ice Challenge)的危險玩意號稱可以測試勇氣和忍耐力吸引不少年輕人在同
儕之間嘗試挑戰自己的忍耐力,但事實上這種「遊戲」非常危險,因為鹽加冰塊會產生物理作用,溫度將急降至-17°C
下,隨時會凍傷皮膚。
有醫生指出過去半年一直收到有所謂的「挑戰者」被灼傷的個案嚴重者將對皮膚和骨骼造成永久性的損害匹茲堡
6 月時便有一名 12 歲男童,「決鬥」失敗,導致二級燒傷。不管是大朋友或小朋友,千萬不要學。
38( )根據上述的報導內容可得知下列何事?
(A) 食鹽在溶解的時候,會吸收熱量,周遭環境溫度下降,和藍色氯化亞鈷試紙變成紅色的反應相同
(B) 食鹽溶解屬於吸熱的反應,和藍色硫酸銅變成白色硫酸銅的反應相同
(C) 當冰和食鹽的質量比為 3:1 時,冷卻效果最佳,大約可以使溫度下降至零下 15
(D) 砂糖同食鹽均可溶於水,故若改用砂糖取代食鹽,也有相同效果,可以做出「糖冰」
目前有一種「蒸氣烘烤爐」利用高達 200~300℃的過熱水蒸氣,瀰漫在機器內與食物充分接觸,來加熱烘烤食物,使
用過熱水蒸氣加熱烘烤食物比使用過熱空氣效果更好主要原因是相同質量且下降相同溫度時水蒸氣可以比空氣放出更多
的熱量給食物,下表是空氣和水蒸氣的一些資料,請回答問題。
39( )使用過熱水蒸氣加熱烘烤食物比使用過熱空氣效果更好,主要原因是下列何者?
(A)水蒸氣的沸點大於空氣
(B)水蒸氣的密度小於空氣
(C)過熱水蒸氣比過熱空氣易形成。
(D)水蒸氣的比熱大於空氣
40 ( )假設水蒸氣密度維持一定若有 50 公升 300℃的水蒸氣與食物接觸後溫度降到 100則水蒸氣總共放出多少
熱量?
(A)288
(B)600
(C)4800
(D)10000 卡。
6
試題結束
版權說明: 檔案資源由用戶上傳,僅供學習交流使用,尊重著作權。 若您認為內容涉及侵權,請點擊「侵權舉報」提交相關資料,我們將儘快核實並處理。